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什麼時候膨大期?需注意什麼?

隨願158507557


大家好我是雲南麗江的花椒種植戶。目前種植的品種的是大紅袍花椒,我選擇的方式是無公害種植。花椒果實膨大期是指5月下旬到6月上旬果實迅速膨大的一 段時期,此期可持續40〜50天左右,果實長到一定大小,生理 落果基本停止。此時既是果實生長膨大期,又是花芽分化期,養 分競爭較大。因此,這一時期的營養供應是豐產的關鍵。目前我採用的施肥方法是:有機肥+腐殖土+肥合肥。其中有機肥主要(農家豬糞,羊糞),肥合肥用的是美夫比利夫。這是我採用的方法,希望大家可以借鑑採納。謝謝!


雲南納西小叔


花椒果實成熟發育期,由於各地氣候條件和栽培品種不同,果實發育期長短也不同。一般溫曖地域比較長,寒冷地域比較短。

花椒果實膨大期,是指生理落果結束後,5月下旬~7月上旬,花椒的果實外形長到最大,這一階段時間。這階段時間將持續40天左右。是花椒生產中管理重點。

花椒果實膨大期的管理,主要是花椒蚜蟲防治管理和水肥,夏剪管理。蚜蟲危害和長期高溫乾旱,都有可能引起二次落果。有條件的花椒園,可以在此時灌溉一次。光照不足,枝條過密,都可以造成大量落果。花椒果實膨大期和花芽分化期是相連的,通過夏剪,可以改善光照條件,減少落果,又利於花芽分化,為第二年豐產打好基礎。



秦風農人


5月下旬到6月上旬是花椒果實迅速膨大的一 段時期,此期可持續40〜50天左右,果實長到一定大小,生理 落果基本停止。此時既是果實生長膨大期,又是花芽分化期,養 分競爭較大。因此,這一時期的營養供應是豐產的關鍵。 花椒樹潛伏芽的壽命較長,剪口亦較容易癒合,因此,對衰老的樹,應在加強肥水管理的同時,可以進行骨幹枝輪換回縮更新。花椒整株衰老後,要及時進行全株更新。 花椒的栽培技術 (一)栽植方法 (1)栽植時間:花椒苗的栽植期,應根據各地氣候特點和苗木生長情況而定。

一般來說,可分為春、秋兩個栽植季節。在春季氣候乾燥、土壤水分少的高寒地區,以秋季栽植為好。在這個時候,如椒苗長的較老,即可在8—9月份栽植,如椒苗頂梢較嫩,可推遲到9—10月份栽植。秋季栽植椒苗,要把嫩梢、嫩葉剪去一部分,以減少水分蒸發,提高成活率。

春季雨水較多的丘陵中山地區,以早春花菽苗發芽栽植為好。“春分”前10天,後10天為最佳期,如遠地運苗來栽植,必須在苗發芽前進行。運輸前應將苗進行包裝處理。如有稻草包概括後,再將幼苗根部裝於塑料袋中保溫(不能將全株裝入塑料袋內)。

(2)挖穴栽植:為了使花椒定植後,生長髮育良好,栽植時應挖大窩,施足底肥。一般定植窩穴50—60釐米見方,每株施農家肥3—5公斤,過磷酸鈣50克,肥料要與土壤拌勻,並加入100克鮮石灰粉,以防根腐病。

栽植填土,灌水後,要用土再蓋窩,防止窩內土壤水分蒸發。碎石多的地方,採用碎石蓋窩的方法效果更好。 (3)定植株行距:根據地形、土壤肥瘦、花椒品種和今後採取的生長管理技術措施等來決定。成片純花椒林一般採用1。

5×2。5米的株行距。若農、林間的花椒園,則一般用4×5米的行距。其原則是:坡度大的,株行距小,坡度小的,株行距大。土壤肥厚的,株行距大;土壤瘠薄的,株行距小。株形大的,株行距大;株行小的,株行距小。

如平地椒園因需實行機耕,可用條栽或寬窄定植行距。既要充分利用地力與光能,又要適應花椒生長髮育,達到花椒豐產、穩產、質優、長壽的目的。 (4)苗木管理:帶葉栽植的花椒苗,如遇枝葉萎蔫捲曲,可知覺再剪去一些葉片,保持水分供需平衡,以利苗木成活。

風大地區,應在苗木旁邊設立支柱,防止吹動苗木,影響成活。因灌水使苗木歪斜時,要及時扶直。如遇天氣久旱不雨,及時灌水,待土壤表土稍幹,就及時鋤松表土,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但灌水次數不宜過多,以免破壞土壤結構,影響新概括生長。

栽植後為了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還可在窩內蓋草或碎石。同時,還要注意避免人畜踐踏等危害。 (二)土壤管理 (1)深翻熟化土壤:深翻土壤,擴大樹窩,才能達到











王定隆


這是兩個問題先回答一個.

