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越听话的孩子越容易得抑郁症?为什么?

孤狼观世界


现实生活中,听话的孩子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天生性格温顺乖巧,善解人意,处处懂得为别人考虑,让父母省心。这样的孩子容易得到周围的人的赞赏,很少受到批评。因为这样孩子的日常行为都是对别人有利的,而周围的人站在自己立场考虑问题,对自己有利的行为是要多多益善的,批评一个听话的孩子,周围的人会觉得你不讲道理,而且如果听话的孩子一旦接受你的批评,听从你的建议,就会减少利他的行为,这对于批评自己的人来说,显然以后没那么多便宜可站,所以批评听话的孩子等于是损人不利己。就这样,听话的孩子由于长期得不到批评,也就是待在心理的舒适区域,以后走上社会,心理抗挫能力不如以前常被批评的孩子,在职场也走不远,是中年危机的主力军。

另一方面,听话的孩子走上社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时,由于长期习惯满足别人的期待,即使遇到渣男也不懂拒绝,所以容易收到伤害,也就是众人眼里的傻白甜,具体危害我在这里就不用说了。

第二种情况是,由于父母偏心,不宠爱自己,为了让父母发现自己的好,只好听话乖巧,想办法用自己的优点,比如勤快,学孔融去让梨,学习成绩好,等办法去赢得父母的好感。像这样做的孩子懂得隐瞒自己由于父母偏心而感受到的伤心落寞,却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感受,因为表达出来等于是批评父母,告诉父母他们有错,父母原本都不爱自己,还这样说,他们肯定会恼羞成怒,所以,其实被比懂事的孩子其实什么都懂,只是不会也不敢表达出来而已。在本该无忧无虑的年龄就忧虑重重,当然不会快乐了。





槿汐看世界


是不是越听话的孩子越容易得抑郁症?这个没有太大关系。哪些因素容易造成孩子有抑郁症:

1. 遗传因素。如果父母有抑郁症患者,那孩子患抑郁症的概率也很高。

2. 教育方式。 说到教育方式,这点我很有感触,因为我本人也曾经是一名轻度抑郁症患者。而导致我得抑郁症的正是父母的教育方式。

这个说来话长,我从小由于某些原因被过继给妈妈的姐姐,从小在亲姨身边长大。虽然是养父养母,但是我感觉对我比对她们两个亲儿子还亲,(估计是我妈比较喜欢闺女吧[偷笑])。上面有两个大我十几岁的哥哥,对我也是疼爱有加。 我从小学习好,脑子灵光,爸爸走到哪儿夸到哪儿。 当时的我是个很幸福,很阳光的小女孩。

我得抑郁症要从上初中说起。我亲爸是名初中教师,他把我两个姐姐都培养成大学生,也不想把我落下,所以他的初衷是出于爱我。

但是来到亲爸亲妈家,心里落差太大了。以前闪闪发光的我来到这里全是缺点。这不对,那不对,这样做是犯傻,那样做人家又笑话……

总之每当你做一件事,他们想到的不是你为什么这样做,不是与你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而是直接否认你,直接说你不对、说你傻!

就这样日复一日我被他们所认为的“爱”侵袭,开始变得自卑,开始慢慢患上抑郁症,曾经想想过自杀,好在病情没那么严重,当时也只是想想而已。

所以教育方式真的很重要,当孩子做了一件你认为的错事,要做的一定不是先发火,而是先心平气和的问问为什么。

平时看待孩子也不要总是看到孩子不好的一面。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多给孩子带来正能量……

3. 孩子自身。 有的孩子天生有些生理缺陷,比如患有小儿麻痹症,侏儒症等。也有的孩子天生比较自闭。

4. 外界因素。 外界因素包括比较常见的留守儿童,或者父母离异的孩子,甚至孤儿等。 也包括一些其他的社会因素。

最后在结尾还是想要放两张充满正能量的图片。希望我们每个孩子都能远离阴霾,被阳光包围!




