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D:15(7月30日)拉薩休整一天。

早起先導航找到拉薩上海大眾4S店對我的觀觀做了一個全面檢查,為即將沿青藏線(G109)返程做好準備。回來後退掉了位於市中心的房間(環境也不好),在城西頭換了一家賓館,後面就是拉魯溼地,環境相當不錯。中午,我們到了拉薩必去之地——八廓街。八廓街又名八角街,位於拉薩舊城區。是拉薩著名的轉經道和商業中心,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傳統面貌和居住方式。八廓街是為了建築大昭寺,並隨著大昭寺的發展而建設和發展起來的,過去這裡曾是貴族和商賈集聚的場所。但它的存在是和大昭寺息息相關的,迄今已經有著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去八廓街,有一個地方一定要去看一看:瑪吉阿米酒館。八廓街的建築大都是白色的,只有八廓街東南角有一棟塗滿黃色顏料的兩層小樓。這裡就是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約會情人的密宮。八廓街中心點就是大昭寺了。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意為佛殿,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相傳1300多年前,拉薩古城所在之地是一大片由拉薩河水常年衝擊形成的平原,大昭寺所在地本來是一處天然湖泊,名為臥塘湖。文成公主依據唐代《八十種五行算觀察法》發現雪域拉薩的地形宛如"羅剎魔女"朝天而臥。藏王得知下令在羅剎女的左右手心等四肢的主要關節部位,修建了用於鎮魔的十二座寺廟,又在其他一些風水惡劣的地方分別修建了佛塔、石獅、大自在天雕像、大鵬鳥、白螺等。而"羅剎女"的心臟部位恰恰是那臥塘湖,湖水彷彿是羅剎女心房湧動的血液,若想徹底震懾魔女需直擊心臟,因此便改變風水,把臥塘湖填平,建起佛殿,用以滋潤雪域眾生,大昭寺的位置由此而來。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羅剎魔女圖

拉薩之所以被稱為"聖城",其原因與大昭寺大有關係。在大昭寺內供奉著一尊文成公主入藏帶來的釋迦牟尼佛12歲等身像,這尊佛像非常的精美珍貴。相傳這尊佛像是佛祖在世時成像。釋迦牟尼為當地比丘、比丘尼、男女居士講經傳法,弟子們都想讓佛祖真容永世傳承,便請來毗首羯摩天替他造了4尊8歲等身像和4尊12歲等身像,由佛祖親自開光。凡是見到此尊像的人,都能夠解脫三毒之痛苦,生起真實的信仰,聚足一切見、聞、念、觸的功德,與見到佛陀本人無異,成為大召寺的鎮寺之寶。藏曆四月傳統的薩嘎達瓦,藏語意"佛月"。在佛月中,每天都要為釋迦牟尼佛像的臉部上金粉100次左右,全身上粉四五次,為保持佛像面容端莊慈祥,從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起,每年都要從臉部取下一些金粉,用於大昭寺及其他藏傳佛教寺院佛像的金妝。出了大召寺在八廓街上的新華書店買了一本《倉央嘉措密史》,蓋了書戳,算是來拉薩的一個紀念吧。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拉薩大召寺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拉薩大召寺

D16(7月31日)拉薩——當雄——納木錯——那曲,行程拉薩至那曲322KM,當雄至納木錯62KM。

今天告別拉薩,踏上歸程。返回家走的是青藏線,也就是G109線西寧到拉薩段。G109並不陌生,因為它從我的家——銀川經過,是一種真真切切回家的感覺。經過拉薩的堆龍德慶區,就正式上了青藏線了。拉薩到當雄段,除了因修高速公路而被重型車壓壞的個別路段,大多數路段都是相當不錯的,青藏鐵路不時會與我們相伴而行。到了羊八井就能看到一座連綿起伏的雪山——念青唐古拉山,念青在藏語裡意為“大神”,偉岸的念青唐古拉山是藏北高原的南方門戶,雄踞藏北數以百計的山神之首。在藏族傳說中,念青唐古拉山是世間護法神中最重要的一位,也是“十八掌雹神”之一和財寶守護神。在山腳下,經幡獵獵,向神明傳達世人的祈願。“父為山,水為母”,“三大神山”之一的念青唐古拉山和“三大聖湖”之一的納木錯,也總是被傳講成一對恩愛夫妻。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念青唐古拉山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念青唐古拉山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念青唐古拉山

