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河源的客家人讓八路軍有了第一架飛機

何健生(1909—1991年),河源市連平縣人,1930年參加廣東空軍,任轟炸員從1937年8月起,26次完成轟炸日軍任務。1945年參與組織策劃汪偽政府專機班“建國號”飛機起義,開創了從共產黨敵對陣營駕機起義投奔革命的先例。曾獲中央軍委獨立功勳榮譽章、三級解放勳章。


這個河源的客家人讓八路軍有了第一架飛機

1931年,廣州從化機場,何健生於廣東空軍第四轟炸隊。

淞滬會戰等戰役,轟炸日寇26次

1928年,何健生畢業於廣東連平縣立師範學校。1929年在廣東憲兵教導隊一期受訓後,當過廣東憲兵總隊第三隊中士班長,上士班長、代理排長。1930年參加廣東空軍,當過掩護大隊上士班長、准尉見習排長,空中爆擊訓練班一期准尉學員,第四隊准尉射手見習員、准尉爆擊員、少尉爆擊員。1936年8月在浙江筧橋國民黨空軍中央航空學校受訓,為準尉受訓員。後任國民黨空軍第九大隊二十七隊准尉爆擊士,筧橋修理廠軍械科准尉機械士。

這個河源的客家人讓八路軍有了第一架飛機

1931年,何健生(左)與戰友于廣東航校。

抗戰期間,何健生更是翱翔藍天,護衛神聖國土。從1937年8月起,何健生先後擔任國民黨空軍第八大隊十九隊准尉爆擊士,第一大隊四隊准尉轟炸員等,曾參加上海崇明、寶山,湖南衡陽、長沙,湖北宜昌,廣西南寧等地對日作戰。

從1937年到1942年間,何健生共執行了26次轟炸日軍任務,所駕戰機6次被日軍的戰鬥機或高射炮擊中,國民黨空軍授予何健生二等宣威獎章。

這個河源的客家人讓八路軍有了第一架飛機

1937年,何健生駕機執行轟炸上海日軍基地任務前的留影。

1942年1月24日,何健生奉命從雲南沾益機場起飛,於蒙自上空在美國空軍志願大隊(陳納德飛虎隊)P一40驅逐機掩護下,使用蘇聯SB-Ⅱ輕型轟炸機,再次出擊越南河內嘉林日寇機場,在完成轟炸任務返航途中,戰機被日寇高射炮擊傷,跳傘後被俘。

同年8月20日,何健生被日寇引渡給南京汪偽政府。恰好廣東空軍飛行教官曾星凱在汪偽空軍當少將處長,由他出面保釋,再介紹給汪偽空軍當少校教官,後任中校教務室主任和上校參贊武官。

飛向延安,八路軍有了第一架飛機

在汪偽政府的空軍裡,白景豐是何健生的上司。白景豐曾在法國學習飛行技術,回國後效力於張作霖,後任國民黨空軍航校中校飛行教官,因受排擠,白景豐就投靠了汪偽空軍部隊。他對國民黨和汪偽政府都很不滿,何健生受其影響,也對共產黨起了嚮往之心。

1944年8月間,國民黨航校十期飛行畢業的周世仁(即周致和,起義後改名蔡雲翔)來找何健生。由於他倆參加汪偽空軍都並非自願,所以一見如故,成為莫逆之交。他們密談多次,決心要找共產黨尋求出路,但一點聯繫線索都沒有。

1945年春,汪偽少尉飛行員黃哲夫(于飛)找到周世仁,談起1942年常州偽航校特務營全營起義的事,認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他們所說的“機”既指機會,又指飛機。


