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曾國藩一樣:笨拙的人也可以這樣升級打怪

曾國藩,歷史上的傳奇人物,他並沒有什麼顯赫的家世,也是在同時代的大人物中最笨的一個,但是成就最大,做過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且被譽為“中興第一名臣”,最後在複雜的環境中也能夠全身而退。

曾國藩一生崇尚笨拙,用紮實的功底而非機巧取勝,從他的科舉之路也可以看出他的堅持不懈:參加七次考試才考中秀才,慢慢的以笨功夫又打通了科舉之路,接著進入了翰林院。滿懷抱負的他進京後又經歷一番坎坷,曾經也因思想狹隘等陷入自卑焦慮,但三十而立,研讀經典立志做聖人後,有一套嚴謹的自我管理方法,隨後廣交朋友,在官場中也升遷迅速。

在天下大亂之際,他也能夠把握和創造機會,獨創湘軍,統率群雄。對抗太平天國時屢戰屢敗,身陷絕境。在47歲時他走入了人生的最低谷,被皇帝棄用。在老家反省兩年,最終也大徹大悟。再次出山後成績斐然,戰勝了太平天國,倡導洋務運用,師夷長技以制夷,真正開啟了從笨人到聖人的成功之路。

像曾國藩一樣:笨拙的人也可以這樣升級打怪

一、天道酬勤,笨功夫成就大事業

曾國藩和他的父親曾麟書幾乎每年參加考試,屢屢失敗,年過四十的父親在第十七次才考中秀才。這對父子在他們家鄉湖南湘鄉已然成為當地的一對“名人”。一次次落榜的打擊是使這對父子痛苦難言,還好父親也終於考中秀才,那一年曾國藩不僅再次落榜還成了典型的反面教材,被“懸牌批評”,在全省示眾,對他來講無疑是雪上加霜,然而這次被當眾批評也成了他人生的轉折點。

回到家之後,他認認真真的回顧了自己參加考試的經歷,總結反思自己每次參考的文章作品,也總結出了自己失敗的原因。他想到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太笨了。考了則會麼多次,依然名落孫山,說起來也著實並不聰明,關於曾國藩的“笨”還有一個這樣的小故事:

<code>有天晚上曾國藩在背書,家裡來了小偷,希望在曾國藩背誦結束後再行竊。
可是,曾國藩把文章讀了很多遍依然背不下來,而在樑上聽的小偷都背會了。
最後小偷實在等不了忍不住下來,先對著曾國藩嘲諷了一通,接著把文章從頭到尾背了一遍。/<code>

在接受了自己笨拙這樣的現狀之後,曾國藩認為改變的唯一方法就是:勤能補拙。於是,他再次研究歷年的考卷,孜孜不倦,刻苦鑽研,分析自己寫作的侷限性短板,總結一套寫作的方法。再次踏上趕考之路。

笨人沒有捷徑可走,只有自己靠自己的勤奮努力,越是這樣的情況越練就了他的抗挫能力。家喻戶曉的偉大企業家馬雲和曾國藩就有這樣的相似之處:馬雲也經歷了七次考試的失敗,創業期也被投資商拒絕了三十多次。如果常人真的很容易就放棄,他們這樣執著的毅力就是因為相信天道酬勤,我門也要像他們那樣,所有的大事業一定離不開踏實勤奮這些詞。

像曾國藩一樣:笨拙的人也可以這樣升級打怪

二、嚴於律己,實力來自於習慣

取得功名進京後嗎,曾國藩發現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在有能力有才華的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狹隘不足,就研究出了有一套獨有的自我管理模式,給自己立下12條規矩,這規矩也為讓他養成了很多好的習慣。我們先來看下他給自己立的這些規矩:

<code>1.整齊嚴肅,做事認真
2.每天早起,絕不賴床
3.每天靜坐一個小時,不要天天處在浮躁狀態,被事務煩心
4.讀書不二,不讀完這本書,絕不摸下一本
5.每天讀史十頁
6.謹言,時時警惕不亂說話,每句話都要慎重
7.養氣
8.保身,節制慾望
9.每天記筆記
10.每月寫幾首詩,幾篇文章
11.每天練字半小時
12.夜不出門,天黑了就不要找朋友瞎玩/<code>

曾國藩並不是只是寫下這些清單就行了,他真的做到了,每天嚴格執行,優秀的人都有著很多人難以堅持的自律習慣。早起、讀書、總結、修身這些好的習慣是我們每個人都想樣成的,現在就有了很多早起打卡的社群,也是為了督促大家堅持下去。讀書更是要一輩子的事,曾國藩經典語錄裡就有這樣的一句話:一個喜歡讀書的人,品格不會壞到哪去;一個品格好的人,一生的運氣不會差到哪去。

相信能夠做到嚴於律己的人,實力不會差,運氣自然也會垂青有號的習慣的人。這是受益終生的事,希望我們也能像曾國藩一樣,列的清單,沒有藉口,堅決執行。

像曾國藩一樣:笨拙的人也可以這樣升級打怪

三、情緒管理,成功藏在氣度裡

情緒穩定的人很難不優秀。曾國藩的日記中有這樣一段話:

<code>如果在他人的反對面前能夠動心忍性,修煉自己的心性,委曲求全,
而且還以沒有“對立面”而憂心,這才是聖賢的用心。
所以,我正可以藉著這個不順心的事來磨礪我的心性。/<code>

這是曾國藩在太平天國最重要的戰爭期間,急需物資,唯一能幫助他的江西巡撫沈葆楨竟然臨時宣佈財務緊張,拒絕援助曾國藩時寫下的一段日記。當然,曾國藩第一反應肯定是憤怒,但是在認真思考之後,儘管內心非常焦灼,他還是沒有做出什麼失態的地方。遇到磨難時最能體現一個人的素養。

曾國藩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也在於他非常樂於聽取別人的批評建議,越是在位高權重的時候,他越是能夠及時反思自己的一切行為和思想。掌控情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發洩情緒的時候要換位思考,多考慮到發脾氣後的後果,而不是意氣用事,這樣不僅傷害人更傷害自己。我們也要像曾國藩一樣,注意自己的情緒,成功會藏在你的氣度裡。

我們經常會說到一個人的思維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曾國藩埋頭苦幹,腳踏實地的精神影響著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希望我們小夥伴們也能像曾國藩一樣,勤奮努力,嚴於律己,做好情緒管理,相信做到這幾點一定離“一路開掛”不遠了!

像曾國藩一樣:笨拙的人也可以這樣升級打怪


Kiki,一個從零開始探索職場更多可能,為職場賦能,努力實現財富自由的職場菜鳥。喜歡請 一起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