1花椒什麼時候膨大期?

5月下旬到6月上旬果實迅速膨大的一 段時期,此期可持續40〜50天左右,果實長到一定大小,生理 落果基本停止。此時既是果實生長膨大期,又是花芽分化期,養 分競爭較大。因此,這一時期的營養供應是豐產的關鍵。

2需注意什麼?當然那就是施肥了,有幾種方法如下

 擴穴施肥

  初春土壤解凍後,將花椒樹根系周圍的土壤深刨30—50釐米,每株施有機肥30千克左右;4月中旬萌芽期、7月下旬採果後,每株各施標準化肥0.4千克。施肥後及時澆一遍透水。

  覆膜增溫:覆膜具有保溼增溫的良好效果,一般可提高地溫3℃左右,有利於根系發育生長。覆膜應在擴穴施肥後及時進行,沿樹行將土壤整細整幹,近樹幹處略高,蓋膜面積以稍大於樹冠外緣為準。兩塊地膜的交接處用土壓實,地膜儘量展平與地面貼緊,四周用土封嚴。4月底在膜上加蓋5釐米厚的細土,可防止雜草生長,延長地膜使用壽命。

  葉面噴肥

  用3%的磷酸二氫鉀和0.5%的尿素混合溶液,每年葉面噴肥6次,開花期噴第一次,花後10天噴第二次,間隔10天再噴第三次,7月上、中旬和果實採收後各噴一次。

  修剪復壯:夏季結合採收花椒,及時進行修剪。對衰弱樹剪除部分大枝及病蟲枝,秋季再抽去多餘的大枝,最後每株保留5—7個主枝,同時適當疏除冠內密集枝,疏枝量一般不超過25%,並縮剪部分弱枝到壯芽處;中庸樹的中短枝一般不短截,以疏為主,並注意保護頂芽,對長果枝適當短截,保留大芽。


回鄉喇叭哥


花椒什麼時候膨大期?需注意什麼?

1、\t花椒膨大期一般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果實迅速膨大的一 段時期,此期可持續40〜50天左右,果實長到一定大小,生理 落果基本停止。此時既是果實生長膨大期,又是花芽分化期,養 分競爭較大。

2、\t花椒膨大期間需要注意營養的供應是豐產的關鍵,可以適當減少氮肥的用量,同時配合磷肥和鉀肥一起施用,施用量為4公斤氮肥,4公斤磷肥以及4公斤鉀肥。

3、\t椒的坐果期以及果實膨大期施用,坐果期可以用0.3%左右的尿素加上0.3%左右的磷酸二氫鉀以及0.2%左右的硼砂進行噴灑,間隔7天,連噴2-3次 。





小農蜂


(一)栽植方法 (2)挖穴栽植:為了使花椒定植後,生長髮育良好,栽植時應挖大窩,施足底肥。一般定植窩穴50—60釐米見方,每株施農家肥3—5公斤,過磷酸鈣50克,肥料要與土壤拌勻,並加入100克鮮石灰粉,以防根腐病。

栽植填土,灌水後,要用土再蓋窩,防止窩內土壤水分蒸發。碎石多的地方,採用碎石蓋窩的方法效果更好。 (3)定植株行距:根據地形、土壤肥瘦、花椒品種和今後採取的生長管理技術措施等來決定。成片純花椒林一般採用1。

5×2。5米的株行距。若農、林間的花椒園,則一般用4×5米的行距。其原則是:坡度大的,株行距小,坡度小的,株行距大。土壤肥厚的,株行距大;土壤瘠薄的,株行距小。株形大的,株行距大;株行小的,株行距小。

如平地椒園因需實行機耕,可用條栽或寬窄定植行距。既要充分利用地力與光能,又要適應花椒生長髮育,達到花椒豐產、穩產、質優、長壽的目的。 (4)苗木管理:帶葉栽植的花椒苗,如遇枝葉萎蔫捲曲,可知覺再剪去一些葉片,保持水分供需平衡,以利苗木成活。

風大地區,應在苗木旁邊設立支柱,防止吹動苗木,影響成活。因灌水使苗木歪斜時,要及時扶直。如遇天氣久旱不雨,及時灌水,待土壤表土稍幹,就及時鋤松表土,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但灌水次數不宜過多,以免破壞土壤結構,影響新概括生長。