Neil妈咪育儿经


不论是“越听话的孩子越容易得抑郁症”,还是“得抑郁症的人都是想太多了”,都是片面的观点。为什么这么说?我们需要对抑郁症先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什么是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以持续性的情绪低落、失去兴趣、无价值感等等症状表现为主的破坏性心境障碍,在DSM-5,ICD-10和CCMD-3 上均对抑郁症有症状诊断,抑郁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为:

1.心境低落

心境低落是抑郁障碍的核心症状,主要表现为显著性且持久的情绪低落

轻度抑郁症患者会感到开心不起来,或觉得压力大重度抑郁症患者则可感到悲观绝望、生活无意义。某些患者会出现抑郁心境昼重夜轻(低落情绪早上较严重,傍晚开始有所减轻),或昼轻夜重的特点。

2. 思维障碍

主要表现为思维联想障碍和思维内容障碍。

(1)思维联想障碍:患者感觉自己的思维受抑制了,考虑问题和联想困难,主要表现为思维迟缓、反应迟钝、对答困难等,严重时无法与其他人交流、沟通

(2)思维内容障碍:患者的思维内容大多悲观消极,与其抑郁情绪明显相关,自我评价过低,无价值感。严重时可能会因躯体不适而产生疑病症状,比如怀疑自己得了癌症。部分患者会有幻听,无端自责自罪(认为是自己的存在影响了他人,造成他人的困扰),继而产生自杀念头,甚至付诸行动。

3.意志活动减退

即前文提及的对生活失去兴趣。患者表现为生活疏懒、行为迟缓、疏远亲友、回避与人接触或交往,或整日卧床、不想工作或外出,不愿意参加以前喜欢的活动。严重时可能不吃不喝不语不动,发展为木僵状态

4.认知功能损害

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异常,包括记忆力下降和复兴记忆增强

比如,刚发生的事就不记得了,或者是仅仅记住了负面的内容。

患者还会有注意力障碍,比如注意力下降,反应时间长(和反应迟钝有区别,前者因注意力不集中引起,后者因思维障碍引起)。此外,患者还会有抽象思维和学习等方面的能力下降,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和远期预后。

5.躯体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睡眠障碍(嗜睡或者失眠)、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严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疼痛、闭经、阳痿、性欲减退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等症状

部分患者的抑郁症状可能被其他症状掩盖,称为“隐匿性抑郁症”。

6.其他不典型症状

患者也可能出现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强迫症状等等。

人格解体表现为患者的自我关注增强,感到自己的全或部分是遥远或虚假的,因而常常自我否定。现实解体表现为觉得周围环境变得不真实、陌生,像在梦中或看电影。此外,患者的强迫症状以强迫思维为主,总是会想到一些不好的事

7.特殊群体的抑郁症表现

(1)儿童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心情低落、兴趣缺失、自我评价低、自责、自罪、无价值感,可伴有反应迟钝、言行减少、不愿意与其他小朋友玩,同时还可出现食欲减退、乏力、睡眠障碍等等。

(2)围产抑郁症:多发生在孕期和产后4周内,也可能更久。一般而言,妊娠期和产后发生抑郁的比例各一半。有一定的自杀率。

(3)老年抑郁症常伴有明显的焦虑、烦躁,有时会出现易激惹和敌意。与年轻患者相比,精神运动性抑制和躯体不适更为明显。比如腹胀、消化不良、便秘,并且常常纠缠于某个特定的躯体部位,易产生疑病,虚无和罪恶妄想等,老年患者病程冗长,易转为慢性。(4)不典型的男性抑郁症:其表现为时常冲动,过分冒险,拼命加班,不爱惜身体的自杀式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由于雄性激素的缘故,男性本身就偏爱冒险,部分男性由于成长因素形成“工作狂”,因而诊断十分困难,容易误诊。

(5)微笑抑郁症:少数患者会压抑内心痛苦,面带微笑,容易误诊,且自杀率极高。

以上症状出现3-4条,且持续两周或两周以上,即可被诊断为抑郁症。

抑郁症的成因

关于抑郁症的成因,最早通过对抑郁症患者的研究,认为是生物因素。此后,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导致抑郁症产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生物因素

(1)生理因素:大脑五羟色胺分泌不足,去肾上腺素、单胺类及多巴胺分泌异常,内分泌失调、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等,均可能引发抑郁症。

