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如果與孫尚香生了兒子,會因為東吳的關係立為太子嗎?

情義無價品歷史


孫尚香又稱孫夫人,東吳掌權人孫權的親妹妹。

孫尚香和其兄長孫策有的一拼,喜歡武術,練就了一身本領,其身邊的一百個多個奴婢,而且各個身懷絕技。

公元208年曹操出兵討伐孫權,孫權自知以自身的力量根本無法對抗曹操大軍,而此時劉備剛被曹操擊敗不久,無處可去,劉備準備南下投靠吳巨,遇到了魯肅,魯肅告訴了劉備現在天下的局勢,並且告訴劉備投靠吳巨並不是長久之計,吳巨一凡夫俗子,隨時都有可能被滅掉。


不如投靠江東的孫權,兵多將廣,可以共謀一番事業,劉備聽後大喜,決定向東聯合孫權。

孫權一開始得知劉備要來,心裡有些不高興,因為劉備帶來的兵還沒有自己一半,但是如今曹操即將大軍壓境。

孫權也只能死馬當活馬醫,和劉備聯合,不過好在的是,雖然劉備兵少,但是擁有關羽和張飛兩位猛將,還有聞名的謀士諸葛亮,也算是一大助力。

曹操和孫劉聯軍在赤壁交戰,最終結果就是孫劉聯軍以少勝多,戰勝了曹操。

戰爭結束了荊州之地,被孫劉曹三家瓜分,孫權擔心曹操會捲土重來,而天下孫權唯一能合作的就是劉備,為了加強和劉備的合作關係,孫權將自己的妹妹孫尚香嫁給了劉備。

雖說孫尚香嫁給了劉備,但是孫尚香打心裡看不起劉備,從結婚到回到東吳,孫尚香都沒讓劉備動一下。


如果孫尚香為劉備生子,會被立為太子嗎?

肯定的回答就是不會。

立為太子應該是劉備稱帝之後,而也就是公元221年,而在公元219的時候,孫權曾偷襲荊州,並殺了劉備的拜把兄弟關羽。

以這種關係,劉備不殺了孫尚香的孩子,就已經不錯,壓根不會立為太子。

不符合立長立嫡,孫尚香所生孩子並不是長子,在孫尚香之前,也就是公元207年甘夫人曾為劉備生了一個兒子,也就劉禪,所以不會被立為太子。


蜀漢和東吳的關係,蜀漢和東吳表面上是合作關係,但是背地裡都想搞死對象,如果將他國的兒子立為太子,就等同於將自己一手建立的基業,拱手送給別人。


歷史黔


  • 劉備是季漢帝國的開國皇帝,從一文不名,到逐漸佔領荊州、益州、漢中等地,成為了一方霸主。可惜只做了兩年皇帝就去世了,傳位於甘夫人的兒子劉禪。
  • 孫尚香,本名不詳,是東吳郡主,孫堅的小女兒,孫策和孫權的妹妹。在劉備拿下荊州以後,孫權忌憚劉備的軍事力量,進妹固好,與劉備結親。

十幾歲的孫尚香,嫁給了一個比她大三十歲的劉備。其實孫尚香心裡肯定是非常不滿的,不過瞎子都看得出來,這是一場政治聯姻。

吳國太如果腦子還有點用的話,就不可能看得上劉備這個女婿。畢竟劉備跟她丈夫孫堅,那是一個輩分的人。所以說這樁婚事,基本上是孫權敲定的。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劉備當時和孫尚香有了兒子,會不會被劉備立為太子呢?我認為這種可能性很高。

01孫尚香是劉備明媒正娶的正房太太,生的兒子就是嫡長子。

孫權覺得劉備得了荊州那麼多土地和人才,而且軍事實力空前壯大。這個時候他不得不與劉備處理好關係,因為這位梟雄接下來只有一件事需要做,那就是擴張自己的地盤。

先主遣諸葛亮自結於孫權,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併力,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與吳軍水陸並進,追到南郡,時又疾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先主表琦為荊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皆降。廬江雷緒率部曲數萬口稽顙。琦病死,群下推先主為荊州牧,治公安。權稍畏之,進妹固好。---《三國志》

