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日记到底给武汉人带来了什么?是更了解人性了还是更懂得怎么活了?

梁家铺子


方方是为百姓请命?是为正义呐喊?是为西方代言?还是为博取眼球?我以为她最后一点做到了,疫情前有几人识得她,这下出名了,大器晚成,几篇日记成就了她老太太虚荣的自恋。


资水会龙


我就在湖北,离武汉不到七十公里的一个小镇!我的工作,生活都在武汉!这次疫情,我可以说也算一个亲历者,也看了方方所写的一些日记。个人感觉有失偏颇。满篇都是我同学说,我表姐说……坐在安静的书桌前,不愁吃,不愁穿,抱着猫,写着些无病呻吟的小文章……你可曾看见忙碌的志愿者?你可曾看见各地支援的医生护士?多少人在工作着,在拼搏着,这些她在文联大院都看不到,就只知道写些忧伤,写些愤怒,有用么?说实话,在这场灾难中,她的所做所为还不如一个在清晨清扫大街的环卫工人所做的贡献大!她知道,如何使自己的读者跟着自己的情绪走,更知道,如何用贩卖悲伤,贩卖焦虑去让自己的文章在自媒体的影响下传播的更广,受众最多,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方方,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封城开始,微信上传播着各种消息,所有的消息来源都是:我的表姐,我的同学怎么样怎么样……

武汉,在这个春节充满着悲伤,但是,悲伤中,更充满着希望。武汉,绝对不是方方一个人的武汉!


蹬着三轮去追梦


有很多武汉人,一边倒支持方,真的理性吗?

如何看待方日记?因为她写的真实?而真实可以成就一个作家吗?

或者她应该有更好的选择?

方是体制内作家,是吃着人民给的俸禄,她应该服务人民,毋庸置疑。

为武汉人写抗击大灾难的文字,与武汉人共同度过,减少损失,这才是她一个作家的情怀。

一个作家不能以一个快递小哥的视角,只为武汉展示苦难,如此她称不上作家。

写作都是有目的的?

方日记的目的是什么?一目了然,她从来也没想掩饰。

一个悲天悯人的作家,有着家国情怀,她应该去写,武汉人最需要的文字 。

武汉人当时最需要的是什么?心灵的抚慰,在茫然失措中,在莫名的恐惧中,有人能为他们点亮前行的灯塔。

可是方日记,在重复武汉人的苦难,放大苦难,让恐惧弥漫开来,这后果是什么?

新冠肺炎病毒是自限性疾病,可以自愈,但是需要良好的心态,因为恐惧可以令人的免疫系统崩溃,病毒就会在不设防的身体,无限制的复制病毒。当病人的身体进入这种状态以后,去医院也很难治疗,在没有特效药的今天,体内太多的病毒并不是一件好事。

在普通人最恐惧的时候,复制他们的恐惧,这绝对不应该是作家应该做的事情。

如果方写文章是为武汉民生,应该在最初爆发时成为武汉人的指路明灯,排疑解惑,消除恐惧。她不具备病毒的知识,可以利用名人的身份,去学习然后将这些知识传达给困顿中的武汉人。如果她最早向武汉人说,这是自限性疾病,喝开水也能治愈,去医院反而没有特效药,消耗体力不利于自愈,如果那样,可以救多少人?

方做不到最好也没问题,但是展示恐惧,才是最大问题。

文心为民,就无私心,就不会消费苦难。



维清weiqing


当今社会两种人,一种向权势贩卖赞美以求附炎趋势,一种向弱势贩卖同情以求哗众取宠,虽讨好的对象不一样,但且的都是为了追名求利。方方显然不是前一种。当方方日记在疫情还没过去,死难者灵魂还没找到归处,悲痛的人们眼泪未干,就已经在寻找市场,待你而沽了。因此就后一种而言,方方也是成功者。方粉们想让方方日记留待后日让历史评说,可方方等不急,她要急于把你们对她所有追捧套现,绝不让名和利有一个缺失。而且这一切都以武汉人民悲惨的代价,和那些奋战在抗疫一线群英的悲壮所谓的那个代价换来的。

