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宛:一生一世一雙人

董小宛:一生一世一雙人

燭影搖紅,笙歌不息。槳聲燈影下的秦淮河畔走來一位二八佳人,回眸一笑,便醉了二十四橋的明月。

“美人如花隔雲端”,說得大概便是這等傾國傾城的女子。更何況她不僅有美貌,還色藝雙絕。

十五歲便畫出了傳世之作《彩蝶圖》,更兼詩詞曲賦、烹調茶道,樣樣精通,一時名噪江南,成為秦淮八豔之一。

“鈿轂春澆鬥畫裙,捲簾都道不如君。白門移得絲絲柳,黃海歸來步步雲。”她,便是秦淮河畔永遠的傳奇——董小宛。

一、家變

1624年,枕河而眠的蘇州“董家繡莊”喜得千金,繡莊老闆欣喜之下,為女兒取名董白,呵護備至。

然而,這樣幸福的生活卻在董白13歲那年戛然而止。那一年,董白的父親突然患了暴痢,撒手人寰。

董小宛:一生一世一雙人

父親去世後,董白母親傷痛之下在半塘河濱隱居,將繡莊的生意悉數委託給夥計打理。

誰料夥計卻見財起意,暗中動了手腳,將繡莊的資金卷得乾乾淨淨。

可憐董白一家孤兒寡母,雖然明知夥計搞鬼,卻毫無辦法,最終傳承百年的董家繡莊就此關張大吉,董白母親急怒攻心,一病不起。

命運彷彿跟董白開了個天大的玩笑。為了給母親治病,董白不得不踏入青樓畫舫,賣藝為生。

從此世間少了一個董白,卻多了一個秦淮八豔——董小宛。

絕世無雙的美貌,清脫出塵的氣質,讓董小宛很快在秦淮河畔豔名遠播。但與生俱來的的孤傲清冷,又讓董小宛從不願曲意逢迎那些腦滿腸肥的客人。

董小宛:一生一世一雙人

雖然淪落風塵,但賣藝不賣身依舊是董小宛不可動搖的底線。

這份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讓她名動士林,並由此結識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人——冒闢疆。

二、邂逅

冒闢疆第一次邂逅董小宛,是一個梧桐秋夜。那日清霜滿地,董小宛酣然歸來:

“面暈淺春,纈眼流視,香姿五色,神韻天然,懶慢不交一語,遂驚愛之。”一見鍾情,或許便是這樣。

冒闢疆心中小鹿亂撞之際,董小宛輕啟朱唇,悠悠說道:“早聞‘四公子’大名,心中傾佩已久!”

於是一夜無眠,兩人縱談時局,評說天下事。素衣淡妝的董小宛,就此在冒闢疆心裡生了根。

再次相聚,已是崇禎十五年春。當時董小宛母親剛逝,又受田弘遇搶奪佳麗的驚嚇,一病不起。

冒闢疆來看她時,昔日佳人已然奄奄一息。哪知冒闢疆一至,董小宛的生命卻突然散發出勃勃生機,第二天重病的小宛便不藥自愈。

董小宛:一生一世一雙人

說不清董小宛是在哪一個瞬間愛上了冒闢疆,但這次病好後,董小宛便認定了冒闢疆,洗盡鉛華,只願為冒素手做羹湯。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三、定情

這次匆匆一聚後,冒闢疆便再赴南京鄉試。臨行前許諾鄉試一結束,便立刻回蘇州為董小宛贖身,再相伴同回如皋。

誰知冒闢疆一去之後音信全無,放心不下的董小宛當即決定動身前往金陵尋夫。

趕赴金陵途中,董小宛不幸遇到土匪,幸虧董小宛及時藏身蘆葦之中才躲過一劫。待得歷經艱辛好不容易到達南京後,董小宛才發現此時鄉試正進行的如火如荼。

為了不影響冒闢疆考試,董小宛在江南貢院外等了三天,直到冒闢疆考完方才相會。

哪知待到放榜之日,冒闢疆卻再次落第,再加上家中老父仕途不順,冒闢疆遂無心戀愛,匆匆前往北方為父周旋。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金陵城上升起一片月,將董小宛踽踽獨行的身影,拉得很長很長。

