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問單位給了你什麼,而要問你給單位貢獻了什麼?”我覺得這句話很無恥,對嗎?

朔風匹馬


不無恥,公司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創造利潤,而不是做慈善的,如果人人都沒有貢獻,這家公司直接倒閉算了。

我並不是老闆,而是一名員工。說實話,我剛畢業出來想法是給多少錢幹多少活,但是我現在的想法完全改變了,如果我能力達不到時,當我無法給公司提供價值的時候,我憑什麼要跟公司提加工資的事情。

講功勞的時代不要談苦勞

為什麼會談苦勞?在以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中,往往是以苦勞為主,只要是多幹活了,那麼就證明這名員工是優秀,因為他在工作上投入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至於結果有沒有就不追究這麼多。

但是現在中國已經步入了科技時代,由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向知識密集型產業轉變,不再是以“蠻力”為主,而是以腦力為主,我們試圖將勞動密集型的評判標準來衡量知識型的產業是不合適的。

我們要講究的創造價值,這個價值既是過去的,也就是過去你取得了什麼成就,以及在未來,你掌握了什麼技能,能夠為企業提供什麼價值,這才是你在職場的立命之本。

公司要賺利潤,員工要賺成長

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很多公司因為挺不住壓力最後關門倒閉了,一家公司開門是做生意的,而不是做慈善的,所以作為員工我們不能要求公司做慈善,因為他要活下去就必須要有利潤。

玻璃大王曹德旺講過一個故事,說員工很生氣,因為老闆把他們賺來的錢全部拿去捐贈給別人,他們覺得非常地不公平,應該把這個錢分給他們才對。

對於這件事,曹德旺則表示,你創造的價值就是指這個份工資,但是非要把多餘錢拿出來分,那麼就溢出了這個價值,他們就會認為,可以通過這樣不勞而獲的方式得到更多的錢,那麼他們勢必就會變得更懶,不願意工作,這並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公司要賺利潤,員工要成長,公司有了利潤才能更好地發展,當員工有了成長,不管是在哪裡,都不會遇到職場危機。

辯證思考,換位思考

我們在要求公司給我們漲工資的同時,要思考一下,假如你跳槽了,你是否能夠得到一份比現在還要高的工資,如果不能,你去談加薪一定是失敗的,因為你創造的價值是一樣,但是你的要求變高了,公司就會考慮性價比,這就是為什麼一些公司寧願開除老員工還是願意開出和老員工一樣高的價格招聘新人。

我們要理解公司,同時也要提防一些光畫餅的公司,只要求員工談奉獻,卻從來不會增加員工的福利的公司,遇上這樣的公司最好的方式是提升自己,把公司當做跳板。

當公司跟你談貢獻時,則會倒逼個人成長,對於個人來說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未來有太多的不確定性,永遠要為自己想一條出路,否則當遭遇職場危機的時候,過大的壓力導致自己產生極端的想法。

總結:人想要成長,眼光不能只是在工作上,而是在打造自己個人的品牌上,因為公司不會因為一個員工的離職而倒閉,但是會有員工因為失去工作而斷了生活的來源,所以我們要思考的不僅僅我今天干這份工作,只是拿這點工資。

而是要思考,除了這份工作的工資,我還有能力拿到更多的工資,這才是本事,這個本事既是能讓你賺到過去的錢,也能賺到未來的錢。

所以端正思想,不要覺得自己是不是被公司壓榨,而是學會反壓榨,成為壓榨公司的人,利用公司的平臺、資源以及人脈,成就最優秀的自己。

關注懂職場,分享有溫度的職場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