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仁治天下的武林高手——趙匡胤

公元927年3月21日,洛陽(後唐國都)夾馬營裡趙家生下一充滿奇異香味的兒子,孩子他爸趙弘殷(後唐禁軍裡的一名小軍官)便給他取小名 “香孩兒”。趙弘殷原先有一個兒子,但是那個孩子早年夭折,趙弘殷希望這個孩子能一生平安,便給他起名為“趙匡胤”,匡是匡扶,保佑的意思;胤是子孫相承意思。

趙匡胤出生的背景

以仁治天下的武林高手——趙匡胤

趙匡胤出生於五代的中期。自黃巢起義後,唐朝名存實亡,一些強大的藩鎮紛紛建立起自己的小朝廷。公元907年,原唐朝節度使朱溫廢了最後一個唐朝皇帝,自行稱帝,定都開封,國號“大梁”(史稱後梁),五代十國開始。五年後,朱溫因荒淫無道,被兒子朱友圭幹掉,朱友圭沒坐多久,又被弟弟朱友貞殺害了。十年後,晉王李存勖在魏州稱帝,趙弘殷曾是他手下的一名大將,後期,李存勖親信伶人,重用宦官,與哥哥李嗣源自相殘殺,終被伶人殺害,李嗣源繼位後,本來將國家治理的很好,但是他的兒子李從榮發動兵變,逼他讓位,戰亂中李從榮被亂刀砍死,李嗣源悔恨交加,一病不起,不得不把自己的位子傳給三兒子李從厚。不到四個月,李嗣源的養子李從珂,女婿石敬瑭紛紛起兵,李從珂滅了李從厚,石敬瑭滅了李從珂,石敬瑭稱帝,趙弘殷依舊是“後晉”一員。總的一句話,誰稱帝,誰就是眾矢之的,死的快。

五 代 十 國

以仁治天下的武林高手——趙匡胤

五代十國(907年-97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歷經72年。五代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定都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朝代,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960年,後周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區之外存在許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後蜀、南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等十餘個割據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統稱十國。北宋建立後先後統一了尚存的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政權,基本實現了全國統一。

武林高手趙匡胤的故事

趙匡胤年少的時候,趙弘殷請了大儒士教他文化,自己教他武藝,趙匡胤崇尚武藝,在武藝上有很好的建樹,母親看他整天舞刀弄槍,便勸他好好學習文化知識,他根據當時國家可能的發展方向回答母親道:“天下太平的時候,應該學文;兵荒馬亂的時候應該習武,現在正是天下大亂的時候,學舞才有用。”隨著社會的變遷,後晉大將劉知遠消滅被契丹滅了的後晉,在晉陽(山西省太原市)坐上皇位(史稱後漢),趙弘殷又成了後漢的軍人。張匡胤在家實在坐不住,想要出去闖蕩一番,便留下家中的妻兒,獨自踏上人生的征途。開始,他去了父親老同事復州(今湖北省天門市)防禦使王彥超那邊,但王彥超瞧不上年少的趙匡胤,請吃飯後就打發他走了,接著,趙匡胤來到隨州刺史董本宗帳下,董本宗很欣賞趙匡胤,他的兒子卻妒忌趙匡胤的武藝高強,人見人愛,經常排擠他,沒辦法,他只能默默離開董本宗,再次踏上尋找發揮自己一技之長的地方。

以仁治天下的武林高手——趙匡胤

在一個方丈的指引下,他一路向北,來到郭威的軍中,(郭威十八歲當兵,經歷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四個朝代,趙匡胤入軍的時候,郭威是後漢的樞密使,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長,負責管理軍隊,對外征討。)

剛來到郭威軍中,郭威不敢認他,趙匡胤寒酸的衣著和憔悴的面容實在不像一個軍官的兒子,幸好剛毅及不凡的談吐和沉著的回答讓郭威很佩服這個有獨立主見的孩子,不依靠父親,只靠自己,便給了個官當,趙匡胤拒絕當官,說只想當兵,郭威很讚賞他,便讓他成為軍中一兵。趙匡胤在郭威軍隊的那段時間,郭威平定了三鎮,因即將逝去的皇帝劉知遠想要給未來皇帝兒子劉承祐一個安定的皇位可坐,郭威全家都被殺,面對皇帝的緊逼,郭威發動兵變,被士兵扯來黃旗裹在郭威身上,於是登基做了皇帝,改國號為周(史稱後周)。在郭威成為皇帝后,趙匡胤沒有抱他的大腿,等著升職做官,而是棄郭威給他的皇宮禁軍班長不做,接受汴京府尹(掌管京都的最高行政長官)柴榮的邀請,擔任汴京的馬直軍使,成為柴榮的親信。柴榮是郭威的侄子,郭威一家被斬殺,因他和柴榮遠離京城逃過此難,柴榮小時候家道中落,但柴榮性情沉穩,體貼家人,又天生是做領導的料,姑父郭威特別疼愛他,乾脆收他為自己的義子,即柴榮是皇位的可能繼承人,沒多久郭威逝世,柴榮登基做帝。這是一個賭注,趙匡胤打贏了。

