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告角度出發,看“百億補貼”活動,對電商行業的影響

來源/一個悅己

不知道大家說拼多多的第一印象是什麼?


是吐槽“拼夕夕”的假貨,還是那神奇的廣告:“真朋友兩肋插刀,麻煩你幫我砍一刀”。


由於我沒去過拼多多平臺購物,所以對拼多多的假貨概念,是從朋友和網上得知的,但是拼多多的廣告,我卻見過很多次了。


微信上時不時冒出一個許久未曾聯繫的朋友,直接發你一個“砍一刀”的鏈接,並留言:“幫我砍一刀”。


從廣告角度出發,看“百億補貼”活動,對電商行業的影響


我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聊天內容。


廣告,講的就是廣而告之,傳播品牌和信息,讓更多人知道,這一點是廣告的核心訴求。


而“砍一刀”這個廣告,就讓大眾都記住了拼多多,完美完成了廣告的核心訴求,所以它是一個好廣告,在2019年6月的時候,拼多多推廣了一個新活動,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沒有,它就是“百億補貼”活動。


它在很多平臺都進行了推廣,其中在公眾號平臺更是大力推廣,大力推廣到什麼程度呢?


大力到在一天之內,我能看到6篇“百億補貼”廣告軟文,這就讓我非常疑惑了,這麼大手筆的在公眾號平臺推廣活動,拼多多的目的是什麼?


然後就去研究了這個“百億補貼”活動,發現很不簡單,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揭曉“百億補貼”的神奇面紗。


一.廣告的作用

研究“百億補貼”廣告之前,我們先看下廣告有哪些作用?商家為什麼如此熱衷於廣告,甚至每發佈一款產品,就推出一個廣告。


(一)引導消費者的需要

有些物美價廉的新產品,由於不為消費者所知曉,所以很難打開市場,而一旦進行廣告宣傳,讓消費者知道了這款產品並且覺得物美價廉,就會開始紛紛購買。


例如“江小白”,它作為一個新的白酒品牌,是如何進入白酒市場的?在江小白沒出來之前,市場上已有的白酒都在比誰歷史悠久,誰文化厚重。


例如:


國窖1573-----品味之道在乎稀有,


百年瀘州老窖-----閱歷,即魅力,窖齡老酒才好,


紅星二鍋頭酒-----八百年的傳承二鍋頭的宗師。


而“江小白”則採取“對立定位”,通過廣告向市場宣傳:“江小白“年輕人專屬的酒。


從廣告角度出發,看“百億補貼”活動,對電商行業的影響


通過江小白的宣傳文案、產品包裝,讓年輕的用戶喜歡上了“江小白”這個品牌,造成大批量的年輕人覺得“江小白”才是我需要的酒,符合我們年輕人的特徵。讓年輕用戶認為,不是自己不喝白酒,而是以前的白酒不適合我,什麼“五糧液”、”二鍋頭“太老了,喝酒就要喝年輕人專屬的酒“江小白”。


江小白的這個廣告案例,就很好的體現了廣告引導消費者的情況,引導用戶需要“江小白”,喜歡上“江小白”這個品牌。


(二)企業品牌傳播


廣告是一種品牌傳播,向用戶告知商家的品牌,告訴用戶這裡有一個品牌,生產了什麼樣的商品,在哪裡購買,有什樣的特點。


例如“椰樹”牌椰汁,說到椰汁這類飲品,大家首先想到的品牌應該是“椰樹”牌。椰樹品牌經過多年的發展,其憑藉優良的品質成為“國宴”飲品,特別是椰樹那獨特的包裝,讓人看一眼就不會忘記。


從廣告角度出發,看“百億補貼”活動,對電商行業的影響


這個獨特的包裝,全是字體,向用戶表達了自身產品的特點:“鮮榨”、“不加香精”、“不添加色素”、“新鮮”、“海南島椰子”。通過大號字體,顏色鮮豔,紅、藍、黃原色運用突出醒目,向用戶強烈的植入品牌印象,達到看一眼就不會忘記的效果。


“椰樹“完美的通過廣告來告知消費者”椰樹“這個品牌和自家商品。


這就是廣告所傳播的品牌概念,讓人提起椰汁,就會想到“椰樹”這個品牌


(三)生意好的商家更需要做廣告


很多商家認為,我現在生意很好,有很多用戶,不需要做廣告了,浪費錢,這其實是一個錯誤的理解。


遺忘曲線告訴人們:“人們遺忘一件事情的速度不是線性的,而是開始遺忘快,而後續遺忘的速度就會變慢”。廣告商深刻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在人們沒有遺忘之前反覆加深品牌印象,以便於建立起牢固的品牌護城河


例如中國的汽水品牌“健力寶”,在1997年時,健力寶銷售額達到了55億,是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總和。


那時橙色易拉罐的健力寶是眾多80後童年的集體回憶,用“家喻戶曉”形容一點都不為過,但對於00後而言,很多人並不知道健力寶是什麼。


當然,健力寶的沒落,不能全部歸結於沒打廣告,但不能否認有廣告的原因。事實上,健力寶並沒有倒閉,還在銷售,但有多少消費者,在面臨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健力寶三種飲料時,會去選擇健力寶呢?