医护人员:我在抗疫的病房里

方方:我在写日记

警察:我在防疫防控的卡点上

方方:我在写日记

志愿者:我在服务于抗疫的路上

方方:我在写日记


泛舟中流


我认为方方日记,更多的是一种生活纪录吧。

谁都写过日记,别管你是什么身份。所以,看待方方女士的日记,不要用她是作家来评论。此刻,她就是一位武汉居民,一位用写日记的方式来纪录生活的人。方方说的挺对,日记是每日一记,不是“作”出来的,而是从心里流出来的,用手写心。不用过度的去琢磨语言,她用自己习惯的表达方式就行了。

每个人看待生活的角度不同,同在一个城市生活,会写出不同的日记来。因为,你接触的人不同,遇到的事情不同,还有文化水平,生活环境等等,所以,注定写不出相同的日记来。

多一种纪录有什么不好?谁也别站在一个高处去评判别人,给别人戴什么“高帽子”。文字的东西一定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多一份宽容的心,让大家抒发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挺好。

至于方方的日记能给武汉带来什么?我想,她就是一个普通武汉人,用自己手中的笔,用闲扯的方式站在个人角度来写自己的看法,能有多大作用?如果你说有,将来历史自会有评判,因为只要她的纪录真实,日后总会得到证实的。



竹笛的生活随笔


方方的日记,让人们了解了疫情中最真实的武汉。她不同于《新闻联播》中的以传播正能量为主线,讴歌时代、讴歌祖国、讴歌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广大基层工作者和来自全国的白衣战士。而是从一个普通市民的角度,用心声去反映武汉封城后的内心感受和所见所闻以及切身感受,是武汉抗击新冠疫情更详实更贴近生活的真实反映。有人说方方的日记有些消沉,过多的反映了阴暗的一面。其实这是对方方日记认知的偏差和误解。当然,面对疫情,主流媒体应该以歌颂正能量为主,为我们的党和强大的祖国歌功颂德。但是你别忘了,做为一次灾难性事件的全过程的真实记录,方方日记无疑记录的更真实真全面真接地气。仔细品读,更能引发全社会的共鸣与反思,更具有对世人的警示作用。因此,我们不应求全责备横加指责。毕竟她只是个人的私人日记。


在水一方170582090


看过她的,不喜欢她,这么复杂的社会和容量这么大的国家,面对这么严重的疫情和经济政治国际国内等问题,固然肯定会存在有各种问题的!包括个别各层一线人员,目前他们大多数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是现在最需要的是正能量和正面投诉改进,要以包容心态看到大多数人的付出!全力等待疫情顺利结束!!!而不是阴阳怪气的旁观冷眼!这是我的理解和感受!如她之流不如一线的医护人员和一线基层人员!!


阿荣3109


说实话今天才匆匆看了几篇,看的也是近几天的日记,所以,真不够资格回答这个问题,蹭个热度说说不成熟的‘赶脚’。

一:方妈妈很认真很完整。待以后是很难得的记录。

二: 方妈妈有点情绪(符合年龄性别职业)

三:方妈妈同学朋友多、广、大

四:所以我们有期待……


毕滋卡丽


方方,用阴暗的黑幕把光明遮掩,把自己塑造成黑暗中的一盏灯,一个无数人追随的灯塔。她用阴险的心,释放出比新冠肺炎更凶残的病毒,让人失去抵抗。她是撒旦的使者,黑暗的教主,令无数人哀伤、无助,选择死亡。死去的人越多,她的队伍越壮大,她地狱的殿宇更辉煌。方方,你只是一个想把地狱搬到人间的阴险小人罢了,但阴霾过后,华夏大地阳光普照,哪有你的藏身之地?


火天大有宜建侯


方方日记是能同部分武汉市民引起共鸣的,悲伤的共同心会放大的,本人非处在湖北省,自己觉得能感同身受,其实不然,所以对其中的细腻心理不能体会,但我看了日记,还是觉得其中的情绪化语言过于浓郁,如“代价论”就过份了,这就有夹带“私货”的失公心行为。

在抗疫战时,战区士气是很重要的,作为有影响力的作家这么泄士气是不合时宜的。

一家之言,勿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