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受能力太差,容易“玻璃心”,是不是你的心理年龄不够成熟?

我是秋羡职场,喜欢用大白话分享职场上的各种经验,没有什么富丽堂皇的文字修饰,只有最简单的小故事大道理,请用轻松愉悦的方式进行阅读,总会有所收获!

01

心理年龄不够成熟,容易“玻璃心”

赵阳24岁,是刚从大学毕业的新人,参与工作后一直兢兢业业谦虚好学,不仅对老员工们言听计从,对于领导安排的工作也十分上心,很快就赢得了大家的认可,也得到了领导的表扬。

有一次,领导因为团队效率的问题,在会议上挨了批评,心情很差。

赵阳像以往一样为老员工们打下手,程序上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手脚比较慢,影响整份工作的效率。赶巧被正在气头上的领导撞见,于是领导对老员工以及赵阳进行了批评:“让你带新人,这都带了多久了?怎么还是一点变化都没有?你是干什么吃的?”

“还有你,小赵。”

“什么时候才能独立工作?”

对于职场来说,碰上心情不好的领导,挨两句莫名其妙的批评其实很正常。

赵阳并没有想过,他早已得到了领导与同事们的认可,于是他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质疑,认为自己不适合这份工作,不希望因为自己拉低团队工作的效率。

没过多久,赵阳主动向领导提出了辞职。

“小赵啊,这才干了多久?”

“我可以尊重你的选择,但我个人还是想教你一点,作为职场人,不能太“玻璃心”,动不动就打退堂鼓的人,到哪里也不会有出息的。”

“你自己考虑清楚。”

赵阳作为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其实拥有着与工作对口的专业,所以他才能给老员工打下手,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以及领导的帮助。但却因为领导的几句无关痛痒的批评,让他产生了以下几点错误:

1、盲目背锅,领导并没有针对赵阳进行批评,但是他却认为都是自己的错;

2、自我怀疑,明明有着一定的能力,却无法形成一定的自信;

3、承受能力太差,被批评两句、遇到点小挫折就想着逃避;

4、心理年龄不够成熟,容易“玻璃心”,受不了委屈。

其中的第四点,是赵阳出现其他错误的导火线,也是他最终提出辞职的根本原因。对于刚刚走进职场的职人来说,在心理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诸多直观的认知,这些认知往往都不是最正确的,很容易就会导致职人做出错误的判断。

心理年龄:自然年龄是按照出生后的年限来确定的个体年龄;而心理年龄则是指依照个体心理活动的健全程度确定的个体年龄。其主要依据是: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以思维和语言为核心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相统一的心理活动过程。


承受能力太差,容易“玻璃心”,是不是你的心理年龄不够成熟?

客观来说,心理年龄决定了职人的思维、言语以及认知方式等方面是否成熟;当职人的心理年龄不够成熟时,他的言行举止以及对人事物的认知都会有所偏差,甚至有可能会造成各种不良影响,为自身职业生涯制造出更多障碍。

02

心理年龄不够成熟,会给职人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著名文学大师,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巴金曾有这样一句话:“幼稚的眼睛常常看不清楚,小鸟怀着热烈的希望展翅向天空飞去,但一下子就碰着铁丝网落了下来。”

在职场工作中,新人们就像是刚起飞的小鸟,对未来充满各种各样的期待,但是当他们接触到冰冷的现实、或者遇到某些困难时,却因为心理上的不成熟,或者某些幼稚的因素,使得他们无法去正视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最终导致自身走上弯路,引发各种不良影响。比如以下几个场景:

场景一:“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大家都认为是对的那就一定是对的,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与看法,空有一身本事却泯为众人。”

分析:在职场上人云亦云、跟风结党的表现,实际上是一种没有主见、没有思想的幼稚行为,毕竟对于别人来说是正确的东西,在你身上它就不一定是正确的。别人或许因为自己没有能力去做某件事,就说避开它才是正确的,而你有这样的本事能够完成这件事,却盲目跟风进行躲避,就会失去很多机会。

影响:盲目的跟随大众,使得自身能力无法发挥,任凭职人拥有再高的文凭,拥有再强大的专业技术,也都无法从中脱颖而出;当职人的能力得不到施展,就会拖缓自身成长的速度,甚至是影响到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这就是心理不成熟,对思想以及行动带来的影响。