(2)遗传因素:精神病遗传学认为,情感障碍患者的血缘方患抑郁症的比例远远高于一般群体,并且血缘关系越近,越容易得抑郁症。比上一代得过抑郁症,下一代得抑郁症几率往往比一般人高。

2.心理因素

(1)过分追求完美者。过分追求完美者由于一味纠结于追求完美,常常与现实发生矛盾冲突,内心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加上不自信,患焦虑型抑郁症的几率较一般人高。

(2)情绪易波动者。情绪不稳定,容易被情绪牵着鼻子走的人比善于驾驭情绪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症。

(3)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由于一味压抑自己的需要,内心深处认为自己不配,自我评价低,因而比一般人容易患抑郁症。

(4)过分强势。一般人眼里,过分强势的人有时候显得不讲理。事实上,一个人过分强势,往往是因为内心自卑,害怕被人发觉自己的弱点,于是以强势掩盖自己的自卑。而这一类人一旦遭遇重大挫折,由于死要面子不愿意接受帮助,比一般人容易患抑郁症。

(5)过于安静,不喜欢运动。不运动的人比经常运动的人患抑郁症的几率高。这是因为运动能促使神经细胞末梢的发展,使神经细胞更为密集,思维活跃,促进心情愉悦。而不运动的人由于时常处于静态,新陈代谢慢,身体废弃物难以排出体外,造成滞留,进而影响情绪。

3.环境因素

(1)家庭环境:这里的家庭环境因素包括成长经历、亲人去世、婚姻破裂、父母离异、过度贫困等等。通常而言,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常常被忽视、寄人篱下、经常被贬低,得不到肯定,成年以后若还没走出成长阴影,较易患抑郁症。而突然的亲人去世、父母离异也是抑郁症的诱因之一。此外,父母长期争吵,家庭不和睦,子女患抑郁症的可能性比较大。另外,比较容易被人忽视的是婚姻破裂。研究显示,离异是成年人内心深处的一大创伤,对成年人心理影响深远,可能引发抑郁症。

(2)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多数人在寻求抑郁症的成长因素时极易忽略的一方面。比如校园霸凌,长期遭受校园霸凌的孩子比一般人容易患抑郁症。

(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所包含的方面较多,比如工作不顺利、退休、欠债、社会地位等等均属于社会因素。一般而言,名人由于受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压力较一般人大,患抑郁症的可能性也比一般人高很多。比如我国香港影星张国荣、韩国影星崔雪莉。

4.其他不可控因素

(1)药物因素:某些药物的长期使用可能引发抑郁症,比如皮质固醇类、洋地黄、抗帕金森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癫痫药物、降压药、合成类固醇、抗结核药和抗肿瘤药物等等。此外,阿片类物质、镇静催眠药、某些毒品以及长期的酒精依赖也是引发抑郁症的因素之一。

(2)躯体因素:比如长期患病。据研究,恶性肿瘤患者、癫痫患者、艾滋病患者患抑郁症的几率比一般人高,此外,帕金森、冠心病、糖尿病等等疾病及一些慢性疾病患者患抑郁症的比例较一般人高。

(3)天灾人祸:比如突发性重大地震、火山爆发等等自然灾害和车祸、因罪犯亲友受害等等因素。

由此可见,抑郁症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因素。抑郁症虽然会导致严重后果,却也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1.定期锻炼。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是促进心情愉悦的有利条件。经常运动,对于预防抑郁症有很大的辅助作用。

2.多吃蔬菜和水果。有些人喜欢吃大鱼大肉,尤其一些年轻人喜欢吃烧烤。但是,这类食物中,尤其烧烤、快餐等等对人体健康不利,此外,有的食品仅提供热量,不提供营养,在体内变成多余成分,增加身体负担,影响新陈代谢。

3.保持良好心态和沟通。遇到事情及时倾诉和沟通,是保持心情良好的条件之一。当然,一个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固然很重要,但是周围的人也需要配合,彼此互相保持良好沟通。所谓好的心态,不是靠道德绑架一个人得出来的,而是社会共同努力缔造的。

4.生活规律。规律的生活有助于体内各种激素分泌正常。如果生活不规律,尤其颠倒黑白,易使激素分泌失常,体重增加,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此外,还易变得脾气暴躁,负面情绪产量增加。

