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比飞机更小,为何没有隐身导弹?

一代天蕉194719518


现代已经有一部分导弹采用了隐身化设计,比如:AGM–158(JASSM)巡航导弹,从外表来看它的弹体截面呈“矩形”、弹头部分呈不规则的多棱形,击中目标后有助于产生更大的“剪切效应”。由于采用了隐身化设计使得AGM–158这型长4.26米、宽0.55,重达1吨多的重型航空弹药的雷达反射面积只有0.1平方米,大大的提高了导弹的突防能力...但是,目前导弹隐身设计只有AGM–158或者“金牛座”这类的大型对地/对海巡航导弹,其他种类的导弹仍旧采用截面圆形设计。


F–16机翼下挂载的依次是:AIM–120中距离拦截弹、“响尾蛇”格斗弹、“哈姆”反辐射导弹,这几型导弹仍然采用传统的气动布局。

那么,为何部分对地/对海导弹可以采用隐身设计,而大多数其它型号的导弹还是传统设计呢?这个问题涉及到了飞行器气动布局(导弹也是飞行器)的问题,也就是说:飞行器在空中飞行时外表越光滑,它飞行阻力就越小,飞行阻力小飞行速度就会更快,同时也节省燃料使导弹的飞行距离就会更远,而截面圆形设计会使导弹的内部空间更大一些,所安装的设备和战斗部装药也会更多...所以,现在的空对空导弹、反辐射导弹、地空导弹、地对地弹道导弹...等,这类需要高速飞行的导弹还是传统的中规中矩的气动布局设计,如果采用非传统的“异性气动布局”最显著的影响就是:飞行速度变慢、射程变短、飞行机动能力变坏...所以绝大多数的导弹都是传统气动布局。
而AGM–158等少数空对地巡航导弹采用“隐身


异性化设计”,是因为它们都是在空中发射的,首先:就是导弹不需要最消耗燃料的爬升加速阶段,这会节省较多的燃料,对射程影响不是太大,另外弹体很大所装的燃料也会很多,飞行距离有保证;第二点:这类导弹飞行速度并不太快,因为它们是根据事先装定好的航行路径来飞行的,甚至要“贴地面”,速度太快对于飞控系统是不利的!弹载雷达/影像跟踪系统和弹载计算机有可能反应不过来,导弹就一头扎在地面或者撞山了,所以这类导弹在不追求高速飞行的原则下导弹的气动布局可以放宽;第三:对地/对海攻击导弹要求有更高的突防能力,现代防空系统的雷达和导弹性能非常高!并且发射频率和火力密度也高的惊人,毁伤非隐身武器的能力大为提高...所以,要求将对地/对海弹药进行隐身化处理,目的是为了减小敌方雷达的探测距离和压缩敌方防空武器的反应时间。

虽然导弹隐身化处理有不少好处,但目前导弹还是以传统气动布局为主,隐身化处理不但设计复杂,并且仅限于大型导弹,其它中小型导弹没这个必要。

至于说飞机隐身处理,是因为飞行的体积要比导弹大了很多,可以有“内置弹仓”消除弹药的雷达反射面积,飞机体积大不影响燃油装载量对航程影响很低,还有隐身战斗机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亚音速飞行,隐身轰炸机更是不具备超音速飞行的能力!现代战机已经不要求“高空高速飞行”了,对速度要求不高采用隐身化气动布局,也是要降低敌方防空系统的探测距离和压缩反应时间。

其实,隐身战斗机也分作战对象的,它只是对作战能力强大的对手隐身,对于大多数中小国家来说,防空能力是很孱弱的,也没必要将所有的弹药都安装在内置弹仓内,就算是外挂弹药也能较顺利的突防。
但是任何事物都要讲“一个度
”,过于突出某一方面,而忽略其它方面就会让武器装备的整体效能变得很差!图片上的F–117战斗机就是一个实例,它是目前世界上隐身效果最强的飞机,甚至好于B–2轰炸机,但是它片面的追求隐身导致飞行性能非常差,根本不具备空战能力、机翼面积太小根本不能外挂弹药,只能使用内置弹仓,弹药携带量很低...结果导致了它在服役期间出勤率极低,维护保养费用却是极高,是一种性价比非常差的武器装备,美军也迫不得已将它提早退役!总结经验教训后,在后来的F–22和F–35战斗机的研制当中才没有“出格”的追求隐身效果。

