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農村“不成文”的規定沒人可以拒絕?

新大風歌


我是鄉村淇譯,一個在農村種植水稻和養殖河蟹的八零後農民。

在農村人們都是遵循著一些老傳統的,還有一些看不見的一些“不成文”的規矩的,雖然這些不成文的規矩是看不到摸不著的,但是大家都是會去遵守的。俗話說的好“無規矩不成方圓”嗎。

比如說農村的白事

在農村如果誰家有老人去世了,在我們這邊會在老人去世的那一刻,放三個二踢腳來提示的,因為誰家老人要不行了大家心裡都是有數的,在這個時候聽到有放鞭炮的,那麼大家就是都會明白的,只要是在家的,不管有沒有事大家都是會去的。幫著看看有什麼事情能幫上忙的,都不用告訴大家也都是會自主伸手幫忙的。

畢竟大家都是知道你現在的付出等到你家裡有事的時候大家也都是會來幫忙的,如果在這個時候你不來幫忙的話,等到你家有事的時候也是沒有多少人來的,那麼到了那個時候會很尷尬的。

別的還有一些不成文的規矩的。比如在辦白事的是如果有人來祭拜的時候,主家都是有人必須回禮的。家裡有的東西不夠從別人家借的東西,是不能去還的,只有等到被借的人家自己來取,而且還要在借的東西上面用紅繩綁上錢財以表謝意的。錢綁多少都行是個心意就行。這些在農村都是不成文的規矩的。

在我看來這些都是農村的一些老傳統,大家都是會默默地去遵守的,畢竟農村是熟人的社會,大家有個什麼事情都是會互相幫忙的,漸漸的大家也就是把這些行成了不成文的規矩了。這樣良好的傳統我們也是應該流傳下去的。

分享一些農村趣事和自己養種植經驗,喜歡的可以動動你發財小手關注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