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例COVID-19危重症患者全肺病理分析:肺成了古銅色


首例COVID-19危重症患者全肺病理分析:肺成了古銅色

值得注意的是,在顯微鏡下,我們可觀察到肺間質大量纖維化,血管管壁增厚,管腔狹窄和閉塞。這些重大改變可能會導致危重症患者出現嚴重呼吸衰竭。另外,總體檢測發現出血性壞死主要出現於右肺外緣。該觀察結果為我們帶來以下兩個提示:(1)這可能是導致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COVID-19的主要病變可能首先起源於此。

最近的研究表明,SARS-CoV-2與SARS-CoV具有相同的結合受體,即ACE2。一般情況下,ACE2蛋白在肺泡,支氣管上皮和血管內皮中表達,因此SARS-CoV-2蛋白與ACE2結合會引起急性肺損傷和肺水腫。我們觀可察到大量肺水腫和出血,支氣管和肺泡上皮細胞脫落。

另一方面,細胞因子風暴與過度活躍的免疫反應和促炎反應失控有關,會導致嚴重的器官疾病,包括肺損傷。目前,已經識別出幾種具有代表性的細胞因子,包括IL-1β,IL-18,TNF-α,IL-6,IL-8和IL-10。這些細胞因子由CD8和CD4 T細胞等各種免疫細胞產生和調節。有趣的是,我們觀察到肺間質淋巴細胞,單核細胞和漿細胞浸潤,並且這些類型的炎症細胞是通過免疫組織學方法證實。如上所示,肺間質發生了許多病理變化,包括間質大量纖維化和血管腔狹窄。這些結果可能解釋了為什麼危重患者會出現急性肺功能障礙。

總而言之,我們證明了COVID-19危重症患者的肺活檢組織病理學,可能為這種疾病的發病機理提供更好的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