5.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对于已经是抑郁症的患者,除了上述四点,还应定期进行心理咨询,如果是重度抑郁症患者,需要配合医学治疗,如中药、针灸、颅刺激治疗和其他西药。

此外,亲友们对于患者的心理支持和生活照料也是很重要的。作为抑郁症患者的亲友,应为患者尽量安排清静、舒适的生活环境;多安排蔬菜、水果等健康饮食;鼓励或陪伴患者定时锻炼,独立完成一件事;多倾听患者,与之交流——让患者看到自己的能力,看到希望。


我是心理咨询师里外雅堂,如果有其他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或@里外雅堂。


里外雅堂


我觉得,是的,因为父母从小教育孩子你要听话,听话才是好孩子,根本不会考虑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这让我想起了小欢喜里面的英子,她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听话懂事,品学兼优,也是其他父母眼中的榜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像她一样。

可是就是一个这样的孩子,睡不着觉,不知道给谁倾诉自己的心事,也不敢给父母说,慢慢的抑郁了。因为她的父母给自己说的就是好好学习,其他的都不要做,娱乐的时间压缩了很多,她也不敢违逆,因为知道父母也是为了她好,只有听话照做,所有的东西压在心底,就这样一点一点抑郁了。

做父母的应该多给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不要总觉得自己给孩子的是好的,自己认为好的,孩子一定会喜欢。她们是一个人,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不是一个机器。多沟通,走进他们心底。最后祝天下所有的孩子快乐成长,开开心心!



心理测试fly


如果你说的“听话”是指压抑自己内心的想法, 违背自己的心意,去听别人的话,按照别人的命令或者想法做事情,那么抑郁症确实与“听话”有关系,越“听话”的孩子,越容易积压情绪,从而产生心理问题。


但是,如果这里的“听话”是指懂事、明事理的话,那听话的孩子不但不会得抑郁症,而且还会过得很幸福。

(一)什么样的人容易得抑郁症?

我想,可能包括以下几种:

(1)性格内向沉闷,不爱说话,什么都藏在心里,并且遇到大事小事,自己还容易钻牛角尖、走不出来的人;

(2)遭受过重大打击的人,比如父母离婚/去世、高考失利;

(3)因为身体上的生理缺陷带来极度的自卑,导致心理不健全;

(4)家族影响,父母或者祖父母有抑郁症,也有可能引起儿童内心抑郁;

(5)生活环境压抑,没有可以沟通的人,一些心理话无处诉说。在学校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和同学的喜爱,回到家里父母也都是指责,尤其一些侮辱性的话语“你怎么这么笨/傻?”、“你怎么不去死”、“真后悔生下你”,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是致命的。

(二)如何防止孩子得抑郁症?

2019年11月份,中国新闻网发布了这样一组数据:全球五分之一青少年受心理健康问题困扰。

这个数字是很让人心痛的。

我们平时如何养育孩子,才能让孩子远离抑郁症呢?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1)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

爸爸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爸爸爱妈妈。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孩子的生命之源。一个家庭里,笑语欢声,互相关爱,偶尔争吵,也能很快和解。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安全感非常充足,不但远离抑郁症,而且还会很自信,很阳光,很有爱。

(2)父母有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情绪起伏是正常的。如果父母遇到气愤或者烦躁之事时,能够正向的面对,及时沟通合理表达,懂得疏导自己的情绪,积极寻找解决之道,那么在父母这样的示范下,孩子耳濡目染,定然也会具备一定的情绪管理能力。情绪管理能力强的孩子,遇到事情不会强迫自己压抑积聚,而是会想办法疏导,勇敢面对。

同时,父母也要记得,无论自己情绪多糟糕,不要轻易拿孩子撒气。在工作上不顺,不要回来骂孩子;与伴侣吵架,不要用孩子置气。这也是情绪管理能力之一:不迁怒他人。

(3)帮孩子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三观,既可以从生活中点滴小事做起,也可以通过阅读伟人传记的方式。在生活小事中,比如环卫工人、服务员也是值得我们尊重的;坐火车的时候要保持卫生;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伟人传记,可以让孩子通过书籍看到更多有天赋、有特色、有丰功伟绩之人,可以让孩子看到更大更广的世界,更丰富多彩的人生观。精神世界丰富了,整个人就充实了。当价值感很高时,这个人的人生便会过得很有意义。

