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漢字的韓國人為什麼又在身份證上保留漢字?

用戶1037268975433


在十五世紀之前,韓國一直沒有自己的文字,使用的都是漢字。到了十五世紀,韓國王公貴族創造了一種表音文字,也叫韓國諺文,即現在韓國文字的雛形。但這種文字僅在小範圍內流傳,並未被廣泛使用。



直到二戰結束後,時任韓國總統朴正熙大力推行去除漢字運動,禁止學習和使用漢字,韓國才正式全面使用自己的表音文字。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現在能熟練掌握漢文字的韓國人越來越少了。

不過,在使用自己文字的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問題。比如,同音異形和同音異義,韓國文字就無法表達清楚。表現在姓名上,本來韓國人的姓氏和名字都和中國基本一致,每個人的姓名都有不同含義。不過,改成韓文後,發音一樣或相近的姓名都變成了同一寫法,不僅體現不出姓名本身的意思,還容易混淆,造成多人都是同一姓名的混亂局面。

韓國人沒辦法,為了做出區分,顯示每個人姓名不同的特徵,只好在韓文姓名後面再備註上漢字姓名。這一招果然很有效,韓國人姓名大面積雷同的局面得到了徹底改觀,終於能分清誰是誰了。


那麼,會有人說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韓國文字既然有這麼多缺陷,當初不使用它而繼續使用漢字不就出現不了這些麻煩了嗎?道理是這樣的,可韓國人不這麼認為。他們感覺使用他國文字太丟本民族的臉了。韓國人為了給自己長臉面,還把端午節搶先在聯合國申報非物質遺產成功。可漢字韓國人總不能再說是自己創造的吧,所以只能忍痛棄之不用,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不倫不類的表音文字。

韓國文字除了使用中有重大缺陷,給人們帶來極大不便外,也導致韓國人根本看不懂原來的歷史、文化、司法等方面的書籍,因為這些書籍大都由漢字書寫。看不懂怎麼辦?韓國針對本國曆史,就開始胡編亂造,把歷史上很多不屬於韓國的東西都說成是自己創造的,從而把韓國塑造成輝煌無比的文明古國。不過,這也招來了國際上的普遍嘲笑。


後來,韓國人自己感覺這樣也不太好。為了更好的瞭解歷史,也為了彌補韓國文字的諸多缺陷,加上日益強大的中國對韓國影響越來越大,現在,韓國政府規定,小學課本必須同時用韓文和漢字做標註,漢語言也被列為學生的選修課之一。在朴正熙徹底禁止學生學習漢字40多年後,韓國學習漢字被重新允許,並且韓國人學習漢語的熱情也不斷高漲。

廢除漢字運動,在轉了一大圈之後,又重新允許學習,而且韓國現在不僅身份證上用漢字標註,很多文化名勝古蹟也依然採用漢字命名。韓國這樣的做法,是不是有點自我打臉呀?
(韓國名勝古蹟)


高山流水116820061


這事兒說起來有點搞笑。

韓國的小朋友們的確不太靠譜,常常自詡為文明古國,各路專家還論證出許多中國的歷史名人以及重要發明和活動都出自於韓國,有些居然還申遺成功。

所以,文字,當然再也不能使用別人家的了,那不是有失臉面嗎!可是,韓國人身份證上又為什麼要保留漢字呢?身為中國人的我們,是不是有一點小驕傲呢?反正我是有一點的。

韓國文字有嚴重缺陷

韓國文字,叫做諺文,也叫韓國諺文或朝鮮諺文。在15世紀李氏朝鮮世宗國王遣人寫成《訓民正音》,發明朝鮮諺文。屬於表音文字。

我們的漢語拼音就是表音文字,作為漢字的輔助文字,只能表音不能表意。如果採用漢語拼音寫文章或書寫姓名,那就讓人云裡霧裡的,不知所云。

所以,韓國諺文作為表音文字,同音同形異義,導致一些語義混淆,必須藉助漢字才能表達準確。這就是韓國文字裡面為什麼有漢字的原因。

(韓國古籍中有許多漢字)

韓國廢除漢字

二十世紀初,日本佔領朝鮮半島,激發了韓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緒,很多人開始排斥漢字。1970年,韓國總統掀起國語純化運動,下令施行韓文教育,廢除漢文教育。

