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總量這麼龐大,為什麼增長速度依然比其他大部分發達國家快?

Phath


美國作為一個超級大國,龐大的基數夲已過人,在各項發展的進展中,要數國債吸水最深,二十多億的債務對美來講是沉重的負擔,但由於暫時美元在世界流通中,還佔主要地位,但國內無實業,靠金融和美債及優先等稅務收入為主,但隨著世界各國多邊,雙邊和貨幣運用的變更,美元的地位逐慚變小,影響力也降之最低,生產總值也會縮減和基數消退,衰落就會逐步顯示,尤現各國對硬通貨黃金的重視和儲藏,更削改美元的地位,經貿的發展獨大和優先是行不通的,是否在行試目以待!


周敏康801


美國經濟總量GDP位居世界第一,也是目前為止全球第一個突破20萬億美元的國家。在已經如此體量的情況下,為什麼美國的實際增速還依然超過幾乎所有發達經濟體呢?


其實這個原因很簡單,我們拋開美元霸權因素不談。因為美國經濟的質量更高,不僅遠遠高於發展中國家,也同樣高於發達經濟國家。尤其是在軍事科技、民用高科技等領域一時無兩,而在科技創新、知識產權等應用方面也是擁有絕對領先的優勢。正是有了這些積累和優勢讓美國經濟的活力持續。


雖然我們已經成為全球第一貨物貿易大國,美國位居第二大,但掌握核心技術優勢的服務貿易領域,美國則是當仁不讓的世界第一大。舉個例子來說,去年各大新興經濟體都與美國保持貿易順差的優勢,但僅僅是貨物貿易方面,比如說美國對歐盟貿易逆差1610億美元,對日本貿易逆差610億美元,甚至對越南貿易逆差也達到了360億美元,當然還有對我國的幾千億美元貿易逆差。但是美國在服務貿易順差上的絕對領先地位無人撼動!

美國尤其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後,就成為全球科技創新力方面的領軍,再配合美元金融霸權地位的優勢一次又一次完成收割全世界財富的機會。長期以來,在以美元為核心的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美國始終受益最大。大家可以看一看,近段時間以來全球各國央行除了已經降息的,都在關注著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會議動向。



總之,美國能夠在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140年後,繼續保持領先的優勢,而且以超出其他發達國家經濟增速的情況下向前衝,這是高質量的保障。其他像日本等高度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多年來甚至陷入負增長的尷尬,除了受美國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外,也受本國消費市場的動力不足制約,過度依賴於美國過去的全球最大消費市場拉動作用。當然核心仍舊是美國科技創新及自身高質量經濟發展的保障。


東震木


確實是這樣的,美國經濟總量龐大,自1894年以來美國經濟總量已經連續124年位居世界第一,2018年美國GDP首次突破20萬億美元,達到20.5萬億美元。但與此同時,美國的經濟增速大部分年份都能夠保持在2%~3%,比大部分的發達國家快,為何會這樣?小編認為主要有以下原因。

1、美國人口結構穩定,人口比例適中。很多發達國家基本上都處於人口老齡化階段,而美國人口結構卻很健康,人口自然增長率也基本保持在0.7%~1%,不像大部分發達國家那樣基本停滯增長甚至是負增長。

2、美國雖然經濟高度發達,但它並不是一個高福利國家。很多歐洲國家都是高福利國家,幹多了基本上都被交稅了,不幹政府的福利也夠維持很高水平的生活,這很容易造成“懶人經濟”,大家工作的積極性就沒那麼高了。

3、高度發達的金融業。美國擁有世界上最發達的金融業,它是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股票市場資金容量世界第一,紐約就是世界第一大金融中心,而且美元還是世界貨幣。世界上最賺錢的莫過於金融業,這是錢生錢的行業,美國這方面玩的確實是溜。

4、強大的科技創新實力。美國是世界上科技實力最強的國家,擁有世界上最多的高科技公司和核心科技。正所謂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美國能夠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並保持至今,小編認為最重要的就是科技創新。第二次科技革命美國和德國走在最前面,美國就是在這次科技革命成功彎道超車,逆襲英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而第三次科技革命則完全由美國主導,如今硅谷是當今電子工業和計算機業的王國,是世界高新技術創新和發展的開創者和中心,美國仍然擁有全球最強的科技實力。


錦繡中源


最近,有網友提問,美國經濟總量達到20.5萬億美元,GDP位居世界第一,也是目前為止全球第一個突破20萬億美元的國家。然而,在已經如此龐大的體量之下,為什麼美國的實際增速還依然超過所有發達經濟體呢?

