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阿爾薩斯是中國人,他應如何應對斯坦索姆事件才會取得成功

凡是玩過WAR3或者《魔獸世界》的人,對於“斯坦索姆”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

它既是WAR3的重要戰役,也是《魔獸世界》的經典5人副本,當然了,經典的另外一個原因是由於掉率為0.1%的亡靈馬的存在。

不過這次我們講的主要是劇情方面,因為和現在有點接近。

為了方便沒有玩過的人和致敬一下經典,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斯坦索姆的前因後果。

迄今為止,魔獸系列人氣最高的角色,應該可以說是一位名叫阿爾薩斯Arthus的王子。

如果阿爾薩斯是中國人,他應如何應對斯坦索姆事件才會取得成功


人氣極高的原因很簡單:從新兵訓練營到最後的黑化,他是一直陪伴我們成長的角色。

而他從正面主角到黑化變壞的過程中,最關鍵的一個事件就是斯坦索姆。

如果阿爾薩斯是中國人,他應如何應對斯坦索姆事件才會取得成功


當時斯坦索姆的居民已經誤食了汙染的糧食,很快就要集體變為亡靈(或者理解為殭屍),在這種情況下,阿爾薩斯果斷下令:屠城!把尚未變為亡靈的平民們都殺掉,以防止瘟疫擴散。

這個決定直接導致了他和老師、愛人的分道揚鑣,然後一步步走向反面。

不難發現,“斯坦索姆”事件和目前新型冠狀病毒的狀況有些類似。

都和食物有關:斯坦索姆是因為平民吃了被汙染的食物,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是疑似食用野生動物傳染。

都有較高的傳染性:斯坦索姆是平民變亡靈,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導致口罩和酒精斷貨。

都十分嚴重到軍方參與:魔獸第一男主阿爾薩斯帶領士兵清理城鎮,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就不用多說了。

如果阿爾薩斯是中國人,他應如何應對斯坦索姆事件才會取得成功


關於斯坦索姆事件,在這裡我們只來討論一下從中我們可以借鑑的幾個經驗教訓,看看阿爾薩斯的錯誤在哪裡。

可以說,阿爾薩斯是典型的西方人。

他屬於歐美故事背景中傳統意義上的王子:金髮碧眼的白種人設定(這裡插一句,像獸人的薩爾就明顯是帶有黑人的屬性了,奴隸、反抗、聯盟等等標籤),有美女伴侶(吉安娜的顏值和身材不用說吧),有名師授課(體制內的精英導師烏瑟爾),再加上老爸是國王,光這幾條就已經贏在起跑線上了。

所以 ,他在斯坦索姆事件上依然犯了西方人犯的錯誤。

首先是錯誤的理解了軍隊的作用

如果阿爾薩斯是中國人,他應如何應對斯坦索姆事件才會取得成功


如果按照阿爾薩斯的理念,軍隊是用來戰鬥的。

在戰爭時期固然如此,但是在和平時期則不盡然。

於是在出現“斯坦索姆”事件後,他作為軍隊領袖,選擇是“消滅”而不是“控制”,這種做法極易引起爭議,不僅僅是各位主角之間的,更是各位玩家的,一直以來玩家基本上分成支持和反對兩派。

其實如果阿爾薩斯是中國人,那麼他指揮的是解放軍,那斷然不會採取老辦法的。

答案呼之欲出,“封城”管控和尋找治癒方案的做法,無疑是更為溫和有效的,也一定會得到其他主角如烏瑟爾和吉安娜的支持。

其次是沒有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

如果阿爾薩斯是中國人,他應如何應對斯坦索姆事件才會取得成功


從魔獸的前後故事來看,天災軍團(也就是瘟疫製造者克爾蘇加德或者巫妖王)的對象是艾澤拉斯全種族,獸人、暗夜精靈都是他的目標,這就給了統一戰線形成的基本條件。

還別說,巫妖王這幫人和美帝倒是挺像的。

如果阿爾薩斯是中國人,在封鎖斯坦索姆之後,立即團結獸人、暗夜等種族,一起針對瘟疫事件開始研究解決方案,比如疫苗、雙黃連、蓮花清瘟什麼的,一旦成功就開始推廣,那麼,後果自然要比原劇情好很多,最後一定是多國合作,眾志成城,克服疫情。

最後是沒有實現全面均衡發展

阿爾薩斯之所以選擇斯坦索姆的“屠城”,也不得不說是無奈之舉,因為手中無人可用。

咱們先來數數魔獸中洛丹倫王國人類的幾個知名組織。

白銀之手:聖騎士組織

達拉然:法師團體

沒了吧?

當然有人說聖騎士也能治療啊,沒錯,但聖騎士更多的是為個人VIP服務,單刷一下坦克還行,團刷根本比不上牧師、薩滿、德魯伊。

不僅官方組織如此,連民間組織都是迪菲亞兄弟會、辛迪加這些輸出型組織。

這點和我們的鄰國印度頗有些類似。

論智力、論人才、論各類科研成果,印度都可以算得上是輸出大國,但唯一致命的短板就是衛生醫療條件,一旦遇到疾病輸入,以印度的衛生條件,那傳染率和死亡率,簡直不堪設想。

沒治療,中了DEBUFF就只能等著倒計時結束。

血條夠長就抗過去,不夠長就去見甘地。

如果阿爾薩斯是中國人,技能樹肯定不會點的像印度一樣,出現明顯的短板和缺點,讓人有機可乘。

說了半天,說我是胡說八道也好,說我是無聊也好,我也承認。

在家憋得時間長了,想的就有點多。

不過,也不能說都是胡說吧?

個人覺得好像多少都有那麼一些道理,哪怕有點牽強。

有著全面均衡發展的基礎,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相信解放軍。

有了這三點,我們就有了戰勝疫情的勇氣和信心。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