漢字並沒有被徹底拋棄

因為韓國諺文自身的缺陷,漢字無法徹底拋棄。在政府文件以及比較嚴謹的學界等依然保留著大量的漢字,這就為什麼身份證上保留漢字的原因。

(韓國人身份證上的漢字)

恢復漢文教育的呼聲再次響起

蓋洛普在2014年進行的民意調查中,發現有超過一半的韓國人表示,不懂漢字會感到生活十分的不便。2016年韓國教育部發文,自2019年起韓國全國小學5、6年級將重新標註漢字,恢復漢文教育。

由於韓國諺文離不開漢字,加之當今的中國發展之迅猛、國際影響力之大,致使越來越多的韓國人認識到漢字的重要性。於是,漢字又重新回到韓國的教材之中。

有時我在想,韓國人大概不會在哪一天也拿著漢字去申遺吧!

請原諒我不厚道地笑了一下!


聽海夜讀


這是因為韓文都是拼音文字。

  • 不用漢字區分,就會出現大量重名、男女不分的現象,使得韓國老百姓苦不堪言。所以,在民眾的一直呼籲下,韓國允許在身份證上標註漢字。


如圖,這就是韓國身份證:

韓文是一種表音文字,所以存在很多同音詞。

  • 類比我們的漢語拼音,譬如wang這個姓,如果不用漢字,你根本不知道這人是姓王,還是姓汪。


韓國人也會出現這種問題。

以前看過新聞,說是韓國第20屆國會議員金成泰、金聖泰兩個人的名字,如果用韓文書寫,那是一模一樣的,導致老百姓根本分不清誰是誰。

換言之,如果在生活中完全取締漢字,就影響到了韓國人的日常生活。


如圖所示,這就是韓文的字母表:

因此,韓國人實在是受不了了,所以才呼籲韓國大法院裁定,允許身份證保留漢字,用了區分不同的名字。


當然,雖然自1948年韓國建立以來,政府就在推行去除漢字的工作。

但是,說韓國韓國廢除漢字,還是不符合事實的。事實上,韓國一直都是以韓為主、韓漢混用,曾經還有金大中這樣的總統,積極使用漢字。

真正徹底廢除漢字的反而是朝鮮,自1949年起就宣佈漢字是外國語。


HuiNanHistory


公元3世紀(三國時代左右),漢字傳入朝鮮半島,直接就成為當地國家的官方文字,被稱為“吏讀文”,無論是後來的高句麗、百濟或李氏朝鮮,其上層貴族和官吏書寫所用的都是漢字。

漢字在韓國發展了一千多年,韓國文人對漢字的掌握一點也不遜色於中國學子,大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辛亥科進士考試 ,高麗國(後來由朱元璋改國名為朝鮮)派遣三人參加考試,其中有一人名為金濤,學問淵博,考中了三甲進士第五名。朱元璋對其極為欣賞,認為這是中國威服四夷的表現,封金濤為山東安丘縣丞。

漢字雖然在韓國上層社會得到廣泛應用,但民間所用的語言卻不是漢語,而是另一種發音的語言。為了更好的統治下層百姓,以及自己的民族自尊心,1446年,朝鮮王國世宗李祹正式公佈新創制的文字,詔書稱為“訓民正音”,意即教百姓以正確字音。正式名稱為“諺文”。“諺”,即“諺語”之諺,民間的意思。

諺文被髮明後,遭到上層貴族的強烈反對,後來還是維持了漢字和諺文並用的局面,並以漢字為主。到了近代,韓國被迫打開國門,脫離了中國藩屬國的地位,尤其是二戰以後,積極投入美國的懷抱,韓國開始大力的去漢字化,1970年,朴正熙發表漢字廢止宣言,完全廢除了普通教育中的漢字教育,到了80年代,韓國的報紙、雜誌等幾乎再沒有漢字出現。

但即使如此徹底的去除漢字,韓國人最重要的一個地方卻根本不可能去掉漢字,那就是他們的身份證。每個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除了韓文(即諺文)寫的姓名,還會用漢語再寫一遍,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韓文是表音文字,就像咱們的漢語拼音一樣,很適合初學者學習,因為看字就能拼出讀音來。但這樣就造成一個結果,所有的韓文加起來也就那麼幾個讀音,但韓文中同一個讀音,也有很多個意思,用在名字上的話,比如李昌浩、李長昊、李菖胡、李倡虎這些人的名字在韓文裡寫法是一樣的,但他們的名字的意義卻又是不同的,這樣的話,就只能再借助漢字標註出來。

