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槍能換兩頭牛: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為何特喜歡“盒子炮”?

一門盒子炮價值一頭半黃牛。中國在二三十年代進口和自行生產了大量的盒子炮,進口的價格大約25美元一支,大約摺合83法幣,在30年代的中國,50元法幣就可以買1頭黃牛,這樣折算,一支進口的盒子炮大約相當於一頭半黃牛。在30年代,25美元可以在美國買到400斤牛肉(當時美國肉牛批發價6.4美分一磅)。而在1937年蘇聯賣給中國的2600挺當時世界最先進DP轉盤輕機槍,單價是259美元,相當於10支盒子炮。

一支槍能換兩頭牛: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為何特喜歡“盒子炮”?

在很多的抗日劇中,我們經常能看到國軍或者共軍手持一種外形頗為奇特的手槍,這種手槍槍管細長、槍身整體方方正正,很多人可能說不出他的具體名字,但如果在腦海中卻能勾勒個大概,稍微瞭解一些的人也能說出他的中文俗稱“盒子炮”或者“駁殼槍”,那麼為何這種槍能在中國戰場上大規模裝備,成為了打鬼子的“神器”呢?抗日戰爭時打鬼子神器!C96是如何飄揚過海來到中國成為“盒子炮”的?

一支槍能換兩頭牛: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為何特喜歡“盒子炮”?

圖中的國軍士兵,幾乎人手一把盒子炮

說起這款槍,那就有一段很長的歷史要說了,駁殼槍的原名為“毛瑟C96”,最早是由德國毛瑟公司的費德勒(Federle)三兄弟在1894年無意之間搗鼓出來的,隨後毛瑟公司看中了這款手槍的發展前景,於1895年申請了專利,到了1896年,C96定型並開始大規模生產,毛瑟公司期待能在德國1896年軍備採購中拔得頭籌,獲得軍方的青睞,但讓很多人都沒想到的是,德國軍方對C96並不感冒,別無選擇的毛瑟只能想辦法將手中的這批已經造好的C96存貨向國外轉移,看是否國外有買主。之後的數據證明,毛瑟公司一共向國外出售了一百多萬支C96手槍,加之各國工廠自行仿造的土質C96,約莫不小於500萬支,而本應是C96最大買家的德國軍方僅僅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購買了15萬支,實際交貨數量也只有不到14萬支。

一支槍能換兩頭牛: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為何特喜歡“盒子炮”?

最早C96應用於發生在南非的第二次布爾戰爭期間,隨後在義和團運動和辛亥革命戰爭中C96也初露崢嶸,開始逐漸被東方的中國看中,由於C96射程遠、精度好、彈夾容量較之其他手槍來說更大,且火力傾瀉能力強,毛瑟公司的C96很快就收到了中國士兵的好評,雖然這種武器在歐洲戰場上歐洲列強都瞧不上,但在中國這種武器裝備尚顯落後的地方,C96無疑是最合適的武器。

一支槍能換兩頭牛: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為何特喜歡“盒子炮”?

10發7.63mm毛瑟彈裝填的C96

一支槍能換兩頭牛: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為何特喜歡“盒子炮”?

頗具喜感的一張圖,圖為奧匈帝國士兵用10把C96開創性的製成機載武器。

另一箇中國選擇了C96的原因,是因為20世紀初期,由於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壓迫,絕大多數武器都是對中國限制出口的,中國也有心購買火力更好的長槍和大炮,但苦於沒有來路,而手槍則不在限制出口的行列,故而中國選擇了C96一半是因為性能確實優異,而另一個半推半就的原因就是因為沒多少可供選擇的槍型了。

一支槍能換兩頭牛:抗戰時期中國軍隊為何特喜歡“盒子炮”?

國軍士兵手持C96,

C96流入中國有兩個途徑,一者是通過歐洲的代理商將C96駁殼槍運往上海,另一者是歐洲代理商通過日本做中介,然後日本方面再將C96駁殼槍銷往中國。而這兩條路到了抗日戰爭爆發後上海的淪陷都斷了,無奈中國只能選擇自制C96,這也就是我們大家所熟知的“盒子炮”、“快慢機”、“駁殼槍”在中國戰場上光為人所知的由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