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的詩詞和俗語有哪些?

詞話今史


驚蟄——二十四節氣的第三個節氣。在每年公曆的3月5日至3月7日之間。今今年的驚蟄是3月5號,就是今天。“春雷響,萬物長”,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地下冬眠的昆蟲。

古人的情懷多是從詩詞中表達出來的,不論是哪個節氣,我們都可以讀到很多古人留下來的經典作品。下面給大家推薦一些關於驚蟄的古詩詞!

詠二四氣詩.驚蟄二月節

(唐)元稹

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

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鳩。

時候爭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間務生事,耕種滿田疇。

聞雷

(唐)白居易

瘴地風霜早,溫天氣候催。

窮冬不見雪,正月已聞雷。

震蟄蟲蛇出,驚枯草木開。

空餘客方寸,依舊似寒灰。

觀田家

(唐)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廩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三房

(宋)陳允平

軒窗四面開,風送海雲來。

一陣催花雨,數聲驚蟄雷。

蝸涎明石凳,蟻陣繞山臺。

此際衣偏溼,熏籠著麝煤。

擬古· 其三

(晉)陶淵明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

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

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市 飲》

(宋 ) 陸游

學道無多事,消陰服眾魔。

春雷驚蟄戶,海日浴鯨波。

大勇收全勝,靈襟襲太和。

何妨會稽市,取酒獨酣歌。

驟雨

(宋)陸文圭

絳帳虛堂設,簷牙雨驟傾。

已過驚蟄日,未聽候蟲聲。

向晚飛蚊出,偏工傍耳鳴。

山靈戲窮士,邀喝夜相迎。

春日雜興五首

(宋)陳棣

料峭寒猶薄,陰雲帶晚煙。

雨催驚蟄候,風作勒花開。

日永消香篆,愁濃逼酒船。

為君借餘景,收拾賦新篇。

義雀行和朱評事

(唐)賈島

玄鳥雄雌俱,春雷驚蟄餘。

口銜黃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歸,嘵嘵遺眾雛。

雙雀抱仁義,哺食勞劬劬。

雛既邐迤飛,雲間聲相呼。

燕雀雖微類,感愧誠不殊。

禽賢難自彰,幸得主人書。

春晴泛舟

(宋)陸游

兒童莫笑是陳人,湖海春回發興新。

雷動風行驚蟄戶,天開地闢轉鴻鈞。

鱗鱗江色漲石黛,嫋嫋柳絲搖麴塵。

欲上蘭亭卻回棹,笑談終覺愧清真。

安濟橋

(宋)杜德源

駕石飛樑盡一虹,蒼龍驚蟄背磨空。

坦途箭直千人過,驛使馳驅萬國通。

雲吐月輪高拱北,雨添春色去朝東。

休誇世俗遺仙蹟,自古神丁役此工。

菩薩蠻

(宋)蕭漢傑

春愁一段來無影。著人似醉昏難醒。

煙雨溼闌干。杏花驚蟄寒。

唾壺敲欲破。絕叫憑誰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憶秦娥 · 秦樓月

(宋)范成大

浮雲集,輕雷隱隱初驚蟄。

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拂牆濃杏燕支溼。

燕支溼,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西江月 · 春雷

(清)陸求可

半夜雷車驚蟄,初春雨腳穿江。

梅花應已滿山香,急駕蘭橈畫槳。

一帶青山如沐,半灣綠水停航。

白雲渺渺雪茫茫,明月天連紙帳。

驚蟄的農村俗語又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1.驚蟄不凍蟲,寒到五月中

說的是驚蟄節不冷,以後冷的時間會更長。不一定會冷到五月,只是打的比方。

2.驚蟄吹起土,倒冷四十五

說的是,如果驚蟄這天要是颳了大風,可能今後一定時間就經常會有颳風的天氣。,所以導致今後四十五天內氣溫都比較低。

3.驚蟄寒,寒半年

就是說,如果驚蟄這天很冷,那麼這年的上半年氣溫都會偏低。相反,如何驚蟄這天比較暖和,前半年氣溫就比較高。

4.驚蟄刮北風,從頭過到冬

這句也大概是說,驚蟄這天颳了北風,這一年氣溫都偏低吧!

