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107年曆史的鄢陵此村,更名原因讓人唏噓!


只有107年曆史的鄢陵此村,更名原因讓人唏噓!


只有107年曆史的鄢陵此村,更名原因讓人唏噓!‖老家許昌

文·圖‖董佔永

先講一段今天圖片裡可以看得見的歷史。

2013年,我負責提供《中國政區大典》裡頭涉及南塢的文字資料,其中《自然條件》中有“土壤多為黃泛區紅淤土”的字樣。所謂的“黃泛區紅淤土”,就是下面圖片裡玉米根部最上層的幾十公分厚的黃土。

這層黃土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1938年國民政府為抵禦日軍而決定掘開黃河“花園口”段水淹黃河南岸時所遺留。南塢鎮一帶,是“花園口”決堤最西側的邊緣地帶,南塢鎮再往西,當初的水患影響就不太大了。戰爭是殘酷的,“花園口”的是耶非耶可以讓再後來的人評說,但對當初的農民來說,“花園口”的大水,是他們眼中很直觀的災難。

有資料說到“花園口”決堤往事,有這樣幾個細節:

負責決堤的軍人“淚光朦朧皆不能言”。

軍官熊先煜一再逼問張國宏:你是我們請的專家,你要表態,定在這裡,行,還是不行?張國宏目光呆滯,答非所問:要死多少人……要死多少人……

工兵營長黃映清“撲通”一聲,跪在河堤上“舉眼向天,熱淚長淌”……四人跪成一排“放聲大哭”。

——說這個不是要為誰誰翻案,只是想說,作為歷史車輪上的一粒粒塵埃,誰都不容易,咱們得珍惜和平,珍惜這種有時有點兒落寞有時有點兒頭疼有時有點兒迷茫有時也不乏歡聲笑語的普通小人物的不起眼的生存方式。


只有107年曆史的鄢陵此村,更名原因讓人唏噓!

還沒做好準備,秋天就想來了。

沒有時間和心情出去走,就翻出之前拍的照片貼出來。

拍這些照片的時候,還正在酷暑中,逢上了陰天,不算熱。

那天騎了電車,劉老師抱著兩歲的女兒坐在後邊,走到哪兒覺得可以拍一張,就停下電車,打開相機拍兩張,再繼續往前走,遇到想要的場景,就再停下。

那天拍的是崗蘇村,圍著村子轉了一圈,拍了幾十張照片,準備回家。

出崗蘇村,在路邊停下來,讓劉老師給我和女兒拍了一張合影——年近四十得個閨女,有時忍不住就想抱抱親親。雖然小姑娘有時不滿意就蹦著哭,看起來脾氣挺暴躁。

總相信日子越來越好,將來一定會有自己的車,也許騎電車帶著她走村串巷拍照片的機會會很少。


只有107年曆史的鄢陵此村,更名原因讓人唏噓!

出崗蘇村,停在路邊拍照片時,順手拍下兩張路旁的風景。


只有107年曆史的鄢陵此村,更名原因讓人唏噓!

以前都是粗大的楊樹,現在高的是法桐,低的是木槿,再長個三五年應該就成一道風景了。

只有107年曆史的鄢陵此村,更名原因讓人唏噓!

出崗蘇村往北走,幾百米的距離,大路西側不太遠是常莊村。

天想下雨,沒有進村拍常莊村,就站在大路邊拍了幾張。


只有107年曆史的鄢陵此村,更名原因讓人唏噓!

《河南省鄢陵縣地名志》(1988年12月)載,常莊村“在縣城東南29.5公里,南塢鄉政府駐地南5公里處,屬時樓村委會,418人,漢族,耕地1100畝。清宣統3年(1911年)程姓遷此建村,名程莊,後程姓絕戶,常姓遷入。1982年更為今名。”

末代皇帝下崗那年才建村,常莊村只有107年曆史,這樣年輕的村子很少見。

年輕也就罷了,程姓建村,歷史剛一眨眼,程姓就“絕戶”了,不用說,跟兵荒馬亂的年月有直接關係。清末民初,軍閥混戰,不管誰贏誰輸,打仗的直接受害人總是農民,在那樣的年月裡一個村子的某個姓氏“絕戶”應該算不上啥稀罕事兒。

看了幾本歷史書,無意間發現個問題,社會動盪你殺我砍也好,改朝換代推動歷史發展也好,農民一定是歷史的最大受害者,你把某段歷史說得再光輝燦爛,只要你打仗,農民就得直接或間接地因為戰爭而死亡、捱餓。

網絡上常能見到一些打雞血般的所謂愛國者,動不動就要“躍馬揚刀入東京”——這種人好像比北京的領導同志還清醒。

說起時事,我問一個在東莞黃江做生意的朋友,你作為生意人,怎麼想?

不打仗。他說,一打仗,生意全賠光。

做生意的不能給國家納稅,咱靠啥過日子?難不成再回到農耕社會?靠幾億農民的農業稅養活這個國家?

啥是愛國?我的理解,幹好自己的活兒就行了。咱不給國家添亂,幹好咱這基層一線的小活兒,大活兒由國家考慮。愛國不愛國,不在喊不喊口號,國家有難時,才是考驗人品的時刻。

和平年代,踏踏實實幹好本職工作,月底了按時領回幾千塊錢工資,回家了一把兒交給老婆,順便偷偷塞兜裡兩張等老婆大人不在家了趕緊遞給老爹老孃,比四處喊口號表現自己的凜然正氣更具有現實意義。


只有107年曆史的鄢陵此村,更名原因讓人唏噓!

俯瞰常莊村。(2018年8月28日拍圖)


只有107年曆史的鄢陵此村,更名原因讓人唏噓!

天色漸晚,回到某間屋子,不管累不累,不管屋裡是大床還是小床,能躺下安靜地睡一覺,也挺好。

佔永2018年7月28日拍圖於常莊,8月28日文字於南塢村


只有107年曆史的鄢陵此村,更名原因讓人唏噓!

(文中圖片由作者提供,版權歸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作者簡介】董佔永,男,鄢陵人,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許昌市攝影家協會會員。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