所以,不论是飞机还是导弹,需不需要进行隐身化处理,是要根据客观情况和作战要求而定,并不是所有的“高大上”技术就是好的。


皇家橡树1972


所以包括中美俄等几个军事大国,早就已经开始了隐身导弹的研制,这里面最具有代表性和最透明的就是美国,因为美国研制武器都比较高调,在武器的概念设计阶段就选择曝光出来。所以数据信息比较多,这里我们就举例说说美国的隐身导弹,下图就是美国的F15E战斗机发射空射型号的AGM-158B轻型隐身空射巡航导弹:

先大致的一看,是不是发现这款隐身巡航导弹的外形和普通的巡航导弹不一样,普通的巡航导弹,就比如说美国战斧导弹几乎是圆柱形的,如下图:

其实这也是目前几乎所有导弹所共有的外形,而美国的AGM-158B隐身巡航导弹,单独拿出来看是下图这样的:

它的外形确实有别于普通的巡航导弹,而产生这样的区别最大的考虑就是为了隐身。我们知道,雷达隐身主要是依靠两个方式来完成的,第一就是在机身或者弹身表面涂抹隐身的吸波涂料。第二就是通过外形,利用外形来折射雷达波或者反射较少的雷达波,这样就完成了雷达隐身。而美国的这款AGM-158B隐身巡航导弹,明显就是采用了隐身设计。下图是美国隐身巡航导弹攻击目标前抓拍图:

那么有人要问了,既然导弹可以采用隐身的设计,为什么不进行大规模的研制和装备呢,因为不光是巡航导弹,还有反舰导弹和空空导弹等导弹按道理说也可以采用的!

我个人觉得导弹不大规模的采取隐身设计的具体原因有下面几个方面:

1、成本

这是最重要的原因,一架隐身战斗机能够抵好几架非隐身战斗机,隐身导弹也是一样,成本非常高,主要就是导弹上面的吸波材料很贵。而且还有致命的一点,就是导弹还不像隐身战斗机那样可以多次重复使用,导弹是一次性用品,打出去不管是否命中,几百万或者几千万美元就没了,成本太高。要是使用普通导弹,可能达到同样的摧毁效果只需要不到一半的成本甚至更低;

2、速度

很多导弹依靠的就是速度的优势,比如说战术型的防空和空空导弹以及战略型的弹道导弹,依靠的都是速度来取胜!但是速度高了,对于吸波材料的要求就高了,目前的吸波材料很难在高温下依然保持良好的吸收雷达波的效果,这也就是为什么目前的隐身导弹几乎全部是巡航导弹,因为巡航导弹基本上都是亚音速飞行。下图就是美国另外一款AGM-129隐身巡航导弹,采用的也是亚音速飞行方式;

3、作战

其实目前导弹的作战实际情况,是不需要隐身导弹上场的,也就是普通的导弹上场就足够了,比如现在的防空导弹和空空导弹,即使是被雷达发现了,也不存在拦截的可能性,也就是被发现了也没用,导弹速度太快,瞬间就到了眼前。还比如反装甲目标导弹,一共才几秒的飞行时间,隐身根本就不需要;

4、作战环境

另外目前的总体作战环境下,导弹面临的对手实力都比较差,也就是现在的战争几乎都是不对称的战争,普通的导弹已经是非常先进的武器,对方根本就没有办法反制,使用隐身导弹就是浪费。就和隐身战斗机虽然面世十几年了,但是美国在多场战争当中还是不会使用是一个道理。

甚至现在俄罗斯在叙利亚对付极端组织和反政府武装,使用的大多还是普通的炸弹,精确制导炸弹都很少使用,更别说巡航导弹了,杀鸡焉用宰牛刀!

所以综合考虑起来,隐身导弹目前还不适合现在的总体作战环境,隐身导弹只能用于执行一些特殊的任务,比如说攻击一些高价值的重要目标,这样才值得用高成本的隐身导弹!

当然在未来,隐身导弹还是一个发展趋势,虽然现在隐身导弹不适合,但是不管是隐身导弹技术和反隐身导弹技术,在未来两者肯定都会进步的,会出现更多类型的隐身导弹,不只是现在的隐身巡航导弹,像反舰导弹,在目前就可以进行隐身的设计了!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您的看法呢?


资讯所长


有好多网友认为,导弹比飞机更小巧,既然能有隐形飞机,为什么不多搞一下隐身导弹呢?隐身导弹是未来战争必不可少的武器,谁说没有隐身导弹呢,实际上,目前正在服役的隐身导弹型号数量比已服役的隐身战斗机型号数量还多呢!

