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打牌,越爛的牌越要用心打

有時,人生如打牌,打法如活法。

一手好牌,可能怎麼出都會贏,但發到爛的牌,就需要用心打,因為這樣才能有機會贏。

1.發到爛牌,發脾氣沒有用,只有用心去打才行。

人生中遇到爛牌的幾率猶如罹患癌症,不是每個人都能碰上,但碰上的註定是一手爛牌。

面對這樣的一手爛牌,我們該如何打?抱怨還是接受,全在我們自己。

如果抱怨有用,那就要求重新發牌;如果沒用,那就接受,想想如何打才有可能贏。

人生如打牌,越爛的牌越要用心打

就像我們癌症病人,在得知自己生病後,會有一段時間非常憤怒。憤怒的來源就是為什麼會給我一手爛牌。“為什麼生病的是我?我沒做壞事,為什麼讓我生癌症?”這些質問幾乎是每個病人都問過的問題。

而質問過之後呢?結果如何?

事實沒有任何改變,“我們就是生病了,且是癌症”。唯有接受和麵對,才有可能贏。

但就是有人一直抱怨,憤怒,不接受現實。

人生如打牌,越爛的牌越要用心打

我認識一個初發的病友,當時我正在住院治療。從她入院第一天到後來情況不好,我都在場。

她當時剛從美國回來,直接到醫院就診,結果被確診為急性白血病。

她是去美國幫女兒帶孩子,在那裡就覺得不舒服,沒力氣,因為考慮到過段時間就回國了,就沒去那邊的醫院檢查,沒想到回來一看竟是這樣的大病。想不通,夫妻倆人就是想不通。

我和她老公聊過,她老公嘴裡常說的就是“怎麼會是這樣?想不通!”。

其實,接受過程一定是家屬和病人自己的選擇,否則別人說再多也沒用。

夫妻倆經常在一起以淚洗面,說著說著就哭了。有這樣的情緒我們都理解,但是夫妻倆人一起哭訴是不利於後期治療的。因為那說明倆人都感到絕望,不是在積極應對這手爛牌。

這裡不是說不允許哭訴和抱怨,因為那也不現實,而是想說家裡人得有人站起來,給病人些希望才是;也不是說積極應對就一定會好,只是想說積極應對比消極應對更有利。

2.用心去打,哪怕做不到一定能贏,但可以做到“雖敗猶榮”。

面對爛牌,我們積極應對,那代表我們努力過,不至於後悔。即使最後失敗,我們也不覺得可惜,也不會覺得“如果當時我那樣做,會不會更好?如果當時不是破罐子破摔,會不會就改變結果?”

就像前面說的病友,如果夫妻倆人能有一個堅強些,稍微理智地去接受這個事實,積極去應對,結果很可能就改變。因為一個人的改變會帶來一系列的變化。當然,這裡也只能說可能。

但不管怎樣,用心去打這手爛牌,那代表自己真正活過。

癌症病人要真正地活過,就是要接受並面對這個艱難的事實。

人生如打牌,越爛的牌越要用心打

正如西方那句經典的禱告文說的:祈求上天賜予我平靜的心,接受不可改變的事,給我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並賜予我分辨兩者的智慧。

首先,接受這一手爛牌。因為那是不可改變的事實。

其次,改變打法。因為那是取決於我們自己的選擇。

無論處於什麼樣的境遇,我們都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改變打法,我們才能創造著自己生命的奇蹟。這裡不是撒雞湯,而是說我們病人想活下去,只能這樣去做。能真正改變打法的人,只有我們病人自己。

3.雖然是一手爛牌,但我們也要拼盡全力奮戰到底。

從拿到這手爛牌的那刻起,我們都知道輸的幾率大於勝,因為我們可能手滑,也可能失誤,更可能無法抵抗。但是,我們能做的還是要拼盡全力。

雖然結果不是完美,但通過努力和奮鬥,我們會看見那接近完美的漸進曲線。

因為那裡,我們看到自己真正地活過,不僅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生命負責。

真正地活過,即是每一天都在做著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特別是當生命有期限時,我們病人就是要清楚,什麼事情對自己是有意義的,最在意的是什麼。

是陪伴家人,還是出去旅遊,亦或是在家享受生活,都可以。

對自己負責,即是要明白現在的生活狀態發生變化,自己的心境也要隨之變化。少些抱怨和憂慮,多些耐心和信心,特別是要感恩那些愛著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人生如打牌,越爛的牌越要用心打

對生命負責,即是要讓自己的餘生過得精彩。哪怕面對這手爛牌,我們也依然可以讓對手膽戰心驚,不懼怕,不焦慮,坦然面對。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我們知道,正是因為難,才更有意義。我們已經發到爛牌,那就用心打好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