栽植後為了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還可在窩內蓋草或碎石。同時,還要注意避免人畜踐踏等危害。 (二)土壤管理 (1)深翻熟化土壤:深翻土壤,擴大樹窩,才能達到熟化土壤的目的。花菽是一咱淺根性樹種,側根發達,根系旺盛生長,大需要有通氣良好和富含有機質的土壤條件。

具體作法是:花椒樹冠下面淺挖,樹冠外面深翻,以免傷根。行間一般深挖33—66釐米。在深翻坑土時,結合施以有機肥料作基肥,增加土壤有機質。若是粘重土,深翻時應摻沙,以改良土壤結構。 新栽植的幼樹,都要進行輪換擴窩,以利花椒幼樹根系生長髮育。

在荒坡荒山上建立的花椒園,由於土層淺薄,土壤結構差,擴窩工作尤為重要。 深翻以後,土壤中的空氣、水分裝況得到改善,有利於土壤有機質和礦物質肥料的分解和轉化,這就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同時深翻坑土,增施有機肥料,能促進土壤熟化,改頭號土壤結構,有利於花椒根系的生長髮育。

(2)椒園間作:椒園間作,既能合理利用土地,增加花椒的生長髮育。應選擇生長期短、植株矮小,有一定經濟收入的作物間作。武都洛塘區椒農的經驗,椒園間作以種植豆類作物為宜。豆類作物有根瘤菌,可固定氮素,增加土壤肥力,有利於花椒生長。

小麥、玉米等高稈作物不宜種植。小麥澆水次數多,使花椒易染根腐病,玉米的高稈,影響花椒的光照,不利花椒生長。如有些椒園間作兩季小麥後,就出現椒樹死亡現象。 (3)培土(換土):目前絕大部分花椒樹栽培于山坡地及地埂上,水土易於流失,所以必需注意在花椒根系周圍進行培土,特別是在瘠薄的山坡地上栽植花椒,培土尤為重要。

高寒山區培土,可以增加土溫減少霜凍。在冬春乾旱的地方,培土可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一般在晚秋時節進行。坡度較大,土層較薄的椒園,可以年年培土。 (4)中耕鋤草:雨後椒園進行中耕除草,可切斷土壤毛細管,減少土壤水分蒸發。

並剷除了與花椒爭奪水肥的雜草,以利花椒生長髮育。 (三)施肥 花椒的正常生長結果,需要從土壤中吸收一定量的氮、磷、鉀、鈣、鐵、鎂、硫以及硼、鋅、錳等多種營養物質。尤其需要量較多的是氮、磷、鉀。

花椒在生長髮育的年週期中,要經歷根系生長、抽梢、開花、果實膨大、花芽分化等生命活動。這些活動需要充足的養分供給,才能正常生長髮育。尤其是盛果期,營養消耗量更大,每年要從土訓中吸收大量養分,致使土壤中營養缺乏。

因此,只有及時施肥補充土訓中的養分,才不會造成養分的供需矛盾。 1、施肥方法 酸性土壤宜多施鹼性肥料;鹼性土壤宜多施酸性肥料。砂土保肥性差,宜勤施;粘土保肥力好,可以適當重施。 花椒園的施肥方式,有穴施、環狀溝施、放射溝施、短條溝施等,平地椒園多用環狀或放射狀溝施;山地、坡地椒園,宜採用穴施或短條溝施,無論那種施肥方式,施肥的溝穴都應該挖在樹冠外緣下。

因為在這個區域內椒的鬚根分佈很多,有利於吸收。將肥料施於根頸部或樹冠以外,都會造成肥料的浪費。施肥後,必須立即覆土,防止養分揮發。 此外,還可以利用枝、葉、果實個有不同程度吸收營養元素的能力,在樹冠上進行根外追肥(葉面施肥)。

以滿足花椒樹某種肥料的需要。在花椒謝花後到收穫前15—20天,用磷酸二氫鉀複合肥料進行根外追肥,可增產8。5%。 2、施肥時間和用量 (1)基肥:摘椒後直到次年春季花椒發芽前,均為基肥施用時期,但以摘椒後立即施用基肥為最好。

基肥以有機肥為主,並混合施入磷肥。秋季施基肥,土壤潮溼,地溫較少高,有利於土壤微生物的繁殖,使有機物有效地轉變為無機鹽,迅速被花椒根系吸收,增加樹體營養,起到恢復樹勢的作用。同時,還有利於提高冬季土壤溫度,促進花椒來年正常生長髮育。

如果在秋季因故未能將基肥施下,則需在冬季結凍前繼續補施。冬季施肥,在氣候乾燥、土壤水分少的地區應多澆水,如果摻入50%的沼氣水更佳。 基肥施用時,依樹株大小和產量的高低而定。一般6—7年生的花椒樹,結花椒1—2公斤的單株,可施草糞(圈肥)5—10公斤,並混以150—250克過磷酸鈣(磷肥)。

