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技術】馬鈴薯土傳病害及防控技術

點擊右上方“關注”,免費收到“廣西農業推廣”的推送。感謝您的關注!

一、土傳病害

土傳病害是指一些病原真菌、細菌、或線蟲能較長時間生活在土壤中,條件適宜時從馬鈴薯根部或莖部侵害而引起的病害。病原物隨種薯或病殘體攜帶一旦傳入土壤中,其在土壤中能夠長期存活。

二、幾種常見土傳病害的介紹

【實用技術】馬鈴薯土傳病害及防控技術

01馬鈴薯黑痣病發生特點:真菌病害、立枯絲核菌,以菌核在病薯上和土壤中越冬。病菌在土壤中至少存活3-4年。春寒、播種后土溫低、粘土發病重。

【實用技術】馬鈴薯土傳病害及防控技術

02馬鈴薯瘡痂病:種薯和土傳細菌(放線菌)病害,病菌在土中存活4-5年。

【實用技術】馬鈴薯土傳病害及防控技術

03馬鈴薯粉痂病:種薯和土傳真菌病害,病菌在土中存活4-5年。

【實用技術】馬鈴薯土傳病害及防控技術

04馬鈴薯黃萎病:黃萎病菌,種薯和土傳真菌病害。病菌在土中存活7-8年。

【實用技術】馬鈴薯土傳病害及防控技術

05馬鈴薯莖線蟲病:線蟲的卵、幼蟲和成蟲可以同時存在於薯塊上越冬。病原能直接通過表皮活傷口侵入。此病主要以種薯、種苗傳播,也可借雨水和農具短距離傳播。病原在7℃以上就能產卵並孵化和生長,其最適溫度25-30℃,最高35℃,對低溫忍耐力強。溼潤、疏鬆的沙質土利於其活動為害,極端潮溼、乾燥的土壤不宜其活動。

三、土傳病害逐漸加重的根本原因

不合格種薯攜帶病原進行調運,傳入新病害;

連茬種植,病原菌越積累越多,病害越來越重;

化肥用量增加,土壤中缺乏有機質,有益微生物數量減少,病菌猖獗;

不合理使用農藥,汙染土壤,拮抗菌受到抑制;

土傳病害病原菌基數連年積累增大,一旦條件適宜或防治不及時不得當,加重危害發生將不可避免。

四、土傳病害綠色防控

1.樹立預防的觀念:構建“預防體系”,從著手生產開始,每一個環節都要將預防病害的措施實施到位。

2.針對問題科學預防:選擇合適的種薯,種薯的科學處理(淘汰爛薯、切刀消毒、加碧護拌種)。

3.科學輪作倒茬

生態防治:休耕、增施有機肥、壓綠肥;

生物防治:以菌治菌(例如:哈茨木黴菌)。

聲明:我們致力於保護原作者版權,轉載僅為傳播更多信息,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頭條號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