畢竟是老話,現在全球氣候都變暖了,以前的諺語還管不管用也不能當真,但是那些俗話都是我們老祖宗經驗的積累,肯定有它的道理的!

說的不完整的地方,歡迎大家留言補充!感謝你的閱讀!











風的羽翼


驚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三個節氣。

驚蟄到了,萬物復甦,天氣回暖。對於勞動人民來說,也是春耕開始的信號。

關於驚蟄的詩句也是很多的:

《市飲》(陸游)

學道無多事,消陰服眾魔。

春雷驚蟄戶,海日浴鯨波。

大勇收全勝,靈襟襲太和。

何妨會稽市,取酒獨酣歌。

《驟雨》陸文圭

絳帳虛堂設,簷牙雨驟傾。

已過驚蟄日,未聽候蟲聲。

向晚飛蚊出,偏工傍耳鳴。

山靈戲窮士,邀喝夜相迎。

《贈戴竹堂》陳鏊

琅玕萬個繞堂前,開卷悠然勝輞川。

金影碎籠榐外月,玉聲清和石間泉。

翠禽啼處煙如錦,紫籜栽來雪尚鮮。

霹靂一聲驚蟄起,龍孫高插碧雲邊。

《驚蟄後京都大雪》繆灝

春城二月雪漫漫,蟄戶將開尚覺寒。

掩徑不容芳草碧,堆枝空學落花殘。

青旗酒暖尊常滿,紫陌人遊興未闌。

玉宇瓊樓何處是,繁華自昔數長安。

《詠廿四氣詩.驚蟄二月節》元稹

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

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鳩。

時候爭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間務生事,耕種滿田疇。

《義雀行和朱評事》賈島

玄鳥雄雌俱,春雷驚蟄餘。

口銜黃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歸,嘵嘵遺眾雛。

雙雀抱仁義,哺食勞劬劬。

雛既邐迤飛,雲間聲相呼。

燕雀雖微類,感愧誠不殊。

禽賢難自彰,幸得主人書。

關於驚蟄的諺語:雷雨篇

一、未到驚蟄雷先鳴,必有四十五天陰。

二、春雷響,萬物長。

三、春雷一響,驚動萬物。

四、驚蟄春雷響,農夫閒轉忙。

五、二月打雷麥成堆。

六、驚蟄聞雷,穀米賤似泥。

七、驚蟄有雨並閃雷,麥積場中如土堆。

八、雷打驚蟄前,高山好種田。

九、驚蟄聞雷米如泥 驚蟄雷鳴,成堆穀米。

十、驚蟄節到聞雷聲,震醒蟄伏越冬蟲。

關於驚蟄的諺語:種植篇

一、地化通,趕快耕。

二、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

三、驚蟄不耙地,好像蒸鍋跑了氣。

四、地化通,見大蔥。

五、驚蟄一犁土,春分地氣通。

六、驚蟄地化通,鋤麥莫放鬆。

七、春季生產掀高潮,從南到北忙春耕。

八、麥田追肥和澆水,緊跟鋤摟把土松。

九、家禽孵化黃金季,牲畜普遍來配種。

十、快把魚塘整修好,放養魚苗好節令。

關於驚蟄的諺語:天氣篇

一、驚蟄冷,冷半年。

二、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還下桃花雪。

三、冷驚蜇,暖春分。 驚蜇刮北風,從頭另過冬。

四、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五、驚蟄吹起土,倒冷四十五。

六、驚蟄地化通,鋤麥莫放鬆。

七、冬雖過,倒春寒,萬物復甦很艱難。

八、天氣漸漸寒轉暖,華北田野地化通。

九、天暖花開溫升高,畜禽打針防疫病。

十、立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幹。

關於驚蟄的諺語:其他篇

一、驚蟄蛾子春分蠶。(四川)

二、牛老怕驚蟄,人老怕大寒。(壯族)