小结:一名成熟的职人,应当是一个有主见有思想的人,能够针对事物进行独立思考,并且得出有针对性的结论,应该是借用大众的智慧进行思考,而不应该全副身心听从于大众。

场景二:“我明明已经很努力了,却还是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再干下去没什么前途。”

分析:对于某些团队来说,领导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名员工的发展前景,只有先被领导肯定或者关注之后,员工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才有可能得到升职加薪。于是当领导关注不到自己的努力时,就抱怨领导不行、单位不行,认为不是自己不够努力,而是这个单位不懂得珍惜人才。

影响:幼稚的心理让职人产生幼稚的认知,不光对单位、领导产生了一定的误解,也对努力产生了错误的理解。当职人得不到领导的认可与关注时,实际上就证明了职人的努力还不够,毕竟职人忘了思考该怎么努力让领导关注自己,只是一味的等待着领导来关注自己。这是心理不成熟,对思想以及行动带来的影响。

小结:一名成熟的职人,应该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努力,职场上的努力是将所有一切都照顾周全,一旦有任何不如意或者不称心的地方出现时,应该首先查找自己不足的地方,而不是对周围的人事物进行抱怨或推卸责任。

场景三:“我才是最正确的,我有自己的经验,不用你们来教我。”

分析:拥有一定的专业技术或知识,会使职人产生过度的自信,以及自我意识过剩,即是太把自己当回事,而忽略他人所提的有益的建议或者帮助。这是职人固执己见、固步自封的一种表现,甚至是将这种行为当成是坚持自身立场,然而这是最为幼稚、最为致命的错误。

影响:当职人无法正确接受、参考他人的意见时,会慢慢养成一种思维定势,这种定势在不变的情景中,能让职人利用现有的经验快速的完成工作;但当情景发生变化时,却会成为束缚职人运用新办法的障碍;甚至是无意间在周围留下不好的印象,对将来的工作造成不良影响。

小结:一名成熟的职人,可以不采纳他人的意见,但是不应该不经思考就对其否定,更不应该自以为是的总觉得自己才是正确的,这不仅仅是关系到职人的心理是否成熟,也关系到职人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与表现。

总结:职人的心理不够成熟,不仅会给职人带来错误的认知,也会让职人做出错误的判断与抉择,从而引起各种各样的麻烦,致使职人的职业发展受到影响。


承受能力太差,容易“玻璃心”,是不是你的心理年龄不够成熟?

03

心理年龄,是可以培养增长的

通过锻炼,职人就能变得更加成熟

《暗时间》一书中写道:“善于利用时间的人,可以无形中比别人多出许多时间,从而实际意义上能比别人多活很多年。有人用10年时间才能领悟一个道理,是因为他们不善于利用思维时间,而有的人却从很小就懂得这个道理,是因为思考得多的人,往往心理年龄更大。”

引用书中的例子:“如果一个人一出生就呆在一个为他特殊建造的保护室里,没有社会交往,没有知识获取途径,度过了18年,你会不会认为他成年了?”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他的心理年龄成长缓慢,甚至是不曾成长,是不够成熟的,一旦走出保护室,他就会像个孩子一样什么都不懂。

通过这样的一个例子,我们就能理解,一个人的心理年龄想要得到成长,想要变得成熟,就要懂得如何利用思维时间,懂得如何针对事物进行各种各样的思考,以此来增加自身的知识与经验。

文章接下来的内容,就将以过去、现在以及未来三个方面,为大家介绍最容易掌握的思考方法。

第一部分:逆向思维,思考过去

在职场工作中,职人们往往会遇到一些无法理解的、莫名其妙的事情,根据当下的现有条件,无法做出真正的理解与判断,那么就应该利用逆向思维,针对事物的过去进行思考,或许就能得到答案。比如这样的例子:

“小红是单位中的普通员工,有一次,领导让她去通知大家开会,而且脸色不太好。小红起先有些奇怪,还以为是自己哪里做错了,但是她针对公司过去发生的事情,立刻就想到上周的工作出现纰漏,领导要求这些部门作出整改,正好是这一周上交,于是小红在通知各部门主管时,顺便也提醒了他们。”

在这个例子当中,小红如果没有针对过去进行逆向思考,很有可能就会误解领导的意思,而如果她没有对各部门进行提醒,指不定又有谁出现纰漏,导致会议的进行受阻。当她进行逆向思考后,立刻就发现了原因,并且杜绝了有可能出现的麻烦。

