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引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由於體重指數高嗎?

心臟病是全世界死亡的主要原因,肥胖是主要的危險因素。在研究與肥胖有關的問題時,準確描述肥胖的適當指標是極其重要的。

體重指數是衡量肥胖的一個常用指標。體重指數又叫體質指數(BMI)。

BMI的計算公式:

體質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米)÷身高(米)

例如:70公斤÷1.75米÷1.75米=22.86

體重指數(又稱體質指數,即身體質量指數,英文為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判斷是否肥胖不僅要考慮體重,還要考慮身高。當我們分析不同高度的人體重對健康帶來的影響時,體重指數是一個常用的指標。

中國成人的BMI數值:

過輕:低於18.5

正常:18.5-23.9

超重:24-27

肥胖:28-32

極度肥胖, 高於32。

糖尿病引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是由於體重指數高嗎?

中國成人的BMI數值與肥胖程度

最近證明,體重指數是一個不完美的指標,因為它不能區分體內的肌肉含量和脂肪含量。通俗的說,健壯的拳擊運動員和臃腫的肥胖患者可能體重指數一樣,但對健康的影響不一樣。

糖尿病引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根據加拿大醫學協會雜誌(CMAJ)的最新研究,在糖尿病患者中,脂肪質量指數而不是體重指數(BMI)與心血管事件的高風險相關。

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的一項大型臨床研究,“控制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風險性行動研究”(ACCORD)研究的10251名成年人的數據。ACCORD研究是美國一項研究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CVD)的隨機對照試驗。研究人員發現,與脂肪含量較低的人相比,2型糖尿病和脂肪含量較高的人患主要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明顯升高。但在2型糖尿病的研究人群中沒有觀察到低體重指數的瘦的人對心血管的保護作用。研究人員寫道: “低體重指數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反而增加,可能歸因於體內較低肌肉總量的不利影響掩蓋了體內較低脂肪總量的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2型糖尿病患者預測瘦體質量和脂肪質量與心血管事件的關係》, 2019年9月23日,加拿大醫學會雜誌。doi:10.1503/cmaj.190124

#關注糖尿病#、#糖尿病藍光行動#

楊金奎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北京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首都醫科大學內分泌與代謝病學系主任。民盟中央委員,北京市人大代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019年入選“北京學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