看一個韓國人的名字,單用韓文看的話,根本看不出名字的意義,所以很多韓國人起名字的時候,先要從漢字裡找出相應的字,然後再翻譯成韓文,這樣的結果就是韓國根本無法完全去掉漢字。

除此之外,韓國去除漢字還造成了很多其他不好的結果,比如古代韓國寫的史書、小說等,基本都是漢字書寫的,現在韓國人看的都是翻譯成韓文之後的版本,有些地方翻譯的達不到著者的原意,再回頭去看原版,卻發現看不懂啊,沒學過漢字啊。

還有一些韓國的歷史人文景點,牌匾、碑文之類的也都是漢字,撤掉吧,這些都是歷史的見證,不能撤,不撤吧,一般韓國人又看不懂,只能尷尬著。







榆林市文化產業聯合會


表音表意兼用,是每個成熟文明都必須的,可惜,只有漢文化發展到了這種程度。日本的片假名平假名兼用,就是改造的漢文化。

韓國曾經放棄先進的漢文化模式,退回到西方的單純表音階段,也就是諺文,結果發現問題很大。舉個例子,我說這個人叫wangniuma,你知道他是王牛馬?是望扭麻?亡妞媽?妄拗馬?汪忸瑪?你要是按拼音去抓人定罪,抓錯了人,你可就問題大了。所以,韓國不得不繼續採用漢字。

同理,落後的西方文化也有這樣的情況。發音都是ke rui si,漢字就可以寫克瑞斯、克蕊思、克芮絲、克銳司……完全不會有問題。可是如果單純用英文,就是同一個拼寫,為了區分,他們要麼換一個名字,要麼把名字進行改動。

也就是說,西方的音標與單詞之間的差別其實不大,所以音標的問題在單詞上同樣有。而中國的拼音和漢字差別很大,漢字能表達很多拼音達不到的東西,二者是互補的。


觸手皇帝


因為他們取的名字都是跟中國人一樣!而漢字中有大量的同音字!他們的拼音文字無法區分,只能在旁邊標註漢字來區分


誰買皒的孤單743


真奇怪啊,明明廢除了漢字可為什麼在身份證上面還要使用漢字呢?這不是打韓國人自己的臉嗎?

朝鮮文字的誕生:

事實上在在漢代之前,朝鮮雖然已經有人定居並且形成了國家的雛形。但是並沒有屬於自己的文字。而在公元三世紀後,漢字從中原傳播到朝鮮,起初的時候朝鮮方面因為沒有屬於自己的文字,因此對於漢字進行了全盤接納,不過也就是處在將就的狀態中。

這種界面截止到新羅統一全朝鮮後才發生了改變,為了更好的使用文字。從神文王二年(682)開始全面學習來自中國的漢字。尤其是想要做高官的話,就必須非常精通中國的傳統文化《左傳》《禮記》《文選》等,並且還根據所精通的內容從而分成了不同的品級。而由於朝鮮特殊的國情。全盤漢字化並不能夠滿足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所需要表達的事物。

所以在1446年開始,由朝鮮皇帝發佈《訓民正音》,這就是朝鮮現在文字的發源。當然由於在當時中國是朝鮮的君主國,所以漢字在當時被認為是非常高貴的文字。因此朝鮮文的普及率並不是很高。這種情況是在1948年韓國頒佈的《韓文文字專用法》之後才發生了改變。一直到現在除了必須的情況下基本上所有人都使用的是朝鮮文。

朝鮮文字的特徵:

這裡就涉及到了韓國的語言文字體系的基石——表音字,現代所使用的朝鮮文字全面來源於《訓民正音》,由於採用拼音的形式,因此總共是由40個字母組成。其中包含21個元音字母和19個輔音字母,聽上去形式上和漢字還有有所相同。不過在文字的書寫上面就是兩回事兒了。

身份證為什麼會出現漢字:


這是語言匱乏國家的無奈選擇。雖然看上去韓文的拼音字母也不少,但是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全盤拼音化的話,很多的時候會出現同音不同字的情況。就不如金喜善和金溪善一樣,如果光叫名字的話非常容易出現混淆的情況。所以在身份證上面寫上漢字相當於備註一下,這樣就能夠避免尷尬的存在。

其次雖然韓國廢除漢字,但是在近些年來韓國民間和政府發現,採取這種一刀切的措施非常容易導致自己的文化出現斷層的情況。之前的古代文集看不出來究竟是什麼意思。而在現代語交流中,一些諺語等等只有通過漢字才能夠準確的詮釋出來意思。所以現在的韓國實際上採取的就是漢語和韓文混編的方式。看上去好像有點兒滑稽。


我是觀葉知世界,感謝你的閱讀,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可以的話請點個關注吧,謝謝!



