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梅花與春天的梅花有什麼區別?冬天的梅花一直開到春天嗎?

十里春風喜相逢


雪 梅 · 其一

〔宋〕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

  騷人閣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

【摩挲說兩句】

踏雪尋梅他是誰?是宋朝一個姓盧的,詩是他寫的。叫什麼名不知道,聽人喊他盧梅坡。但梅坡應該不是他的真名,而是如蘇東坡一樣,因居住一個叫做梅坡的地方而自號的。他哪年生哪年死,不詳;他一生做了哪些事,不詳。南宋文學家劉過有一首詞,叫故《柳梢青·送盧梅坡》,由此知道盧梅坡與劉過是朋友,由此知道盧也是南宋人,由此還知道盧劉在京城杭州共過事;劉過生卒年是1154年至1206年,由此知道在12世紀到13世紀初的這52年或該期間或與該期間相交的某些年份,盧在這個世界上生活過。

盧梅坡留下的詩不多,但有關梅花的詩,在中國有文字記載以來的歷史上,在曾生活在華夏大地上的幾十億中國人中,應該處在第一方陣。如此牛人,在歷史上竟然連個名字都沒留下,說明他沒有取得顯赫的功名,可能是社會沒給他提供施展的空間,他被活活埋沒了。但也有另一種可能,他就是非常超脫的一個人,活在名利境界之上,因此像當年老子一樣,根本就不留名。從他詩的內容來看,後一種可能性很大。

看詩吧——

冬春之交,梅花、雪花爭奇鬥豔,各顯其美,誰也不服輸。這可難壞了文人騷客,費了半天腦筋,也寫不出評判孰勝孰負的文章,只好放下筆墨。詩中的“閣筆”就是“擱筆”。要做評價,首先得確定評價的標準,如果以潔白為標準,不要說紅色的梅花、粉色的梅花,就是白色的梅花也比雪花遜色三分;如果以清香為標準,即使最潔白的雪花也比不了一小段梅花。

這首詩寫出一個“不完美原理”,就是大自然是公平的,好處不會讓一個事物、一個人都佔全了。你梅花香豔,就不可能有雪的潔白;你雪花潔白,就不可能有梅花的香豔;各有所長,各有所短,長短相濟、高下相生才是自然生態。只要長不要短,又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是違背規律的,也是根本做不到的。反過來說,正因為不完整,優勢才能突出,不那麼白成就了香豔;不那麼香成就了潔白,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味追求完美必然喪失優勢,註定要失敗。

有人說盧梅坡屬於花鳥詩人,其詩不涉及國計民生、黎民疾苦。這大抵是站不住的。盧梅坡詩中主角雖然多為花鳥風月,但整個調子是通達的、喜樂的,有一種超越的精神洋溢期間,顯然不是玩物喪志或無病呻吟之類。

[附]

雪梅·其二

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

日暮詩成天又雪,與梅並作十分春。


創新國


朋友們好。在我們湖南省長沙市立春之前盛開的主要是臘梅,而立春前和立春後盛開的主要是梅花。這些紅梅都是立春前和立春後在芙蓉區的年嘉湖畔拍攝的,而黃色的蠟梅都是立春之前的一月份在雨花區的桂花公園裡拍攝的。OPPO R9s 手機拍攝。希望朋友們喜歡。謝謝。[玫瑰][玫瑰][微笑][微笑][微笑]











飛向天王星


冬梅和春梅只是一次之差,在於開花的季節差異。有冬梅,蠟梅,紅梅,白梅,春梅,烏梅等之稱。是屬小喬木,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立志奮發,激勵。

冬梅在最嚴寒的冬天,農曆12月盛開,花期15天左右,被白雪常常覆蓋,傲視冰雪的氣質,成了它的炫耀資本。它神韻,清逸幽雅,被歷代文人墨客稱為暗香,催人慾醉。北宋詩人王安石的五言絕句<梅花>就是一首有名的詠梅之詩: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贊它在隆冬,風雪交加下依然盛開,在白雪世界裡的一道最美麗的風景,踏雪尋梅,尋找一縷暗香。

春梅顧名思義,就是春天開的梅花,農曆正月盛開,報春天使,百花之先。有些地方冰雪還沒融化就見寒梅開,它的清幽,淡遠香的芳馥,只因它沒有冬梅那不畏嚴寒的精神,因而稱為嬌氣,所以自古習慣了讚美冬梅,好像忽視了春梅。

其實冬梅與春梅的外觀沒有多大區別,只是地區氣候與開花的時間不同而己。枯萎,凋零時間也只遲早十來天。卜算子,<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己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特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從詩中體現了梅花的風格,堅強不屈的獨特精神。




