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以后,必须放支架吗?

心健康


应该这样说,在时间窗内的心梗患者,符合条件的越早放支架越好,但并非所有的心梗患者都需要放支架。

所谓心肌梗死,是由于冠脉供血和心肌耗氧平衡被打破,冠脉供血持续出现问题,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而发生的坏死。所以对于急性心梗患者,越早开通闭塞的冠脉血管就可以越挽救更多的心肌细胞,对预后有决定意义。而急诊PCI是最简单粗暴也最有效的开通冠脉血管的方法,既可以明确冠脉情况指导下一步处理方案,又可以直接处理闭塞的血管,使冠脉重新恢复血供,挽救濒死的心肌。但是否都需要放支架,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临床上相当一部分急性心梗的患者,是发生于冠脉狭窄只有50%左右的患者,这部分患者发生心梗是因为易损斑块破裂诱发血栓导致的急性冠脉闭塞,经抽取血栓或静脉溶栓后,是不需要放支架的。

还有一部分心梗患者的冠脉狭窄程度也不到70%,发生心梗是由于冠脉持续痉挛导致的,也是不需要放支架。

还有一部分患者造影发现使三支病变或左主干严重病变等,有可能需行冠脉搭桥治疗。

当然,对于冠脉狭窄程度超过70%,又在时间窗内的急性心梗患者,不要犹豫,越早放支架越好。我国很多大中城市的三甲医院都开通了胸痛中心的绿色通道,就是为了对符合条件的急性心梗患者行急诊PCI治疗,是治疗心梗最有效的方法。



简单讲,对于心梗患者,应以最快速度送到胸痛中心,立即行急诊PCI治疗,符合条件的应立即放支架;不需要放的也可以先开通血管,并指导下一步处理方案。


医患家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支架植入能够使患者的冠状血流得到有效的恢复,较好地挽救患者的濒死心肌,缩短患者的病程,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痛苦。

心梗一定要做支架吗?

没有绝对的事情,心梗患者需不需要放支架要根据病情来定。

首先要做急诊的冠状动脉造影,根据情况考虑是否放支架。根据医生的经验,造影结果如果显示狭窄不严重,只是血栓比较多,抗凝治疗也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专家建议冠状动脉狭窄超过75%以上的患者可以考虑植入支架,对于狭窄程度轻的患者建议非支架治疗,毕竟支架植入也是有风险和并发症的。

其次,支架置入还有血管狭窄数量的限制。支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冠脉多个血管都有问题,需要每支血管都安放一个支架,这种情况下建议放弃支架植入,转为做搭桥手术。如果患者放置了好几个支架,日后发生再狭窄,由于放置位置不适,不能进行搭桥手术治疗,就会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另外,血管痉挛引起的严重的心绞痛、心肌梗死是不适宜做支架的。血管痉挛就是血管不明原因的收缩,引起血管狭窄,从而影响了器官的供血,这种状态往往是可逆的,可以自行恢复或者用药后恢复。

最后要明确的是,无论是支架还是搭桥,都是改善严重的心绞痛、缓解心肌缺血的办法,治标不治本,后续仍需配合药物治疗。


健康之初


“冠心病患者一定要放支架吗?”其实这个答案是否定的


放不放支架,要看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冠脉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患者的心肌缺血,是由于微循环障碍所引起的,这个是不可能通过支架的放置来解决问题的。


另外一个如果是冠脉的功能异常所造成的冠心病,比方说冠脉的痉挛,也是不能通过支架的放置来解决的。


如果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狭窄,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通过放置支架来解决。当然,具体要看这个冠脉狭窄的严重程度,同时还要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


一般来说,如果大的冠脉血管直径超过了90%,我们就可以直接来进行支架的治疗。如果这个冠脉的直径小于90%,大于70%,要结合患者的临床情况是否有心肌缺血的证据,来决定是否进行支架的治疗。那么如果对于直径狭窄70%以下,一般来说不考虑支架的治疗。


我是心血管内科医生张辉,有相关疑问可以关注我,每日为大家科普心血管知识!也可以私信联系我,闲时我尽快回复!


