當代精神的東方趣味——讀董曉畔的花鳥畫

当代精神的东方趣味——读董晓畔的花鸟画

荷塘月色(國畫) 董曉畔

董曉畔生於書香世家,家學淵源深厚,酷愛丹青。他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師從當代花鳥畫大家蘇百鈞教授,學養日博,且致於理、篤於行、達於道,頗悟古聖時賢藝理之妙。

董曉畔早年臨摹宋元明清及近現代大家之作,深得傳統筆墨精髓。近年來,其積澱益厚,畫作一改先前臨古法度森嚴之風,漸有取捨,參融造化,心源相汲,遂成自家風貌。如其《白夜》系列打破了傳統中國花鳥畫空靈曠達、計白當黑的佈局方式,畫面密塞繁複、擁迫重疊,城市、森林、鐵網與飛鳥掙扎哀鳴的影像並置於畫面,表達了畫家對現實世界生態環境危機的憂患意識和對平衡生態、解決環境危機問題的強烈呼籲。此一系列作品明顯不同於中國傳統繪畫的象與境的營構,是現代的表現手法,當代的思想主題。再如《幽谷》系列,將寓意化、擬人化的想象之鳥設置於重巒疊嶂、幽谷深壑、煙雲繚繞的畫境,渺然神秘,若方外之境,香花、碧樹亦非現世得見,儼然是畫者心神悟化之桃源,去塵脫俗、如夢似幻,美不勝收,思而難得,只可以神會、以夢遊。

中西相融,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美術發展的必然,誰也無法逆轉潮流,問題是如何把握尺度分寸,不失中國畫的民族根性。董曉畔深知此道,從未放棄對傳統經典文化的孜孜以求,也未鬆懈對傳統筆墨的精研深習,他也力圖接近更廣闊的社會生活,吸納造化之靈秀、人文之給養。他的路走得很漫長幽遠,卻是最穩健的、最正統的、最有可能成功的。事實上,他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豐碩成果。他的畫作思想內涵豐富、表現題材多樣、藝術手法多元、中西畫理皆通,又恰到好處地融合在具當代精神的東方趣味之中。

中國畫歷來講求氣韻之高、意境之美、筆墨之妙、中和之道,此為中國傳統繪畫要義所在。董曉畔的《暢神四海》系列、《都市夢園》系列,無論設色用墨都能和畫境巧妙結合,各盡其妍。這類作品中,他擅長表現心象幻境,重渲染氣氛,淡化個體形象的繁瑣細節,使意境渾融幽邃,頗得造境之妙。他的工筆重彩作品,描繪形象鮮麗悅目,也能使色彩的表情效果發揮到極致。而他的一些水墨小品將很傳統的手法和當代人的思想感情巧妙相融。他的畫路很寬、學習吸收能力很強、思維很活躍、生活感受很細膩到位,他所有的作品中貫穿始終的是一種深致細密的情愫、一種淡淡的悲憫色彩的愁思、一種時而遺世獨立又時而淡泊入世的曠達飄逸。

董曉畔的作品保留了淳厚的傳統文人情懷,但又清新自然、悟化得宜,並無迂腐之氣,觀之令人悅目賞心、爽智怡神,觀之如空谷幽蘭、絕世仙君,蘊古雅之趣、通現世之情,智慧圓融、合璧中西,甚為佳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