所以越是生意好的商家,越應該做廣告、去宣傳自己品牌,因為這是在鞏固廣告商自身品牌的護城河。


比如,大家所知道的“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這兩家的可樂生意佔據了全世界90%的市場,但還在不停做廣告,他們廣告的目的,並不是帶動其他人來購買商品,而是加強用戶粘性,鞏固這些“粉絲”所代表的市場,維持自己在市場上所佔有的份額。


(四)提高用戶對價格的認知


廣告的傳播,有利於用戶對價格的認知和透明。


廣告就好比是一根水管,這一端連接水源(商家),另一端連接用戶(消費者),商家通過廣告向用戶傳播價格、商品、品牌等信息。


例如用戶能在深圳買到十元錢一斤的臍橙,然後通過廣告,知道了在臍橙的產地,江西省贛州市,臍橙只要五元錢一斤。這個時候,如果我是這名用戶,我肯定是選擇通過線上購物,去買五元錢一斤的臍橙,而不是買十塊錢一斤的臍橙。


這就是廣告傳播給我們的“價格”,而在沒有廣告傳播價格的時候,你是不是根本不知道贛州市的臍橙多少錢一斤。


而通過商家的廣告,我們知道了物美價廉的臍橙在哪裡,多少錢。


說完了廣告的作用,我們就回歸主題“百億補貼”,看廣告給“百億補貼”活動帶來的品牌傳播和引導消費有什麼用?廣告提高價格認知是用在那一方面?拼多多從活動中得到了什麼?

二. 拼多多百億補貼活動分析

( 一 )百億補貼是個什麼活動?

我們首先看一下“百億補貼”是個什麼活動。


”百億補貼“活動,我們不用把它想的很複雜,簡單來說”百億補貼“就是一個撒錢活動。


從廣告角度出發,看“百億補貼”活動,對電商行業的影響


拼多多給參與活動的商品,補貼一筆錢,讓商品以低於市場的價格賣給用戶,讓用戶在活動中購買的商品是所有電商平臺最便宜的。


相比於以往的雙十一活動,雙十一活動規則複雜且條件多,降價幅度也小,而百億補貼活動,主打的就是,沒有複雜的規則和條件限制,並比其他平臺便宜500到2000元不等,是一場以規則簡單、無降價套路為核心的撒錢活動。


活動無論是從商家、用戶、平臺三方任何一個角度來看,都是賺了。


平臺收穫了用戶和GMV,用戶獲得了低價商品,商家賣出了商品,三贏,皆大歡喜

GMV ,一般用於電商行業,是指一段時間內所有用戶的訂單總金額,包含用戶未付款的訂單金額


( 二 ) 拼多多為什麼舉行百億補貼活動?

兩個方向來看,一個是行業現狀,一個是戰術層面。


1.行業現狀,市場在經過淘寶和京東兩個同類電商大哥的挖掘之後,國內一二線城市的電商用戶已經全部被淘寶和京東所瓜分,拼多多面對這樣的情況,在發展之初就選擇“農村包圍城市”戰略,選擇發展下沉市場,也就是二三線城市和鄉鎮用戶,通過避開淘寶和京東來發展自己。


拼多多在2019年3季度披露的財報數據中,平臺註冊用戶達到5.363億,活躍買家數進入“5億”時代,前兩年拼多多的廣告語是:“3億人都在拼的拼多多“,如今用戶數達到了5億。


“5億“是一個什麼情況,它代表著拼多多在下沉市場的用戶挖掘差不多觸底了,不會再出現2019年的情況,用戶數新增2億,為什麼我說拼多多的用戶數量不會再出現大的新增了,因為前面還有淘寶和京東在,不能忽略這兩個電商平臺的用戶。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8年披露的人口數據,總人口是13.95億人,貧困人口數量1.35億,記住這兩個數,後面計算用。


然後看淘寶和京東在2019年的財報數據,淘寶活躍消費者達6.74億,京東活躍消費者達3.62億。


5億+6.74億+3.62億 = 15.36億,總電商用戶數量超過了總人口數量,是因為各個平臺的用戶會重複,一個用戶可以是多個平臺的用戶,例如我,拼多多、淘寶、京東三個平臺我都註冊了。