(2)追肥:以腐熟人、畜糞或氮素無機肥料為主,配合施以鉀肥。花椒追肥,在一個生長年週期內,最少不得低於兩次。第一次追肥在4月下旬至5月初追施一人、畜糞。促進新梢健壯生長,增加葉懲厚度,提高光合作用能力。

並對提高座果和幼果發育均有很大的作用。第二次追肥,在6月下旬至7月初追施一次速效性氮肥,以促進花芽和果實膨磊。這次追肥,如能及時施下,不僅能促進當年增產,提高花椒品質,而且,還為下年繼續增產打下基礎。

追肥施用量,6—7年生貢椒,第一次追肥,每株施人畜糞5—10公斤,第二次施速效性氮肥50—100克。若追施其它肥料,可適當增減,靈活掌握。 (四)冬季管理 花椒樹的耐用寒能力較弱,必須注意冬季氣候變化。

做好椒樹越冬管理工作,是保證椒樹正常生長不可忽視的重要措施。 (1)塗白:用石灰粉加水攪拌成糊漿,刷在椒樹幹上,可防冷空氣襲擊。 (2)裹草:在入冬前,要用麥草或草袋裹在椒樹幹上,用繩子捆紮,免遭凍害。

(3)施暖肥:在進九前,將熱性的牛馬羊糞和油渣,池泥等肥料施在椒樹根部。施肥時可刨開樹幹周圍15—25釐米的表土,按樹大小和肥料種類每株施肥5—10公斤,然後用土埋住。 (4)澆水:在施上保暖肥後,接著給椒樹澆1次過冬水,澆後隨時鋪上一層砂或碎石。

只能採用單侏澆水的方法,決不能漫灌,嚴防水分過多,地溫下降,使椒樹受凍。 (5)在入冬前,給椒樹噴灑1—2次高濃度的草木灰液,也能防止樹受凍,並能殺菌滅蟲,一舉兩得。 (五)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花椒生產上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

通過整形修剪,使花椒得到合理的樹體結構,充分利用空間、光照及營養條件,以達到豐產、穩產、長壽的目的。 整形修剪必須與土壤、肥料、日照、氣溫等條件相適應和配合,才能發揮積極的作用。如果片面強調修剪的作用,而忽視其它條件或管理措施,不但達不到豐產的目的,而且會造成幼樹延遲結實,大樹低產以及縮短壽命的不良後果。

1、修剪時期 一般來說,從落葉到發芽前的整個休眠期都可以進行修剪。但是,在有凍害的地區,解凍後到發芽前的早春進行修剪為最好。這樣能避免剪口遭受凍害。 除冬季修剪外,尚可根據各地的不同情況,進行夏季修剪。

如一些徒長枝進行摘心或短剪,對樹冠內外密生纖細枝,及時疏除,以利通風透光和減少養分的消耗。 夏季修剪比冬季修剪對花椒的削弱作用較大,因此,此法多用於幼壯樹時期。目前花椒生產上主要是應用冬季修剪。

2、修剪方法 修剪方法,一般分作疏剪和短剪兩種,疏剪能促進開花結實;短剪有利於抽生強壯的親梢,加強生長。 花椒在幼壯時期,應採取以疏剪為主,疏剪與短剪綵相結合的方法,盛果期,應以短剪為主、短剪與疏剪相結合;花椒衰老時期,主要運用短剪,進行更新。

(1)疏剪是將枝條從基部剪去。其作用:①疏除過密枝、交叉枝、重疊枝、纖弱枝和位置著生不當的枝條,使主側枝配合勻稱,通風透光,節省養分的消耗。②疏去幹枯枝、病蟲枝、減少病蟲危害。③疏去樹冠外圍的密生枝,使樹冠內部通風透光,提高內膛座實率。

同時,也起到提高實質量的作用。 (2)短剪是剪去枝條的一部分,其作用:①抑制強旺的營養枝和徒長枝,讓它萌發側枝成結果枝。②刺激較弱的枝條抽生強壯的新梢或抽生中庸的結果枝。③短剪結果枝,減少花量,增加營養枝,平衡大小年結果。

④重剪衰老的主、側枝,刺激發生健旺的新梢,更新樹冠,復壯樹勢。⑤摘心,也是一種短剪手段,它能及早地減少養分消耗。 3、整形時,首先應考慮光照和通風條件。在通風透光的前提下,逐步培育分佈均勻的強健骨架,形成高產穩產的樹形結構,但是,由於花椒品種的特性不同,其樹形亦不能千篇一律,例如,貢椒和蜀椒,最適宜的樹形為多主枝叢狀形和自然開心形;秦椒多為自然開心形。