事實也是如此,近年來美國經濟增長幅度在2-3%之間,以美國這麼大的經濟體量,能有這樣的漲幅真的難能可貴。而其他如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的經濟目前已經處於微增長,每年的GDP增速不超過1%。更悲慘的是日本,每年經濟增速基本原地踏步,這種現象已經持續了二十多年。那麼,美國的經濟增速為啥要好於其他發展國家呢?

第一,美國經濟發展比較全面,不像其他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得較為片面。比如,美國在經濟發展的各領域都走得很全面,並且高技術處於領先位置。再看看其他發達國家,像英國只有發展金融,法國只有旅遊業和奢侈品,而德國只有汽車領域。與美國相比,這些發達國家能促進經濟發展的手段比較單一。

此外,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品市場,對其他發達國家都存在著貿易逆差。比如說美國對歐盟貿易逆差1610億美元,對日本貿易逆差610億美元,甚至對越南貿易逆差也達到了360億美元,當然還有對我國的幾千億美元貿易逆差。這説明瞭,美國在全球貿易領域的地位無人能悍動。其他國家要發展對外貿易,很難完全繞開美國。

第二,美國利用自己的霸權紅利獲得更有利於自己的權益。美國可以利用經濟和軍事手段,威逼利誘其他國家採購美國的產品,也能在與其他國家談判時獲得更有利於自己的條件。而這是其他國家很難做到的。比如,美國利用自己的霸權地位,常常要求談判對手讓更多的利益給自己,美國更傾向於單贏,而不是雙贏。

再比如,美國之前研製的F35戰鬥機項目,通過向其他發達國家大量推銷,不僅可以分擔美國鉅額研製階段的經費,還可變相打擊一些像法國、德國等軍工業較發達國家本土的航空工業,一舉兩得。很多發達國家對此只能是無可奈何。

第三,在經濟政策方面比較靈活,美國經濟有下行趨勢了,美聯儲馬上開始連續降息,還對此稱之為“預防性降息”。同時,美國政府也願意在提升經濟方面做出讓利,比如美國政府降稅30%,來促進美國消費和投資,從而繼續做大GDP蛋糕。而歐洲國家在刺激經濟方面比較呆板和保守。

第四,歐洲國家經濟不振,主要還是人品老齡化的到來。美國在發達國家裡頭平均年齡算比較年輕的,而且人口總量還在不斷增長。這也給美國經濟帶來人口紅利。美國人平均年齡為37.9歲,相比之下日本平均年齡44.6歲、意大利為44.3歲、德國為43.7歲。人口結構較為年輕,可以使美國企業招得到年輕人來工作,人口年輕化紅利能推動美國經濟的健康發展。

第五,社會福利不高,也能使美國經濟發展能夠輕裝前進,發展得要比穩健。從目前來看,發達國家是高福利制度,而且高福利一直降不下來。那麼,他們的經濟增長難免不受到高福利的拖累。而美國則不同,他在發達國家中社會福利是算低的,那麼高福利給美國經濟帶來的拖累會小得多。

按照常理,美國GDP體量龐大,其他發達國家體量較輕,美國經濟增長速度肯定不及其他發達國家的經濟體。但奇怪的是,美國經濟這麼大的規模表現還要比其他發達國家更靚麗,這主要是美國經濟發展比較全面,經濟調整更加靈活,在人口紅利上更加優越,而高福利的拖累又比其他發達國家要輕。所以,美國經濟應該不會出現大的衰退可能性。


