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娃娃》:面具背後的黑洞,是自我個性的缺失

太多時候,因為不得已的原因,或許是為了生存,或許是為了避免一些自以為不必要的麻煩,我們會言不由衷地說:“沒關係。”其實內心早起了不小的波瀾呢?很多時候我們內心真的介意了。

2017年日本上映了六分三十七秒的短片《態度娃娃》,講述了一個驚悚而黑色幽默的故事,其內核是向我們揭示了面具背後個性的缺失。短片獲得了日本2017年的四佳導演最優秀獎和觀眾評審獎。

該短片講述的是一個叫艾莉的女孩,從小她面對任何人任何事都擺出一副笑臉,某天突然發現自己的臉變成了娃娃面具,除了微笑不會再有其他表情,她的笑臉被星探發現,並很快成為了明星,受到眾人追捧,可艾莉卻越來越討厭自己一成不變的笑臉,在金魚的鼓勵下,她終於在一次演唱會上砸碎了自己的臉譜,可是面具後面只有黑洞,自己的真臉早已不存在了......

影片探討了關於人性的深刻話題。影片呈現出一種荒誕和驚悚的效果,留給了我們深深的思考,究竟我們是怎麼丟失了自己的個性?

《態度娃娃》:面具背後的黑洞,是自我個性的缺失


01、面具帶有多重意象,更加精準地詮釋了偽裝在表象之下的人性

短片中的艾莉認為“只要很有決心的笑,什麼問題都能解決”,所以最後她的臉變成笑臉面具,她感到了深深的恐懼和不安感,這個面具貫穿了全劇,導演借用“面具”這個意象,來表達人性中的一些深刻寓意:

  • 僵硬的臉譜

短片中的笑臉面具“人見人愛”,似乎完美,但終究只是一個陶瓷面具,一個僵硬的臉譜,缺少了真情實感。這樣僵硬的臉譜一敲就碎,就算是再完美,也少了一分真實感,且無法長久。

  • 人和人之間的隔閡和屏障

面具的另一個隱喻就是隔閡,人一旦帶上了面具,彼此之間就產生了隔閡,因為面具上的表情並非是內心的真實想法,相處起來彼此會人為地豎起了一道屏障。

我們從短片中可以看出人一旦帶上了面具就彼此有了障礙,內心是疏離的,有時明明近在咫尺,心卻隔著千山萬水。

  • 虛幻的表象下空洞虛無的人生態度

其實面具的最內核隱喻是內心一成不變的人生態度,這是這部短片的核心思想,所以短片取名為《態度娃娃》。短片中的艾莉給人一種刻板的人設,從小到大一成不變的人生態度,其實就是一種空洞虛無的人生態度。

雖然她也曾經在小金魚的鼓勵下打碎了原有的面具,可是很快又戴上了一個新的面具,她的人生態度依舊是:一貫迎合他人,沒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最後她發出了感慨:“接下來我該換哪種臉呢?”

《態度娃娃》:面具背後的黑洞,是自我個性的缺失

02、短片採用的是一種插入式倒敘和反差的敘事策略,使影片情節更具衝突性,製造出一種黑色幽默

為了將影片中所反映的主題和核心點更加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同時為了在有限的六分鐘時間裡將影片的內核深入人心,影片採用了獨特的敘事策略來彰顯了它的獨特魅力和內核。

①開始採用了插入式倒敘手法,開宗明義拋出影片的懸疑點和核心點

《變臉娃娃》一開始就用了插入式倒敘片段,艾莉問好朋友:“我是不是和別人不一樣?”這就為影片埋下了一個懸疑式的問號,另一作用就是開宗明義地亮出短片的核心點“面具”。

這個場景給觀眾留下了幾個疑問:

  • 艾莉的臉為什麼變成了瓷娃娃的臉?
  • 艾莉的好朋友表面上似乎對於艾莉很熱情,可為何總覺得熱情中透著一股拒人於千里之外的冷漠?

導演聰明地將問題拋給了觀眾,讓觀眾帶著疑問和思考觀看影片,這樣有助於劇情的一步步展開和推進,同時觀眾在不知不覺中有了強烈的代入感,想要一探究竟為快。

《態度娃娃》:面具背後的黑洞,是自我個性的缺失

②短片採用了四個設置巧妙的反差場景,不僅引發觀眾的深思,同時使影片更具層次感,故事更具張力

  • 自我感覺和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反差

“我最近有沒有哪裡不一樣?”惠莉向幾位好朋友求證。好友露出鯰魚的微笑,風輕雲淡地說:“沒有變化啊。”接著,很快就把注意力放在自己新做的水晶指甲上了。

艾莉看到自己成了被戴上面具娃娃,內心惶恐不安,於是她去問好朋友,豈料朋友的態度看似真誠,實則敷衍。可見,有時候對於我們自己來說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對於旁人來說根本是無足輕重,不足掛齒。

  • 艾莉臉上表情和內心世界的反差

當艾莉的弟弟踢球時弄翻了魚缸,小金魚死了,弟弟不安地向她抱歉,艾莉面帶微笑地說:“沒關係,”其實內心卻很傷心。短片中多處出現艾莉臉上表情和內心世界的巨大反差,以此突出艾莉的人生態度:無論面對任何事任何人,都要微笑面對,所有的不滿情緒都默默壓抑在心底深處。