到了當雄,就要離開青藏線,去往納木錯了。納木錯景區門口到海拔5190的那根拉山口這段路是非常難走的,很多旅行車在那根拉山口因動力不足,都是要卸下游客,才能翻過山口。翻過山口,就能看到遠處碧波盪漾的納木錯了,去往扎西半島的那段路,更是一條醉美的天路。納木錯——藏語“納木錯”和蒙語“騰格里海”都是“天湖”的意思,位於藏北高原,面積1961.5平方千米,海拔4720米,是西藏三大聖湖中海拔最高的湖,也是我國第二大咸水湖,最深處約55米。念青唐古拉山脈延綿在納木錯南岸,7162米的主峰在雲層中時隱時現。雪山與湖泊交映、山神與湖神相依相伴,共同護佑著前來朝聖的人們。在藏傳佛教信徒的眼裡,羊年轉納木錯並朝拜念青唐古拉神,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因為天湖東岸的半島扎西朵(吉祥島)是佛主釋迦牟尼“身”之聖地,有三千神佛會聚在此;天湖主神多吉貢扎瑪是佛主釋迦牟尼“語”之化身,她又是念青唐古拉神的王后,而藏曆羊年,是念青唐古拉山神和多吉貢扎瑪共同的本命年。這一年轉湖朝山,會得到極大的加持。納木錯——被《中國國家地理》評選的中國最美五大湖第3名——與神耳語的地方。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納木錯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納木錯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照片名稱:2019年納木錯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納木錯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納木錯

離開納木錯,繼續向今天的目的地那曲前進。藏北重鎮——那曲,藏語意為“黑河”。黑河為怒江的上游,因河水呈黑色而得名。那曲是那曲地區所在地也是藏北重要的交通樞紐,除了擁有南北大動脈青藏公路和青藏鐵路以外,往西有阿黑公路,通往阿里獅泉河,往東有黑昌公路,連接昌都川藏北線和青海玉樹。路上你可以盡情欣賞那曲的高寒草原風光,也就是常說的羌塘草原了。《中國國家地理》有這樣的評語:那曲初為西藏北部一河流的名稱,後延用於專區、縣與鎮名。那曲河發源於唐古拉山南坡的小唐古拉山口附近,河流所經的安多、那曲、比如、索縣與巴青諸縣地域遼,低山與河谷湖盆相間。這裡牧草豐美,牲畜眾多,形成西藏壯美的那曲高寒草原風光。那曲高寒草原最美麗的景色是在夏季雨後初晴時刻。此時,清爽的綠色草原與湛藍的天空交會於遙遠的天際,低垂的自雲在清風吹拂下擦過草原,輕輕撫摸著黑白相間的牛群和羊群。穿梭在雲間的角百靈以一聲聲動人的鳴叫劃破了寧靜的天空。藏羚羊、藏野驢昂首挺胸排成一字縱隊在草原上奔馳。只有在這裡,人們オ能看到一幅沒有被人類塗鴉的美麗草原風光。那曲高寒草原——被《中國國家地理》評選的中國最美六大草原第5名——雄壯之美。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念青唐古

晚上21:00我們抵達海拔4500米的那曲縣城。

D:17(8月1日)那曲——安多——五道梁,行程543千米。

那曲昨晚下了一夜的雨,打在賓館外簡易房頂的鐵瓦晌了一夜。很多自駕攻略上都在講那曲到格爾木的820千米可以用一天跑完,雖然有點不信,但是還是想試一下。6:30離開那曲,想到安多加油,到了安多後中石油沒有95號油,私人油站也沒有。看了一下車載信息顯示還能路200多千米,就硬著頭皮往前開了,計劃到雁石坪加油。過了安多,就能看到唐古拉山了。唐古拉山藏語意為“高原上的山”, 在蒙語中意為"雄鷹飛不過去的高山",是青海與西藏的界山,主峰格拉丹冬是長江正源沱沱河的發源地。海拔5231米唐古拉山口,是青藏公路的最高點,山口立有為青藏公路的修建而犧牲的人民解放軍塑像紀念碑。在翻越唐古拉山口時飄起了雪花,下車參觀解放軍塑像紀念碑時,陣陣寒風都在提醒我們,這裡才是真正的青藏高原。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唐古拉山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唐古拉山

如果川藏線給我們的是逐步揭開面紗的驚喜的話,那麼青藏線就是坦坦蕩蕩一望無垠的驚歎了。這裡的每一座山、每一片湖水都是那麼的蒼茫壯闊,人類在此顯的是那麼渺小,對自然的敬畏之心悠然而生。下了山口,我在唐古拉兵站的一家看起來不錯的雜牌加油站加了95號油,想的比加92號強點吧,這個決定還是對的,唐古拉鎮、雁石坪都沒有95號油,後面一直到格爾木,車輛也沒出什麼問題。三江源國家公園由長江源、黃河源、瀾滄江源部分區域組成,面積約12.31萬平方千米。崑崙山與唐古拉山之間的寬谷為長江源區,約400千米,可可西里也有部分屬於這個區域。青藏公路翻越崑崙山口,就會進入長江源區的不凍泉、索南達傑自然保護站、五道梁、二道溝、沱沱河沿(唐古拉山鎮)、雁石坪、唐古拉山兵站,直到唐古拉山口。這一區間的海拔很高,最低海拔在索南達傑自然保護站,也達4479米,最高海則在唐古拉山口,為5231米。

視頻播放失敗(4)