由於重複用戶數量是未知的,假定是3億重複用戶,那國內有12億電商用戶,這部分電商加上貧困人口數量,是13.35億人口,13.95億 - 13.35億 = 0.6億(6000萬),最終拼多多可新增的用戶只有6000萬。


所以拼多多發展觸底的結論是沒錯的,行業市場用戶已面臨枯竭,需要新的發展規劃,這就是第二個戰術層面了。


2.戰術層面,上一點說了,行業市場用戶枯竭,拼多多面臨用戶發展難題,急需去解決,那拼多多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拼多多的戰術就是搶用戶,既然市場沒有新增用戶可挖掘了,那我就搶淘寶和京東的用戶,把你們的用戶變成我的用戶,繼續保持我的用戶增長,不就解決問題了,這個方法真是絕了。


這也就是“百億補貼“活動的核心,用活動中的降價商品來吸引淘寶和京東的用戶,達到搶奪用戶的目的。


2019年,拼多多發起了以“百億補貼”為口號的搶人大戰,京東和淘寶隨即加入戰場,京東推出了“京喜”app,一款和拼多多很類似的應用,主要交易方式就拼團下單,目的是進入拼多多的下沉市場,搶拼多多的用戶,兩個平臺互相搶,而淘寶則是推出了旗下的子品牌“聚划算”,在“聚划算”也舉行了一個“百億補貼”活動,依靠補貼來防禦拼多多的進攻,不讓用戶因為補貼跑到拼多多去。


電商行業的競爭,充分有利客戶,用戶能利用補貼買到便宜的商品。這點從2014年到2016年持續的打車大戰就能看出,當初打車能有大額優惠券,每一單能減免12-20元不等的高額補貼,每天三次。還有15年的“餓了麼“、”美團外賣“、”百度外賣”三方競爭, 1 元錢能吃到三菜一湯,這些都是競爭給用戶帶來的好處。


到這裡,拼多多舉行”百億活動“的目的就說完了,目的就是為了搶奪用戶。可能有些讀者會覺得,拼多多、京東、淘寶三家公司花了這麼多錢補貼商品,就為了搶奪用戶,是不是太簡單了,沒錯,太簡單了,搶奪用戶只是戰術,戰術肯定就要有戰果,也就是活動“核心”。


3.活動”核心“

“核心”就是兩個字:“利潤”,記住這兩個字。


其他的官方宣傳,說什麼建設品牌影響力、提高平臺人氣和知名度、回饋用戶、幫助中小商家賣貨等,都是說起來好聽而已。最核心的目的就是公司需要盈利,需要賺錢,需要更多的利潤,這才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


這點通過“百億補貼“活動中補貼的商品就能看出,大部分都是高價格的電子產品,只有極少數的低價商品,還不會被推薦出現這首頁位置,如果你不去搜索,是根本找不到的。


倒是蘋果產品,有一個大大的蘋果專區,讓用戶一眼就能看見。


從廣告角度出發,看“百億補貼”活動,對電商行業的影響


為什麼蘋果產品有一個補貼專區?這點我們迴歸“盈利”兩個字上來。


總所周知,拼多多平臺的用戶屬性,基本上都是下沉市場用戶,屬於二三線城市用戶和農村用戶,這部分用戶的消費能力有限,不足以支撐拼多多衝擊高消費市場,達不到提高平臺盈利的要求,而拼多多想要提高平臺盈利,就需要想辦法進入高消費市場,來提高平臺的盈利能力。


那我們都知道,蘋果手機和蘋果電腦是很貴的,最便宜的也要五千,貴的需要兩三萬。這部分蘋果產品的用戶,正好就符合拼多多的需求,屬於高消費用戶群體,所以蘋果有補貼專區就能理解了。


好,拼多多舉行”百億活動“目的說完了,是拼多多針對行業現狀困境所策劃的一場戰鬥,核心目的就是”利潤“。


然後我們看下拼多多的戰術執行怎麼樣,有沒有得到“戰果”。


三. 拼多多從百億補貼廣告中得到了什麼

從廣告角度出發,看“百億補貼”活動,對電商行業的影響

( 一 ) 低成本獲客

從拼多多的推廣軟文中發現一段話


拉新用戶2億,第四季度補貼金額達到50億,按照拼多多400億現金儲備,可以持續補貼5年。


通過廣告文,可以得知,百億補貼活動為拼多多平臺拉新用戶 2 億。我們可以計算一下,這 2 億用戶的獲客成本是多少錢。


從拼多多6月開始推廣百億補貼活動時算起,到12月底結束,共計7個月,假如共花去100億,那每個用戶的拉新成本就是50元,50元的獲客成本,是貴還是便宜?我們可以通過兩個同行老大哥的獲客成本,來進行對比,看看是貴還是便宜。


