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最大的作品是哪幅?

刚发现


中国书法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其保护和传承,已经不仅仅是我们对自己民族文化艺术的责任,而且是对人类文化多样性、人类文化杰出样式的保存、发展、传承的责任。这种遗产的破坏、扭曲、损害与灭绝,不仅仅是对一国文化的伤害,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这种文化遗产一旦濒危,将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甚至受到来自全世界的批评、指责、声讨等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荣誉称号,在这个意义上也是一把双刃剑,是荣誉和责任并存的文化身份。

一般来讲,根据中国书协对大字书法的征稿要求,大字的尺寸超过15cm以上的都是大字书法。对于大字书法自古有之,古代人们给庭院楼阁、寺庙门头、名川大山等场所都要写上牌匾,这些牌匾都是大字,其字数由两个到四个甚至更多不等,但直径都是超过15到20cm的,古代最为杰出的大字书法家是汉代的萧何,他是第一位史料记载题写牌匾的书法家,还有后来的赵子昂、米芾、文征明等人,当然,从遗留下来的大字书法来看,《泰山经刚经》当属榜书第一。


(网络大字书法)

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时代大文豪。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的主要代表,“宋四家”之一。平常大家知道苏轼的诗词,了解书法作品的人都知道,苏轼也是为大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在书法界有着重要地位。

苏轼博学多才,他的书法结字精美,章法自然谐和,表现出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集五代书法家之所长,融合颜真卿、杨凝式书法风格,书法中自成一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有新意,不造古人”。

苏轼书法最显著的特点是厚重、拙浑,体现了他独具的绵中裹铁之运笔和用墨的特征。今天我们主要看看苏轼的大字书法,大家都知道写大字难度大,无论从用笔、章法布局到墨色变化上都有很高的要求。下面我们来欣赏苏轼的大字书法,希望有所启发。


(苏轼书法)

《西山记》是黄庭坚第一次谪官后,于57岁复出时,途径万州撰写的一件行书大字力作,此文是黄庭坚记游南浦西山的散文,融记事、写景、抒情于一炉,极自然、精炼,对万州风光竭尽赞美。


(西山记)黄庭坚

此书法巨制由二十条丈二对开通屏组成,高度达到3.84米,总长度达到16.8米,全文共372个字,由中国著名金石书画大家李奕声先生创作于2016年,为中国书法史上尺幅最大的石鼓文。


(竖屏观看)


全国第二届大字书法艺术展作品欣赏


敦煌煮文


中国书法最大的书法,是右军之《兰亭序》,震古烁今,奇峰独秀,空前绝后!

此之大者,非篇幅之大,乃是法度之大。

才气神韵之大。

惊天地泣鬼神之作,怎能不大?

《兰亭序》,凌驾于千古书帖之上,无可匹敌。汇聚魏晋风度,文章风骨,若游龙飞凤,天外飞仙。随心所欲,合于天地。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蜃海楼


360万平方公里的黄河滔滔江水蛟龙舞![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野牛无惧


我觉得中国书法最大的作品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

人民英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为纪念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革命烈士而修建的纪念碑。

人民英雄纪念碑通高37.94米,正面(北面)碑心是一整块花岗岩,长14.7米、宽2.9米、厚1米、重60.23吨,镌刻着毛泽东同志1955年6月9日所题写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箔大字。背面碑心由7块石材构成,内容为毛泽东起草、周恩来书写的150字小楷字体碑文。

碑文内容

碑身正面(北面)镌刻有毛泽东1955年6月9日的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金箔大字;背面是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金箔制成的小楷字体的碑文,毛泽东以一个诗人的气魄,为该纪念碑起草了碑文,并在1949年9月30日所举行了的该纪念碑的奠基典礼上亲自朗读了碑文:

“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碑文的书写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题词毛泽东共写了3幅,他还捎口信说,要多请专家提意见,问哪一幅可以用,也可以选取一些字重新编排。如果认为写得不够好,还可重写。

殷双喜说,“现在纪念碑上的8个大字,就是征求专家意见后,从3幅字中选取8个字重新编排而成的,极充分地体现了毛主席书法的神韵。”

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是由毛泽东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起草,周恩来亲笔书写的。

那时,周恩来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一遍碑文,前后共写了40多遍。最后周恩来挑选了自己最满意的一篇,拿到工地上征求雕刻家刘开渠的意见,诚恳地问:“怎么样?行不行?”刘开渠说:“以前只看到您的题词,还没有看到过您写这么多字、这么工整的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的价值,从作者、内容、使用场合等多重因素来综合考量。人民英雄纪念碑,题词由毛泽东书写,毛体自成一派,气势恢宏,大气磅礴,笔势遒劲有力,如激流闪电,有排山倒海的气势;碑文部分由周恩来总理书写,周总理书法自然天趣,用笔非楷非行非草,却又亦楷亦行亦草,完全是自家的书风,是其人格和才情的流露。

综上所述,“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可谓中国第一书法作品。



有知有味知味free


这个问题是我见到的附加描述最长的一个问题,提问者用了将近500字详细介绍自己创作2000平方米书法作品的非凡的艰辛过程。在回答问题之前,我必须先说明一下,我对作者创作精神感觉很震惊,但很不理解。

在当前举国抗疫的特殊时期,作为书法家不能亲临前线参展,用一幅书法作品表达自己对国家及医护人员抗疫精神的支持,这本是很值得人赞许的义举。事实上许多书法家似乎都在做这件事情,中书协会员们一批又一批不断推出抗疫书法作品,仅我看到的《送瘟神》、《武汉必胜》之类的作品都不下十幅,还有地方书法协会的会员们也都在用书法作品为前线加油,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这位书家在河南老家创作巨幅书法,与上边说的那些书法家们的义举并无二致,但问题是我们有没有必要奔着“中国书法最大作品”去整出来一幅2000平米的书法作品?

首先,既然称之为“书法作品”,就必须接受书法审美的挑剔,我不明白用一把扫帚再捆上大块海绵吸墨,赤脚拖着满地跑,是不是就不用顾及什么笔法墨法和章法?一幅满是脚丫子印的白布涂鸦与书法何干?

第二,根据作者自述,不计人力,总共花费在七八千元上下。当前的疫情给国家经济带来多大的创伤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国力再盛,也扛不住一切都停转,许多人单位都已经停发工资或是减半发放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为什么要大张旗鼓去做这种铺张浪费的事情?这些钱捐给武汉不是更好吗?你这样的“书法”作品,姑且不论你的书法水准高低,该怎么处理?该挂在哪里呢?

最后我来回答你的问题,你的作品的确是中国最大的作品,但不是书法。


永书101


一般来讲,根据中国书协对大字书法的征稿要求,大字的尺寸超过15cm以上的都是大字书法。对于大字书法自古有之,古代人们给庭院楼阁、寺庙门头、名川大山等场所都要写上牌匾,这些牌匾都是大字,其字数由两个到四个甚至更多不等,但直径都是超过15到20cm的,古代最为杰出的大字书法家是汉代的萧何,他是第一位史料记载题写牌匾的书法家,还有后来的赵子昂、米芾、文征明等人,当然,从遗留下来的大字书法来看,


俺是梁山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