三、九盡楊花開,春種早安排。

四、九九八十一,家裡做飯地裡吃。

五、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

六、麥鋤三遍無有溝,豆鋤三遍圓溜溜。

七、麥子鋤三遍,麥縫像條線。

八、麥子鋤三遍,皮薄多出面。

九、麥子鋤三遍,麥縫像條線。

十、春季造林好時機,因地制宜分樹種。


童十月T


二十四節氣之“驚蟄”

驚蟄,古稱“啟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太陽到達黃經345°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節……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

此前,昆蟲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到了“驚蟄節”,天上的春雷驚醒蟄居的動物,稱為“驚”。故驚蟄時,蟄蟲驚醒,天氣轉暖,漸有春雷,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古代分驚蟄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驚蟄三候所代表的花信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薔薇。”。

農事諺語

驚蟄吹起土,倒冷四十五。

春雷一響,驚動萬物。

春雷響,萬物長。

驚蟄春雷響,農夫閒轉忙。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還下桃花雪。

驚蟄有雨並閃雷,麥積場中如土堆。

二月打雷麥成堆。

驚蟄地氣通。

驚蟄斷凌絲。

地化通,見大蔥。

九盡楊花開,春種早安排。

九九八十一,家裡做飯地裡吃。

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

凍土化開,快種大麥。

大地化,快種葵花和蓖麻。

大麥豌豆不出九。

豌豆出了九,開花不結紐兒。

種蒜不出九,出九長獨頭。

驚蟄地化通,鋤麥莫放鬆。

麥鋤三遍無有溝,豆鋤三遍圓溜溜。

麥子鋤三遍,麥縫像條線。

麥子鋤三遍,等著吃白麵。

麥子鋤三遍,皮薄多出面。

驚蟄不耙地,好像蒸鍋跑了氣。

地化通,趕快耕。

到了驚蟄節,耕地不能歇。

驚蟄冷,冷半年。

關於驚蟄的詩詞

《春晴泛舟》(陸游)

  兒童莫笑是陳人,湖海春回發興新。

  雷動風行驚蟄戶,天開地闢轉鴻鈞。

  鱗鱗江色漲石黛,嫋嫋柳絲搖麴塵。

  欲上蘭亭卻回棹,笑談終覺愧清真。

《驚蟄》長卿

  陌上楊柳方競春,塘中鯽鰣早成蔭。

  忽聞天公霹靂聲,禽獸蟲豸倒乾坤。

《驚蟄》(左河水)

  一聲霹靂醒蛇蟲,幾陣瀟瀟染綠紅。

  九九江南風送暖,融融翠野啟春耕。

《觀田家》(唐)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廩物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義雀行和朱評事》(唐)賈島

  玄鳥雄雌俱,春雷驚蟄餘。

  口銜黃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歸,嘵嘵遺眾雛。

  雙雀抱仁義,哺食勞劬劬。

  雛既邐迤飛,雲間聲相呼。

  燕雀雖微類,感愧誠不殊。

  禽賢難自彰,幸得主人書。

《秦娥月/憶秦娥》(范成大)

  浮雲集。輕雷隱隱初驚蟄。

  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

  拂牆濃杏燕支溼。

  燕支溼。

  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水龍吟 壽族父瑞 堂是日驚蟄》

(吳存 ) 

今朝蟄戶初開,一聲雷喚蒼龍起。

  吾宗仙猛,當年乘此,遨遊人世。

  玉頰銀鬚,胡麻飯飽,九霞觴醉。

 愛青青門外,萬絲楊柳,都捻作,長生縷。

  七十三年閒眼,閱人間幾多興廢。

  酸鹼嚼破,如今翻覺,淡中有味。

  總把餘年,載松長竹,種蘭培桂。

  待與翁同看,上元甲子,太平春霽。

《驚蟄》(吳藕汀)