(1)多主枝叢狀形:這種樹形的特點是:基部有主枝4—5個,整個樹形結構呈叢狀。具體整形方法是:一年生花椒苗定植後,在樹幹基部選留4—5個健壯而不同方位的新梢作為主枝,剪去纖弱的重疊枝條。第一年,一般不短剪,這樣樹冠擴展快,到第二年,在一部分主枝上部側枝上,即能形成少量的花芽。

第三年開始結果。以後,每年注意適當疏除過密枝。進入結果盛大期時,就要運用短剪與回縮剪(將多年生長枝條回縮到分枝處),疏剪相結合的辦法,使其既通風透光,又防止內膛空虛,結實部位外移。 多主枝叢狀形的優點是:修剪輕、成形快、樹冠大,結果期和盛果期均早;主枝生長健壯;單株產量和單位面積產量均高。

(2)自然開心形:自然開心形的樹形結構是:幹高20—30釐米,在主幹上均衡地配置三個主枝,使每個主枝分別按一定的方向延長,在主枝上選留側枝,並大力培養,讓其儘量向外伸展,使冠形成兩層,在主枝及側枝上多留小枝,以增加結果部位。

自然開心形的優點是:樹冠開心,光照條件好,有利於內外部結果枝的形成;結果立體化,可提高產量;從屬關係分明,結構牢固,樹冠雖然中空,但可以利用中間產生的徒長枝結果;有利於病蟲害的防治,有利於減少天牛危害和雜草的剷除;缺點是:主枝數目少;距離近,對空間的利用似乎有一定的侷限性。

4、成年樹修剪 花椒的修剪,因品種和樹齡的不同而修剪的方法和程度不同。貢椒和蜀椒的幼壯樹應以疏剪為主,使其迅速擴大樹冠成形。同時,適當多留一些小枝,成為輔養枝、結果枝,以利早結果、多結果。

對於強壯的枝條,要放而不剪;對於較弱的枝條要短剪,促使發生強健枝。短剪宜輕不宜重,一般剪去枝條的1/3或1/4即可。盛果期的貢椒和蜀椒,應以短剪為主。通過短剪不斷更新結果枝組,同時使各級枝條不斷復壯,促進生長和形成結果枝。

此外,在這一時期內,還要注意在樹冠內部適當保留一些營養枝,就是徒長枝也要注意短剪利用,以免樹冠內膛空虛,防止結果部位外移。盛果期樹的修剪程度,應以樹而定。一般生長健壯的樹,修剪宜輕;生長衰弱、結果過多的,修剪宜重。

有大小年現象的椒園,大年應重剪結果枝,多留髮育枝或促生髮育枝;小年應多留結果枝,適當疏除一些發育枝,凡是大小年現象嚴重的椒園,如果運用上述修剪方法的同時,再加上其它的農業技術措施,在3—5年內定能解決大小年現象。

花椒樹潛伏芽的壽命較長,剪口亦較容易癒合,因此,對衰老的樹,應在加強肥水管理的同時,可以進行骨幹枝輪換回縮更新。花椒整株衰老後,要及時進行全株更新。 花椒的栽培技術 (一)栽植方法 (1)栽植時間:花椒苗的栽植期,應根據各地氣候特點和苗木生長情況而定。

一般來說,可分為春、秋兩個栽植季節。在春季氣候乾燥、土壤水分少的高寒地區,以秋季栽植為好。在這個時候,如椒苗長的較老,即可在8—9月份栽植,如椒苗頂梢較嫩,可推遲到9—10月份栽植。秋季栽植椒苗,要把嫩梢、嫩葉剪去一部分,以減少水分蒸發,提高成活率。

春季雨水較多的丘陵中山地區,以早春花菽苗發芽栽植為好。“春分”前10天,後10天為最佳期,如遠地運苗來栽植,必須在苗發芽前進行。運輸前應將苗進行包裝處理。如有稻草包概括後,再將幼苗根部裝於塑料袋中保溫(不能將全株裝入塑料袋內)。

(2)挖穴栽植:為了使花椒定植後,生長髮育良好,栽植時應挖大窩,施足底肥。一般定植窩穴50—60釐米見方,每株施農家肥3—5公斤,過磷酸鈣50克,肥料要與土壤拌勻,並加入100克鮮石灰粉,以防根腐病。