手裡有人有槍,當然是要擴張了。當時劉備能擴張的地區有三個地方,一個是北方的曹魏,那可以說是固若金湯,一個是西邊的益州,崇山峻嶺,一時半會兒還真拿不下來。最容易得到的,當然就是孫權手裡的江東地盤。

荊州和江東,可以說是一衣帶水,而且對荊州來說,江東無險可守,只有一條江而已。所以說孫權勢必要擔憂起這件事。

  1. 於是孫權為了自身的利益,自然是要和劉備進一步交好。畢竟赤壁大戰剛剛打完,孫權未必就有這個實力和劉備火併,所以孫尚香便在這個時候嫁給了劉備。
  2. 作為東吳郡主,孫權的親妹妹,嫁給劉備當然是以妻子的身份,也就是正房太太。劉備此前有好幾任夫人,比如甘夫人、糜夫人,全都是側室,他沒有給哪一位扶正過。
  3. 就算糜夫人家大業大,也還是劉備的側室,可見劉備對正妻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這次孫權的妹妹,那是一方諸侯的妹妹,劉備自然不可能把她也收為側室。

所以孫尚香是以正房太太的身份,嫁給劉備的。那麼孫尚香所生的兒子,自然就是劉備的嫡長子,劉禪這個時候都需要靠邊站了。

有了嫡長子這個身份,再加上孫尚香這位強勢的母親作為後盾,這個兒子自然會在劉備當了皇帝以後,成為帝國未來的接班人。

02孫尚香有強大的東吳集團作為後盾,有利於抗曹事業。

劉備集團在當時來說,軍事實力的確強大。可是孫權的實力也不弱小,兩者算是旗鼓相當。只不過劉備成長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所以孫權才不得不堤防。

初,孫權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剛猛,有諸兄之風,侍婢百餘人,皆親執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凜凜;亮又知先主雅愛信正,故言如此。---《三國志》

其實按照道理來說,孫權還是要比劉備強大得多的。畢竟孫家穩坐江東多年,而劉備得到荊州才是轉瞬之間的事情。

由此可見在劉備這兒,也必須要答應這一場政治聯姻。如果當初劉備的那兩個女兒沒有被曹純給擄走的話,或許他的女兒也會嫁給孫權。

  • 這樣一來兩家的關係就更加親密了,劉備叫孫權二舅哥,孫權管劉備叫岳父,咱們各論各的。非常有利於孫劉聯盟的關係。
  • 孫尚香作為其中重要的紐帶,自然是承擔著孫氏集團的重要利益。那麼等她生了兒子以後,那這個孩子就是劉家和孫家共同的子孫。
  • 有東吳集團這麼一個強大的背景作為支撐,劉備在選太子的時候,還會有任何猶豫嗎?就算劉備不喜歡這個兒子,可是他背後的政治力量,是劉備非常渴望籠絡過來的。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劉備還是會把這個孩子立為太子。一旦他被立為太子,那麼孫權對劉備的支持,就會盡力很多。即使將來劉備真的奪取了天下,至少這天下有一半還是老孫家的。當然對孫權來說這是最無奈的情況。

03劉禪的母親甘夫人地位低下,而且早逝,劉禪沒有根基。

劉禪是什麼出身呢?他的母親甘夫人沒有糜夫人那樣的家業,也沒有孫夫人那樣的地位,所以劉禪說到底還是一個庶出的孩子。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也。本屬公孫瓚,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雲遂隨從,為先主主騎。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遷為牙門將軍。先主入蜀,雲留荊州。---《三國志》

