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建章:現在是放開和鼓勵生育的好時機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梁建章 黃文政

中國經濟要想繼續拉動投資,除了“新基建”還要“新人力”,即加大對於人力資源方面的投入,最亟需的是推出鼓勵生育的政策。在提出一系列補貼政策的同時,向二孩和多孩家庭傾斜。

梁建章:現在是放開和鼓勵生育的好時機

最近,中國的疫情防控工作已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不容忽視的是,疫情也已經對正常的經濟生活帶來了巨大沖擊,而且海外疫情的擴散又將進一步衝擊出口。在消費、出口兩駕馬車受損的情況下,要想讓中國經濟重新煥發活力,最簡單有效的方法還是啟動“新基建”——加大在基礎設施、房地產、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等領域的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進度。

“新基建”短期內有助於擴大需求、穩增長、穩就業,長期來看也是對中國未來的投資。但在以上提及的各類項目中,缺少了一項最緊迫同時也是投資回報最高的內容,那就是加大對於人力資源的投資。人力資源的投入包括兩方面:質量和數量。質量主要指教育,中國在教育方面的主要矛盾,並非投入不夠而是需要減負;數量方面最大的問題,就是新生人口數量的持續崩塌,急需出臺新政策來阻止不斷下滑的生育率。所以我們認為,當前提升經濟的最緊迫任務,就是及時推出鼓勵生育的政策。

人口結構的崩塌

疫情只會對中國經濟帶來短期的衝擊,但低生育率則會給中國經濟造成長期的負面影響。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為1465萬,比上年減少58萬,已經是連續三年下降。

在高房價、高教育成本、高就業壓力的背景下,未來的生育率可能還會持續下降,很有可能接近生育率最低的新加坡、中國香港等華人社會,也就是說平均每個婦女可能只會生1.1個小孩左右,幾乎以每代人減半的速度遞減。新加坡和中國香港還能依靠吸引移民來部分緩解人口問題,至於中國大陸,則必須依靠提升本土生育率來化解人口危局。

更令人悲觀的一個事實是,以中國目前的分年齡人口結構來看,在未來10年,處於22歲到36歲育齡高峰年齡段的女性將銳減30%以上,所以即便在生育意願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每年新出生人口也勢必出現暴跌。

梁建章:現在是放開和鼓勵生育的好時機

如果不能提升生育率,中國的新出生人口在未來十年內將會斷崖式下降到1000萬以內。長期超低生育率伴隨著社會結構的內生性變化,因而具有巨大的慣性,其後果就是人口規模的加速萎縮,嚴重的老齡化,和創新規模效應的削弱,將嚴重拖累中國經濟的發展。

現在放開和鼓勵生育,至少有如下三個好處:

財政和養老體系

第一個長遠影響的方面是稅收和財政。2030年後,隨著人均壽命延長和老年人口激增,國家財政中老年人的醫療和社會保障的支出將迅速放大,國家必須通過加重稅收來貼補老齡化帶來的社會撫養成本的迅速上升。如果能夠及時鼓勵生育並顯著提升生育率,那麼每年新增的幾百萬年輕人,正好滿足未來中國經濟對於高端創新型人才和中低端服務人員的大量需求,增加的稅源也能緩解財稅危機。

梁建章:現在是放開和鼓勵生育的好時機

創新和競爭力

第二個長遠影響的方面是產業規模和創新能力。中國經濟已經逐步告別依靠廉價勞動力的初級製造業,開始倚重中高技術水平的製造業和服務業,這些行業需要的是創新型的高技能人才。而一個人最具創業和創新能力的年齡是在30歲左右。所以放開和鼓勵生育所新增的小孩,將在20-30年後成為中國創新創業的生力軍。

保持中國人口規模優勢,也有利於發揮創新的規模效應。現在中國擁有人口多、市場大的規模效應優勢。市場規模越大,分工越細。一個企業或者個人更專注地做一件事,效率就越高。中國現在的製造業規模是世界上最大的,分工也是最細的,中國現在擁有世界上最全的工業品分類的供應鏈。中國的移動互聯網也在世界上規模最大、分工最細。正是世界第一的市場和人才規模,才能培育出一大批科技創新公司,在有些領域甚至超過了歐美。但令人擔憂的是,這種規模優勢會隨著新生人口的繼續下降而下降。