艾莉為了成為別人心目中的完美形象,在不斷強迫自己快樂,漸漸喪失了悲傷、快樂的真實情緒,喪失了真實地感受喜悅、悲傷、感動等真情實感的能力,隱藏在微笑面具下的,是空無一物的自我,這才是最可悲的。

《態度娃娃》:面具背後的黑洞,是自我個性的缺失

  • 擁有眾多粉絲的表象和身邊朋友遠離的反差

艾莉成為了明星之後,擁有了無數的粉絲的追棒和簇擁,但現實生活中的她變得比以前更孤獨了,她約了好朋友見面卻遭拒絕,她還意外發現好友其實就在餐廳的另一角落喝茶聊天,他們聊天的話語不時飄了過來:“反正她只會傻笑而已。”

細思極恐,其中一個好友還是艾莉的忠實粉絲,她留著和艾莉一樣的髮型,戴著一樣的面具,然而她對於艾莉同樣是嗤之以鼻。也許我們在喧囂的城市中,內心卻更加孤獨。

也許這就是人性,遠香近臭,雖然有點扎心,可這就是現實。

  • 虛假的微笑面具讓艾莉感到恐懼,但卻博得了眾多粉絲喜愛,成為了他人人生的動力

艾莉發現自己的臉變成了面具後感到非常惶恐,卻意外被星探發現,從此艾莉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明星,成為了人人爭相模仿的偶像,艾莉覺得不可思議:“這不可能。”

這種帶點諷刺意味的反差令人啼笑皆非,我們不得不捫心自問,當我們置身於網絡世界的汪洋大海中,每天鋪天蓋地的資訊和新聞向我們席捲而來,我們真的還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嗎?我們還能夠堅持做一個有獨立見解的人嗎?

《態度娃娃》:面具背後的黑洞,是自我個性的缺失

03、影片中糅合了科幻、驚悚,黑色幽默、懸疑等多種元素,採用了蒙太奇的拍攝方式,深化了主題

影片採用了一種跳躍式的蒙太奇拍攝技巧,還多次運用長焦鏡頭拍攝手法來表現人物的內心波動和情緒,藉此推動劇情的發展,不斷深化和突出主題。

比如影片中運用長焦鏡頭遠拍的手法拍攝艾莉和朋友之間的對話,觀眾可以強烈感覺到艾莉被朋友漠視下的無奈和壓抑感。同時影片中多處運用到長焦鏡頭近拍,尤其是在拍攝艾莉的面部表情中運用了這種技巧,使觀眾透過這種機械的面具感受到她內心世界。

影片雖然只有短短几分鐘,可是卻糅合了多種表現元素,進一步烘托出影片的主題。

  • 科幻的場景:金魚的出現有點帶著科幻色彩,其實金魚就是艾莉心中另一個覺醒和抗爭的自我,但是運用小金魚和艾莉的見面以及對話的場景,更具有場景感和衝突感,同時產生一種驚悚的效果。
  • 黑色幽默
    :影片中借用誇張,近似荒誕的手法,打造了艾莉這麼一個形象,她為了迎合他人,最後卻泯滅了自我,展現了一出由一幕幕艾莉的痛苦和粉絲的狂熱、荒謬的現實與複雜的人性的反差而形成的劇情,實則是對於殘酷現實生活的一種尖銳而深刻的諷刺。
  • 懸疑式的開局和開放式結局:懸疑式開局引起觀眾的濃厚興趣,開放式結局則引發觀眾的感悟和思索,首尾相應,影片雖短,卻意味深長,回味無窮。


《態度娃娃》:面具背後的黑洞,是自我個性的缺失

04、這個關於“面具”的故事,荒誕中帶點驚悚,影片的本質是對現實社會的映射與批判

①若不能擁有“被人討厭”的勇氣,就感受不到真正被“看到”的快樂和踏實

艾莉因為過分在意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從而變成了一個沒有無法表達任何情緒的面具瓷娃娃。

其實我們的很多不快樂來自於,太想得到他人的認可,只有當我們清醒認識到這一點,才會真正敢於表達自己的情緒,那樣的我們才會變得更加真實,如果我們連自己真實的情緒都不敢面對,那麼我們是無法感受到快樂和踏實感。

日本作家岸見一郎在《被討厭的勇氣》中說到:

你追求別人的認同,這是本能,人屈從這種本能,所以無法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所以,真正的自由,是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②在這個價值感趨同的快節奏時代,我們應該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擁有自己的獨立見解

影片中的艾莉是可悲的,她被戴上了一個笑臉面具,從此失去了表達自己真實情緒的面孔,然後那些推崇她的粉絲何嘗不是可悲的呢?他們在媒體和商家的大力宣傳攻勢下,盲目追星,完全失去了自己的判斷力,變成了人云亦云的傳聲筒。

我們生活在這個快節奏時代,資訊日益發達的網絡時代,如果我們喪失了最基本的辨別能力,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喪失了獨立思考能力,那麼我們很可能被更新換代的智能人取代。

也許這就是影片的真正內核:不要因為維護一個虛幻的假象而壓抑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情感,喚醒我們內心的自我意識,保持清醒的辨別和判斷能力,不隨波逐流,

結語:

短片《態度娃娃》是一部帶有驚悚意味的科幻短片,但是短片反映出來的內涵卻發人深省,也觸發了我們對於現實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一些現象予以了深思,也許這就是電影的真正用意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