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花卉協會推薦牡丹為我國國花,春蘭夏荷秋菊冬梅亦有聲援,您認為何花能當選國花?

木易58399317


我選梅花。



牡丹代表富貴,用它來做國花不行,太庸俗,一身銅臭味。

蓮花不錯,出於泥而不染,代表著廉潔自律,但用來做國花,好像又缺少了什麼。另外,澳門特別行政區已經用它來作為自己的標誌了,我們再拿它做國花就有點混淆了。

菊花我不看好。因為在我那邊,菊花是代表死亡。誰家有人走了,或者去祭奠先人了,都獻上枝菊花。用它來做國花就太晦氣了。



“紅巖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數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梅花寒冬盛開,代表著堅強、無畏。

“紅梅花兒開,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萬朵,香飄雲天外。”梅花代表著純潔、高貴、儒雅。



“喚醒百花齊開放,高歌歡慶新春來。”梅花代表著敢為天下先,引領時代的向上品質。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梅花代表著謙虛。

梅花所代表的所有精神,都是咱們中國人的高貴品質和思想,所以,我選梅花做為國花。


血染戰旗紅


我認為國花非梅花莫屬,因為國人最鍾愛的是梅花,可以說國人之愛梅,幾乎到了一種痴迷的地步。

古住今來,所有吟詠花卉的詩篇,要算梅花為最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以上這首詞為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詠梅的詩詞我們在古詩詞可以找到很多很多,可以說:在古詩詞中,如果是以吟詠花草為題材,可以說以詠梅詩詞獨佔鰲頭,更有北宋的林和靖愛梅愛到了“梅妻鶴子”的地步。

眾芳搖落獨喧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其實國人對梅花的熱愛,不僅僅是文人的專利,可以說國人自古至今,上至帝王將相,下至販夫走卒,可以說都摯愛著梅花。人名和地名最能反映人們對梅花的摯愛。

以花卉命名的地名,以梅為最多

在中國,如果以花草入地名的話,我能數的就有:梅嶺、小梅關、梅園、梅林、梅州、黃梅、梅西、梅山、梅江、梅澗、梅溪、梅東、梅中、梅市、梅綻坡。如果做一個統計,以花草入地名的,一定又是以梅獨佔鰲頭。

以花卉命名的人名,也以梅為最

走進村子,如果聽入呼喚女子名的話,有很多時候都可到諸如:臘梅、正梅、豔梅、梅英、小梅、紅梅等等的呼喚,不光女子名,有好多男子,在名字裡也含有梅。比如宋人:盧梅坡等。在村裡有幾個兄弟就分別叫做正梅、愛梅。

梅在傳統文化中有著崇高而獨有的地位

在傳統文化中:

梅蘭竹菊,被稱作四君子,而且還以以梅為先。松竹梅歲寒三友,梅為其一。

梅由於迎風斗雪,雪蕊冰肌,象徵的是高潔的品行。也是國畫的重要題材。

最早的梅的文獻如殷商《書經·說命》中有“若做和羹,爾惟鹽梅”。春秋時期的《詩經》中出現了“山有嘉卉,候慄候梅”。 《詩經.國風 . 召南》中的《摽有梅》用梅來寫愛情。

梅是中國特有的傳統花卉,有文字記載就有3000多年

在上文中已說,梅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殷商《書經·說命》,在詩經中更是多處寫到梅。觀賞梅花有文字記載最早為《西京雜記》載:”漢初修上林苑,遠方各獻名果異樹,有朱梅,姻脂梅。“

梅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從江南一直到華北,也是我國分佈範圍較廣的一種花卉。

要說國花也就是梅最有資格

按以上我的論述,要說國花也就是梅最有資格。牡丹雍容華貴,但也有點俗豔,不見梅花的那種精神,所謂國花,我認為花品比花貌更為重要,要論文化與精神內涵,牡丹遠不及梅花。