不執著財經


根本原因只有一個,移民。美國的崛起史就是一部移民史,美國強大的真正秘密就是移民。過去的不說,近三十年來美國經濟在發達國家中一枝獨秀還是靠移民。如今的美國是發達國家中人口最年輕且唯一穩步增長的國家。美國還網羅了全球的人才,這其中就包括清華大學大量學子。支撐美國科技霸權的是亞洲英才。美國也網羅了全球的富豪,其中中國的貢獻很大。移民,給美國帶來大量的資本、技術、人才、勞動力。沒有移民,美國人口結構就會像日本一樣,它的經濟也必然低迷。但移民也是一把雙刃劍,白人將淪為少數民族,國內的矛盾必將無法調和。而近年來,美國經濟增長基本靠債務驅動,這是無法為繼的,這個國家已經走到十字路口。


末代哈里發


美國有五大支柱,可以確保經濟增長速度比大部分發達國家快。

第一大支柱:高科技和高端製造。

由於美國是第二次工業革命和第三次信息革命的引領者,因此佔據了全球產業鏈的制高點:如半導體、通信產業(以蘋果、高通、英特爾為代表)、互聯網產業(以微軟、谷歌、亞馬遜為代表)、航空航天產業(以波音、洛克希德為代表)、機械製造和運輸(以通用、福特為代表)、化工產業(陶氏化學、杜邦)... 這些產業在全球分工體系中,處於利益主導地位,她們屬於資本.智慧密集型,稀少而不可或缺,是賣方市場,因此在全球貿易中,優先分配到了大部分利潤。

第二大支柱:世界金融的主導權。

美國通過其主導的世界銀行和IMF(世界貨幣基金組織)、華爾街金融寡頭以及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綁定了世界核心能源(石油、天然氣、鐵礦石...)和美元的共生關係;投資、佈局了不少國家的核心產業和金融,以掠取他們發展過程中的一大部分紅利;而在世界經濟危機時,又可以通過美元超發、環流制度,甩鍋給其他國家,甚至趁機掠奪危機國家的優良資產、控制他們的金融;如1997-1998年美國對泰國、韓國等國家的金融侵奪和資產抄底。

第三大支柱:世界最大的單體消費市場。

美國並不是像韓國、德國一樣,是外貿驅動型國家,相反,美國的GDP增長,絕大部分由內部消費產生,最終消費支出對GDP貢獻率在80%以上,與之相比中國還不到60%,再加上美國市場的消費總額位列世界單體市場第一,這使得美國的經濟更加健康,受外貿、投資等因素的影響相對較少,再與其他國家貿易談判時,也處於主導地位,制定了各種只有利於美國的不平衡條約,客大欺店嘛,想進入世界最大市場,就要聽他的。

第四大支柱:美軍

如果你不願意認同以上三條美國支柱,強大的美軍就會出動,逼迫你承認。

第五大支柱:好萊塢和世界媒體控制權

如果你被美軍逼迫,口是心非,那麼以好萊塢為代表的美國宣傳機器,會在全球各地、日復一日的宣傳中,讓你心甘情願,認同美國第一、美國優先的理念。

美國這五大支柱,是世界老大的標配,全球獨一份,沒有其他人能夠享受到這樣的好處,因此世界發展的蛋糕美國先切,世界經濟的利潤,美國優先,那麼他在這麼大經濟體量時,比大部分發達國家增長速度都快,也就在清理之中了;或者可以這樣說,正是由於他有這麼大體量,世界第一大,才有可能速度比大部分發達國家快。


第十經濟觀察室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8年全球GDP總量最高的是美國,達到20.49萬億美元,排在第二的是我國,GDP為13.6萬億美元,第三的是日本,GDP為4.97萬億美元。四五名分別是德國3.99萬億美元和英國2.82萬億美元。

在排名前五的經濟體中,只有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其他四個國家都是發達國家,美國的GDP為排在第三的日本4.12倍,為排在第五的國7.27倍,可以看到,在發達國家中,美國的經濟總量是遙遙領先的。

但在發達國家的GDP增速中,美國的經濟增長卻更快,以美國、日本、英國、法國、德國幾大GDP居前的經濟體為例,美國近些年來的增速整體高於其他國家,而美國GDP高達20.49萬億美元,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經濟總量已如此龐大,為何反而增長卻比其他發達國家要快?