在漢朝庶出的孩子,只能給嫡子當奴僕,這是非常無奈的現實。為什麼袁術一直瞧不起自己的哥哥袁紹?因為袁紹是庶出,而袁術是嫡子,這差別就很大了。

所以袁術順理成章地繼承了家族龐大的政治資源,而袁紹,只能依靠自身的社交能力,努力拉攏各派力量,為己所用。

  1. 劉禪的身份,其實跟袁紹還是有幾分相似的,都是庶出,不過都比嫡子年歲大一些。劉禪在長坂坡之戰的時候,就已經出生了,而孫夫人是劉備拿下荊州後才入門的。
  2. 所以說劉禪作為長庶子,還真的無法跟孫夫人的兒子相抗衡。畢竟嫡長子繼承製,基本上成為了當時那個社會不變的規律。
  3. 孫夫人在有了兒子以後,自然不會想著回到江東去。她要做的就是努力把兒子培養成人,將來好繼承劉備的大業。

而劉禪這個時候又顯得更加可憐了,他的母親甘夫人早就去世了,根本沒有資格和能力去跟孫夫人鬥爭,所以劉禪壓根就沒有靠山。

沒有母親的支持,沒有外戚力量的幫助,一無所有的劉禪,如何跟擁有強勢的母親孫夫人,擁有強大的外戚力量江東集團的孩子去鬥呢?

總結:孫權嫁妹這一招用得好!

剛才說了,劉備當時只想著拓寬自己的疆土,可是相比較強大的曹操和山川險阻的劉璋,孫權的地盤是最好佔領的。

所以劉備接下來要對付的,應該就是孫權。

隆中對裡雖然讓他奪取西川,可是當時的西川並不好進入,沒有任何基礎。再說了,孫權又不知道隆中對的內容。

即使劉備沒能拿下江東,和孫權兩敗俱傷了,對孫權來說,那都是致命的。為什麼?因為孫權的壓力比誰都大。這個時候的江東還有四大家族的力量掣肘孫權的權力,一旦孫權戰敗,那麼他們極有可能取而代之。

再說孫權損失慘重的情況下,曹操難道就不會再次打孫權的主意嗎?雖然赤壁戰敗,可是曹操實力雄厚,再打一仗也未嘗不可。

這個時候孫權壓根就沒得選,只能選擇跟劉備結盟,而且必須要劉備答應結盟。這就是劉備進妹固好的精髓所在。


江湖小曉生


劉備如果與孫尚香生了兒子,一定會被立為太子,原因可能與東吳有關,但卻不僅僅因為是東吳。

歷史記,劉備稱帝后,劉禪被立為太子。因為劉備有五個兒子。大兒子沒有記載,估計早夭,二兒子劉封是義子,三子劉禪,四子劉永,五子劉理,其中劉禪的母親甘夫人 是劉備最喜愛的小妾,因為劉備當時並沒有正室,甘夫人曾幫著劉備統管後宅事務。劉備大兒子早夭,二兒子是義子,且因錯自殺。相對而言,劉禪的歲數最長。

但如果孫尚香生了兒子,那麼歷史就要改寫。因孫尚香與劉備雖然只是政治婚姻,但孫尚香卻是在劉備嫡妻,她生的兒子就是嫡子。過去講究立嫡立長。有嫡子在,不立庶子,有長子在,不立幼子。孫尚香的兒子,在身份上就站住了腳。

不要擔心孫尚香的兒子做了劉備的太子,會把劉備的基業,雙手拱送給孫權,人沒有利益衝突的時候,血緣關係很重,但一旦有了利益衝突,那就以利益為重了。古代有天家無父子之說,為了自己的江山,孫尚香的兒子絕對不會甘心讓出自己的利益的。孫尚香也不會放著好好的皇后或太后不做,甘心去做孫權沒有任何權利的妹妹。

並且,如果孫尚香的兒子做了太子,劉漢雖然不至於把江山拱手送給孫吳,但卻有與孫吳永結聯盟的可能,如果孫劉永結聯盟,共抗曹操就佔有很大的優勢,那樣曹操滅劉滅吳的時間很有可能往後延長個一二十年了。


萍風竹雨123


如果他們倆真的有兒子,應該會被立為太子,但不是因為東吳的關係,而是因為宗法制。劉備與孫夫人所生兒子是嫡子,而劉禪是庶子。嫡子比庶子更有繼承權。


中國古代的宗法制,一向都是嫡長子繼承製,尤其是皇位繼承,更是應該嚴格遵守這一制度。歷來“廢長立幼”、“廢嫡立庶”。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為了保證皇位的傳承有序,縱使皇帝多喜歡庶出兒子或者小兒子,大多數也會立嫡長子為太子。偶有違反的,都鬧得個雞飛狗跳,元氣大傷,不少王朝也就在這種情況下走向滅亡。

