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这个地方是华罗庚的家乡,它名字的由来至今仍是个谜

老石匠带走了十六个金坛,另外两个金坛在茅山上化成了水,于是人们就立了“金坛之陵”的石碑。这难道就是金坛这个名字的来历吗?

2006年11月12日位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的华罗庚纪念馆举行了一场华罗庚骨灰安放仪式。那一天正好是华罗庚96岁诞辰纪念日。为什么要举行这个仪式呢?

因为华罗庚是金坛人,生前他曾多次说过,他是从丹金漕河走出去的,是长荡湖的湖水养育了他。生前华罗庚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把自己的骨灰撒到长荡湖里。所以根据华罗庚的遗愿,经他家人同意,并经中央批准,华罗庚的骨灰由八宝山公墓取出迁回了他的家乡金坛。

江苏这个地方是华罗庚的家乡,它名字的由来至今仍是个谜

位于金坛的华罗庚纪念馆

金坛人民以有华罗庚这样的乡亲而骄傲,但金坛绝不只有华罗庚,它还有辉煌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金坛这块地方便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从商朝时期一直到隋朝,金坛那时一直名叫金山乡。可能金坛人民觉得乡这个级别实在是太低了吧,于是隋末爆发农民起义后,金坛人民自己建立了金山县。唐朝成立后,顺应民意,设立金山县。

可是武则天在位期间发现东阳郡(浙江金华)已经有个金山县了,这么近的地方,设立两个金山县恐怕不妥,因此决定给设在金坛的金山县改名。

“金坛”这二字字典上的解释指道教供奉神仙的坛。金坛位于茅山东麓,而茅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似乎“金坛”这两字很自然地就可以和道教联系在一起。

不过这只是一种推测,关于金坛这个名字的来历,历来便有争议。一种说法是说道教有三十六洞天福地,而茅山的华阳洞是其中之一,洞内百丈高的金坛所以得名。

江苏这个地方是华罗庚的家乡,它名字的由来至今仍是个谜

茅山华阳洞

还有一种说法是因“金坛之陵”得名,可什么是金坛之陵呢?金坛当地有一个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一个老石匠来到茅山东麓以开凿石头为生。有个财主和他打赌,要是他能在三天内用山上的花岗石凿十八个酒坛,就把茅山送给他。

老石匠冒着严寒凿了三天四夜,也才凿了两个。天明时间就到了,可他太累了就在山上睡着了。不一会山上下起了大雪,他被冻醒了。看着满天的大雪,他精神陡增,凿酒坛就像泥捏一样,不一会就凿好了另外的十六个酒坛。他一转身发现十八个酒坛,全变成了金坛。

天亮了,财主如约来到山上,看到金坛立刻去抱,金坛就变成了一坛清水,流走了。又抱一坛,又变成水了。后来石匠怕财主抱其他金坛,就把另外的十六个金坛全背走了。

乡民们知道这件事后,以为这里是宝地,纷纷搬来这里居住,并且立了一个碑,上面写了“金坛之陵”四个字。

所以后来金山县改金坛时就是根据这四个字改的。

江苏这个地方是华罗庚的家乡,它名字的由来至今仍是个谜

常州金坛

不论“金坛”的来历如何,金坛这个地方可谓人杰地灵。从唐朝到清朝,金坛出了228名进士,4个状元,1个榜眼,两个探花。近代以来还有华罗庚这样国际知名的大师。这样的成就恐怕全国相同级别的县(区)也少有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