首先看京東,京東在16年的獲客成本是142元,那時候京東風頭無量,對標阿里,發展了幾年之後,19年的獲客成本飆升到757元。然後是淘寶,淘寶16年的獲客成本是526元,在18年下降到390元,19年又重新回到了600元。


通過與同行業龍頭的獲客成本進行對比,發現拼多多的50元獲客成本,是很低的,低到拼多多可以靠這個補貼,把京東和淘寶的用戶變為自己的用戶。


( 二 ) 搶奪用戶

從“低成本獲客”這點,可以得出另外一個結論,那就是搶奪同類電商平臺的用戶,平臺每多獲取一個用戶,同行就少一個用戶,一來一去,提升了自己的客戶數量,還打擊了對手,簡直完美。


當然,數量不是這樣簡單的加減,我是這樣分析的,一個用戶雖然可以向多個平臺進行賬號註冊,成為多個平臺的用戶,但是同一件商品,用戶肯定不會每個平臺都去購買一個,在用戶只在一個平臺購買一件商品的情況下,就代表是一個用戶,當用戶在拼多多平臺下單時,其他平臺就流失了這個用戶。


所以我是基於這點來分析的,拼多多能拉到2億新用戶,即使下單的用戶沒有2億,也有2000萬。這2000萬就是從同行手中搶下來的,我就是2000萬中的一個。


( 三 ) 衝擊高消費市場

這一點是“百億補貼”活動的核心需求,也就是“盈利”訴求。


從拼多多“百億補貼”活動中的商品進行分析,補貼的商品,都是一些金額比較貴的商品,有三星手機、華為mate系列手機、美的空調、蘋果電腦、蘋果手機、阿迪達斯的椰子鞋、藍牙耳機等等。


這些補貼的商品,基本上都是上千元,貴的上萬(蘋果電腦)。


而活動中補貼的商品光是蘋果手機這一項,就銷售超過200萬臺,這200萬臺全是百億補貼入口出售的,這代表什麼?代表200萬高消費者,買的起蘋果手機的用戶,消費能低到哪裡去。


就這一點,滿足了拼多多舉行活動的核心需求“盈利”,通過吸引高消費用戶來平臺消費,補充平臺所缺少的高消費用戶屬性,達到平臺可以賺取更多利潤的可能。


( 四 ) 提升口碑聲譽

拼多多百億補貼活動中的商品,都是有正品保險的,保險公司是:中國人保財險。


從廣告角度出發,看“百億補貼”活動,對電商行業的影響


如果用戶在“百億補貼”活動專區購買到了假貨,可以發起理賠,假一賠十,這裡的理賠不是像網上的段子一樣,買一個商品,快遞直接發過來十一個商品,說假一賠十,而是直接賠付人民幣,可以說是“誠意十足”。


通過保險,我們能看出,拼多多對這次活動,下了很大的心血,是在向市場和消費者證明自己,證明自己也有正品,不全是假貨,扭轉拼多多在用戶心中的假貨形象。


通過活動,為自己正名,向市場和用戶證明自己的口碑聲譽,證明自己是拼爹爹,不是拼夕夕。


四. 總結

總體來看,拼多多“百億補貼”活動是成功的,戰果不錯,通過活動獲得了 2 億新用戶,其中還有 200 萬購買蘋果手機的用戶。


很好的利用了遠低於淘寶、京東的獲客成本搶奪了淘寶、京東的用戶,完成了自己的核心目的“搶用戶、提高利潤”。


在拼多多活動目的達到的情況下,我們可能會覺得,拼多多太壞了,搞活動就是看中我們錢包裡的錢,這樣想也沒錯,平臺要盈利,就需要誘導用戶來消費,所以說拼多多看中我們的錢包沒錯。


但我們同樣可以在活動中省下一部分錢,這是“百億補貼”活動對用戶唯一的好處。


只要我們不進行無謂的消費,能控制好自己的消費,不購買超過自己消費能力的產品,不被廣告所推廣的活動而迷惑,不吃下商家那包裹著蜜糖的陷阱,不被廣告推薦的消費主義給洗腦,對我們用戶來說就是好的活動。


廣告對用戶來說,是一把雙刃劍,用戶能從廣告中得知最新、最好的商品,也會被商品所誘惑,掏空我們的錢包,我們要對廣告保持警惕,這點在其他事物方面也是一樣。


保持思考,思考每一件事,只有我們每時每刻都在思考,我們才能避開人生中的陷阱,我們才會進步,才會有所成長。


思考是讓一個人進步和成功的最大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