以仁治天下的武林高手——趙匡胤

柴榮在郭威逝世後繼位,朝臣因柴榮不姓郭,也因他年輕,不怎麼看好柴榮,劉贇(yun)的父親劉崇記恨郭威殺了自己的兒子,一直在等待機會為劉贇報仇,柴榮繼位是很好的契機,便發動軍隊攻打後周,然朝臣沒人輔助柴榮前去攻打劉崇,柴榮只能親自上陣打前鋒。兩軍在高平相遇,在後周軍將要被劉崇軍擊垮的關鍵時刻,趙匡胤生智出策“利用中翼和西翼的力量,請柴榮左衝,在坡上放箭,自己右衝”。這一站取得最終勝利,也讓趙匡胤成了皇帝面前的紅人,剛滿28歲的他已經成為殿前虞侯,皇帝柴榮的威信也在這場戰爭中立了下來。此時的周國,北面有北漢和契丹,南面有南唐,西南是後蜀。公元955年,皇帝決定搶回被後蜀搶走的秦州,鳳州,成州,階州,但軍隊打到中途,因為後周的軍隊長途勞頓及糧食物資有點兒跟不上,朝臣都建議撤軍,趙匡胤冒著與群臣唱反調的未知未來分析戰況,繼續攻打四州,柴榮聽了趙匡胤的建議,果然,四個月後,四州全部收復了。滅完四州,柴榮便計劃滅後唐的門戶壽州城(今安徽省壽縣),柴榮給趙匡胤5000人馬,讓他把南唐援軍幹掉,趙匡胤用甕中捉鱉的方式出色地完成任務。接下來,柴榮又交給趙匡胤一個新的任務,用很少的兵力拿下滁州城,任務一個接著一個的來,趙匡胤照單全收並完美地完成這些任務。攻下滁州後,趙匡胤駐軍在滁州,柴榮派遣趙普協助他處理日常事務,名不見經傳的趙普處理事務卻非常得當,深得趙匡胤的喜愛,趙普也在趙匡胤攻打天下立下汗馬功勞。接下來,柴榮派遣趙匡胤的發小韓令坤攻打揚州,泰州。南州的第一猛人李景達強烈反擊,韓令坤一溜煙跑了,幸好遇見前來監軍的趙匡胤,鐵面無私地處理了那些逃跑的將士,韓令坤不得已又返回,繼續攻打李景達,最終滅了南唐第一猛人。在這場戰爭白熱化的時候,趙匡胤的父親恰巧深夜前來探看他,為了遵守軍紀,他讓父親天亮才進城,他父親夜裡患傷寒,不久後逝世,周軍巧用計謀取得戰爭的勝利,但父親因為自己而逝世成為趙匡胤心中永久的傷痛。公元957年,圍困一年多的壽州被攻下,壽州攻下後,後周軍如入無人之境,攻下了泗州,濠州和楚州。

以仁治天下的武林高手——趙匡胤

公元959年6月19日,就在後周大張旗鼓地擴大祖國底盤的時候,柴榮駕崩了,時年39歲,風華正茂,一腔雄韜武略的他就這麼離世,嘆世事無常啊!偌大的一個國家突然沒有了皇帝,幸好聰明的柴榮留了一手,曾立下過遺囑,讓7歲的皇子柴宗訓繼位,文臣挑選範質、王溥和魏仁浦,武將撤職殿前督點檢張永德選趙匡胤擔任。公元960年正月初三,趙匡胤帶軍前往北方,白天人群中傳著點檢做天子的話語,將士開始思考,現在的皇帝是小孩子,不能處理朝政,於是便提議說趙匡胤做天子,被趙普趕回去。第二天趙匡胤被擁門而入的將士披上黃袍,我想這一切都是他的計謀而已,步步為營。朝廷得知此事後,幾位輔佐小皇帝的大臣雖盡力挽回,但也抵不過趙匡胤的層層設計,韓通被殺,範質和王溥不得已而妥協,宰相臣服,其他人也就跟著束手了。

