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奥秘——《周易》之古卦今说

遇观之否—天下第一卦

在中华历史中,第一个有史可考的卦例是周天子的一位太史为陈厉公妫(gui)佗之子陈完卜算的一卦,陈厉公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名声并不太好,首先他是靠着蔡国母亲娘家的势力发动政变进而取得陈国政权,多少有点里通外敌,夺权篡政的意思,这天下是到手了但过程可谓是无德无义,不正不公,于是这陈厉公也不免为自己的明日担忧,更为子孙后代的福荫担忧,公元前705年陈厉公喜得贵子,由于希望自己国家的土地完整无缺,更期望儿子未来是个不朽完人,便起名叫做陈完。一日周太史恰巧带着《周易》路过陈国都城宛丘(今河南淮县),厉公哪肯放过这大好机会,赶紧请太史为儿子的未来占上一卦,太史按照《周易》中占卜的程序做了认真的推演,得出一卦为观卦,而在推演过程中,第四爻为6,即是太阴,也是这一卦中唯一的变爻,变化之后观卦变为否卦,周太史便将此卦命名为"遇观之否",而其中的之就是变的意思。

卦象推演出来了,周太史是如何解读的呢?经过再三思量,太史不禁感叹:"从卦象上看是个好卦,这孩子有诸侯王相之命,未来必定能够继承厉公的事业,但过程可能并非一帆风顺,甚至会有磨难,而且从卦辞上看更有观望等待之意,也就预示着成王霸业者未必一定是这孩子,但一定是他的子孙后代,且成就伟业的地点也并不一定是陈国,极有可能是其他的大国,但如果子孙在别国成就伟业,那么陈国就一定会走向衰败"。

古籍奥秘——《周易》之古卦今说

陈完画像

时间转眼来到了五年以后,这五年中陈厉公骄奢淫逸,贪图享受,正所谓天道轮回,因果报应,陈厉公在公元前700年被仇家所杀,陈国的政权再次发生了变化,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了公子完彻底失去了在陈国称王的可能,到了公元前627年,陈国再次发生政变,这次对完公子的影响更深,作为曾经陈国的少主,到了这时已是连立足之地都没有了,万般无奈之下只能背井离乡,逃往齐国,好在完公子和他的老爹不同,是个谦虚谨慎,识时知务的才德兼备之人,这让素以爱才闻名的齐桓公对这位落难的陈国公子十分器重,不久之后便将一处名叫田的地方封赏给他。完公子也因地易姓,就是我们后来所熟知的田完。

古籍奥秘——《周易》之古卦今说

陈完投齐

可惜田完公子后来再未重整旗鼓,重夺王位,后来含恨而终。田完百年后,他的子孙继承了他的优点,胸有大志,心思缜密,用尽一切手段笼络人心,扩充田地,壮大实力,直到公元前378年,到了田完的十二世孙田午去世,他的儿子田因齐继位,进爵为王,史称齐威王,至此终于完成了成王霸业。而后又经历宣王、泯王、襄王诸代,长盛不衰,直至六国统一。而陈国早在公元前479年就被楚惠王所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