心血管康复张辉医生


我是“健康医学百科”,在三甲医院工作20年。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一些熟人或朋友向我咨询,得了心梗,到底做不做支架呢?

其实,做不做支架,取决于血管狭窄程度。如果血管狭窄到了一定程度,就需要安装支架。支架的作用,并非是一劳永逸的。不是说安了支架,就不用吃药不用检查了。

打个通俗的比方吧,我们的血管好比水管的管道,而有病变的血管就像是被身体里的“淤泥”(其实就是血管里的斑块)堵塞,大家可以想像水管堵塞后是什么情形。

而安装了心脏支架以后,仅仅是针对现有的“管道”进行了疏通,水管还是那个水管,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更换,只是相对疏通而已。尤其是对于一些存在多处动脉粥样斑块病变的患者来说,冠脉支架置入术只能解决部分斑块脱落造成的局部血管堵塞或局部血管狭窄问题,并不能全面解除病变造成的威胁。

如果血管狭窄的程度并不高,一定要在心血管专科医生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服用相关药物。

还有以下情况,一定要注意。就是当心梗患者突然出现胸痛、牙痛或者胳膊疼,恶心呕吐、大汗淋漓等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最好是拨打120急救电话。这种情况极有可能是发生了急性心肌梗死,千万不能有丝毫大意和犹豫。

我是“健康医学百科”,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见,可以相互交流或在留言区探讨!


健康医学百科


当发生心梗的时候,人体会有多种症状出现,而且还可能会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的发生。而对于心梗治疗方法有三,主要是溶栓、PCI术、药物保守治疗。急性心梗及时行PCI治疗能挽救濒临坏死心肌,改善长期预后。

那么,心梗一定要做支架吗?下面为您解答!

心肌梗死的患者我们首先要看他心肌梗死的面积,引起血管病变的心肌坏死的范围来决定。

心梗的患者不是100%的需要做支架,比如说心肌梗死,患者血管急性痉挛引起来的心肌梗死,那么痉挛解除了,但是它血管并没有明确的严重的狭窄,那这种患者是不需要做支架的。

还有一种女性的患者,比如说我们叫伤心综合症,这种患者是由过度悲伤引起来的突发的类似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表现,心电图可以有广泛的ST段抬高,彩超可以表现为心肌运动的异常,那么这部分患者也是不需要做支架的。

还有一部分患者,那么进行抽栓之后血管的狭窄程度并不是非常严重,那么这部分患者也不需要做支架。

但是,哪些心梗患者需要做支架呢?

这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决定,临床上心肌梗死分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性心肌梗死。若是突发急性心肌梗死12小时以内,尤其是6小时以内,需尽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明确引起心肌梗死的血管,如果医生说适合做支架,只要条件许可,就要坚定的选择支架植入。

主要是由于支架植入治疗能帮助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心脏血液供应,避免或减少心肌坏死。若由于各种原因,心肌梗死急性期已过,此时是否需要行支架植入治疗,就得根据相应的检查来评估了。

或者心肌梗塞后,仍然有反复心绞痛发作,心绞痛时心电图有缺血改变,支架植入也能帮助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不管怎么样,心肌梗塞是否需要支架植入治疗,得结合患者病情,由医生综合判断。

心梗发生后,在家里应该怎么调养?