這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積極的刺激政策

美國實施的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即刺激型的財政政策,而歐洲及日本等發達國家則採用的是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這兩者還是有一定區別的。特朗普上任後,採取了大規模的減稅(這在小布什及奧巴馬期間也是),併發行了大量國債,拉動了經濟增長。

而其他發達國家更多的是採取放水的方式,通過持續的負利率向市場注入流動性,但實際效果甚微,通脹水平不斷走低,經濟增長更疲軟。

第二,經濟擴張動力

美國碰上經濟增長的擴張動力,美國很早就屬於發達國家了,但是經濟一直保持穩定增長,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火車頭”,這在於美國具有經濟擴張的真實動力。比如在1999年前後,美國的IT產業高速發達,互聯網行業迅速增長,成為擴張動力。

而在2008年次貸危機之後,美國通過量化寬鬆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使得危機得以解決,美國經濟重新穩定,之後美國趕上頁岩油革命的成功,找到了新一輪經濟擴張的動力,而西方其他國家並沒有找到新的擴張動力。

第三,有效利用美元地位

美國可以利用美元剪羊毛,美國在上世紀成功的將美元與石油深度捆綁,成為全球的通用貨幣,在國際貿易結算貨幣中,美元一直牢牢把持著最大份額。這使得美國可以有效地利用美元,通過不斷髮行國債,引入巨量的資金流入美國,從而推動美國國投的投資及居民消費。

每次經濟增長碰上壓力的時候,美聯儲可以通過不斷降息來刺激經濟,但因為美元的“基軸貨幣”地位,使得美元的貶值會向其他國家傳導,當經濟復甦的時候,又可以通過加息來引導資金迴流。也就是說,美國拉動經濟時,讓其他國家一起承擔通脹,而羊毛長成後,又可以迅速向其他各國剪羊毛,一進一出,實現的還是美國經濟的再增長。

第四,科技領先優勢

美國自2000年科網股泡沫破滅後,各種網絡股相繼暴跌,最後退市的退市,倒閉的倒閉,但是大浪淘沙,也出現了一批真正具有實力的科技公司,比如微軟、蘋果、英特爾等公司,這些公司成為全球科技龍頭,並一直領先至今。

在科技推動經濟增長的浪潮下,美國必然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美國幾大科技龍頭,通過技術領先優勢,成功的引領了全球科技的創新方向,從互聯網1.0時代不斷進化到移動互聯網,再到人工智能,科技創新動力都為美國經濟的增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其他發達國家僅在部分領域存在領先,在主流科技應用方面,更多處於跟隨。

正是因為這四大原因,使得美國經濟雖然體量居大,但依然保持了穩定的增長,而其他發達國家在總量基數較大後,要想繼續保持高增長就非常困難了。站在目前的時點看,未來全球經濟仍將面臨非常大的變數,各國都在尋找新的擴張動力,這也是當前全球科技領域摩擦不斷的根本原因。


財經宋建文


美國經濟一直處於一個轉型階段。現在主要的互聯網公司和金融公司在支持國家的發展,世界上最主要的幾個科技公司都是美國公司。主要的金融公司也是美國的,甚至可以看看在國內的風投基金,有多少美國的背景。

除此之外,美國在航天,航空領域,高端製造領域也是世界領先的,波音,intel,AMD,希捷,西數,TI,蘋果,高通都是世界頂尖級的企業,都聚集和創造了大量的 財富。

美國大學教育和科技發展每年吸引大量的人才進入美國,也為美國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Weiqp


美國經濟總量世界第一,增速依舊比歐盟,日本等主要發達經濟體快,在世界體量最大的經濟體中僅僅比中國差。這是因為美國的社會民主機制和美國的科技壟斷現狀所共同決定的。

美國的經濟結構,從08年金融危機以後,就全面轉向科技產業,從而擺脫了08年金融危機以前,以輸出貿易和輸出品牌為主的主要經濟結構。而美國的科技企業在目前世界以雲計算和網絡科技為主導的科技壟斷中,湧現了大量的“一超獨大”的企業,比如蘋果微軟,亞馬遜,亞馬遜以及新興的特斯拉和奈飛。每個企業基本上都是世界第一和行業寡頭。