  杏花村酒寄千程,佳果滿前莫問名。

  驚蟄未聞雷出地,豐收有望看春耕。



白袍加身仗劍天涯


田間走一走,嗅一嗅泥土的芬芳;陽光曬一曬,拍一拍身上的塵土。願諸位,神清氣爽,身體康健;紫氣東來,財源滾滾。

驚蟄到了,萬物復甦,你甦醒了嗎?於詩詞中找尋驚蟄之美,於俗語中通曉祖宗之鑑。

詩詞中驚蟄之美

《憶秦娥》范成大

浮雲集。輕雷隱隱初驚蟄。

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拂牆濃杏燕支溼。

燕支溼。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范成大,南宋詩人,他曾常年在各地方當官,熟悉四方風土人情,他的詩中也多有體現。烏雲俏俏雲集在頭頂,雷聲似遠似近。雷聲喚醒了萬物,原來是驚蟄來到。斑鳩叫聲雜亂,還夾著一絲冷的風,輕輕吹拂著綠柳。

燻爐的香氣層層瀰漫,浸潤姑娘的絲帕,怕是哪家的閨秀等不及去感受這春意盎然吧!枝杈繁多的杏樹又怎麼耐得住寂寞,非要藉著春風輕拂院牆!春天的氣息拂過,連胭脂草都潤溼了呢!杏樹枝杈缺處遙望,亭閣下那獨自站立的是佳人麼!

這首詞由景到人,畫龍點睛,意境妙極了。如一幅畫,娓娓道來,觀畫的人都看痴了。驚蟄之後,萬物甦醒,鳥兒嘰嘰喳喳,綠柳隨風飄蕩,哪家的姑娘不貪戀這春之美色呢。

《擬古》 陶淵明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

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

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陶淵明,田園詩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是這位五柳先生的真實寫照了。這首《擬古》寫出了驚蟄後燕子歸來,自己的意志依然不變,借物抒情。陶淵明在隱居之後,寫了大量的田園詩。隱居後他是徹底地過農民生活,以詩人的眼光捕捉萬物的閃光之處。

農曆二月下了及時雨,春天第一聲雷喚醒了各路蟄伏眾生,草木也得到春之滋潤任意舒展。新來的燕子,已經住進了屋簷。你的巢還在,相約要歸來。自從我們分別後,門前無人打掃已經荒蕪。我心如匪石堅定不移,你是如何打算呢?借物抒情也罷,最美的是意境。

俗語中祖宗之鑑

驚蟄一聲雷,寒氣轉身回

一聲雷響,喚醒世間萬物,白蟲出來覓食,農民下地幹活。有詩“忽聞天公霹靂聲,禽獸蟲豸倒乾坤”。禽獸蟲豸都出來禍害莊稼,大有顛倒乾坤之勢,農人有得忙了。換個角度,這不正是萬物復甦,生意盎然的表現嘛。

驚蟄暖,秧成稈;驚蟄寒,秧成田

這句俗語看起來很矛盾,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是老祖宗根據多年天氣,總結的經驗。驚蟄過後,下一個節氣是春分。驚蟄這天要是寒冷,春分以後天氣就會很快回暖,莊稼也能較好的長起來。驚蟄這天要是溫暖,春分以後天氣就會非常寒冷,莊稼剛剛長出來就被凍死了。

驚蟄不在家,入伏不在地

驚雷喚醒萬物,人們當然下地幹活了。唐朝韋應物有詩“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埋。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這畫面想想都覺得美,田間耕地,用汗水換來一年的豐收。落日余光中,漢子牽著牛犢歸家,悠長的身影在大地上晃動。

編者:詞話今史


詞話今史


驚蟄,從沉睡到覺醒。

第一,驚蟄也是春耕的開始。俗語說:驚蟄春雷響,農夫閒轉忙。驚蟄,是播種希望的時節。因此,驚蟄時節的詩也有很多,筆者比較喜歡唐代韋應物的《觀田家》: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倉廩物宿儲,徭役猶未已。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第二,俗話說:“驚雷一聲,萬物春回。”所謂“春雷驚百蟲”,是指驚蟄時節,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越冬的蟄蟲。陶潛有詩曰:“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伴隨著陣陣春雷,經歷了早春的懵懂,仲春時節,這春意也漸漸得濃了起來。古人想象雷神一手持錘,一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