栽植填土,灌水後,要用土再蓋窩,防止窩內土壤水分蒸發。碎石多的地方,採用碎石蓋窩的方法效果更好。 (3)定植株行距:根據地形、土壤肥瘦、花椒品種和今後採取的生長管理技術措施等來決定。成片純花椒林一般採用1。

5×2。5米的株行距。若農、林間的花椒園,則一般用4×5米的行距。其原則是:坡度大的,株行距小,坡度小的,株行距大。土壤肥厚的,株行距大;土壤瘠薄的,株行距小。株形大的,株行距大;株行小的,株行距小。

如平地椒園因需實行機耕,可用條栽或寬窄定植行距。既要充分利用地力與光能,又要適應花椒生長髮育,達到花椒豐產、穩產、質優、長壽的目的。 (4)苗木管理:帶葉栽植的花椒苗,如遇枝葉萎蔫捲曲,可知覺再剪去一些葉片,保持水分供需平衡,以利苗木成活。

風大地區,應在苗木旁邊設立支柱,防止吹動苗木,影響成活。因灌水使苗木歪斜時,要及時扶直。如遇天氣久旱不雨,及時灌水,待土壤表土稍幹,就及時鋤松表土,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但灌水次數不宜過多,以免破壞土壤結構,影響新概括生長。

栽植後為了減少土壤水分蒸發,還可在窩內蓋草或碎石。同時,還要注意避免人畜踐踏等危害。 (二)土壤管理 (1)深翻熟化土壤:深翻土壤,擴大樹窩,才能達到熟化土壤的目的。花菽是一咱淺根性樹種,側根發達,根系旺盛生長,大需要有通氣良好和富含有機質的土壤條件。

具體作法是:花椒樹冠下面淺挖,樹冠外面深翻,以免傷根。行間一般深挖33—66釐米。在深翻坑土時,結合施以有機肥料作基肥,增加土壤有機質。若是粘重土,深翻時應摻沙,以改良土壤結構。 新栽植的幼樹,都要進行輪換擴窩,以利花椒幼樹根系生長髮育。

在荒坡荒山上建立的花椒園,由於土層淺薄,土壤結構差,擴窩工作尤為重要。 深翻以後,土壤中的空氣、水分裝況得到改善,有利於土壤有機質和礦物質肥料的分解和轉化,這就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同時深翻坑土,增施有機肥料,能促進土壤熟化,改頭號土壤結構,有利於花椒根系的生長髮育。

(2)椒園間作:椒園間作,既能合理利用土地,增加花椒的生長髮育。應選擇生長期短、植株矮小,有一定經濟收入的作物間作。武都洛塘區椒農的經驗,椒園間作以種植豆類作物為宜。豆類作物有根瘤菌,可固定氮素,增加土壤肥力,有利於花椒生長。

小麥、玉米等高稈作物不宜種植。小麥澆水次數多,使花椒易染根腐病,玉米的高稈,影響花椒的光照,不利花椒生長。如有些椒園間作兩季小麥後,就出現椒樹死亡現象。 (3)培土(換土):目前絕大部分花椒樹栽培于山坡地及地埂上,水土易於流失,所以必需注意在花椒根系周圍進行培土,特別是在瘠薄的山坡地上栽植花椒,培土尤為重要。

高寒山區培土,可以增加土溫減少霜凍。在冬春乾旱的地方,培土可以減少土壤水分蒸發。一般在晚秋時節進行。坡度較大,土層較薄的椒園,可以年年培土。 (4)中耕鋤草:雨後椒園進行中耕除草,可切斷土壤毛細管,減少土壤水分蒸發。

並剷除了與花椒爭奪水肥的雜草,以利花椒生長髮育。 (三)施肥 花椒的正常生長結果,需要從土壤中吸收一定量的氮、磷、鉀、鈣、鐵、鎂、硫以及硼、鋅、錳等多種營養物質。尤其需要量較多的是氮、磷、鉀。

花椒在生長髮育的年週期中,要經歷根系生長、抽梢、開花、果實膨大、花芽分化等生命活動。這些活動需要充足的養分供給,才能正常生長髮育。尤其是盛果期,營養消耗量更大,每年要從土訓中吸收大量養分,致使土壤中營養缺乏。

因此,只有及時施肥補充土訓中的養分,才不會造成養分的供需矛盾。 1、施肥方法 酸性土壤宜多施鹼性肥料;鹼性土壤宜多施酸性肥料。砂土保肥性差,宜勤施;粘土保肥力好,可以適當重施。 花椒園的施肥方式,有穴施、環狀溝施、放射溝施、短條溝施等,平地椒園多用環狀或放射狀溝施;山地、坡地椒園,宜採用穴施或短條溝施,無論那種施肥方式,施肥的溝穴都應該挖在樹冠外緣下。