以仁治天下的武林高手——趙匡胤

趙匡胤當皇帝后的事兒

以仁治天下的武林高手——趙匡胤

於是在公元960年正月初5,柴宗訓“主動”禪位給趙匡胤,後周統治就此結束。趙匡胤(史稱宋太祖)宣佈新國號為“宋”,即北宋,定都汴京。趙匡胤與朱棣不同的是他沒有殺前朝的大臣,寬厚仁慈地對待每一位仁人志士,整個朝廷人心向一,一切都有條不紊地繼續前進,天下只是換了國號和天子而已。

以仁治天下的武林高手——趙匡胤

當然不服氣的人還是有的,比如李筠和李重進,李筠是昭義軍節度使,估計也是一位想要當皇帝的小子吧~趙匡胤親自御駕親征,調用全國兵力,一個月就把李筠滅了。郭威當年沒有選李重進而選了柴榮,柴榮死後趙匡胤繼位,一直乾瞪眼的他這回急了,開始造反,誰知他根本就不是趙匡胤的對手,被趙匡胤用逼迫、安撫、攻擊等方法玩的團團轉,最終自焚而亡。平定“二李之亂”後,其他懷有二心的節度使也安分下來,但皇帝對與自己一起攻下前朝的功臣,心裡還是有些顧慮的,這些功臣哪天也像自己一樣造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於是趙匡胤來了一局杯酒釋兵權遊戲,他說自己晚上休息不好,重臣便問為何,他回答:“我這個位子,世上的人誰不想坐呢?”眾將最後明白酒裡的話,為了讓自己一生平安,不被皇帝找個理由殺了頭,紛紛在第二天提出辭職信,告老還鄉,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打得很妙,趙匡胤沒有廢一兵一卒就穩坐天下之位。

以仁治天下的武林高手——趙匡胤

公元962年冬天,在風雪夜裡,趙匡胤和弟弟趙光義來到丞相趙普家裡,詢問如何征討沒有被統一的地方,君臣雪夜定下“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戰略方針。湖南國主周保全發來求救信給大宋攻打各南國一個好機會,在策商後,趙匡胤使用“假途滅虢(guo)”,在滅湖南國的同時,大宋軍隊在回來的時候順便也滅了荊南國,就此打開了進軍嶺南南漢和東滅南唐的通道。公元964年,任命王全斌為主帥,率領6萬大軍攻蜀,首先攻下該地的劍門關,孟昶不得已攜軍投降。無知的王全斌不管軍紀,任由士兵燒殺搶掠,蜀國將士在一夜間彙集成10萬軍,不得已大宋又用了兩年的時間平息這場意外事件,也讓整個大宋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此後宋軍吸取這次戰爭的教訓,善待任何投降的軍隊和百姓。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太祖出兵攻打一直處於爭權奪位的後漢國,此戰失利。不得已暫時班師回朝,趙匡胤回到朝廷後,處理了很多朝廷中出現的幾個捉急的問題,比如宰相和弟弟之間的關係,如何重用文人,怎樣興師重教,廣納人才等等,眾臣出力,宋朝出現一片繁榮昌盛的局面。但祖國未統一,仗還得打下去,後漢不好打就轉向攻打唐,瞄準方向後開始部署策略,公元974年9月,太祖開始攻打南唐,南唐大將林仁肇及盧絳是很有謀略的,可惜李煜只是一個屬於吟風誦月的文人,誤國又誤才,公元975年11月,宋軍攻破金陵,李煜出城投降,只是可惜了生在帝王家的千古詞帝了。

以仁治天下的武林高手——趙匡胤

公元976年,五十歲的宋太祖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但他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完,大宋宏圖沒有畫完整,京都沒有遷,北伐沒有完成,大宋繁榮昌盛的基業還沒打好,不幸的事情就發生了,公元976年11月14日,太祖逝世,太祖弟弟趙光義繼位,在趙光義繼位的第二年,他親征太原,滅北漢,終於完成太祖統一天下的遺願,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局面。在宋太祖的遺言兩條中有一條是這樣寫的“不能殺士族和上書的人”,為宋朝文化繁榮發展創造了和諧的環境。

以仁治天下的武林高手——趙匡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