目前已经服役或即将服役的隐身导弹,有挪威的NSW隐身导弹以及它的空射型号JSM联合打击导弹;美国方面有AGM-129隐身巡航导弹(已经全部封存)、AGM-158(JASSM)联合防区外空地隐身导弹以及在它基础上研发的AGM-158C(LRASM)远程隐身反舰导弹;俄罗斯方面则有KH-101空射亚音速隐身巡航导弹。

此外还有由英、法、意等几个国家合力研发的“风暴阴影”隐身巡航导弹,德国自己研发生产的“金牛座”隐身导弹……所以,今天隐身导弹早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从目前各国的新型巡航导弹研发计划来看,巡航导弹正在逐步走向隐身时代。

目前各类雷达、防空反导系统已经是越来越先进,传统的巡航导弹面对现代防御体系时,已经是越来越力不从心,单单依靠“蛮力”,是很难有效突破强大对手防御体系的。

以目前比较热门的超声速反舰导弹为例,很多人都认为,超声速反舰导弹飞行速度快,末端飞行速度可达4马赫左右,速度之快是很多国家防空系统无法拦截的。

可是,对于一流海军来说,拦截超声速反舰导弹并非不可能。而且超音速反舰导弹因为超音速飞行时和空气剧烈摩擦,它的红外信号特征、声音多普勒效应都非常明显,加上超音速反舰导弹体积偏大、需要设置比较显眼的超音速进气道……这些意味着它的雷达散射面积(RCS)也比较大,很容易被对方的雷达、光电等侦察探测设备发现,如果反舰导弹早早丧失了隐蔽性,那么它的突防效果往往并不高。

隐身设计则给反舰导弹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突防思路,典型的隐身反舰导弹采用多棱面外形设计,而不是传统巡航导弹常用的圆筒状弹体设计,整个弹体截面近乎扁矩形。弹头部分采用和隐身战斗机机头类似的尖棱锥型设计、导弹尾翼也和隐身战斗机的V形垂尾别无二致,导弹的弹翼则采用可向后折叠收起的大展舷比设计。

最终设计出来的导弹隐身性能非常出色,拥有比隐身战斗机更小的雷达散射面积(RCS),隐身导弹还把飞行速度控制在超音速以下,以减小导弹本身的红外信号特征,凭借着极低的RCS值和红外信号特征,隐身导弹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地接近对方舰艇发起攻击,得手成功率要显著高于依靠“蛮力”突防的超声速反舰导弹。从时代潮流来看,未来巡航导弹隐身化将会非常普遍。


科罗廖夫


导弹当然有隐身设计,而且一般都是巡航导弹有隐身设计。

美国人AGM-129巡航导弹就是最有名的隐身导弹。

不同于弹道、防空导弹这些拥有火箭发动机的香港记者,因为快而难以拦截,巡航导弹一般都是使用涡扇发动机高亚音速飞行。

2012年就退役的AGM-129空射巡航导弹由B52在高空挂载发射。(真像椰子树上的椰子啊)

美国人在1983年研发AGM-129之初就设想让B52可以在敌(当然是苏联)火力范围之外转头就跑,而AGM-129巡航导弹就要靠自己的有棱有角的斜面来减小雷达反射面。

尽可能把苏联地面雷达的雷达波反射到自己脚底下去,而不是原路返回被雷达接收,来做到隐形。

而目前不止美国人研制成功过隐身巡航导弹,英法的风暴阴影巡航导弹

德国人的金牛座巡航导弹等等,也都或多或少有类似的隐身设计在里面。



疯狗的轻武


不是没有,而是有很多。只不过目前太多的先进巡航导弹都生活在战斧的阴影下显得不那么出众了。

隐身导弹多见于各种型号的亚音速巡航导弹。这类导弹飞行速度偏低,因此突防能力并不强。为了增加袭击的突然性,在巡航导弹上增加隐身功能就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了。


通常的情况下,各个有巡航导弹研发能力的国家推出一款隐身巡航导弹并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而且各个不同型号的隐身巡航导弹外形现在也开始趋同。

AGM-129是相对经典的隐身巡航导弹设计案例。通常很多的照片是上面的这张图,由于涂黑,因此很难看清AGM-129的具体设计特性。W君找了一个“不黑”的来看看吧:

这种导弹采用了棱状弹头设计,取代了以前的巡航导弹的圆柱体弹头。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AGM-19本身飞行高度在100米以内,因此这个棱锥体被设计的比通常的战斗机更加狭长。这样就可以更加有效的折射低空的雷达波。


同时我们还可以注意到这个导弹尾部的喷管也采用了矩形设计,皆在减少不必要的红外线特征。

类似的还有风暴影导弹,这也是按照普遍的隐身设计规则设计的一款巡航导弹。


这么多的隐身并没有特别的出现在大家的视线里也是情有可原的。目前的各种局部战争和反恐战争中大部分情况下的军事对抗还是不对等的。这样,更老更便宜的战斧导弹就担当了主要的打击手段。