萬方談人生


記得民國時曾評過國花。臘梅以其不懼風霜傲苦寒的品質而切合當時國難當頭,內憂外患的動盪時局所需要的不畏強暴,勇於抗爭的民族精神而當選。當時也有牡丹被推舉入圍,只是其雍容華貴的氣質與倡導節約,勤儉,立足貧困,迎難而上,自強自救,奮發圖強的大背景不和諧,固此落選。現在早已時過景遷,日漸強大的祖國似乎更具有富麗堂皇,正大光明的牡丹特質,有人倡議用牡丹為國花以倡顯祖國的強盛有一定的道理,就像過去國歌也曾更改過歌詞一樣,有其時代的背景原因。可是,如果因為現在富裕了就提倡排場鋪張,顯然是與我國的傳統觀念是不相符的,居安思危,勤儉持家,歷盡磨難而百折不撓,面臨絕境而逆境求生的民族精神是我們血脈中難於剔除的優秀基因。所以,我認為和國歌改回義勇軍進行曲的原因一樣,能夠契合國情和民族精神的臘梅依然是國花的首選。







彎眉柳葉刀e


近期國花爭論不斷,我從小就一直認為牡丹就是國花,從小就讀詩句:“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印象極深。隋煬帝、武則天、歐陽修、陸游、劉禹錫、蒲松齡等古代名人都很喜歡牡丹。1959年秋,周恩來總理來到洛陽就問起牡丹的情況,當他得知牡丹已經頻臨絕境時,立即表示牡丹是中國民族興旺發達、美好幸福的象徵,從這樣的側面反映出大家對於牡丹作為國花的認可。

國花是指能夠代表我們國家的花,這種花必須能夠詮釋我們的歷史、精神、文化、還有情感,所以,其實國花肩負的責任是重大的,在國花的選擇上必須要慎重。

國花在評選上也是有著非常嚴苛的條件的,1994年全國人大八屆二次會議第0440號經“關於儘快評 定我國國花的建議”議案,批轉農業部辦理,責成中國花卉協會負責具體組織。專家小組討論確定國花的評選必須滿足三個條件,即:①此花必須要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而且有著非常強的適應性,最重要的是要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有一定的影響力,在國際上也要有著領先的地位。②此花必須要花姿美麗、花色豔麗,在各種特性上要符合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③此花必須用途廣泛,是大眾所熟識的一種花。

根據當時1994年31個省區市(包括深圳特區)上報結果,贊成一國—花。(牡丹)的有l8個省,佔58.06%。贊成一國四花(牡丹、梅花、菊花、荷花)的有11個省,佔35.48%。有2個省提出新的四花方案,即以蘭花換荷花,佔6.45%。全國國花評選領導小組經過認真研究,一致同意“牡丹”為我國的國花。可見牡丹作為國花也是有史可循的。

國花是一個國家自然資源、歷史傳統和民族審美取向的象徵和體現,也是國際地位的標誌。為了提高民族自豪感、凝聚力和國際影響,體現民族特點和審美取向,世界上已經有100多個國家以不同形式確定了自己的國花。所以這次我國評選國花的行動是非常有意義的,也是迫在眉睫的。

我們在央視各大活動中,都能發現牡丹是作為背景圖案最多的花種。牡丹是富貴、吉祥的代表,是優雅的象徵,所以我堅定選擇牡丹作為國花。




股票有道


如果花卉協會推薦牡丹為國花,那這個花卉協會可以解散了。雖然說梅花是民國國花,但新中國古為今用也未尚不可,土地、人民和聯合國席位都可繼承,何況只是國花?主要是梅花的“梅花香至苦寒來”,中華民族經歷幾千年奴隸、封建統治、推翻人民頭上三座大山,建立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第一次由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在此之前的中國史了就是人民的苦難史,現有國歌為什麼還是恢復了“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有且只有梅花代表中華民族的堅韌不拔的精神,梅花是新中國國花的不二之選。


不會遲到的人


國花的競選要求中明確指出四點:

一是起源中國,栽培歷史悠久,適應性強,分佈廣泛,品種資源豐富;

二是花姿、花色美麗大氣,能反映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性格特徵;

三是文化底蘊深厚,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

四是用途廣泛,具有較高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梅花和牡丹的爭議最大,但我個人支持牡丹

個人以為 盛世牡丹 亂世梅

梅花更多的是文人風骨,其堅韌的特點可以代表中華民族的特點,但可以代表中華民特點的花卉可以有很多,蘭花菊花等

但能說得上百花之王 豔壓群芳的就是牡丹了。

梅花更多的是文人風骨民族氣節,牡丹是大氣磅礴 大國格局。





神奇植物在哪裡


牡丹原產於中國。來自高山高原。高寒缺氧缺養地區依然盛開。由於勤勞智慧的中國人培育,牡丹逐步走入平原,走進百姓家 是冬天最旱破土的植物。春天最晚開放的花朵 為百姓所喜歡 是孩童胸前配戴的長命鎖。是青年結婚鋪蓋的吉祥花。牡丹花 牡丹皮:可觀賞。可食用 可入藥 。早已是滆入中國人的身體。是中華民族的一個符號。伴隨國家興衰而不離不棄 可查早在晉朝《洛神賦》圖中出現。古今中外男女老少都喜歡。廣泛種植於中國 並走向世界 !











一淨18


事實上,牡丹只能人工種植,離開人工養護即藥丸丸,因此種植和盆栽牡丹,是某一地域的一個龐大產業,一旦確定牡丹為國花,即可帶來巨大經濟利益,因此該利益集團不惜巨資推波助瀾,四處贊助,力求將牡丹定為國花而四處奔忙。

而梅花則基本無個人家庭種植,至多在公共環境及公園有所種植,梅花即可移植,也可自生自長,有土即開花。但由於梅花不象牡丹那樣,能形成巨大商業產業鏈和價值,因此,但凡推薦牡丹為國花的,大多是與牡丹產業有千絲萬縷的利益關係,或者家裡養有過一兩盆牡丹花,而認可梅花為國花的人,相信家裡沒有一個種有梅花,更不可能靠賣梅花為生,只是單純真心喜愛梅花傲雪凌霜的氣質,欣賞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高潔和品格,認為梅花品質,才是五千年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象徵。而自發的推薦梅花為國花。這就是區別,人以類聚,物以群分。還有人說,梅花不吉祥。按此標準,我們的國歌乾脆改成喜涮涮好了,那多吉祥多喜慶啊?這種人的腦子肯定被門板夾過,國歌,歌旗,國花是什麼?這是國之重典,是一個國家的精神象徵,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圖騰,是一個國家的人民在面對危難時的精神支柱,是一個國家的人民在克服各種艱難險阻,贏得勝利後的精神崇拜和獻祀神祇。那些在推薦國花這種國之重典的事物中,只知道花團錦簇,花好月圓的人,又與那些曾經隔江尤唱後庭花的商女們有多遠的距離?


用戶7117230638645


如果非要選出國花,我還是認為是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低調不缺大氣,地域性廣,繁殖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文化底蘊深厚,從古到今,佛教,道教,文學,藝術,食材等等,從不缺少荷花的影子。牡丹國色天香,富貴典雅,但是這不是最重要的。我們要以國歌為榜樣,即使國家強大了也要時刻保持警惕,警鐘長鳴!希望以後大家都有最美好的花,叫“隨便花”,國家強大,大家有錢,隨便花!




回品麵館館長


荷花又名蓮花,有禪意,已被印度定為國花,咱不能再掠美。

梅花是民國國花,國軍領章上都綴著金梅花,似不適合再做現在的國花。

蘭花生於幽澗深谷,是孤傲清高的在野君子的象徵,不太符合大國形象。

至於菊花,那是日本的國花,代表日本皇室,就不多說了吧。

還是牡丹得人心啊,當國花的歷史有一千多年了,不該在咱們手裡中斷了哈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