董小宛:一生一世一雙人

四、持家

冒闢疆家中事了後,立刻趕回蘇州為董小宛贖身。不料董小宛名氣太大,鴇母說什麼也不放人,一番爭執驚動了名士錢謙益。

最終,錢謙益居中調停,外加慷慨解囊,出資三千兩幫小宛脫離樂藉,總算讓這對璧人喜結連理。

但秦樓楚館的生活到底影響了董小宛的婚姻,讓她只能以小妾的身份嫁入冒家,好在冒闢疆從未輕慢於她,還給了她一個“如夫人”的名份。

婚後,小宛孝敬公婆,照顧家人,閒暇時便與冒闢疆烹茶煮酒,品茗論藝,過著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生活。

知道丈夫愛吃火腿和薰肉,小宛就遍訪名廚,精研食譜,發明了美味可口的“董肉”。

還能讓“肉久者無油,有松柏之味”,惹得錢謙益都聞香而來,邊吃邊誇她的“董菜”就是“詩菜”。

董小宛:一生一世一雙人

不僅如此,董小宛還能做的“醉蛤如桃花,醉鱘骨如白玉,油鯧如鱘魚,蝦松如龍鬚,烘兔酥雉如餅餌”。

做得了山珍海味,也能做清粥小菜。她做豆豉“種種細料,瓜杏薑桂,以及釀豉之汁,極精潔以和之。豉熟擎出,粒粒可數,而香氣酣色殊味,迥與常別”;

做小菜則“蒲藕、筍蕨、鮮花、野菜、枸蒿、蓉菊之類無不採入食品,芳旨盈席”。

出得廚房,也入得廳堂。董小宛不但精於書法,還曾寫下“細字紅箋,類分縷析,極為瑰異精妙”的《奩豔》。

並且在主管家庭財務時,將家中賬目打理的井井有條,卻不曾私下留存一文錢或是一件首飾。

幾近完美的董小宛,靠著她的賢惠與溫柔,帶給冒闢疆,一段流光溢彩的歲月。

董小宛:一生一世一雙人

五、國破

可惜天有不測風雲,1644年,闖王大軍攻克京師,冒闢疆一家也不得不踏上了逃亡路。

逃難途中,一家老小不幸與清軍相遇,結果除董小宛冒闢疆等八人靠著裝死倖免於難外,其他家人俱都死在清軍刀下。

顛沛流離的生活讓原本富裕的冒家家財盡失,一貧如洗,幸好董小宛隨身帶著日常節省下的散碎銀兩,才能讓冒家渡過這段艱難歲月。

但更大的打擊還在後面,巨大的生活落差讓冒闢疆病倒了。為了照顧丈夫,董小宛在冒闢疆身邊一守就是幾個月。

冒闢疆冷了,董小宛就用自己的身體為他取暖,冒闢疆熱了,董小宛就一刻不停地幫他擦身扇風,按摩推拿。有時冒闢疆病痛難忍,衝著身邊的董小宛亂髮脾氣,董小宛也溫柔以待,任其責罵,只為丈夫能安心養病。

董小宛:一生一世一雙人

在董小宛無微不至的照料下,冒闢疆的病情終於好轉,可董小宛卻被折騰的骨瘦如柴,一病不起。

那年冬天,風雪正隆,陪伴了冒闢疆九年的董小宛溘然長逝,年僅28歲。

秦淮河畔,半塘水濱,再也聽不見那動人的天籟,看不見那絕美的容顏了。這位風華絕代的女子,終化為天上最美的雲霞,永遠陪伴在自己戀人的身畔。

參考資料:冒襄《影梅庵憶語》、王宇《哀豔多情董小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