(4)帮助孩子提高抗挫折能力

有相当一部分孩子,是因为遭遇了他认为不能承受的挫折和伤痛,而变得抑郁的。但是,到底什么样的事情是不能承受的?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标准。

我们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要尽量放手让孩子做更多的尝试,适当的面对失败,增强孩子面对困难的勇气,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当以后的人生路上,孩子遇到一些事情了,不会轻易被击垮,更不会倒下。


(三)孩子得了抑郁症,或者有抑郁倾向怎么办?

虽然抑郁症是有一定自限性的疾病,不加干预也可能痊愈,但自然病程长,而且复发率相当高,所以一旦发现孩子异常,还是要今早干预。

如果孩子只是有抑郁倾向,沉默寡言,闷闷不乐。我们就要提起重视,给孩子提供轻松安全的环境,多和孩子沟通,让孩子把积压在心里的事情说出了。生气就发泄出来,伤心就哭出来。情绪得到宣泄了,孩子才会感觉到轻松,便能慢慢恢复如初了。

如果我们无法让孩子打开心扉,要及时找到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切不可大意,拖得时间久了重了,就更难恢复。

如果已经确诊为抑郁症的,就要尽快带孩子去专业机构进行系统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严格遵照医嘱。如果孩子有消极言行时,还要密切观察患者,严防消极自杀及自伤行为。统计发现,抑郁症患者50%~70%都有自杀企图,15%最终会自杀身亡。因此,一定要及早就医,正规治疗。

(四)结束语

提供孩子安全轻松的家庭环境,多给孩子沟通表达的机会,提高孩子的自信和抗挫折能力,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三观,如此,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才能让孩子一生平安幸福。


皓月长歌正面管教


越听话的孩子越容易心里出现问题,像抑郁,自闭。在儿童时期,孩子就该有孩子的样子,叛逆,不听话。

如果太听话反而不是一件好事,太听话的孩子肯定生活中经历过什么,比如父母之间吵架,经常责骂孩子等,都会使孩子心里造成了阴影。为了使父母不吵架,或者不被责骂,而变得乖乖的,什么话都憋在心里不敢说出,生怕什么话说错!

孩子越是听话,长大可能越叛逆,因为长期压抑,突然就不再那么听话了,到时父母也受不了。以为是孩子变得不听话了,其实并不是,只是他们终于把天性释放出来罢了!所以从小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的言行举止,不要总是给孩子立很多规矩,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只要不是太皮,太离谱,要适当的保留一些孩子的天性也是好的。不要一意孤行,以免酿成大错!!!




蘑菇猫仔仔


部分听话的孩子是由于长期压抑自己内心的需求,形成讨好型人格,而讨好型人格的表现:

1、内心敏感脆弱,有同理心,总能敏锐的察觉出或「自以为察觉」出别人内心的想法。

2、很难拒绝别人,即便知道对方的要求不合理也会习惯性的硬着头皮满足对方的需求。

3、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倾向于抬高别人,贬低自己。

4、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因此很少会表达自己的真正需求,总是试图在别人面前营造出善良,平和,大度等「没有攻击性」的好形象

5、在社交中表现得很「神经质」,因总会担心自己会给对方造成什么样的印象、说哪些话合不合适、为对方考虑太多等,使其在社交过程中无法坦然的表现自己,反而会令其与别人的社交总会充满了「不自然」的状态。

6、大多数行为的动机往往是为了迎合别人的期望,获得别人的认可。

7、缺乏底线和原则,非常能够容忍或者说是意识不到别人在客观上对他的“逾规”行为。

长期的心理需求得不到释放和满足,确实是容易引起抑郁情绪,如果无法及时排解,久而久之便会导致抑郁症。


悠然爱欺负南山


在武志红的《为何家会伤人》中有说到孩子有两个叛逆期,第一个是1.5-3岁,第二个叛逆期是12-18岁左右青春期结束。

正常情况下,每个孩子需要完成也必须完成的任务,是脱离对父母及重要亲人的依赖,走向独立的自己。以正常的速度走完叛逆期之后,在18岁左右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我”,他们开始约略知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这意味着他们终于基本成为一个成年人。