而新型的各种隐身巡航导弹就成了“试验品”,只有少量发射和不多的战绩。


而对于射程相对较近的近程空空导弹、反坦克导弹,隐身的需求就不大了。从发射到命中目标也就是十几秒的时间,隐身收益并不比想象的高。


再有就是弹道导弹了,这玩意无论如何也不能隐身。

大型的火箭发动机喷管温度可以达到4000度以上,这样的红外辐射,在人造卫星的传感器中在地球上是最明亮的目标,因此发射后在几千公里之外都可以发现的。


军武数据库


只能说大部分导弹比有人驾驶的飞机小,远程导弹、洲际导弹的个头比飞机大多了,例如俄罗斯公布的萨尔马特液体燃料洲际导弹总重达208吨,长度35.5米,直径3米,比大多数飞机大。但常见的战役战术类导弹,普遍比飞机小。

导弹不太注重隐身,主要还是成本考虑。导弹的装备量通常要比飞机多得多,隐身设计将导致价格飞涨,装备数量大的话就承受不了,但是减少装备量又会导致打击能力不足。再说了,大多数导弹突防比飞机要好,弹道导弹有极高的速度;对地巡航导弹能跟随地形飞行,高度又非常低,高亚音速反舰导弹高度更是到了掠海飞行,超音速反舰导弹高度虽然高一点,但是速度很快。而且大多数导弹射程又不远,发射后很快就到目标跟前了。此外,大多数导弹个头小,就是发现,拦截难度也比飞机大得多。

射程较远的导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防区外导弹其实很早就考虑隐身设计了,例如美国在冷战时期发展的AGM-86空射巡航导弹,被放弃的AGM-129更是全隐身设计。而在进入21世纪之后,越来越多的防区外导弹采用隐身设计,像美国的AGM-158、德国的金牛座、欧洲MBDA的风暴阴影、挪威的NSM、挪威和美国联合研制的JSM、土耳其的SOM等都抛弃了传统的圆柱形弹体,采用了不规则弹体设计。挪威的NSM在发射时还是颠倒的,肚皮朝上,飞行一段之后才将弹体翻转,使得进气口朝下,这样就能降低被雷达、红外探测装置的发现概率,至少可以降低发现距离。(S)


联合防务


隐形导弹是所谓隐形导弹,是改变己方武器装备等目标的各种可探测信息特征,从而降低目标被对方探测系统发现概率的导弹

能够研制隐形导弹的国家并不多,就来说说比较出名的AGM-129和LRASM吧

AGM-129隐身巡航导弹,弹长6.37米,弹体最大直径0.74米,发射质量1682千克,带一颗当量为20万吨级TNT的W80-1核弹头,射程为3000千米,1991年开始装备B-52战略轰炸机,每架飞机可在翼下携带12枚导弹。

与AGM-86B空射巡航导弹比,AGM-129导弹的主要特点:一是采用独特的隐身气动外形设计和巧妙的结构布局,使导弹具有较好的隐雷达、隐红外和隐声学的性能;二是弹体和翼面均采用吸收电磁波的复合材料和吸波涂料,大幅度减小了导弹对雷达电磁波的反射,不容易被敌方的雷达探测到;三是采用耗油率低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并用气冷式高压涡轮叶片,可提高推力、增大射程,明显降低红外信号特征;四是在惯性导航+地形匹配复合制导系统中使用激光雷达,提高了其测高仪的精度和地形分辨率,使导弹在超低空以高亚音速进行地形跟踪和机动飞行,导弹的命中精度约16米;五是由于采用新技术较多,生产数量较少,导弹成本大幅度增加。AGM-86B采购单价为157.4万美元,而AGM-129隐身巡航导弹的采购单价高达673.4万美元。

LRASM。目前,美国LRASM隐身反舰导弹的研发已经取得了成功,该导弹是基于AGM-158联合防区外空地导弹研发的,也称为AGM-158C,其最大射程达到了1000公里(空射版,舰载版450公里),可携带454千克重的高爆战斗部,可以说是全球反舰导弹射程最大的导弹之一。

LRASM隐身反舰导弹为了增加射程,所以只能以亚音速的速度飞行,不过其雷达反射截面只有普通导弹的十分之一,现存探测手段发现该导弹时已经是“近在咫尺”了,所以很难对复。