所以,劉備的太子,自然也需要從嫡長子繼承的角度來選取。很多人認為劉禪是劉備的嫡長子,其實不然,劉禪是庶子,只是因為劉備實在沒有嫡子可立了,才立了他。

嫡子,就是正妻所生的兒子。但是必須說明的是,繼室也算正妻。古代,妻妾是有明確區別的,妻是法定的配偶,而妾則地位地下,僅僅比下人高一些而已。值得說明的是,原配夫人去世了,續絃明媒正娶進門的也是正妻,而妾則永遠是妾,嚴格按照宗法制的話,講究“毋以妾為妻”,妾想轉正是難上加難。


劉備一生有過好幾個正妻,《三國志•蜀書•二主妃子傳》記載:先主數喪嫡室,在《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中有提到過一個(也可能是不同的兩個),在徐州與呂布交戰時,“布虜先主妻子……先主求和於布,布還其妻子”,“為順所敗,復虜先主妻子送布……生禽布,先主復得妻子”。這裡說徐州呂布兩次擒獲劉備的原配妻子和兒子(這個兒子是不是正妻所生不得而知,但一定不是出生於劉備在荊州時的劉禪),後來呂布被曹操擒獲以後,劉備才奪回妻子兒子。但是好景不長,劉備與曹操決裂後,再次到徐州,又被曹操打敗,“曹公盡收其眾,虜先主妻子,並禽關羽以歸”。這可憐的妻子和兒子,又被曹操生擒。此後,史書再也沒有了劉備這位正妻和兒子的下落,想必或死於曹操之手,或被曹操賜給屬下了。


之後有明確記載的正妻,就是孫夫人(孫尚香為戲曲所說的名字,史書沒有記載),赤壁之戰後,劉備為鞏固孫劉同盟,與孫權之妹孫夫人結親。這是明媒正娶,所以,孫夫人是劉備的繼室,是正妻。如果孫夫人生下兒子,那就是劉備的嫡子,理所當然,要被立為太子。但是事實上孫夫人嫁給劉備大概三年時間,二人關係一般,孫夫人一直單獨居住,劉備的屬下對其也多有防範,在劉備入蜀後回到東吳,也沒有生下兒子。


最後一個正妻,是劉備入蜀之後,娶了蜀中望族吳壹的妹妹吳氏為妻,吳氏原為益州牧劉焉長子劉瑁(劉璋大哥)的妻子,瑁死後一直寡居。劉備稱帝后,封吳氏為皇后。這是劉備第三位正妻。吳氏也沒有給劉備生下兒子,劉備入蜀後所生兩個兒子劉永、劉理,生母並沒有記載,應該也是劉備後宮的普通嬪妃。

所以,幾個正妻,最後兩個沒有為劉備生下兒子,最早的是否生了兒子不明,就算生了,那兒子顯然也就是被曹操俘虜後死了。所以,沒有嫡子的情況下,劉備立了活著的最年長的庶子劉禪為太子。


劉禪的母親是甘夫人,《三國志•蜀書•二主妃子傳》記載:先主臨豫州,住小沛,納以為妄。先主數喪嫡室,(甘夫人)常攝內事。隨先主於荊州,產後主。說得很清楚,甘夫人是劉備在小沛時納的妾,劉備接連喪偶,正妻空缺,甘夫人一直主持內務,後來生了劉禪。

甘夫人是妾,孫夫人是妻。如果孫夫人有兒子,就是嫡子,地位高於庶出的劉禪。故而雖然劉禪年長,也依然應該立嫡子為太子。


伊耆角木


我是青史回聲,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怎麼可能?且不說劉備在與孫尚香結婚之前,就已經有了一個兒子劉禪,就算沒有,他也不會冒然立與孫尚香生下的兒子;就算劉備他願意,蜀國滿朝文武也不會同意的。