青藏公路與青藏鐵路在此段並行,並在唐古拉山鎮與沱沱河交匯。青藏公路在109國道3153千米處跨過沱沱河,沱沱河大橋為長江第一橋。沱沱河,長江正源,來自冰川雪山;當曲,長江南源,來自沼澤草甸。流經300多千米後,沱沱河與同樣流經300多千米的當曲,匯流成通天河。沱沱河、當曲、楚瑪爾河、通天河流域構成長江源區,面積14萬平方千米,併成為三江源國家公園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天路”是此段的青藏公路真實寫照,公路象一條黑色的帶子直接天際,但是處於高原凍土帶,路面起伏非常大,路面開裂比比皆是,一輛輛呼嘯而過的重載卡車更是讓人膽戰心驚。過了唐古拉鎮,就進入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了。可可西里為蒙語,意思是“青色的山樑”,也有翻譯成“美麗的少女”。青藏公路有250千米貼著可可西里東緣而過。可可西里的腹地是無人區,也是中國野生動物最集中的地區,這裡是中國唯一可以近距離觀賞野生動物的地方,幸運的我們看到了藏野驢和藏羚羊。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可可西里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可可西里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可可西里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可可西里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可可西里

因為事故,我們在路上被堵了2個小時,到達五道梁時天已經完全黑了,安全起見,決定在五道梁住一晚。海拔4675米的五道梁,晚上非常寒冷,住宿條件不是很好,都是那種車馬店,不過好在屋裡有暖氣,第一次住這種店,也算是西藏之行的一段記念吧。

D:18(8月2日)五道梁——格爾木——都蘭,行程609千米。

早晨起的很早,開車出發時,前檔風凍了一層厚厚的冰霜,簡單處理後就上路了。初升陽光的晨輝曬在可可西里的原野上,一大群藏羚羊在遠處遊蕩,青藏線逐漸淹沒在一排霧幕之中。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可可西里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可可西里

當車行駛到這一團霧幕之中時,前方道路能見度不足10米,打開霧燈、雙閃慢慢的跟在大車後面,這是最安全的作法了。到了不凍泉時,已從霧幕中出來,這時就可以看到巍巍崑崙山了。在可可西里觀景臺可以看到左側是玉虛峰、右側是玉珠峰,兩峰山頂常年積雪不化,青藏線從它們當中穿行而過。崑崙山,又稱崑崙虛、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崑崙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崑崙山為中華"龍脈之祖"。崑崙山,又稱崑崙虛、中國第一神山、萬祖之山。崑崙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崑崙山為中華"龍脈之祖"。玉珠峰又稱可可賽極門峰,海拔6178米,是崑崙山東段最高峰,八月份的最低雪線海拔5600米。其兩側矗立著眾多5000米左右的山峰。玉珠峰也是我國登山隊的入門訓練基地,征服其它高峰先來此打卡。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崑崙山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崑崙山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崑崙山

因為海拔本就高,青藏線上的所有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口,遠沒有川藏線4000米以埡口那麼高聳險峻,唐古拉山口、風火山口、崑崙山口無不如此,不注意的話,就當上了一個大坡。從崑崙山口到格爾木一路下坡,海拔從4768米降到了2800米,150千米的路程下降了2000米,要控制車速,有區間測速,有的路段只有30千米。中午到達格爾木市,這是一個因青藏線而興起的城市,蒙語“河流密集的地方”,事實是這座城市位於柴達木的戈壁中,降雨很少,非常乾燥。老婆想去茶卡鹽湖打卡,所以把今天的目的地定到離茶卡很近的都蘭縣了。格爾木到都蘭有345千米的路程,但是全程高速,下午五點我們就到了。

D:19(8月3日)都蘭——茶卡鹽湖——西寧,行程400千米。

早晨在都蘭吃過早飯,高速直達茶卡鹽湖。“茶卡”藏語中鹽池的意思,這裡的鹽湖為天然結晶鹽,面積150平方千米。茶卡鹽湖因拍出的倒影照片宛如“天空之鏡”而走紅,成為青海的一大熱門景點。為了節省體力,我們坐船進,坐小火車出。整個景區到處都是紅裙子的身影,要想拍出有名的“天空之鏡”效果確是比較困難的,景區的紫外線還是比較強的,需要做好防護工作。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茶卡鹽湖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茶卡鹽湖

荼卡出後還是高速到達西寧,中間因為修路比估計的用時要長,到西寧時已天黑。

D:20(8月4日)西寧——銀川,行程667千米。

20天的西藏之行結束了,感覺自已的魂留在了那裡,川藏線和青藏線的路牌處都留了影,就是為了多年後能在同一個地方再留影一次。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川藏線(國318)留影

“路在腳下 心在遠方”—2019年銀川出發川進青出自駕西藏遊記四


青藏線(國109)留影

同時也有幾點感觸想告訴朋友們:一是有條件一定要去西藏,而且最好自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體驗這片雪域高原;二是自駕時要注意安全,不要去想的征服,而要抱有敬畏之心。一路上的車禍見的很多,車上的遊客顯的是那麼的無助,而每一個過客是沒有那麼大的能力去幫助受困者的。慢點再慢點,這就是我安全走完全程的經驗;三是不要怕高反,只要做好準備,高反是可以克服的。路上碰到從浙江開的房車的一對兄妹倆,已經60多歲了,和我們走的一樣的路。他們也讓我堅信我還會再去西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