誠心走天下2


梅花還是那朵梅花,只是天變了,到底是從何時開始的呢?梅花顫了兩下身子,腮上的積雪撲簌一小聲,落了,落在了梅根。盤曲錯雜的梅根,歷了修了千年,他該知道吧,必竟見過大風雪,該問他嗎?不要了吧。我們梅花,每年必開,一茬茬,一波波,一年年。該有梅花,也問他過同樣的問題吧!興許,他早煩了。春風掠過,還是寒冷,不是春來了麼?也是寒地麼,這風兒!有朵姊妹花,隨風去了,記得她是凌晨剛開的,將將在明明世界裡,見了一罅光,就隨著風兒去了,希望這股春風兒,不是個薄情郎,是個鍾情漢,哪怕粗一些兒,糙一些個。那邊亮處,有光透出來,眼看著就溫暖,金黃,奪目,耀眼。這一定是太陽光!他升起來了,照到我了,我覺到了老梅根地伸展。我覺到了周圍黑土地地呼吸。這是太陽光!沒人教我認他,識他。但我知道,這是他。溫暖,和煦,舒適,陶陶然似身處雲端,浮游九霄,我的梅的基因裡,教我知道,只要他來,處處是春,時時是春。


西村夫


當然有區別的呀,首先在名字上就有一些區別,一般冬天裡的開的梅花被稱之為“臘梅”,而在冬天裡的梅花就稱之為春梅!

當然,梅花的品種有多種多樣,冬天的梅花和春天的梅花是不一樣的,有品種是在冬季開放,被稱之為臘梅,有些梅花是在春天開放,被稱之為春梅。

有人說素心梅和葷心梅被稱之為臘梅,素心梅和葷心梅一般都是黃色的,但是他們在形態和顏色上有一些不一樣的變化,稍微有一點區別的就是,葷心梅的葉子變化不一樣,稍微有一點偏紅色的感覺。

冬天裡的臘梅有一種寒風凌厲的感覺,令人心遠恆定,久久觀望,可以凝神。而這樣環境生長出來的花朵,都有一種不俗之氣,因此在古代的時候,有不少的文人墨客都引用梅花來作詩句。而這就是梅花的魅力,尤其是在農村冬季時候,經常可以看到。

春天裡的梅花,被稱之為春梅,這個就比較好理解了。春季來臨時,萬物復甦,大草,小草都復活了生機,而春天裡的梅花也是在這個時候開花了。當然,春梅的品種也是多種多樣,且大多是以白梅為主,白梅在春天裡也是比較常見的。

春天的空氣比較溼潤,水分比較多,降水量也比較多,當春梅開花之後,會散發出一種淡淡香味。雖然農村的春梅比較常見,且很自然,而城市公園中的春梅也有迸發的自然風景。

當春天來臨之時,到處都是旅遊之人,其中梅花往往會成為人們心念之所向,那種自然,灑脫的氣質令人嚮往。

冬天的梅花一般是不會一直開到春天的,畢竟他們的品種不一樣。雖然冬季和和春季處在季節的交界處,空氣溫度和土壤溫度都是不一樣的,通常情況下是不會從春季延續到冬季的。

對此,你怎麼看?不妨說說你的觀點!


川農記憶


冬梅和春梅,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在冬天開花,一個在春天開花。冬梅比較耐寒,特點是低溫孕育,5到7度開花,有些品種甚至在更低溫度開花,傲雪寒梅,耐寒喜暖,花期從冬開到春,這個是植物生理習性所定,“梅花香自苦寒來”說出了冬梅的特性。相比之下春梅就嬌氣了很多,春梅一般在2,3月份開花,喜歡暖,花香,色多而豔。

梅花倍受人們的喜愛。



楓葉誘人


冬天開的梅花叫臘梅,金黃色,如凝脂,透亮。

臘梅分兩種:一種是素心臘梅,花心和花瓣幾乎都是金黃色;另一種是葷心臘梅,花瓣也是黃色,只是花心黃中帶紅,如馨口臘梅、小花臘梅和狗爪臘梅。

臘梅花香濃郁。隆冬時節,一樹金燦燦的梅花綻放,縷縷花香沁人心脾,若有白雪飄落,真乃冬之風雅。

夜裡,不見花朵,遠遠的,即可聞到花香。尋著香味找去,只見“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它的美不僅在於花香,更在於它傲霜、迎風的堅貞,為凜冽的冬憑添一份生機與活力。

春天的梅花叫春梅,有紅梅、白梅、綠梅等

我們這裡常見的是紅梅。紅梅也有很多種,其中有宮粉梅,硃砂梅等。

現在正值春天,梅花盛開的季節,我幾乎天天賞梅,在自己家中,在公園、在河邊,聞花香,看蜂舞,很是快樂。

今天我們這裡下了一場雨,剛剛我還冒雨拍了幾張梅花圖。打開房門,望院中梅花,紅豔豔的,為我家小院增加一份靚麗色彩。

冬天的梅花一般不會開到春天

以上說了,臘梅冬天開,到了春天它們漸漸凋零,即使少有臘梅還在枝頭,早已失去了最初的香味,褪去了豔黃,沒了生機。

春梅雖然開在春天,它們的花蕾卻是在冬天生髮。很奇特的,那麼冷的天,梅樹該使出多大的勁,釋放多大的能量,讓花蕾漸漸長大。只要不在溫室,春梅從長蕾到開花需要兩三個月呢。

