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企業主老王口述:被國外騙子用信用證騙到傾家蕩產

先曝光一下騙子:玩具行業,西班牙人MUNECAS SAICA S.L.。客人真實名字為HO,後面跟單的為JOSE和TINA,其實都是同一個人。

真實企業主老王口述:被國外騙子用信用證騙到傾家蕩產

這個西班牙人直接要求做信用證或O/A交易,每一票信用證的金額都比較小,大概在2萬美金到5萬美金之間。如果一票訂單的金額比較大,就分票開信用證,控制開證金額。這樣做的好處是:供應商覺得金額不大,就會放鬆風險把控;方便操作。

以下為被騙企業主老王的敘述:

前年,我們接到了一位西班牙客人(客人真實名字為HO,後面跟單的為JOSE和TINA,其實都是同一個人)的詢單,就按流程報了一份價格給他。客人看上去很專業。我們查了一下他們的網站,雖然GOOGLE 頁面搜索少了一點,但是也沒有發現什麼不正常。

以我的經驗,GOOGLE頁面搜索少可能的原因不外乎這麼幾種情況:

1.這是一家新註冊的公司或者剛剛開通網站不久;

2.客人所在的國家語言問題;

3.比較專業的客人,產品細分比較少或者分支業務不多。

於是我又換了西班牙文搜索了一遍,結果差不多,當時也沒太在意。

後來客人突然說要下單,金額為45000多美金,前提是必須做L/C或者O/A。信用證我們比較熟悉,所以就答應了客人,當時自己也想,能開信用證的客人一定是好客人,至少信譽方面還是可以的。接下來就開始了無比糾結的催款歷程,持續了1年有餘,至今無解。

信用證規定上除了基本的硬性條款外,還寫著10條軟條款。當時覺得其中很多軟條款都是些認證、檢測、證書以及文件格式之類的,完全可以達到。其實後來一想,這正是客人的陰險之處。

很多供應商根本不知道開證行的要求及信譽,而且開證行還需要檢測以及證書正本,而有一些正本只能打印,開證行完全有足夠的理由拒付,這樣一來,主動權就落到客人手上。

客人在短短一個月之內同一批次的產品開了4份信用證給我們,這樣金額加起來也有十來萬美金了。後來一想,客人為何每份信用證之間的時間相隔這麼短,就是方便客人操作,等發現了,貨物已經全部在海上了。

有句話說的好,不要怪敵人太狡猾,只怪自己太心急。客人開了信用證以後就會馬上催你做貨,貨做好了主動權已經喪失了一半了。中途客人會以棄貨或退運威脅,因為客人的貨基本都是知名品牌的,無論以何種方式處理,風險都是極大。

說到信用證詐騙,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銀行擔保的東西客人怎麼詐騙。L/C確實是比較好的付款方式之一,安全性是很好的,前提是在客人無心詐騙的情況下。

客人為什麼堅持要用L/C或者O/A的原因是,這樣他可以幾乎無成本騙貨。客人就連那10%或者20%的定金也不想出,直接開信用證給工廠,然後忽悠你把貨交了,坐等信用證過期。期間還會承諾去改信用證有效期,而且也真的會去更改,因為改證的費用反正不用他出。等過了半年一年,當這批貨在碼頭就要被拍賣的時候,他再去以低價拍去。

L/C的安全性的前提是你的交單必須在沒有不符點的情況下,如果有不符點,銀行就失去了擔保的義務,主動權就不在你手上了。

MUNECAS SAICA S.L.深諳其中的奧妙,開給每個供應商的信用證都會加上很多軟條款,乍一看基本上沒什麼問題(他們肯定是做了專門的研究的),幾乎每一條都可以達到要求。但是等到交單的時候肯定會有不符點。他們對每個條款都會有模稜兩可的規定,一個不小心就被繞進去了。

我也是後來才知道,原來客人在這個行業口碑很差,在歐洲也是劣跡斑斑。之前因為侵權問題害得廣東的兩家工廠吃了官司,差一點破產。退貨對於他們而言更是家常便飯。

其實生意難做的時候,大家更應該檫亮眼睛。

中國供應商的錢好騙,主要原因在於很多工廠老闆根本不懂信用證或者O/A繁瑣的操作流程,也不會有專門的人才去研究這一塊。所以騙子屢屢得手。MUNECAS SAICA S.L.這個客人是很有一套的,跟銀行的關係也很好。對信用證的每個條款都是做了細緻的研究的,這也是他們能遊刃有餘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