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硬核硬措施”保障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然而“新冠肺炎”却借助返乡大潮,直接影响了全国人民合家团聚的心情,阻挠了不少贫困群众外出务工、发展产业的攻坚行动。

面对疫情,面对脱贫,延安市黄龙县委、县政府主动作为,积极部署,准确分析疫情带来的红与黑,科学制定防返贫激励措施,引导贫困群众投身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鼓励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发展优势主导产业,千方百计提升群众收入和幸福指数。

准确分析,变“疫情影响”为“潜在动力”

面对疫情影响,受中风险以上地区各类企业、工厂复工复产难度加大,开赴外地务工就业的贫困群众被困家中,原有劳务关系无法正常履行,耽误的是贫困群众一天天的时间和劳动力,增加的是一笔笔只出不进的经济负担。黄龙县积极开展“两摸一析三应对”专题攻坚行动(即:全力摸排贫困群众外出务工意愿和产业发展需求;分析每一户建档立卡群众就业产业发展方向;建立本地岗位需求对接清单、产业发展补助清单、外出务工补助清单三方面应对措施),全力保障和增加困难群众收入。出台了《黄龙县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十条措施》、《关于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优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的指导意见》、《黄龙县光伏扶贫电站收益分配实施细则》,谋划举办“县域贫困劳动力就业需求和本地企业岗位设置洽谈会”,设立扶贫车间、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劳动力奖励标准,落实疫情防控期间外出贫困劳动力交通补助政策,开发卫生保洁、护林防火、护路养路等公益性岗位,最大限度保障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务工,确保贫困群众持续增收。截止目前,落实光伏扶贫资金277.8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298个,对接28家本地企业,提供就业岗位6类113个。

“外面疫情严重,我们也不想让儿子外出务工冒风险,能在黄龙打工,是最好不过了!在跟前打工,家里有农活忙不过来的时候,还能回家帮忙和照顾我们老两口”贫困户张芳民说,“两摸一析三应对”专题攻坚行动恰恰迎合了部分贫困群众的心声,解决了贫困户的急盼难问题。

科学谋划,变“扶持政策”为“增收抓手”

一年之计在于春,面对疫情影响,如何解决春耕备耕种苗采购、农资保障、资金流转等问题,成为全年脱贫产业发展,保障群众增收的重中之重。黄龙县为统筹推进农业产业春季生产,积极解决当前春耕备耕突出问题,针对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出台了“一保三助两增收”应对政策,(即:一保,建立村镇县三级生产要素缺口快速反应机制,村收集、镇归类汇总、县统筹协调保障供应;三助,用好用活支持产业发展奖补资金、小额信贷、互助资金,解决产业发展资金缺口;两增收,积极沟协调周边省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点对点供应,县干果公司、县产投公司等县属企业按照高于市场销售价的标准,收购贫困群众苹果、核桃、蜂蜜等农产品,有效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保障贫困群众增收),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当前扶贫小额信贷相关工作的通知》,出台了支持产业发展设施农业、矮化苹果、中药材种植、大田蔬菜培育、设施养殖等具体财政资金补助标准,注入了扶贫小额信贷风险担保基金1000万元和互助资金125万元(累计达到1979万元),有效缓解贫困群众产业发展资金问题。截止目前,投放一期产业发展奖补资金283万元,发放互助资金借款296笔399.6万元。

黄龙县将继续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冠肺炎疫情和脱贫攻坚做出的重要批示、指示、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两仗”必胜信心,主动担当,以“一查一补两落实”工作为抓手,扎实推动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开展,确保在积极应对疫情影响的同时,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