迅速提升內需

第三,如果能有效提升生育率,從短期來說,會增加一些嬰幼兒用品的需求,提振一些相關產業。更高價值的一些商品如房子、汽車等,則要等這些小孩長大後才會體現出來。但是這些遠期需求馬上會體現在短期的資本市場上。因為預料到未來需求的增加,短期就會刺激相關的投資,從而提振經濟、消化產能。

中國目前大部分製造業的產能嚴重過剩(比如鋼鐵業、汽車製造業),但大城市的住房仍然供不應求,導致大城市房價過高,所以大城市擴容迫在眉睫。這包括建設大量的住房、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如醫院、學校、託兒所等。短期可以大幅度拉動投資和消費,長期則有助於提升目前處於極低水平的城市生育率,讓中國經濟持續健康地成長。更有意義的是,保持中華民族在世界人口的比例不至於下降太快,以維持中華文明在世界的地位。

具體政策建議:

現金補助和減稅

隨著中國變得富裕,特別是少子化帶來的養育奢侈化,導致中國社會養育孩子的費用節節攀升,讓許多家庭對生育二孩望而卻步。目前大城市撫養孩子的每年平均花費可能超過兩萬元,這還不包括父母的機會成本以及時間精力的投入。要切實減輕育齡夫婦撫養孩子的負擔,政府有必要對養育家庭進行財力支持,可以按孩子數量抵稅,也可以直接補貼。由於不同地區和人群之間存在很大的收入差距,我們建議個人所得稅減免和現金補貼的方式並重,現金部分,我們建議給多孩家庭支付大約每個孩子每年平均1萬元左右的社會撫養費。另外對於二孩和多孩家庭,還可以減免部分個人所得稅和社保繳費。

買房補貼

現在制約育齡夫婦生育孩子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高房價,這一點對大城市的工薪階層尤為明顯。要減輕育兒家庭的負擔,還可對多孩家庭買房實行免地價的政策。在大城市,地價普遍佔到房價一半以上。如果多孩家庭買房可免除土地價格,那麼購買價格就會降到原來的一半以下,這將大大減輕多孩家庭的買房負擔。具體實施上,可以對已經有多孩的家庭買房直接降價,也就是地方政府將相應地價部分從賣地收入中免除,對於買房以後多生的家庭則可以退還地稅部分。免除標準可以視生育率情況靈活調整。

這個辦法的好處是政府無需拿出真金白銀,只要在低生育率地區多給些用地指標,擴大土地供應就可以了。地方財政收入的損失部分由國家增加用地指標來彌補,只要對獎勵多孩家庭的優惠房源增加相應的供地指標,就基本不影響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如此,部分多孩家庭新增的購房需求,被新增的土地指標所消化,還有助於平抑整體房價。

大力建設幼托設施

大量年輕人不敢生育二孩甚至直接選擇丁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看護孩子的時間和精力成本實在太過高昂,特別體現在孩子入托、入幼、入學的困難上,尤其是嚴重缺乏未滿三歲孩子的托兒服務。原國家衛計委的數據顯示,0-3歲嬰幼兒在我國各類托幼機構的入托率僅為4%。我們建議把0-3歲的入托率提高到50%左右,要做到這點,政府有必要直接或者牽頭興建大約十萬個的幼托設施。

梁建章:現在是放開和鼓勵生育的好時機

總之,中國經濟要想繼續拉動投資,除了“新基建”還要“新人力”,即加大對於人力資源方面的投入,最亟需的是推出鼓勵生育的政策。在提出一系列補貼政策的同時,向二孩和多孩家庭傾斜。例如在推行減免稅收的政策時,優先給有二孩和多孩的家庭減免稅收和社保。大城市在造房子時,為二孩和多孩家庭提供更多的住房優惠,並且建設更多的幼兒園和託兒所。這些鼓勵生育的投入,不僅僅可以提振經濟,還可以大幅度降低育兒成本,阻止生育率的迅速下降。唯如此,才能令中國經濟後繼有人,中華文明後繼有人。

  (本文作者介紹:攜程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局主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