1、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宽以待人。不要过于激动兴奋或悲伤,以免诱发心梗。

2、合理安排饮食,饮食不宜过饱,肥甘厚味的食品也建议少吃或不吃,要让病人多吃水果、蔬菜,饮食宜清淡,平时要保持大便通畅,切忌暴饮暴食,避免吸烟酗酒。

3、定期复查会诊,以便及时掌握心脏功能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和适当安排体力活动,避免心肌潜在性病变恶化。

4、适度锻炼身体,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的功能,减少心绞痛和再次梗塞的发生。锻炼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可选择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慢跑、练气功、骑自行车等运动项目。

一般脉率应控制在每分钟100次左右即可,倘若发生胸痛气急大汗、头昏等现象,应立即停止,必要时请医生诊治。


长春同城


心肌梗死也就是心脏的冠状动脉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产生堵塞,心脏的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从而引起相应的心肌缺血坏死。急性心梗的死亡率很高,不懂大家看过《教父》这部电影没有,老教父的去世很有可能就是因为急性心梗发作。当时老教父正在和他孙子在打闹,忽然间面容痛苦、手捂胸口、最后无法站立倒地不起……这些基本上表现出了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时的状态。心梗发作时挽救生命就得跟死神赛跑,争分夺秒地恢复冠状动脉的通畅,恢复心脏的血供。

那么,心梗发作一定要做支架吗?

举个例子吧,曾经县医院送了一个急性心梗的病人到我们医院,病人在胸痛发作的时候第一时间赶到县医院,县医院也第一时间诊断心梗、并第一时间给予溶栓治疗。为了明确溶栓后是否需要进一步植入冠脉支架,于是第一时间转到我们医院。我们给病人做造影的时候发现病人的冠状动脉大部分都已经通畅了,狭窄程度远远小于75%,并不需要做支架植入,只需要规律服药即可。

所以说,心梗也不一定都要做冠脉支架!这个病人比较幸运,治疗也比较及时,第一时间通过溶栓打通了血管,避免了进一步支架手术。但是,实事求是地讲,目前治疗急性心梗最好的办法还是冠脉介入治疗,大部分心梗还是需要做支架手术的。

是否需要植入支架是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冠脉狭窄的程度决定的,一般来说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5%,并且出现胸痛、胸闷症状的时候,做好还是植入冠脉支架,撑开狭窄的部分的血管,保证心脏的血供。

冠脉介入治疗是很成熟的技术,而且也是一个微创手术,只需要在上肢或者下肢的一条动脉开一个小口就行了,大家没不要太过恐惧。手术当然会有一定的风险,但相比于心梗引起的猝死风险,手术的风险是很值得去承受的。

我是全科医生,我尽量用通俗易懂的文章给大家传播健康知识,码字不易,如果觉得我讲的对你有帮助,请点赞或者加关注吧。如果觉得有用,还可以转发给身边需要的朋友哦!


全科吴医生


作为心内科医生,每年接触上百例急性心肌梗死,对于能够到达有支架技术医院的患者,那是幸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支架确实能够给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带来好处,提高生存率

因为支架技术的出现,使得原来急性心肌梗死的死亡率高于30%,目前降低到10%以下,这就是支架给急性心肌梗死带来的好处。国内外所有的关于急性心肌梗死是否支架的研究都显示,支架是明确能够给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带来好处的。所以,国内外指南都推荐如果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首先选择支架抢救,如果在短时间内无法抵达能够支架的医院,或医院导管室暂时无法进行手术,那么可以选择先溶栓。


第二、只有少数急性心肌梗死接受了支架

直到目前仍只有少数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能够有机会接受急诊支架抢救。目前除了大部分一线城市三甲医院和部分二线城市三甲医院有能力开展急诊支架术,其他大部分医院没有这种条件。我国目前仅有不足10%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机会进入绿色通道接受急诊支架抢救。

所以,能够接受支架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是幸运的。

这就回答了主题,心梗一定支架吗?

还有一小部分急性心肌梗死,即使到了能够支架的医院,做完造影,也不需要支架。比如说冠脉痉挛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没有固定狭窄,只是血管痉挛引起的,自然不能支架;比如小血管梗死,一方面没有那么小的支架,一方面小血管梗死低风险;比如血管已经再通,血流恢复三级,可暂时不支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总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来说,如果能第一时间到达能够急诊支架的医院,那么最好选择支架,因为支架的的确确能够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生存率!