因為在這個區域內椒的鬚根分佈很多,有利於吸收。將肥料施於根頸部或樹冠以外,都會造成肥料的浪費。施肥後,必須立即覆土,防止養分揮發。 此外,還可以利用枝、葉、果實個有不同程度吸收營養元素的能力,在樹冠上進行根外追肥(葉面施肥)。

以滿足花椒樹某種肥料的需要。在花椒謝花後到收穫前15—20天,用磷酸二氫鉀複合肥料進行根外追肥,可增產8。5%。 2、施肥時間和用量 (1)基肥:摘椒後直到次年春季花椒發芽前,均為基肥施用時期,但以摘椒後立即施用基肥為最好。

基肥以有機肥為主,並混合施入磷肥。秋季施基肥,土壤潮溼,地溫較少高,有利於土壤微生物的繁殖,使有機物有效地轉變為無機鹽,迅速被花椒根系吸收,增加樹體營養,起到恢復樹勢的作用。同時,還有利於提高冬季土壤溫度,促進花椒來年正常生長髮育。

如果在秋季因故未能將基肥施下,則需在冬季結凍前繼續補施。冬季施肥,在氣候乾燥、土壤水分少的地區應多澆水,如果摻入50%的沼氣水更佳。 基肥施用時,依樹株大小和產量的高低而定。一般6—7年生的花椒樹,結花椒1—2公斤的單株,可施草糞(圈肥)5—10公斤,並混以150—250克過磷酸鈣(磷肥)。

(2)追肥:以腐熟人、畜糞或氮素無機肥料為主,配合施以鉀肥。花椒追肥,在一個生長年週期內,最少不得低於兩次。第一次追肥在4月下旬至5月初追施一人、畜糞。促進新梢健壯生長,增加葉懲厚度,提高光合作用能力。

並對提高座果和幼果發育均有很大的作用。第二次追肥,在6月下旬至7月初追施一次速效性氮肥,以促進花芽和果實膨磊。這次追肥,如能及時施下,不僅能促進當年增產,提高花椒品質,而且,還為下年繼續增產打下基礎。

追肥施用量,6—7年生貢椒,第一次追肥,每株施人畜糞5—10公斤,第二次施速效性氮肥50—100克。若追施其它肥料,可適當增減,靈活掌握。 (四)冬季管理 花椒樹的耐用寒能力較弱,必須注意冬季氣候變化。

做好椒樹越冬管理工作,是保證椒樹正常生長不可忽視的重要措施。 (1)塗白:用石灰粉加水攪拌成糊漿,刷在椒樹幹上,可防冷空氣襲擊。 (2)裹草:在入冬前,要用麥草或草袋裹在椒樹幹上,用繩子捆紮,免遭凍害。

(3)施暖肥:在進九前,將熱性的牛馬羊糞和油渣,池泥等肥料施在椒樹根部。施肥時可刨開樹幹周圍15—25釐米的表土,按樹大小和肥料種類每株施肥5—10公斤,然後用土埋住。 (4)澆水:在施上保暖肥後,接著給椒樹澆1次過冬水,澆後隨時鋪上一層砂或碎石。

只能採用單侏澆水的方法,決不能漫灌,嚴防水分過多,地溫下降,使椒樹受凍。 (5)在入冬前,給椒樹噴灑1—2次高濃度的草木灰液,也能防止樹受凍,並能殺菌滅蟲,一舉兩得。 (五)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花椒生產上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

通過整形修剪,使花椒得到合理的樹體結構,充分利用空間、光照及營養條件,以達到豐產、穩產、長壽的目的。 整形修剪必須與土壤、肥料、日照、氣溫等條件相適應和配合,才能發揮積極的作用。如果片面強調修剪的作用,而忽視其它條件或管理措施,不但達不到豐產的目的,而且會造成幼樹延遲結實,大樹低產以及縮短壽命的不良後果。

1、修剪時期 一般來說,從落葉到發芽前的整個休眠期都可以進行修剪。但是,在有凍害的地區,解凍後到發芽前的早春進行修剪為最好。這樣能避免剪口遭受凍害。 除冬季修剪外,尚可根據各地的不同情況,進行夏季修剪。

如一些徒長枝進行摘心或短剪,對樹冠內外密生纖細枝,及時疏除,以利通風透光和減少養分的消耗。 夏季修剪比冬季修剪對花椒的削弱作用較大,因此,此法多用於幼壯樹時期。目前花椒生產上主要是應用冬季修剪。