顯微新視界


因為韓國的文字深受漢語拼音(注意不是漢字)的影響,並且使用時間較漢字短得多,有很多方面都不完善。其實,所謂的韓國文字就是和漢語拼音相似的表音文字,說的再具體點就是韓國文字不能真正獨立成為一種文字。如果韓國文字能夠獨立成為一種文字的話就意味著漢語拼音同樣也能夠獨立成為一種文字。

另外,中國與韓國非常近,韓國人免不了要與中國人接觸,加之中國的快速崛起以及在全球的影響力與日俱增,韓國人越來越認識到漢字的重要性,所以漢字亦成為韓國人使用頻率非常高的文字之一。如果韓國人脫離了漢字甚至比脫離本國文字還要難受,畢竟韓國使用漢字的人也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在外交、經濟、政治、娛樂等領域。

韓國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國家,常常吹噓自己國家的歷史多麼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領土曾經多麼廣袤無垠,甚至把起源於中國的端午節,以及文化名人孔子等等都想佔為己有,卻漏洞百出,經不起推敲,又想廢除漢字來提高韓國文字在本國的影響力,真是高估了韓國文字的優越性。

其實,向來自傲的韓國人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想完全的去中國化,去漢語化。推行至今,幾十年過去了,韓國始終也沒有真正去漢語化,真正廢除漢字,韓國人的身份證上依舊保留了漢字就是明證。不僅如此,如今很多韓國人呼籲韓國政府開設漢文教育,學習漢字。韓國政府也認識到了漢字的不可替代性,重新將漢字納入韓國的教材。在我看來,這次韓國人終於低下了高貴的頭,作出了明智的舉動。


舊時樓臺月


韓文是拼音,他們怕“餘欲漁魚於瘀”傻傻搞不清。


牧騎985


大家都知道有著幾千年歷史的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不僅是對中國有著深遠的影響,對世界上各個國家也有著很大的影響,比如在我國唐代時期,日本等國就有非常多的學者在中國“留學”深造。對後世的日本文化影響甚大,不僅是日本文字,在日本國民生活習慣和建築上都能看到中國文化的影子。


除了日本之外,韓國的文化也是來源於中國,只不過韓國是一個很奇葩的國度,僅有幾十年的建國史非要和中國爭一些上千年的傳統文化。除此之外為了證明韓國民族的歷史悠久,不惜切段和中華文化的聯繫廢除漢字,推廣使用韓語(朝鮮語),但是韓國嘴上雖然說著要廢除漢字,但是行動上卻很自覺,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都會有一箇中文名字,其實韓國人也是很無奈,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其實在古代的朝鮮半島,一直都是使用漢字作為官方語言。在公元1443年,韓語(朝鮮語)由當時的世宗大王頒佈了《訓民正音》一書,才創立了韓語的完整體系。這也當然受到很多學者的反對,其中最著名的有當時的著名學者崔萬理,正因為韓語一直在士大夫和學者之間得不到認可,所以漢語一直是其官方語言。


不過再到後來的中國對朝鮮半島的統治力降低之後,朝鮮半島成為日本的附庸,一場聲勢浩蕩的文化運動開始籠罩著朝鮮半島,強推《訓民正音》,才讓韓語(朝鮮語)成為其官方語言。時過境遷,如今在赴韓國旅遊的遊客朋友們也還是能看到漢語的影子,那麼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上有中文名字呢?


原來韓語(朝鮮語)只有幾十個音節,在取名字的時候經常有很多的相同的名字,也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比如中國漢字的拼音“liwei”,就可以有李偉、李威、李維、李衛、李薇等等幾十個名字,所以韓國人最後只好無奈地在身份證上面添加一箇中文名字,這樣才能有效地區分自己的名字。


當然各個國家的語言都有著各種各樣的BUG,中國漢語經歷過數千年才得來如今的博大精深。而韓語至今使用時間並不長,只能用漢語來彌補這些不足之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