有了这个自我,他们会有较强的欲望,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从而不需要监督也能有很强的动机去追求一些人生目标。

而那些过于好的“好孩子”,他们的父母控制欲望太强,一直让孩子按照他们安排来学习和生活,而根本没有给孩子独立的空间,甚至严格抑制孩子的“叛逆”。这样的话,这些好孩子没有一个正常的叛逆期,就会造成两个恶果:

一 .叛逆期推迟

二. 缺乏生命力

书中说到,如果孩子比较叛逆,起码不用担心他会想到自杀,因为叛逆的孩子一般会有较强的生命力。

相反,如果孩子非常听话,那父母倒是应该有所担忧。

抑郁症的一个重要源头,是本来向外的愤怒不能表达,转而指向自己。

叛逆的孩子容易向外表达愤怒,而好孩子容易将愤怒憋在心里,最终攻击自己。

中国父母夸孩子时,基本都会用到这个词~听话。究其原因,是因为不强调感情的中国人,既缺乏心灵层面的链接能力,也不习惯身体的碰触,而只是追求于干巴巴的语言链接,没有心链接。


萌言萌语


是不是越听话的孩子越容易得抑郁症?


1.导致一个人患抑郁症的主要因素。

生物、社会、心理。

生物指的是遗传、神经生化及内分泌;

社会因素主要指从小的环境、生活事件及压力程度;

心理因素则指的是一个人的人格、认知模式。

2.听话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听话,对家长来说是好事,可以省很多心,可以有更多自由时间,可以彰显家长的权威。

听话,对孩子意味着压抑自己的想法;意味着基本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被爱、自由、被尊重的需求)无法被完全满足。意味着孩子为取悦父母而失去自我价值感。

越是听话的孩子,越容易缺乏自我。时间久了,孩子的内心会失衡。

当环境无法满足孩子的需要,特别是在需求最强烈的时候没得到满足,往往患抑郁症的可能性就很高。

抑制症一个最显著特点就是缺乏自我价值感,他们缺乏自尊的内在资源,这种缺乏源于早期不良的亲子关系。

3.是什么让孩子崩塌。

好孩子的形象一旦形成,孩子们就不会轻易向他人求助,人生中难免会遇到挫折,即使你再强大,也有需要帮助的时候。

当需求与害怕相冲突,理性的情绪违背本能的情绪,就会出现问题。身边的案例也不少见,原本听话优秀的孩子,到大学就出现问题,不愿参与社交,对人生失去了意义和信心。

当然这只能反映部分孩子的问题,如果孩子天生拥有积极乐观的性格,那么在遇到挫折时,也会乐观的方式去面对。

因此,听话的孩子如果还拥有消极的认知模式,那么未来患上抑郁的概率就会高,如果孩子天生就拥乐观的认知模式,并引导孩子,不要想着用理性压制和消灭情绪,而学会让情绪与理性共处,那么孩子的未来就是阳光的。

个人观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巧妙妈育儿


孩子是否听话与患抑郁症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听话的孩子不一定就会患抑郁症,不听话的孩子也无法保证就不会是患抑郁症。抑郁症的患症原因目前没有明确的阐明,可能会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一般来讲,患抑郁症的患者的亲属罹患抑郁症的风险是一般人的2一10倍;

2、家庭因素,父母离异、家庭经济负面重,家庭关系不和谐等因素,对孩子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易滋生消极情绪,长期处于消极情绪的体验中孩子患有抑郁症的风险将极大的增加;

3、学习压力过大,现在不只是成年人压力大,孩子的学习压力也不容小觑,除了要完成学校的功课学习之外,还有各类的学习辅导班、特长兴趣班,每天的行程满满当当。繁忙的学习生活带来的心理压力不断给孩子带来负面情绪,家长若没有及时关注与处理,负面情绪的不断增加,最终也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病。

欢迎转发、收藏或点击@找心理进行关注,每天接受心理学,会让你变得更优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