心血管王医生


什么急性心肌梗死呢?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1. 有心梗患者应立即给予吸氧和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血液动力学异常和低氧血症。
  2. 合并左心衰竭(肺水肿) 和(或)机械并发症的患者常伴严重低氧血症,需面罩加压给氧或气管插管并机械通气。
  3. 心梗伴剧烈胸痛患者应迅速给予有效镇痛剂,如静脉注射吗啡3 mg,必要时间隔5 min重复1次,总量不宜超过15 mg。
  4. 注意保持患者大便通畅,必要时使用缓泻剂,避免用力排便导致心脏破裂、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1. 发病12h以内,发作时间至介入治疗时间延迟大于120 min,无溶栓禁忌证;
  2. 发病12~24 h仍有进行性缺血性胸痛和至少2个胸前导联或肢体导联sT段抬高>0.1 mV,或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若无直接介入条件,溶栓治疗是合理的;
  3. 计划进行直接介入前不推荐溶栓治疗;
  4. ST段压低的患者(除正后壁心肌梗死或合并aVR导联sT段抬高)不应采取溶栓治疗;
  5. 心梗发病超过12 h,症状已缓解或消失的患者不应给予溶栓治疗。
  1. 直接PCI: (1)发病12h内(包括正后壁心肌梗死)或伴有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的患者;(2)伴心原性休克或心力衰竭时,即使发病超过12 h者;(3)常规支架置人;(4)一般患者优先选择经桡动脉入路,重症患者可考虑经股动脉入路。
  2. 溶栓后PCI:溶栓后尽早将患者转运到有PCI 条件的医院,溶栓成功者于3~24 h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血运重建治疗;溶栓失败者尽早实施挽救性PCI。
  3. CABG(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当心梗患者出现持续或反复缺血、心原性休克、严重心力衰竭,而冠状动脉解剖特点不适合行PCI或出现心肌梗死机械并发症需外科手术修复时可选择急诊CABG。
  1.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使血栓素A2合成减少,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2. P2Y12受体抑制剂:干扰二磷酸腺苷介导的血小板活化。
  3. GP(血小板糖蛋白)lI b/IIIa受体拮抗剂:高危患者或造影提示血栓负荷重、未给予适当负荷量P2Y12受体抑制剂的患者可静脉使用替罗非班或依替巴肽。
  1. 直接PCI患者:静脉推注普通肝素(70~100 U/kg),维持活化凝血时间250~300 s。使用肝素期间应监测血小板计数,及时发现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2. 静脉溶栓患者:应至少接受48 h抗凝治疗 (最多8 d或至血运重建)。
  3. 溶栓后PCI患者:可继续静脉应用普通肝素,根据ACT结果及是否使用GPlI b/IIIa受体拮抗剂调整剂量。
  4. 发病12 h内未行再灌注治疗或发病>12 h 的患者:须尽快给予抗凝治疗。
  5. 预防血栓栓塞。



介入有什么优点呢?

介入治疗较药物治疗疗效可靠、直接、迅速、理想,可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国际上已经成为治疗急性心梗的首选。介入治疗不通过外科开胸手术,不需要全身麻醉。在X线指引下,通过穿刺挠动脉或股动脉,将治疗器械送至冠状动脉闭塞部位

  1. 再通率高、残余狭窄轻、EF值高,再梗死率、病死率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
  2. 对老年、再发MI、第一次梗死时舒张压<100mmHg和心率>100次/分的心力衰竭患者疗效更好
  3. 特别是那些存在溶栓禁忌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获益更大
  4. 可降低心梗发作的病死率

总结:心肌梗死一旦发作,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介入治疗安全有效,成功率较高,技术成熟,已经可以作为首选治疗了。

欢迎大家留言评论,觉得写得不错的话,记得点个赞哦!如果还想了解其他健康知识,关注我,私信为你解答!


