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唯一载入史书的女将军

在中国这样一个男尊女卑传统严重的社会里,女性要想载入史书,除了女皇武则天以外,大抵只有一条途径:列女传。除此之外,帝王将相,开疆拓土,压根和女性沾不上边。

然而,就有这样一个传奇女性,却靠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忠贞的爱国之心被载入史册,成为后世敬仰的楷模。她就是明末清初的民族英雄、女元帅——秦良玉。

历史上唯一载入史书的女将军

一、创立名震天下的“白杆兵”

明朝时名将戚继光创立“戚家军”,举世闻名,秦良玉也创立了一支传奇兵种,“白杆兵”。顾名思义,“白杆兵”所有士卒都持用结实的长木杆制成的长枪。

它用不需要染色的白木,上配带刃的钩,下配坚硬的铁环,战斗时,钩可砍可拉,环则可作锤击武器。山地作战时,数十杆长矛钩环相接,可以用做翻山攀墙的工具,悬崖峭壁瞬间可攀。

历史上唯一载入史书的女将军

这种朴实无华的白杆枪,矛杆皆以无漆的白蜡木杆制作,在明末清初的历史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得白杆兵和发明人秦良玉,都名震天下。

白杆兵初次大显声威,是在万历二十六年,镇压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播州即今天的贵州遵义,这里山高水险,杨应龙联合当地部落,依仗险峻的地势,多次击败官兵。

关键时刻,正是秦良玉与丈夫马千乘,率领3000白杆兵连破播州城外五道关卡:邓坎、桑木、乌江、河渡和娄山关。

尤其是娄山关,位于北大娄山的最高峰,地势极为险要,是四川进入贵州北部的重要隘口,《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

在攻克娄山关的时候,白杆兵依靠白杆长枪首尾相连,从关卡两侧悬崖,攀援而上,迫使叛军前后受敌,最终失守。

娄山关一旦攻克,遵义无险可守,杨应龙慌乱中自缢身死,叛乱随即平定。事后朝廷廷议,白杆兵为“南川路战功第一。”

历史上唯一载入史书的女将军

此后,白杆兵进入朝廷视野,频频成为救火队员,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1621年,后金包围沈阳,秦良玉派兄长秦邦屏,弟弟秦民屏率领数千白杆兵前往。虽然沈阳最终因为叛徒出卖失守,但在战斗中,"白杆兵"率先渡过浑河,血战八旗兵,让向来轻视明军的后金兵为之胆寒。

1630年,皇太极率十万八旗军从喜峰口破关,入侵内地,很快连克永平四城,进逼北京城外,举国震惊。朝廷诏今天下诸军镇边勤王,秦良玉接旨后,立即率军日夜兼程赶往京师,并拿出自己的全部家产作为军饷。

崇祯皇帝激动不已,特意下诏表扬,并召见55岁的秦良玉,御赐秦良玉一品服、彩币羊酒等,并御制四首诗赐给秦良玉。

此后,秦良玉又多次击败张献忠、闯破天、罗汝才等叛贼,迫使张献忠退回湖广,接受招安。

二、忠贞之心流芳千古

明末天下大乱,能征善战的将领并不在少数,秦良玉作为一个女性,能流芳后世,更多还是因为她的一腔忠心。

张献忠占领四川期间,曾向土司送去印信,授以伪官,土司们大多畏惧接受。只有秦良玉,在接到印信后,当众将其打碎,大声说:

“吾兄弟二人皆死王事,吾以一孱妇蒙国恩二十年,今不幸至此地步,怎能以残余之年以事逆贼!石柱一地有敢从贼者,族诛之!”

历史上唯一载入史书的女将军

1622年,彝人首领奢崇明发动叛乱,杀死巡抚徐可求等军政官员20余人,占领重庆,并进军包围成都。当时各地的土司都按兵不动,只有秦良玉击鼓率军西征,将奢崇明击败解了成都之围。

当明朝已经灭亡,天下大乱的时候,各地宗室纷纷自立为王,有宗室朱荣藩称监国于忠州,派使者向秦良玉征粮,被其拒绝。

当初,秦良玉的丈夫马千乘被宦官陷害下狱,最终病死于狱中。但秦良玉从来没有怨恨朝廷,更加赤胆忠心报国。

她从军数十年,兄长秦邦屏、秦邦翰在抗击满清的战斗中牺牲,弟弟秦民屏、儿子马祥麟、儿媳张凤仪、侄子秦拱明在平叛中战死。

真正可以说的上是满门忠烈。

历史上唯一载入史书的女将军

正因秦良玉的忠烈,后来远在福建的隆武帝朱聿键派使节专程加封秦良玉太保兼太子太保衔,封忠贞侯。同时永历帝也加封秦良玉为太子太傅,任以四川招讨使,仍以镇东将军督兵平定川中诸贼。

一心仍然想着讨贼的秦良玉,在阅兵之后,刚一下马,就“身倾,遂殁”。

最终在1648年去世,享年75岁,结束了“鸳鸯袖里握兵符”的传奇一生。南明朝廷追谥秦良玉为“忠贞侯”。

历史上唯一载入史书的女将军

她的墓碑镌刻着:“明上柱国光禄大夫镇守四川等处地方提督汉土官兵总兵官持镇东将军印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太子太保忠贞侯贞素秦太君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