第三,人們還會常說,驚蟄順肝氣。因為中醫認為春季五行屬木,與肝相應,而肝主疏洩,不喜抑鬱而喜調達。所以春季養生要注意保持樂觀的心態,做到心胸開闊,愉悅自然,不要暴怒或悲傷抑鬱。


三兩梅花


關於驚蟄的詩詞很多,我給你搜集一些熟知這麼多,希望你喜歡。

1、驚蟄:春日驚醒,萬物驚喜。

《聞雷》

唐·白居易

瘴地風霜早,溫天氣候催。

窮冬不見雪,正月已聞雷。

震蟄蟲蛇出,驚枯草木開。

空餘客方寸,依舊似寒灰。


《秦樓月•浮雲集》

宋·范成大

浮雲集。輕雷隱隱初驚蟄。

初驚蟄。

鵓鳩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

拂牆濃杏燕支溼。燕支溼。

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驚蟄:隨春雨而至的,還有雷聲和閃電

《好事近·夢中作》

宋·秦觀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

飛雲當面化龍蛇,夭矯轉空碧。

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

《春晴泛舟》

宋·陸游

兒童莫笑是陳人,湖海春回發興新。

雷動風行驚蟄戶,天開地闢轉鴻鈞。

鱗鱗江色漲石黛,嫋嫋柳絲搖麴塵。

欲上蘭亭卻回棹,笑談終覺愧清真。

驚蟄: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擬古·驚蟄》

【東晉】陶淵明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

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

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義雀行和朱評事》

【唐代】賈島

玄鳥雄雌俱,春雷驚蟄餘。

口銜黃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歸,嘵嘵遺眾雛。

雙雀抱仁義,哺食勞劬劬。

雛既邐迤飛,雲間聲相呼。

燕雀雖微類,感愧誠不殊。

禽賢難自彰,幸得主人書。

驚蟄:和風細雨,春耕季節

《觀田家》

【唐代】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驚蟄俗語、諺語:

氣候:

未過驚蟄先打雷,四十九天雲不開。

冷驚蟄,暖春分。

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

驚蟄吹南風,秧苗遲下種。

農諺: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

九盡楊花開,農活一齊來


山晚望晴空


驚蟄,信手拈來的美麗詞句

驚蟄二月節

[唐]元稹

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

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鳩。

時候爭催迫,萌芽㸦矩修。

人間務生事,耕種滿田疇。

春晴泛舟

[宋]陸游

兒童莫笑是陳人,湖海春回發興新。

雷動風行驚蟄戶,天開地闢轉鴻鈞。

鱗鱗江色漲石黛,嫋嫋柳絲搖麴塵。

欲上蘭亭卻回棹,笑談終覺愧清真。

秦樓月·浮雲集

[宋]范成大

浮雲集。輕雷隱隱初驚蟄。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拂牆濃杏燕支溼。燕支溼。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菩薩蠻·春雨

[宋]蕭漢傑

春愁一段來無影。

著人似醉昏難醒。

煙雨溼闌干。杏花驚蟄寒。

唾壺敲欲破。絕叫憑誰和。

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





雨落一方


春雨驚春晴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驚蟄是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處於農曆一年之中的初春時節。驚蟄的到來意味著萬物復甦,也預示著新一年的農耕勞動又要開始了。古往今來,文人墨客都喜歡圍繞各種節氣、節日揮毫潑墨,進行多種創作,對於驚蜇當然也毫不例外了。下面我搜集了一些關於驚蟄的精彩古詩供大家欣賞!