说说优点,LRASM隐身反舰导弹1000公里的射程,2.4米的命中精度,极强的抗干扰能力(可以不依赖GPS),可以做到反射后不管。前文提到LRASM导弹拥有454千克的高爆弹头,所以美军设定的该导弹的目标并非5000吨以下的军舰,而是航母、两栖攻击舰、大型驱逐舰等吨位较大的军舰。

笔者认为隐形导弹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据悉我国也在做相关的研究,期待我国的隐形导弹早日成功[赞]







晴空一鹤排云上00


导弹本身Rcs很小,除巡航导弹外,大都是超音速,最关健是一次性的。而飞机在被击落前要服役几十年。费效比决定了一般不考虑隐身性。但美军即将装备的ALsM导弹则是隐身的空射型,射程达近1000千米。



紫气东来八千里


世界上未来最厉害的武器是什么?如果我告诉你是隐身导弹,你会相信吗?

大家都知道导弹的威力要远远大于飞机导弹,导弹的性价比要远远高于飞机。但是目前装备的导弹有一个很大缺点,那就是导弹发射后能对方雷达系统会看得清清楚楚,可以采取有效的预警和拦截,使导弹威力大打折扣。

试想一下,未来如果有一款导弹穿上了隐身外衣,发射以后敌方雷达是完全看不到的。然后敌方导弹阵地、机场、港口、供应基地、军营等设施被悄无声息的来袭导弹摧毁,那将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场景啊!



上世纪冷战时期各国发展攻击性武器,比如飞机、导弹追求的是“唯快不破”。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武器发展的潮流开始进入隐身化时代,武器研制都开始追求“唯隐不破“。

世界武器家族中,在战场上担任突防尖刀任务的战斗机是隐身武器的带头大哥。比如美国的F-22、F-35隐身战机,还有上个世纪在海湾战争、南联盟战争中大显身手的B-2隐身战略轰炸机。


美军B-2战略轰炸机首次投入实战,就是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B-2轰炸机于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使用三枚精确制导炸弹,直接击中了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

当时在馆内的来自新华社的邵云环、《光明日报》的许杏虎和朱颖三名中国记者当场牺牲。


另外数十人被炸伤,大使馆的建筑也损毁严重。


因此世界第一款隐身战略轰炸机一一美国空军的B-2战机,是中国人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痛,也是美军给我们在空中制造的耻辱!

现在,美国连军舰、坦克都在朝着隐身化方向发展,比如美军的朱姆沃尔特导弹舰。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把飞机隐身技术,运用到导弹身上的国家。除了把隐身涂料运用到导弹身上,美国从1990年开始对AGM-129型空射巡航导弹的气动布局进行了雷达隐形处理,同时也在发动机喷口位置大做文章,进行了如F-117和B-2一样降低红外信号等技术处理。


作为美国的对头,俄罗斯在发展隐身导弹方面当然也不甘落后。俄罗斯在KH-65巡航导弹、Kh-59MK2导弹身上尝试大量应用隐身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目前世界导弹隐身技术还不成熟,“性价比”还不高,隐身导弹现阶段主要还是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真正能在实战中发挥极大作用的隐身导弹还不多。影响和制约隐身导弹实战运用的有两大主要因素:第一,隐身和速度的矛盾。导弹是以速度见长的,正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但是要追求导弹隐身化,势必要破坏导弹的气动布局,使导弹飞行速度受到极大影响。因此在导弹没有获得绝对化隐身技术之前,这是得不偿失的。


第二,性价比不划算。目前一枚导弹的隐身外衣价格那是要让人惊掉下巴的,隐身导弹的出场费堪比梅西、C罗,一发隐身导弹可以顶十发普通导弹,还不如导弹雨饱和攻击来得实在。

所以现阶段世界主要军事大国对隐身导弹尚处于预研和技术储备阶段,但是在未来,隐身导弹一定会以武库家族中的明星身份登上世界的军事战场!


鸿蒙盘古


隐身导弹有呀,而且还不少型号。但导弹也分类型,有的需要隐身,有的不需要。就像弹道导弹就不需要隐身,因为为这种导弹靠的是高超音速突防和分弹头技术,当弹头重返大气层时的热量,跟流星似的,电磁隐身有什么用;其次是各种空空导弹和地空导弹还有部分空地导弹,使用时就和刺客似的,用时就是图穷匕见了,短时使用,根本不用隐身;大量的隐身导弹都是那种远航程的巡航导弹,速度慢,飞行时间长就需要隐身了,但巡航导弹还有一个绝活,超低空地形匹配突防,相对于这点来说,隐身好像成本又高了一些,所以对隐身来说,导弹的需求并不急迫,所以隐身导弹有,但不是太多,如果用到了,就是大国之间的战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