对于一名职人来说,懂得不断针对问题思考为什么,其实就是一种不断成长的表现,不仅能够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也能让职人自身不断适应工作、变得更加成熟。而且逆向思考的方法并不繁杂,只需要遵守以下三点:

  • 围绕事物的重点进行反向思考。
  • 采用已有的经验或事件进行思考。
  • 利用前两点,思考得出当下最为正确的结论。

小结:通过遵守这三点内容,职人就能够很好的进行逆向思考,不管是多么令人费解的事物,只要它从前存在过或出现过,那么就能思考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二部分:系统思维,思考现在

一份工作,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方案,对于职人来说,从中采取最高效、最优质的方案,就是能力的一种表现,那么如何选择出最优质的方案,就是职人应该思考的。在这里并不需要更多的思维方式,只需要职人根据自身经验,采取系统化的思考,就能很好进行。比如以下这个例子:

小王是单位中多年的老员工,最近领导安排他去带新进的几名新人,并要求他在短时间内让新人们开始独立工作。小王本身并没有培养新人的经验,不知道该怎么带,但是他针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思考并且整合,知道了独立工作所需要的某些重要环节,然后他开始着重培养新人们完成这些环节的能力。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能够联想到职人接到新工作时的情景,在没有任何经验的情况下,就要围绕工作的目的而进行思考,这对于职人来说是家常便饭,只需要系统化的进行即可。毕竟通过系统化的思考,职人就能知道完成工作需要怎么做,需要运用那些资源,需要借助哪些外力等等。

对于一名职人来说,系统化的思考并不是难事,只要遵守好以下几点就能做到:

  • 围绕目标进行思考,制定工作计划。
  • 围绕计划所需内容进行思考,运用各种资源。
  • 利用前两点的思考,付诸行动,完成目标。

小结:通过遵守这三点内容,职人就能针对事物或目标进行系统化的思考。对于职人来说,无论什么工作都能根据内容以及环境等因素,来制定计划,因为它们都是与本职相关的,是同一个系统的。

第三部分:联想思维,思考未来

职场工作是个持续且漫长的过程,有些职人接手的工作,往往都是比较长期的,这就需要职人有着比较长远的思考,才能避免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或麻烦。而这种针对于未来的思考,最佳的方式就是进行联想。比如这样的例子:

小许是单位中的普通员工,有一天突然接到领导的指示,要他去准备好下周会议的资料,小许起先一头雾水,他又不是领导肚子里的蛔虫,根本就不知道领导需要什么资料。但是他通过这一周的工作,联想到下周有很多重要的项目要展开,于是他针对这些项目进行整理,做出了一份十分详细的资料。

从这个例子当中,我们能够看到,一份工作、一件事物,所蕴含的内容是多样化的。当职人能够掌握联想思维的时候,就能通过某项工作或事物,联想到更多相关的事情,这也是一种善于思考的表现。

由一支笔想到一本书,由一句话想到一件事,由领导的一次安排,联想到即将开展的工作,这些都是属于联想思维,都是职人懂得思考的表现,也是能力的体现。

而想要运用好这种联想,只需要职人掌握以下四点内容:

  • 围绕事物的本质进行思考,它是什么?以后会是什么?
  • 懂得“举一反三”进行思考,它现在是这样,未来可能是那样,那么未来需要怎么做?
  • 围绕联想得到的工作或事物进行思考,并预想有针对性的计划或措施。
  • 利用前三点内容,对任何事物进行联想思考,增强联想思考的习惯。

小结:通过遵守这四点内容,职人就能通过联想,对事物进行更长远思考,并且得出更多的信息或更正确的结论。而当职人利用联想思维进行举一反三时,不仅能够避免一些潜在的风险,也能进一步展现出自己的能力。

总结:通过三种思考方式,职人就能对许多工作、许多事物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得到更多信息,引导自身做出更加正确的理解与判断。当职人思考得越来越多,脑海中的信息越来多,经验也越来越多时,做工作或者与人相处的时候,也就会变得更加成熟。


承受能力太差,容易“玻璃心”,是不是你的心理年龄不够成熟?

通过这篇文章,为大家讲解了心理年龄不成熟,会给职人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希望正在职场上努力拼搏的朋友们,能够少走一些弯路,以更加成熟稳重的方式,去面对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或难题。

无论你是刚加入职场的新人,还是“身经百战”的老手,都应该让自己运用好思维时间,不断的进行思考,才能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

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不如支持一下原创写作,为秋羡点一下关注,方便以后阅读更多的职场分享,当然转发评论也是十分感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