我可以舉個例子,唐朝貞觀年間,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位的時候,李世民曾經想立老三,也就是蜀王李恪,可是由於他的身份,遭到了以長孫無忌為代表的關隴集團的反對,那麼李恪究竟是什麼身份呢?很簡單,就因為李恪的母親是前朝隋煬帝楊廣的女兒,換句話說,李恪是楊廣的外孫。如此身份?怎麼能夠繼承皇位呢?於是大臣們紛紛反對,即使是一代諫臣的魏徵也是一樣。


雖然這個例子舉的有些不是很恰當,當時的東吳和蜀國還是盟友,不過天底下沒有永遠的盟友,今天可以和你結盟,明天就可以和你為敵。果不其然,關羽之死、荊州之丟,意味著蜀國和東吳的盟友關係徹底破裂,即使後來諸葛亮重建兩國關係,也難以再回到以前。

所以這樣看來,即使劉備與孫尚香留下孩子,也不會讓他繼承皇位的,因為再怎麼說,劉備與孫尚香的結合,是蜀國和東吳結下的秦晉之好。至於皇位的繼承,肯定是留給自己之前的兒子,也就是劉禪。



青史回聲


劉備在娶孫尚香之前就已經娶了好幾位夫人了,甚至在他起兵之前就有幾個老婆。據說劉備命中克妻,在起兵之前“數喪嫡室”,意思就是接連娶的幾位夫人都去世了,但都是傳言,都無明文記載。劉備起兵之後明文記載有接連娶了四位夫人,孫尚香是第三位。

按照諸葛亮之前的計劃是聯合東吳共拒曹操,前提是向東吳借荊州南部三郡,曹操勢大孫權擔心自己抵擋不住,所以就同意了。但是周瑜看出劉備不是普通人,恐怕以後難以收回荊州。果然孫劉聯盟在赤壁大敗曹操,在諸葛亮的謀劃下,劉表留下的勢力基本都被劉備收入囊中,這時的孫權開始對劉備有了畏懼之心,周瑜也看出劉備日後必成大患,所以便建議孫權把劉備拉攏過來,把孫尚香嫁給劉備,用孫尚香來牽制劉備,兩個大男人就這麼無恥的把孫尚香給賣了,完全忽視了孫尚香本人的意思。

但是孫權和周瑜明顯小看了劉備和諸葛亮,對於他們的小算盤劉備看的清清楚楚,用腳趾頭想都知道這時一樁政治婚姻,因為劉備和孫尚香的父親孫堅是一輩人,比孫尚香大幾十歲,孫權既然想要拉攏劉備,顯然孫國太和劉備更般配。

要是男方憐香惜玉,女方有贊襄夫君之心,婚後的日子還是會圓滿幸福的,然而偏偏一個有梟雄之姿,一個有其父之風,因此這樣的婚姻從一開始便註定會破裂。據《三國志 法正傳》記載,孫權的妹子才思敏捷、性情剛猛,大有她幾位兄長的性格氣度。在她身旁還時常站著一百多名持刀的侍婢,劉備每次進她的房間都會心驚膽戰。就連諸葛亮自己也擔心“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可見兩人婚後生活並不圓滿。

劉備入川后,孫權覺得劉備氣候已成,自己的計劃已經失敗了,於是派人接回孫尚香,結果孫尚香要抱著阿斗一起走,所幸被趙雲給截回來了,阿斗和孫尚香非親非故她為啥要抱走,很顯然這是孫權指使的,目的就是為了日後威脅劉備,這哪裡是夫妻,更像是敵人,孫尚香作為劉備名義上的妻子,從頭到尾都是在東吳謀利,這一切劉備心知肚明,不然也不會讓趙雲提防她,所以說他們之間怕是沒有半點感情所言,都是各懷鬼胎。

