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願意做痛苦的哲學家還是快樂的傻子?

官馨思


痛苦的哲學家與快樂的傻子,題主本意就傾向於當傻子了。我認為能勝任當哲學家是大多數人夢寐以求的,問題是能達到此境界的人物少之又少,哲學家們辛勤探索總結會得到世人的讚賞崇拜,它們的成就感對任何人來說肯定是幸福欣慰的,哪有痛苦一說。咱們次智商的可別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

至於傻子應該屬於精神上有所欠缺的人的稱謂吧,與糊塗有區別,屬於傻子一類人不會快樂,它們與正常人的生活形式不一樣,起碼衣著飲食娛樂人情世故與常人不同。

人生紅塵中,只要勤勞正直,不損人利己,平安渡春秋,己是萬幸大幸。假若有才有智有機遇者不妨嘗試哲學家的味道吧,總會有人脫穎而出。可別當傻子,當個糊塗人更逍遙更快樂。


用戶9700230450078


快樂的傻子

什麼是正常的行為?什麼是衡量他人的標準?他人又是誰?

眾人眼裡默爾索先生是個異鄉人,在這個世界中他是局外人,他不明白,為什麼家人去世要為他哭泣,別人允諾結婚就一定要愛那個人,為什麼殺死別人就要接受所有人對其心靈的拷問,為什麼要信奉不存在的上帝,為什麼要對周圍的一起充滿興趣?

母親去世了,他回到敬老院,不願看她最後一眼,他的回答是:沒有必要。

父親去世了,對此印象並不是很深,只記得父親去看了死刑犯行刑的過程,回家後吐了一上午。

他挑撥朋友和仇家互鬥,導致自己成為殺死仇家的兇手,出庭時不請律師為他辯護,他對自己殺了人毫不在乎,殺人的原因就是他擋住了自己的陽光。

他知道,殺人償命,但是他不理解,法庭上企圖用來拯救他的那一套,又算得了什麼?

他殺了人,為什麼不直接判罪,好讓他不用忍受心靈上的拷問?

他致死也不明白“我殺不殺人,由於你們何干?”

在死前,他敞開心胸,欣然接受了這個世界的冷漠。


木風Emma


這個問題很奇怪,根本不搭界。

哲學家怎麼會痛苦呢,根本就不可能,因為哲學家都是非常理性的人,不會有瘋人之舉。再說,哲學家不是你想不想當,願不願當的問題,因為,哲學家都是思想家,並非常人可以做到哲學家極具思想性,非常理性,很善於遊戲人生,所以它不會痛苦的。

快樂的傻瓜,這有點拿智障人開心之嫌,所以不要在深入討論。即然是傻瓜那來的快樂,那都是表象,無奈無意識的表演,父母兄弟姐妹看了都是非常痛苦的。


虛穀子金濤


首先我覺得問題有點不成立,傻子未必快樂,哲學家也未必憂傷啊。

傻子給點吃的就快樂,受人欺負就哭,但是他每天是受欺負的時間多還是吃東西的時間多?主要還是受欺負吧。

哲學家們發表出來的論文、觀點看起來深邃,讓人看著就煩,但未必哲學家在生活中就是整天愁眉苦臉的。

所以,傻子也可能是憂傷的,哲學家也可能是快樂的。

所以,我覺得問題裡面的兩個定語“快樂”和“憂傷”可以去掉。那麼你是願意當一個傻子還是一個哲學家?

這還真是一個問題。我覺得因人而異吧,取決於你自己願意怎麼活,或者說怎麼樣活會讓你覺得快樂。

其實做一個傻子也挺不容易的,你不關心周圍世界中的事物,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拿個樹棍棍揮舞著就能玩一天,吃顆糖、吃塊肉就心滿意足的呵呵笑,房子、車子什麼這些根本想都不想。整天被別人欺負的哇哇哭,但是從不放在心裡,睡一覺起來絕對是全新的一天。