從08年金融危機之後美國通過量化寬鬆輸出通脹,通過資本市場十年牛市,支撐了科技巨頭肥沃的土壤,從而不斷自我循環和不斷強化科技優勢,而以蘋果為例,年盈利利潤在500億美元,營收在2000億美元。以營收來看,摺合人民幣在1.2萬億人民幣,利潤摺合人民幣在3000億人民幣。谷歌的操作系統和搜索,年盈利也在300億美金摺合人民幣在1800億。。對比我國的華為,年營收在1000億美金,利潤在500億人民幣。

而亞馬遜,年營收也在2000億美金左右,利潤在100億美金左右摺合人民幣在600億以上。對比我國的阿里。營收和利潤規模差異在幾倍。而且亞馬遜雲計算aws,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雲計算,和阿里在雲計算上差距也在五六倍。

正是因為美國有一系列的科技寡頭,也因為美國的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高度發達,吸納全球資本源源不斷地為美國輸入最緊缺的“資金”資源。而美國的金融貨幣政策靈活,市場對貨幣政策極其敏感。且沒有炒房等懼怕“放水”的憂慮。因此,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獨立於聯邦政府,靈活而高效有效。

因此說,美國的經濟增速和經濟增長質量,以及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等,都在主要的發達經濟體和世界前五的最大經濟體力,最具活力,耐力,和彈性。所謂“藏富於民”和“法制”“民主”共同作用使然。




屠龍刀fei0598


確實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美國的GDP到現在增長了3倍,而可憐的,英,德,法,日等發達國家的GDP幾乎是處在停滯不前的境地。
那美國為什麼
會如此特殊呢?

我個人分析主要原因如下。

①經濟的增長和人口增長有這一定的關係,尤其在發達國家。

發達國家的經濟增長主要靠消費增長,而消費的增長主要靠人口的增加。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由於英,德,法,日等國家不是移民國家,當二戰後在嬰兒潮出生時期的大量人口逐漸老齡化後,這些國家的人口基本處在零增長和負增長,所以他們的GDP也跟他們的人口增長一樣幾乎停止不前。

而美國恰恰相反,因為美國是移民國家,他的人口增長始終處在合理的範圍內,所以美國的GDP就能一直增長。
②就是美國的貨幣是這個世界唯一全球流通的硬貨幣,並且全球貿易的最終結算都以美元為基準,這樣強勢的美元就可以轉嫁經濟危機的風險。

比如上次因美國次貸危機而發生的全球金融風暴,歐洲和日本修復經濟創傷用了差不多10年,美國卻只用了5年。

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原因就是美元是強勢貨幣,如果出現經濟危機,美聯儲可以狂印美元,實行量化寬鬆後,美國就可以變相掠奪世界財富。而別的發達國家就不行,原因很簡單,別的發達國家也狂印本國貨幣,多印的貨幣如果不能被全球貿易市場所接受,那麼本幣迴流就會造成本國,本地區嚴重的通貨膨脹,會使經濟徹底崩潰。

所以說強勢美元或美元霸權,也保證了美國經濟的持續增長。
③就是美國把科技創新一直襬在國家發展的首要位置。

《拜杜法案》是美國科技創新的基石,該法案讓美國所有的新科技,新技術,都能快速變成生產力,從而促使經濟強勁發展。


④美國政府比較遵循經濟市場發展的規律,在經濟發展方面很少搞政府行為的“強刺激”政策。

比如美國政府就不會搞,由政府支持的房地產經濟,因為美國政府知道水泥,鋼筋支撐的泡沫經濟,是低價值不可持續的經濟發展之路。

但美國政府會在高科技產業上支持很多,比如上世紀信息產業發展初期,克林頓政府就用縮減國防開支的費用,大力支持信息產業的發展,從而讓美國到現在都在吃信息產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總的來講,美國能比別的發達國家發展的好的因素很多。

但最根本的一點就是,美國這個國家因為年輕,沒有什麼腐朽的傳統思想。它什麼都敢想,什麼都敢做,什麼都敢創新,什麼都敢去實現。所以到現在為止,美國還在大踏步的前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