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南征时出动了多少蜀军?带了哪些将?

菊兰庑主人


公元223年,刘备病死白帝城后,托孤于诸葛亮。诸葛亮受刘备所托,立志于平定中原,恢复汉室河山。但是就在刘备刚死没多久,南部益州郡大姓雍闿起兵反蜀,并煽导夷人同时叛乱。诸葛亮闻讯后,觉得如果想要平定中原,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蜀国南部的后顾之忧。于是诸葛亮决定亲自领兵作战,蜀军参战的兵力失考,根据南中的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对手实力以及参战将领情况来分析,数量应该不是很多:

南征战役总指挥:蜀汉丞相诸葛亮

西路军:估计在1.5万以上;主要将领:丞相诸葛亮、参军杨仪、越隽太守龚禄。战役目标:消灭越嶲郡(今四川西昌)高定的主力,随后进击益州郡,消灭雍闓、孟获军。

中路军:庲降都督李恢,估计兵力不多,其主要任务是从驻地平夷县(今贵州毕节)沿小路迂回益州郡(今云南东部),占领孟获的根据地,切断孟获援高定军的退路。由于需要翻山越岭迂回,兵力大约在2000人左右。

东路军:门下督马忠,因为对手比较弱,兵力也不会很多,估计在2500人左右。其战役目标为直取最东面的牂柯郡(今贵州黄平西南)、消灭朱褒的叛军。实际上马忠军完成这个目标后没有再西进与诸葛亮会合,而是留在当地进行抚恤等工作了。因为牂柯郡距离益州郡也很远,要等马忠从牂柯来会合,时间上是不够的。

这样的话,诸葛亮南征军的总兵力大约在2万人(或者略多)。而许多当时蜀国有名的大将均没有参加这次战役,比如:魏延、赵云、吴壹等。连担任过越嶲太守的马谡也没有参加。

诸葛亮大军来到益州郡后,采用离间计很快就打败了雍闿。但南方彝族的首领孟获却在兵败后趁机逃走,并收服雍闿残部继续祸乱南方。后来诸葛亮得知孟获不但作战勇猛,而且还被本地夷人和汉人所敬仰,于是就打算发兵攻打孟获。但是马谡劝谏诸葛亮说:南蛮之乱由来已久,即使现在根除,很快还会有新的叛乱。不如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诸葛亮觉得马谡说的有道理,就决定将孟获争取到蜀汉阵营中!

诸葛亮与孟获第一次交兵时,诸葛亮发现孟获本人虽然作战勇猛,但其谋略不足,于是诸葛亮就设伏,成功的擒获了孟获。孟获被擒后,诸葛亮好言劝他归顺,但孟获却傲慢的拒绝。诸葛亮为了让孟获彻底心服,就将他放回,约定来日再战。就这样诸葛亮陆陆续续擒获了孟获多达七次。孟获彻底心服,并流着泪说:“作战中七擒七纵,自古以来就没有听说过,丞相对我仁至义尽,我愿意永远效忠于蜀国”。至此,诸葛亮终于平定了南方,解决了蜀汉的后顾之忧!





大爱中国书画


南征战役总指挥:蜀汉丞相诸葛亮

西路军:估计在1.5万以上;主要将领:丞相诸葛亮、参军杨仪、越隽太守龚禄。战役目标:消灭越嶲郡(今四川西昌)高定的主力,随后进击益州郡,消灭雍闓、孟获军。

中路军:庲降都督李恢,估计兵力不多,其主要任务是从驻地平夷县(今贵州毕节)沿小路迂回益州郡(今云南东部),占领孟获的根据地,切断孟获援高定军的退路。由于需要翻山越岭迂回,兵力大约在2000人左右。

东路军:门下督马忠,因为对手比较弱,兵力也不会很多,估计在2500人左右。其战役目标为直取最东面的牂柯郡(今贵州黄平西南)、消灭朱褒的叛军。实际上马忠军完成这个目标后没有再西进与诸葛亮会合,而是留在当地进行抚恤等工作了。因为牂柯郡距离益州郡也很远,要等马忠从牂柯来会合,时间上是不够的。