假如劉備與孫尚香真生下兒子,恐怕也沒機會繼承劉備的基業,更不用說立為太子了。因為劉備和孫尚香屬於政治婚姻,即使生下兒子也要從政治方面來考慮。首先劉備在娶孫尚香之前,已經有兩位夫人了,分別是甘夫人和糜夫人,其中甘夫人為劉備生下阿斗,糜夫人在長坂坡時為了不拖累趙雲和甘夫人投井自殺了,也就是說阿斗是劉備的嫡長子。據說甘夫人姿態撫媚,容貌美豔,內心善良純潔,性格極其溫婉,而且知識淵博,識大體,顧大局,最得劉備寵愛。

甘夫人這樣的賢妻良母與孫尚香相比有天壤之別,在古代雖說“母以子貴”然而在實際中大多“子以母貴”。孫尚香本身就和劉備就沒有感情,雙方的結合就是逢場作戲,所以即使孫尚香生下兒子,也不會得到劉備的喜歡,更不用說立為太子了。

再者說劉備娶孫尚香時已經48歲了,而等到劉備登基後已經62歲了,即使和孫尚香生下兒子,到劉備登基時最多不過13歲,而且他們的孩子還是庶出,與阿斗的嫡長子身份相比差距甚遠,即使劉備想立孫尚香的兒子為太子,恐怕諸葛亮與趙雲等人也不會同意。

再者說劉備登基為帝時已經62歲,這個年齡在三國時期已經屬於垂暮老人,說難聽點已經沒幾年活頭了,此時孫尚香最多不過40歲,假如立孫尚香的兒子為太子,意思就是說劉備集團辛苦打下的基業,轉手送給東吳,劉備有那麼傻嗎!

所以說即使劉備和孫尚香生下孩子,也不會被立為太子,在考慮到東吳的因素就更沒有可能了,即使沒有阿斗的存在,也不會立孫尚香的兒子為太子,劉備集團四處奔波,征戰半生到頭來為他人做嫁衣,是絕無可能的事,劉備不會這麼做,諸葛亮更不會同意劉備這樣做。


一個老男人歷史


如果劉備和孫尚香生了兒子,也做不了太子,和東吳多少有點關係——但是關係不大。因為劉備有個大兒子劉禪,自古有立長不立幼。就是劉備想立他和孫尚香的兒子,諸葛亮、關羽、張飛、趙雲等一些重要的大臣和將軍們也不會同意的。


隱者康司馬


“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相信看過三國的人都對這句話不陌生,而這句話中的夫人就是指劉備於江東所娶之妻孫尚香。

當然了,孫尚香只是演義小說裡的名字,在正史中僅僅只有孫夫人這樣一個稱呼,並沒說他叫什麼。不過為了大家更好理解,咱們就姑且叫她孫尚香吧。

眾所周知,《三國演義》裡的孫尚香,對劉備可謂是情深意重,最後甚至為之投江殉情。

然而在正史中,咱們的孫夫人與劉備這個夫妻關係就不是太和諧了。因為這本就是基於孫劉聯盟之上的一場政治聯姻,孫尚香和劉備不僅沒有感情,還因為各自陣營的不同而互有隔閡。

這個孫小妹從小嬌生慣養,平時頗好舞槍弄棒,甚至於嫁人時還帶著上百佩刀奴婢,劉備畏之如虎。

孫夫人才捷剛猛,有諸兄風,侍婢百人,皆仗劍侍立。先主每下車,心常凜凜。正勸先主還之。

諸葛亮也稱劉備最怕孫尚香。

“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當斯之時,進退狼跋。

不過這也不能怪孫尚香,且不說政治聯姻這種強扭的瓜不甜,劉備單單從年紀上講,都能做她爸爸了,怎麼愛得起來?

而也正是因為如此。二人之間並沒有太多感情,更未誕下子嗣。最後孫夫人被接回東吳,二人分道揚鑣。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劉備與孫尚香生了兒子,這個孩子會因為東吳的關係被立為太子嗎?

