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家長因為工作忙拒絕參加幼兒園親子活動,孩子很失望,教師該怎麼辦,求專業回答,急?

kbnol


在幼兒園的親子活動中,家長拒絕參加孩子的活動,其實是很常見的處理這樣的問題,我們應該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考慮。

1.站在教師的角度。

作為一場活動的組織者,當然希望自己的活動組織能夠得到重視,最好是所有的人都來積極參與活動,這會讓組織者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滿足感。因為畢竟為了這場活動,老師們肯定是花了大量的心血去準備的。

2.站在孩子的角度。

無論活動有沒有趣,只要是幼兒園組織的親子活動,別的家長都到了,那作為孩子他肯定希望自己的媽媽也能出現在現場,這個時候無論是誰去陪伴,都無法代替家長在孩子心裡的位置。其次呢,家長出不出現,會決定孩子在整個活動的過程中的情緒,大多數孩子都比較在意這一點。

3.站在家長的角度。

如果是一個正常的家長誰會拒絕參加孩子的親子活動呢?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情況,比如說如果他是一個手術科的醫生,正在他總不能扔下已經預約好的手術,跑來參加孩子的親子活動吧?就比如說他是一個每天必須上班12個小時的工廠工人,因為缺席半天,他這個月的績效工資就沒有了,也許你會說這點工資跟孩子的快樂比起來算得了什麼呢,但是對於一些家庭來說,這點工資也許就是人家小半個月的生活費。

所以說無論是站在誰的角度,都會有自己的需求和不得已的地方,互相體諒,互相理解就好了,如果家長真的沒有辦法參加親子活動,幼兒園安排一名老師去陪伴,其實也是可以的。

在我們幼兒園,每次親子活動每個班都會出現三五個孩子家長因為特殊情況沒有辦法參加親子活動的,我會抽出部分老師來陪伴這部分孩子,讓孩子也能開心地參加當天的親子活動,皆大歡喜不也挺好的嗎?

我是子喻,如果你有育兒方面或者幼兒園方面的知識需要諮詢,可以關注我私信我哦!



子喻園長


從你的提問看得出你能關注孩子的心理,是一個有責任心的老師。個人建議如下:

一、對家長的工作:和家長進行一次認真的交流。

你的認真、重視程度決定家長的態度。

先同理家長,然後告訴家長:孩子在0~6歲期間,是和父母的情感“蜜月期”,他們很需要、也很渴望爸爸媽媽們陪伴與關注。

如果我們在這個“蜜月期”高質量的陪伴,等我們老了後孩子才會陪伴我們。

錢,什麼時候都可以賺,但是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也只有這短短的幾年。希望家長能儘可能在孩子需要的時候好好陪伴。

李嘉誠說過:任何事業的成功都彌補不了家庭教育的失敗。

如果家長實在因為工作性質走不開,你把觀念給到家長後,要接受現實,並表示理解。讓家長自己和孩子做好溝通。

二、對孩子的工作:同理他、擁抱他,為他找個“代理家長”!

從情感的角度來說,任何人都替代不了自己的父母。但如果父母真的沒空,我們可以做以下三步:

1.同理孩子,看到他的情緒。

站在孩子的角度,同理他,感同身受!當孩子有失望和傷心的情緒時,我們及時看到並且講出來:“寶貝,爸爸媽媽不能參加這次遊戲,老師知道這讓你很失望也有些難過。”

看到他的情緒並同理,對孩子來說就已經有了心理療愈作用!

2.共情!擁抱孩子!

蹲下來,握住孩子的手,或撫摸他的肩膀、他的頭,看著他的眼睛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只是暫時工作忙,但是他們依然是很愛你的。我們也很愛你,我可以抱抱你嗎?”孩子一般都很願意被自己愛的人擁抱,這讓他感到安全。

3.為他找個“代理家長”。

其他孩子都有陪同,而他沒有,會造成孩子被拋棄的感覺,讓他心理落差太大,影響孩子心理發育。

我們可以建議孩子有空的家人或親朋好友來參加遊戲,實在不行的話,就提前跟孩子好朋友的家長溝通,讓他錯開次序,替代沒到的家長,或者由助教來替代,讓孩子也能順利參加活動。

更多育兒經驗,關注周茉快樂育兒!


周茉快樂育兒


首先我們要問自己,想解決的到底是什麼問題?

孩子很失望,你想解決孩子的問題,還是家長拒絕參加親子活動,你想給家長做工作,讓家長來參加活動,還是其他什麼問題。

如果想解決孩子失望的問題

我們可以和孩子共情,對孩子說:媽媽不能陪你來參加親子活動,你感到很失落,你希望和小朋友一起參加活動,是嗎?當我們走進孩子的內心,體會孩子的感受時,孩子是可以感受到大人是理解她的,孩子心裡可能會舒服一點。然後,我們可以和孩子討論一下,是否可以用其他的什麼方式來彌補這件事情。

如果想給家長做工作

我們可以把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告訴家長,讓家長來平衡工作和孩子的需求,哪個更重要?如果工作確實離不開,是否允許老師或者其他重要他人陪孩子一起參加親子活動?如果工作其他人可以代替,建議家長來陪孩子參加親子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