这样的话,诸葛亮南征军的总兵力大约在2万人(或者略多)。而许多当时蜀国有名的大将均没有参加这次战役,比如:魏延、赵云、吴壹等。连担任过越嶲太守的马谡也没有参加。


风嫱遥度天际


诸葛亮北伐时期用了多少30多万兵力是假的。诸葛亮北伐时期参战方兵力是汉军8~10万、魏军20万、吴军6~10万。

诸葛亮北伐又称诸葛亮北伐中原,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

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诸葛亮设疑兵于斜谷,自己率大军攻祁山。张郃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拔西县千余家返回汉中。

建兴六年(228年)年冬,诸葛亮为响应东吴而进行第二次北伐。诸葛亮出散关,包围陈仓,攻打二十多天未破,汉军粮尽退军。魏将王双率兵追击,被蜀军击败,蜀军斩杀王双。

建兴七年(229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诸葛亮派遣陈式攻占武都、阴平。魏将郭淮带兵援救,诸葛亮亲自率军至建威,郭淮撤退,蜀汉成功得到二郡。

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汉军包围祁山,司马懿和张郃带兵援救。李严运粮不继,汉军粮尽退军。张郃追击蜀军至木门,被蜀军射杀。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抢占北原而与魏军僵持达百余日。秋,诸葛亮逝世,汉军退回汉中,至此诸葛北伐结束。

扩展资料:北伐发生在三国时期,当时诸葛亮是蜀汉的丞相,他带领蜀军向魏国发动了战争。在之前的战争创伤后,蜀国调整生息、养精蓄锐,一直在壮大自己的实力,国家兵力达到十多万。同时,由于蜀地的地理位置优势,蜀军只需小部分的兵力去监视、侦查外部动静,剩余的大部分兵力可集中于攻打魏国。

当时,魏国一直认为蜀国不足以与之抗衡,所以渐渐放松了对蜀国的警惕。不曾想蜀国攻其不备,率领着十万大军前来作战。在那个时期,魏国与东吴发生了三次战争,所以魏国的主力主要是集中在东部。

至于西部,无论是从主观还是客观来说,魏国都无法顾及。这时,诸葛亮带领十万大军来袭,但是魏国的将领并未惊慌失措,反而及时冷静地分析局势,做出正确的部署。

最终,十万大军的五次的北伐,虽然给了魏国一定的创伤,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诸葛亮在关中与魏军作战,而从汉中到关中路途不便,加之军队作战粮草是必备的,所以在粮草运输上就耗费了一些兵力。

加之蜀汉后备能力不足,不能给魏军一个有力的打击。所以纵使蜀国拥有十万兵力,但由于作战条件及策略的失误,导致最终北伐失败


老森


诸葛亮南征,又称南中平定战;是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平定叛乱而对南中蛮族发动的一场战争。蜀国大臣朱褒、雍闿、高定等叛变,南中豪强孟获参与其中。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平定南中。

西路军:主要将领丞相诸葛亮、参军杨仪、越隽太守龚禄;中路军:庲降都督李恢;东路军:门下督马忠。



奋斗的小峰


南蛮,是一个歧视性的称呼,描述了南方荒凉贫瘠之地的居民。其实这里的南蛮并不难理解。在古代中国,从夏商周开始,中原王朝就有了很强烈的中心思想,并且位居长江下游流域的这些中原王朝,各个自居高上,且看不起周边的任何一个民族。中原与周边的矛盾其实由来已久,我国古代周边的少数民族集团共分为东西南北四大,即“东夷、西戎、南蛮、北狄”。

诸葛亮南征,又称南中平定战;是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平定叛乱而对南中蛮族发动的一场战争。蜀国大臣朱褒、雍闿、高定等叛变,南中豪强孟获参与其中。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平定南中。从此南中蛮族归心,不再叛乱。