想想這種狀態,其實真是滿好的,莊子也就不過如此吧。

再說說做哲學家,這應該屬於專家了,其實我覺得,專家都挺不容易的,至少學富五車,行業翹楚,而且還得出成績。所以,別說哲學家了,我沒考慮過要做任何行業的專家。但是哲學我不反對,學習我不反對。我覺得哲學如果沒到專家那一步,除了讓人迷茫苦惱外,也可以使你更加豁達,這取決於你,不取決於哲學。哲學可以使你對很多事物有了不一樣的視角,反而可能會更看得開。就像,你不知道玫瑰有刺,一把抓過去,疼的嗷嗷叫,但是如果你知道它有刺,就不會去一把抓了,用方法去抓,或者,看看就好。

所以我覺得,做一個智慧的人,做一個有知識的人可能也會愉快,而且,可能會比做一個傻子來的容易。


魅文字


我會選擇做一個快樂的傻子,人啊,難得糊塗是一生中活得最高的境界啊。哲學家之所以痛苦,是因為思考太多,選擇太多,而人一直在思考中活著無疑是非常累的一件事情。

難得糊塗,指人在該裝糊塗的時候難得糊塗。“難得糊塗”是清朝乾隆年間鄭板橋傳世的名言,乃是他為官之道與人生之路的自況。人生,難得糊塗,凡事太過於較真,凡事都要去刨根問底,凡事都要去追究責任,凡事都要爭個輸贏,真的有必要嗎?有些事情明知道結果無法改變,追究也是徒勞,何不放手讓自己得以清淨?有些爭執根本無需發生,偏要爭得唇紅齒白,爭得感情都沒了,值得嗎?

既然生命中有那麼多身不由己情非得已的時候,打破了花瓶你還有承受會被割傷的風險去撿回來嗎?倒不如稀裡糊塗一點,反而會更開心更豁達。俗話說的好,傻人反而更開心,確實也是這個道理啊。所以要想開,看淡,要放下。恰當的時候裝裝糊塗,這是一種胸懷啊!



紅蘿蔔黃黃的


眞正的哲學家是不痛苦的。所謂快快樂樂的儍子,說不定就是真正的哲學家。這裡就出現了到底什麼是哲學,哲學的本質到底是什麼了。這兩個問題鬧不懂,盲目地痛苦,盲目地快樂,那才是真正的痛苦和真正的儍瓜了。那你說哲學是什麼?本質是什麼?我說就是雞蛋是物質的,宇宙是物質的,既是本原又是一元,第一性,還是運動的變化的,當然就是統一的。雞蛋生了小會叫喚,還報時,母雞下蛋還報喜,講貢獻,這是精神,這是意識,第二性,從屬物質的第二性,但絕不會與物質分開。若要分開論,就是地道的唯心主義者了。如果再問先有雞後有蛋的問題,這與痛苦和傻瓜就差不多了。


魯卡爾


從哲學角度看,把人放進宇宙來關照,不僅人生,就連人類都是無意義的,我們不過是宇宙中的塵埃。因此,從這個角度看,不管是痛苦的哲學家還是幸福的傻子,在本質上都是一樣的無意義。但從微觀的人生來看,有人一生都在追求意義,因此,他不能忍受無意義的存在。所以,他寧願做痛苦的哲學家,也不願做幸福的傻子。


尚海濤


痛苦的哲學家和快樂的傻子都做了,但一個都沒有做好,如果可以重新可以選擇,我想做一個快樂傻子,無憂無慮快樂的生活。



用戶50228060543


大部分時間願意做痛苦的哲學家,因為哲學是啟人心智,讓自己活得明白,同時,你做痛苦的哲學家,你的思想、言行會影響周圍的人,啟示周圍的人,讓大家也能活在思考中。當然,有些時候做個“快樂的傻子”,比如與家人相處,與同事相處。比如在利益的分配上不斤斤計較,做個“難得糊塗的人”、快樂的人。所以,活在當下既要做痛苦的哲學家,又在一定的環境,一定的人群上一定的情景下做個“快樂的人”。


退之317


這個世界如果沒有痛苦,該多好啊!我寧願做一個快樂的傻子。

可人生就是歡樂和痛苦交叉著發展。要思考,要反思,要後悔,要拼搏,就會有痛苦伴隨。痛苦是人生的一部分,喜怒哀樂將伴人一生。

儘量克服一切消極情緒,剋制憤怒丶痛苦等

,做一個快樂的傻子,做一個笑口常開的開心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