答案是肯定的,假如劉備和孫尚香生下兒子,那麼這個孩子無疑會是蜀漢太子的最佳人選。

第一,孫尚香為劉備嫡妻,而如果孫尚香有了兒子,那麼這個孩子就會是嫡子。

古代是十分重視尊卑貴賤的。如果有嫡子在,不立庶子。還記晉惠帝司馬衷嗎,那就是個白痴,甚至當百姓為災年所困,餓死途中時,他還疑問百姓為什麼不食肉糜?但是,就是這麼個白痴,在泰始三年(267年),被冊為皇太子,太熙元年(290年),正式即位,由於他的痴呆不能任事,所以才導致皇后賈氏奪政,從而造就了混亂一時的“八王之亂”。

但眾人皆知晉武帝司馬炎並非只有司馬衷這一個白痴兒子,那麼他為何非立這個白痴兒子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司馬衷為司馬炎皇后所出,乃嫡子,所以儘管司馬衷痴呆,但是還是為大臣所擁護,最後被立為太子。觀看這個例子。

就不難知道,假如劉備和孫尚香有了兒子,那麼憑立嫡不立庶的原則,孫尚香的兒子無疑會成為太子的人選。

第二,孫尚香為東吳先主孫堅遺女,吳大帝孫權同母胞妹,身份尊貴,在東吳有著特殊地位。史載孫權“大遣舟船迎妹”,孫夫人”以權妹驕豪““侍婢百餘人”,從中可見孫尚香在東吳備受寵愛,身份尊貴。

而假如劉備與其生下兒子,就必會立其為太子。因為這樣一來就可以鞏固和東吳的關係,加強孫劉抗曹的聯盟。

別忘了,當初劉備為了能說服東吳與自己聯合抵抗曹兵,可是派軍師諸葛亮舌戰了東吳的群儒,還迎娶了孫權之妹孫尚香為妻的。而如今假若孫尚香有了兒子,那麼這孩子就是孫權的嫡親外甥,要叫孫權舅舅的,一旦立他為太子,那麼東吳的君臣更可以安心和自己聯合,共同對抗曹操,以圖興復炎漢。

第三,劉備如果與孫尚香生了兒子,那麼劉備除了立他為太子,別無人選。

許大家會說不是還有那個“樂不思蜀”的長子劉禪嗎?不錯,劉備確實有五個兒子。大兒子沒有記載,估計早夭,不算入列,二兒子劉封是義子,非親生,也無繼統機會,剩下的最有資格的人該是長子劉禪了(雖然劉禪按排序為第三子,但是按實際來,大兒子無存,二兒子非親生,所以是真正的長子),但是很可惜,劉禪的生母甘夫人只是劉備寵愛的小妾,且身份相對低下。所以劉禪雖然是長子,卻不是嫡子,身份地位不如孫尚香之子。

所以,假如劉備和孫尚香有了兒子,那麼無論是出於政治考慮,為了鞏固孫劉聯盟,加強和東吳的關係,還是因為宗法禮制的規定,劉備都一定會立這個孩子為太子。


白話歷史君


別說孫尚香沒兒子,就算有兒子,劉備也不可能立他為太子。

娶孫尚香之前,劉備自己就有兒子,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劉禪劉阿斗。赤壁之戰的時候,劉備就只剩下劉禪這麼一根獨苗。所以劉禪算是理所當然的嫡長子。劉封雖然勇猛,畢竟只是養子,繼承皇位這種事情無論如何也輪不到他。從當時的法理和人們的觀念來說,劉禪做太子毫無爭議。

劉備後來又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劉永、一個劉理,按照史料的記載,這哥倆似乎比劉禪賢明一些,但是劉備也沒有因此就廢黜劉禪,改立太子。因為:

第一,劉禪雖然不如劉備那樣氣魄恢弘,但是為人厚道,肯聽人勸,智力還算正常,而且身體很好。這樣的條件做皇帝問題不大。沒有必要換太子。劉備對劉禪自然不是太滿意,但是還沒有到失望的地步。劉禪的字叫做“公嗣”。嗣者,繼也。——《爾雅》。擺明了就是要劉禪當繼承人嘛!