南征背景:公元223年六月,益州郡的汉族豪强雍闓,趁蜀国在夷陵新败、刘备病逝以及黄元叛乱的混乱时机,策动牂柯郡太守朱褒、越嶲郡叟王高定以及益州郡少数民族头领孟获等一起叛乱。他们杀死了益州郡太守正昂,又把接任的太守张裔抓起来送往东吴,越嶲郡则杀死了郡将焦璜,而牂柯郡则杀掉从事常颀,一起反对蜀汉政权。但是,蜀国刚刚经历夷陵之战,几乎全军覆没,伤亡了大半主要将领,这一战使蜀国几十年的积累付之东流,刘备本人也在不久后含恨而终。南方叛乱之后,诸葛亮并没有立即前去剿灭,而是采取了安抚政策,但是并无什么效果,可是无奈蜀国国内局势未定,粮草兵甲未足,北方的曹丕蠢蠢欲动,大兵压境,于是,诸葛亮采取了“北抗曹魏、东和孙权”的战略,于223年10月派邓芝到东吴进行修好,并取得了外交上的成功。接着,在224年积极进行兵力补充、整训等战役准备工作。一年之后,才集结兵力出征平定南蛮。


文艺青年Right


传说中的七擒孟获并不存在,但是统治南中这种地方确实是个很麻烦的问题,历史上平乱后蜀汉确实给予就部族头领一定权利,使他们协助统治。

《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

《三国志·后主传》:建兴三年十二月,亮还成都。

根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作为南征是确有其事的。但是,从战役规模来看,诸葛亮南征只是一场平定偏远地区叛乱的中、小战役,这也是《三国志》记述简略的原因之一。

南中四郡,实际上只有三郡叛乱,也就是越嶲郡(叟帅高定,也有记载为高定元的,本文用高定)、牂柯郡(郡丞朱褒领太守)、益州郡(益州大姓雍闓、孟获)。

《三国志·张裔传》:先是,益州郡杀太守正昂,耆率雍闿恩信著于南土,使命周旋,远通孙权。

《三国志·吕凯传》:永昌既在益州郡之西,道路壅塞,与蜀隔绝,而郡太守改易。凯与府丞蜀郡王伉帅厉吏民,闭境拒闿。

叛军的实际兵力

史料没有记载,但是从诸葛亮的战役部署来看,应是越嶲郡高定的兵力最多,也最强,雍闓、孟获的益州郡部族部队其次,而牂柯郡的朱褒兵力最弱。分析为:

诸葛亮的兵力部署是以主力攻击高定的,这说明高定的实力很强。高定在连续被诸葛亮击败两次后,还有残余部队2000人(这也是唯一的对叛军兵力数量的记载)。因此,估计高定军在开战时的兵力有5000人以上。

益州郡部族部队的数量,在孟获带兵增援越嶲郡没有回来的情况下,还能对李恢的迂回部队形成一倍以上的优势,估计其总兵力也在6000人以上。

牂柯郡朱褒部队一战即被马忠消灭,分析其兵力是比较少的(1000多人),而且战斗力不强。

合计,三路叛军兵力大约在1.2万左右

蜀军方面

《三国志·费祎传》:丞相亮南征还,群僚于数十里逢迎,年位多在祎右,而亮特命祎同载,由是众人莫不易观。亮以初从南归,以祎为昭信校尉使吴。

《三国志·马忠传》:三年,亮入南,拜忠牂牁太守。郡丞朱褒反。叛乱之后,忠抚育恤理,甚有威惠。

西路军:估计在1.5万以上;主要将领:丞相诸葛亮、参军杨仪、越隽太守龚禄。战役目标:消灭越嶲郡(今四川西昌)高定的主力,随后进击益州郡,消灭雍闓、孟获军。

中路军:庲降都督李恢,估计兵力不多,其主要任务是从驻地平夷县(今贵州毕节)沿小路迂回益州郡(今云南东部),占领孟获的根据地,切断孟获援高定军的退路。由于需要翻山越岭迂回,

兵力大约在2000人左右。

东路军:门下督马忠,因为对手比较弱,兵力也不会很多,估计在2500人左右。其战役目标为直取最东面的牂柯郡(今贵州黄平西南)、消灭朱褒的叛军。实际上马忠军完成这个目标后没有再西进与诸葛亮会合,而是留在当地进行抚恤等工作了。因为牂柯郡距离益州郡也很远,要等马忠从牂柯来会合,时间上是不够的。

这样的话,诸葛亮南征军的总兵力大约在2万人(或者略多)。而许多当时蜀国有名的大将均没有参加这次战役,比如:魏延、赵云、吴壹等。连担任过越嶲太守的马谡也没有参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