医疗工作者张


当发生心梗的时候,人体会有多种症状出现,而且还可能会有多种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死亡的发生。而对于心梗治疗方法有三,主要是溶栓、PCI术、药物保守治疗。急性心梗及时行PCI治疗能挽救濒临坏死心肌,改善长期预后。

那么,心梗一定要做支架吗?下面为您解答!

心肌梗死的患者我们首先要看他心肌梗死的面积,引起血管病变的心肌坏死的范围来决定。

心梗的患者不是100%的需要做支架,比如说心肌梗死,患者血管急性痉挛引起来的心肌梗死,那么痉挛解除了,但是它血管并没有明确的严重的狭窄,那这种患者是不需要做支架的。

还有一种女性的患者,比如说我们叫伤心综合症,这种患者是由过度悲伤引起来的突发的类似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表现,心电图可以有广泛的ST段抬高,彩超可以表现为心肌运动的异常,那么这部分患者也是不需要做支架的。

还有一部分患者,那么进行抽栓之后血管的狭窄程度并不是非常严重,那么这部分患者也不需要做支架。

但是,哪些心梗患者需要做支架呢?

这要根据患者的病情来决定,临床上心肌梗死分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性心肌梗死。若是突发急性心肌梗死12小时以内,尤其是6小时以内,需尽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明确引起心肌梗死的血管,如果医生说适合做支架,只要条件许可,就要坚定的选择支架植入。

主要是由于支架植入治疗能帮助开通闭塞的血管,恢复心脏血液供应,避免或减少心肌坏死。若由于各种原因,心肌梗死急性期已过,此时是否需要行支架植入治疗,就得根据相应的检查来评估了。

或者心肌梗塞后,仍然有反复心绞痛发作,心绞痛时心电图有缺血改变,支架植入也能帮助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不管怎么样,心肌梗塞是否需要支架植入治疗,得结合患者病情,由医生综合判断。

心梗发生后,在家里应该怎么调养?

1、要保持稳定的情绪,宽以待人。不要过于激动兴奋或悲伤,以免诱发心梗。

2、合理安排饮食,饮食不宜过饱,肥甘厚味的食品也建议少吃或不吃,要让病人多吃水果、蔬菜,饮食宜清淡,平时要保持大便通畅,切忌暴饮暴食,避免吸烟酗酒。

3、定期复查会诊,以便及时掌握心脏功能的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和适当安排体力活动,避免心肌潜在性病变恶化。

4、适度锻炼身体,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的功能,减少心绞痛和再次梗塞的发生。锻炼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可选择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慢跑、练气功、骑自行车等运动项目。

一般脉率应控制在每分钟100次左右即可,倘若发生胸痛气急大汗、头昏等现象,应立即停止,必要时请医生诊治。

以上便是关于心梗的一些问题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康爱多健康生活汇


心肌梗死是什么?说直白点就是心脏的主要血管堵死了,导致那一块的心脏肌肉没有血供,而出现的缺血性坏死,就叫做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可出现胸闷胸痛等情况,严重时可有一种濒死感,症状不典型时可只出现无关紧要的部位疼痛或恶心呕吐、反胃等,而这些症状又常常被忽略。

在一般情况下可由简单的心电图发现,再通过冠脉造影来确诊。



心脏支架是一种介入手术,通过支架把狭窄堵塞厉害的部位整通畅,形成再灌注。

任何事情都有风险,虽说支架手术在国内外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了。

但患者及患者家属都应该正确认识这个风险问题,懂得判断利弊。

这种情况下,时间就是生命,不要犹豫不决错过“黄金6分钟”,造成遗憾。


所以说,在医生建议您做心脏支架手术而不建议你保守治疗时,不敢说说百分之百,但基本上是做了支架才有活下来的希望。

但做了支架手术并不代表一劳永逸。

患者更应该懂得:

①如何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生活;

③面对危险因素时的控制与拒绝(如血糖、血压、血脂的有效控制,如烟酒的拒绝等)。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好好的!!!

(图片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