2、修剪方法 修剪方法,一般分作疏剪和短剪兩種,疏剪能促進開花結實;短剪有利於抽生強壯的親梢,加強生長。 花椒在幼壯時期,應採取以疏剪為主,疏剪與短剪綵相結合的方法,盛果期,應以短剪為主、短剪與疏剪相結合;花椒衰老時期,主要運用短剪,進行更新。

(1)疏剪是將枝條從基部剪去。其作用:①疏除過密枝、交叉枝、重疊枝、纖弱枝和位置著生不當的枝條,使主側枝配合勻稱,通風透光,節省養分的消耗。②疏去幹枯枝、病蟲枝、減少病蟲危害。③疏去樹冠外圍的密生枝,使樹冠內部通風透光,提高內膛座實率。

同時,也起到提高實質量的作用。 (2)短剪是剪去枝條的一部分,其作用:①抑制強旺的營養枝和徒長枝,讓它萌發側枝成結果枝。②刺激較弱的枝條抽生強壯的新梢或抽生中庸的結果枝。③短剪結果枝,減少花量,增加營養枝,平衡大小年結果。

④重剪衰老的主、側枝,刺激發生健旺的新梢,更新樹冠,復壯樹勢。⑤摘心,也是一種短剪手段,它能及早地減少養分消耗。 3、整形時,首先應考慮光照和通風條件。在通風透光的前提下,逐步培育分佈均勻的強健骨架,形成高產穩產的樹形結構,但是,由於花椒品種的特性不同,其樹形亦不能千篇一律,例如,貢椒和蜀椒,最適宜的樹形為多主枝叢狀形和自然開心形;秦椒多為自然開心形。

(1)多主枝叢狀形:這種樹形的特點是:基部有主枝4—5個,整個樹形結構呈叢狀。具體整形方法是:一年生花椒苗定植後,在樹幹基部選留4—5個健壯而不同方位的新梢作為主枝,剪去纖弱的重疊枝條。第一年,一般不短剪,這樣樹冠擴展快,到第二年,在一部分主枝上部側枝上,即能形成少量的花芽。

第三年開始結果。以後,每年注意適當疏除過密枝。進入結果盛大期時,就要運用短剪與回縮剪(將多年生長枝條回縮到分枝處),疏剪相結合的辦法,使其既通風透光,又防止內膛空虛,結實部位外移。 多主枝叢狀形的優點是:修剪輕、成形快、樹冠大,結果期和盛果期均早;主枝生長健壯;單株產量和單位面積產量均高。

(2)自然開心形:自然開心形的樹形結構是:幹高20—30釐米,在主幹上均衡地配置三個主枝,使每個主枝分別按一定的方向延長,在主枝上選留側枝,並大力培養,讓其儘量向外伸展,使冠形成兩層,在主枝及側枝上多留小枝,以增加結果部位。

自然開心形的優點是:樹冠開心,光照條件好,有利於內外部結果枝的形成;結果立體化,可提高產量;從屬關係分明,結構牢固,樹冠雖然中空,但可以利用中間產生的徒長枝結果;有利於病蟲害的防治,有利於減少天牛危害和雜草的剷除;缺點是:主枝數目少;距離近,對空間的利用似乎有一定的侷限性。

4、成年樹修剪 花椒的修剪,因品種和樹齡的不同而修剪的方法和程度不同。貢椒和蜀椒的幼壯樹應以疏剪為主,使其迅速擴大樹冠成形。同時,適當多留一些小枝,成為輔養枝、結果枝,以利早結果、多結果。

對於強壯的枝條,要放而不剪;對於較弱的枝條要短剪,促使發生強健枝。短剪宜輕不宜重,一般剪去枝條的1/3或1/4即可。盛果期的貢椒和蜀椒,應以短剪為主。通過短剪不斷更新結果枝組,同時使各級枝條不斷復壯,促進生長和形成結果枝。

此外,在這一時期內,還要注意在樹冠內部適當保留一些營養枝,就是徒長枝也要注意短剪利用,以免樹冠內膛空虛,防止結果部位外移。盛果期樹的修剪程度,應以樹而定。一般生長健壯的樹,修剪宜輕;生長衰弱、結果過多的,修剪宜重。

有大小年現象的椒園,大年應重剪結果枝,多留髮育枝或促生髮育枝;小年應多留結果枝,適當疏除一些發育枝,凡是大小年現象嚴重的椒園,如果運用上述修剪方法的同時,再加上其它的農業技術措施,在3—5年內定能解決大小年現象。

花椒樹潛伏芽的壽命較長,剪口亦較容易癒合,因此,對衰老的樹,應在加強肥水管理的同時,可以進行骨幹枝輪換回縮更新。花椒整株衰老後,要及時進行全株更新。收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