1.憶秦娥 · 秦樓月

(宋)范成大

浮雲集,輕雷隱隱初驚蟄。

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拂牆濃杏燕支溼。

燕支溼,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2.西江月 · 春雷

(清)陸求可

半夜雷車驚蟄,初春雨腳穿江。

梅花應已滿山香,急駕蘭橈畫槳。

一帶青山如沐,半灣綠水停航。

白雲渺渺雪茫茫,明月天連紙帳。

3.聞蛙

(宋)趙蕃

驚蟄已數日,聞蛙初此時。

能如喜風月,不必問官私。

4.詠二四氣詩 · 驚蟄二月節

(唐) 元稹

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

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鳩。

時候爭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間務生事,耕種滿田疇。

5.春晴泛舟

(宋)陸游

兒童莫笑是陳人,湖海春回發興新。

雷動風行驚蟄戶,天開地闢轉鴻鈞。

鱗鱗江色漲石黛,嫋嫋柳絲搖麴塵。

欲上蘭亭卻回棹,笑談終覺愧清真。

6.有懷正仲還雁峰詩

(宋)舒嶽祥

松聲夜半如傾瀑,憶坐西齋共不眠。

一鼓輕雷驚蟄後,細篩微雨落梅天。

臨流欲渡還休笑,送客歸來始惘然。

掩卷有誰知此意,一窗新綠待啼鵑。

7.觀田家

(唐)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廩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里。

8.擬古 · 其三

(晉)陶淵明

仲春遘時雨,始雷發東隅。

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

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

先巢故尚在,相將還舊居。

自從分別來,門庭日荒蕪;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9.山房

(宋)陳允平

軒窗四面開,風送海雲來。

一陣催花雨,數聲驚蟄雷。

蝸涎明石凳,蟻陣繞山臺。

此際衣偏溼,熏籠著麝煤。

10.義雀行和朱評事

(唐)賈島

玄鳥雄雌俱,春雷驚蟄餘。

口銜黃河泥,空即翔天隅。

一夕皆莫歸,嘵嘵遺眾雛。

雙雀抱仁義,哺食勞劬劬。

雛既邐迤飛,雲間聲相呼。

燕雀雖微類,感愧誠不殊。

禽賢難自彰,幸得主人書。

關於驚蜇的精彩詩詞就分享這些,另外還有很多關於驚蜇的諺語,有興趣的可以去收集,謝謝大家關注🌹🌹🌹


冉冉升起wxs


一、有關驚蟄的詩

1、詠二四氣詩 · 驚蟄二月節

(唐) 元稹

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

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鳩。

時候爭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間務生事,耕種滿田疇。

2、春晴泛舟

(宋)陸游

兒童莫笑是陳人,湖海春回發興新。

雷動風行驚蟄戶,天開地闢轉鴻鈞。

鱗鱗江色漲石黛,嫋嫋柳絲搖麴塵。

欲上蘭亭卻回棹,笑談終覺愧清真。

3、《聞雷》

(唐)白居易

瘴地風霜早,溫天氣候催。

窮冬不見雪,正月已聞雷。

震蟄蟲蛇出,驚枯草木開。

空餘客方寸,依舊似寒灰。

雷打驚蟄前,四十九天不見天

雷打驚蟄前,高山好種田

二、有關驚蟄的俗語:

驚蟄聞雷米如泥

驚蟄雷鳴,成堆穀米。

驚蟄至,雷聲起。

驚蟄不耙地,好比蒸饃走了氣。

未到驚蟄雷先鳴,必有四十五天陰。

冷驚蜇,暖春分。

驚蜇刮北風,從頭另過冬。

驚蟄過,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

驚蟄不藏牛。

驚蟄一犁土,春分地氣通。

過了驚蟄節,春耕不停歇。

驚蟄聞雷,穀米賤似泥。

驚蟄春雷響,農夫閒轉忙。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還下桃花雪。

驚蟄有雨並閃雷,麥積場中如土堆。

二月打雷麥成堆。

驚蟄地氣通。

驚蟄斷凌絲。

地化通,見大蔥。



麗唯一123


詠二四氣詩 · 驚蟄二月節

(唐) 元稹

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

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鳩。

時候爭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間務生事,耕種滿田疇。

未到驚蟄雷先鳴,必有四十五天陰。

立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幹。

春雷一響,驚動萬物。

驚蟄春雷響,農夫閒轉忙。

二月打雷麥成堆。

冷驚蜇,暖春分。 驚蜇刮北風,從頭另過冬。

冬雖過,倒春寒,萬物復甦很艱難。

天氣漸漸寒轉暖,華北田野地化通。

天暖花開溫升高,畜禽打針防疫病。

立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