春梅像臘梅一樣從冬天走來,微笑在早春裡,堅貞,純潔,優雅,清麗。古今許多名家讚美梅花,朗朗上口的有王安石的《梅花》,盧梅坡的《雪梅》,陸游的《卜算子☆詠梅》,令人百讀不厭。

令人感動的宋代林逋一生愛梅,終身未娶,世稱“梅妻鶴子”。他的《山園小梅》流傳後世。還有元代王冕一生愛梅,種梅樹,賞梅,畫梅。他的《白梅》歌詠了白梅的高潔品質,也頌揚人的精神品格。

無論是開在冬天的臘梅,還是開在春天的春梅,都不與百花爭春。最喜毛澤東《卜算子☆詠梅》中的詩句“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靜聽花解語


四君子《春蘭.夏竹.秋菊.冬梅》梅花有300多種(花梅+果梅)。我國已經有3000多年栽培歷史,梅花之鄉。王昭君:故鄉的梅花開了嗎?梅分冬梅和春梅,其實它們沒什麼親戚關係。1.論花香 古代花痴曰:《遙知不是雪,為由暗香來》寫的就是冬梅。冬梅香味可比春梅濃郁得多。

2論花色。冬梅主要是金黃色的,又名黃梅花(如上圖),而春梅繽紛多彩,有白色,粉色,紫紅,深紅等多種顏色(如下圖)

  • 3.論開花期。冬梅又名臘梅,零下10度也開花,凌寒獨自開,花開隆冬臘月時節12月~次年2月。春梅比冬梅怕冷,花開2月-4月

冬梅能一直開到春天嗎?一般來說,冬梅謝春梅開.開到春天?少見,但也不一定,得看你住在北方還是南方以及冬梅品種。因為中國地域遼闊,氣候各異,海拔高地不一。所以唐朝白居易詩云:《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是盛開》。如果當年天氣寒冷,屬寒冬,則北方高海拔冬梅是有可能開到春天的。


自由野鳥


冬天的梅花傲雪,春天的梅花是苦盡甘來出結果。

梅樹開花後就會結果,就是我們常用來醃製酸梅的果子呀!梅樹要養育果子,就得在春天,因為春天暖和,適合果子成長。

果子不是花也不是樹,是梅樹的後代,它經不起風雪蹂躪,就像嬰兒沒有大人精心撫養而喪命。

果子最適合成長的季節就是春天,所以,梅花會開到春天。


瘦子項


臘梅為臘梅科臘梅屬,而梅花則為薔薇科李屬,兩者既不同科也不同屬,只因兩者都有一個“梅”字,都是先開花後長葉,又都具有芳香氣,且都為冬春季開花,所以不少人常常誤認為是同種。

  其實兩者的區別非常大,主要有以下4點:

  1、花色不同:臘梅花以蠟黃為主,而梅花則有白、粉、深江、紫紅等色。

  2、花期不同:一般臘梅在農曆臘月開放,比梅花要早約兩個月。

  3、樹冠不同:臘梅為灌木,枝叢生,而且枝直立,根頸部很發達,呈塊狀,而梅花則為喬木,有主幹,高達10米,常具枝刺,枝除直枝外,還有垂枝,樹冠呈不規則圓頭形。

  4、葉片不同:臘梅葉對生,近革質,長橢圓形,全緣,上表面粗糙,呈綠色,背面光滑呈灰色;而梅花葉互生,葉廣卵形至卵形,長4-10釐米,先端長漸尖或尾尖,邊緣具細銳鋸齒,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糼時兩面被短柔毛,後多脫落,正在成長的新葉僅在葉背面脈上有毛,而以腋間為多。

  梅花和臘梅是兩種不同的植物科系。梅花的種類很多,以江南產得最好。日本櫻花是梅花的近親,紅梅是梅花的一種,四川的紅梅幾乎不香,白梅也是,有一種淡綠色的梅花(綠萼?)非常名貴。臘梅純粹是另一種植物。梅花開放的時候大約比臘梅要晚一個多月,毛澤東詩:“梅花歡喜漫天雪”並不貼切,實際上梅花受的雪多是冬天最後的晚雪。梅花和臘梅其實是很嬌嫩的,她們既不喜暖,又不喜熱,而且還喜歡潮溼,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就是通過對古代文獻,包括詩詞裡對梅花(臘梅?)的統計,得出中國古代自唐以後氣溫變寒的結論。如今梅花和臘梅只在長江流域盛開。

  臘梅和梅花長在隆冬的枝條上樣子很相近,都是疏影,但臘梅的香濃烈得多,所以林和靖的“梅妻”-“暗香疏影”應該指的是梅花,而不是臘梅,好象杭州孤山上植的都是梅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