第二,廢長立幼從來都是取亂之道。這是血淋淋的歷史教訓。劉備諸葛亮何等聰明,見識過人,豈能不懂這個道理?三國之中,蜀漢最弱,經不起折騰。劉備諸葛亮為了劉禪皇位穩固,能夠殺掉劉封,又怎麼會給蜀漢留下這樣動亂的隱患。為此,諸葛亮也是豁出老命去捧劉禪,說什麼“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

第三,就算換太子,也絕不會是孫尚香的兒子。大家都知道孫尚香和劉備沒有孩子,並不是劉備身體不行,而是兩人感情實在太差,根本沒有機會生孩子。劉備平生最恨的不是曹操,而是孫權。孫權先後兩次背信棄義偷襲荊州,第一次佔領了三個郡半個荊州,第二次害死關羽,全取荊州。劉備眼看著奪取天下的美夢就要成真,偏偏被孫權一次又一次破壞。劉備恨不能食其肉寢其皮!還說什麼立孫尚香的兒子做太子,沒把孫尚香吃了就算好的了。


上將噯福斯


孫尚香和劉備的婚姻就是一場政治婚姻。他們之間的聯姻並沒有感情。而是出於孫劉聯合抗曹這個大前提才走到的一起。古代時期聯盟多以聯姻為主,很可能古人認為姻親關係是最緊密的聯繫。但實際上以女人換來的合作和平是十分脆弱的。歷史上劉備和孫尚香的結合,表面看上去是鞏固了孫劉聯盟。但實際上內部孫劉之間依舊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而劉備和孫尚香兩人也互相不信任對方。還立太子?孫尚香甚至都不願意給劉備生孩子。

歷史上關於孫尚香的記載並不很多,赤壁之戰後,孫權和劉備雖然攜手暫時的戰勝了曹操。但孫權和劉備都意識到了曹操勢力的強大。他們也清楚單打獨鬥他們誰都不是曹操的對手。所以就決定聯合抗曹,加強孫劉聯盟的契合度。但孫劉之間畢竟也是敵人。他們之間的信任感也不是很強。所以,雙方決定聯姻來增進彼此的感情。孫權的妹妹孫尚香就是這時候嫁給的劉備,但孫尚香此女尚武,平常她的身邊都有上百人的武士護衛,劉備每次去見孫尚香都十分的害怕。而蜀漢的臣子也生怕孫尚香一個不高興刺殺劉備,所以紛紛勸諫劉備沒事兒別去見孫尚香。你說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有孩子嗎?他們能有感情嗎?

歷史上孫尚香此女倚杖哥哥孫權的權勢地位,在蜀漢囂張跋扈,形式多有不軌。而孫尚香從東吳帶出來的武士也同樣不守法度,肆意妄為。所以劉備本身實際上也很討厭孫尚香。但沒辦法,劉備需要孫權,所以只能能任由孫尚香這麼囂張跋扈下去。畢竟當時劉備地盤太小,主要還得倚杖東吳對抗曹操。歷史上劉備在荊州市公安城西的孱陵給孫尚香修築了一座城池居住,取名為“孫夫人城”。但也有說法,孫夫人城是孫尚香自己修建的,其原因就是猜忌劉備,不願意與劉備同住。由此可見孫尚香和劉備之間的關係有多麼惡劣。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孫尚香和劉備不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畢竟劉備是一個糟老頭,還是一個實力不如他哥哥的糟老頭。而孫尚香卻是一個黃花大閨女,以她囂張跋扈的性格,不願意親近劉備也正常。建安十六年,劉備入蜀後,孫權派人接走了孫尚香。就此孫尚香一去不復返,歷史再無記載。

退一萬步講,即使劉備和孫尚香的關係很好,他們也有了孩子。但劉備絕對不肯定會立孫尚香的孩子為繼承人。畢竟劉備死的時候也就劉禪剛剛成年。如果孫尚香有孩子的話年紀肯定也還很小。在這種情況下立孫尚香的兒子為繼承人。那不就等於把蜀漢拱手讓給了東吳嘛。歷史上孫尚香離開蜀漢的時候還想著把劉禪給拐走。如果真的讓孫尚香兒子當上了蜀漢的皇帝,子幼母壯,指不定孫尚香啥時候就把蜀漢給賣了。所以劉備為了蜀漢的基業,說什麼也不會讓孫尚香的孩子有機會掌權的。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