這個河源的客家人讓八路軍有了第一架飛機

南京珠江旅社,當年何健生、蔡雲翔、白起、于飛等在這裡策劃、敲定“820起義”的行動方案。

不久,黃哲夫找到中共黨組織後,有了聯繫的地點。1945年7月中旬,黃哲夫在南京市珠江飯店召集周世仁、何健生、白景豐、吉翔和秦傳家等人,傳達了黨的指示,並共同商議駕機起義、航行計劃。這個計劃,由何健生起草,會議討論通過。為保證起義成功,珠江飯店會議上決定分空中和陸路二批起義,由空中先走,並決定由黃哲夫、周致和、白景豐、何健生、吉翔5人具體分工負責,何健生等人負責組織地勤,並帶家屬從地面撤走。為保證起義成功,他們根據當時情況,決定分空中和陸路二批起義,由空中先走,並決定由黃哲夫、周致和、白景豐、何健生、吉翔5人具體分工負責,何健生等人負責組織地勤,並帶家屬從地面撤走。

經過一些波折後,20日晨6時30分,何健生叫周致和趕緊去機場。8時左右,響起了飛機的試機聲,黃哲夫待飛機滑至接近起飛線時,從機場一角鑽了出來,跳上飛機,隨即飛起,6名起義人員安全進入了預定航線。

這個河源的客家人讓八路軍有了第一架飛機

1939年冬,四川成都,何健生與邱淑儀的結婚照。

目送“建國號”飛機起飛後,何健生正在準備第二批人員起義。22日8時許,何健生、吉翔、陳靜山(機械士)及何健生愛人邱淑儀、子女何國勝、何國貴,陳靜山愛人阿英等七人在八路軍便衣武裝保護下,從揚州脫險,到達楊家廟。後又趕到大李莊新四軍軍部,受到熱烈歡迎和熱情接待。


雖然不是何健生親自駕駛飛機,但“建國號”飛機的起義是由何健生、周致和(蔡雲翔)、白景豐(白起)等組織和策劃的。值得一提的是,“建國號”專機是八路軍擁有的第一架飛機。

籌辦航校,成人民空軍搖籃

不久,何健生奉中共中央命令前往東北籌建航空學校,何健生和戰友們冒著大雪,頂著寒風,不分白天黑夜,馬不停蹄,走遍了中朝邊境的安東,中蒙蘇三國接壤的齊齊哈爾、海拉爾、佳木斯、哈爾濱等凡是有機場的地方,蒐集航空器材,終於蒐集到各種類型的飛機180多架,發動機300餘臺,新儀表100餘箱,油料近2000大桶。他還將自己積蓄的黃金捐獻出來購買教具。

這個河源的客家人讓八路軍有了第一架飛機

1945年9月,何健生奉命到東北籌建航空學校。途經山東海陽縣,修復了當地民兵繳獲的日本飛機。圖為起義人員與當地民兵的合影,左三何健生,左四白景豐(8.20起義策劃者之一,後改名白起)少將,左六是民兵隊長張吉俊。

經過數月艱苦奮鬥,航校已初具條件。1946年3月1日,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所航校——東北民主聯軍航空學校在吉林通化中學宣告成立,當時已改名為“白起”的白景豐擔任航校副校長,何健生被任命為航校訓練處處長。老航校後來成為人民空軍的搖籃,抗美援朝空戰中的很多戰鬥英雄就出自這裡。

1946年8月20日,何健生加入中國共產黨。自1949年5月起,何健生任上海軍管會空軍部秘書處辦公室主任兼中央航空公司機航組軍事代表,華東軍區司令部航空處六科副科長兼大校場航空站站長等職。1951年2月,何健生調任軍委空軍司令部情報處照相科任科長。1956年1月,被授予三級解放勳章。後來,由於歷史原因,1957年,何健生被錯劃為“右派”,在山西太谷縣一照相館當攝影師近20年,1976年退休。

這個河源的客家人讓八路軍有了第一架飛機

1963年,何健生摘去“右派”帽子、闊別家鄉22年後第一次回到連平老家的全家福。

1979年恢復名譽、軍籍,並讓他重新穿上軍裝。1986年3月25日,經空軍黨委批准,將何健生行政級別調為13級,副師職,享受軍隊離休幹部待遇。1988年8月,中央軍委授予何健生獨立功勳榮譽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