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解釋《傷寒論》分兩派,一派是劉渡舟郝萬山,另一派是胡希恕馮世綸,哪派對呀?請指教?

癌症及疼痛研究


1.不止兩派。2.相對說來,劉渡舟一派代表過去幾百年研究的主流,胡希恕走火入魔。3.胡希恕把傷寒金匱的一切問題納入六經,這是錯誤做法,因為內經,傷寒,脈經,直到孫思邈等等一條線下來,不止六經辨證,還有臟腑,還有雜症不適合歸經歸髒。張仲景的書中臟腑部分只剩下很少內容,但不能說他沒有臟腑辨證。4.胡希恕相當於一個檔案管理員,按他自己的理解把張仲景的書分檔歸類,需要用的時候他自己知道在何處取出東西,所以他治病效果也好。5.不管什麼派別,在研習過程中把症狀和症狀組合都學習熟透了,把方藥都熟透了,都能成為治病能手。但學習劉渡舟一派更符合傳統主流,溫病學派依這種主流建立模型,所以學習劉渡舟一派,更容易明白很多後世醫家談論的問題。6.劉渡舟一派,在我看來也有一些錯誤,或者其他醫生也會有不同意見。但是沒有完美的人或事。7.初學傷寒,一定要學習一家之言,千萬別聽某些人說的,自己摸索,讀原文,書讀百遍等等鬼話。說這些話的人絕大多數都是看別人註解學習過來的。你若是百年難遇的天才,另當別論。


佟章樂岐黃原理教學


你錯了,現在分三派:劉渡舟一派、胡希恕一派、郝萬山自己一派。

首先,亮論點:他們都對!

其次,說原因:他們是從不同的角度解釋《傷寒論》的,都沒有超越《傷寒論》,若《傷寒論》沒錯,他們怎麼可能錯?!

其三,三派角度不一樣。

劉渡舟是以《內經》解釋《傷寒》。這也是因為劉老是老派中醫大家,其知識體系就是這個路數,這就是我解《傷寒》的路數。

郝萬山更進一步,連各個病之間的聯繫也不講了,只講各個方子和對應的病,這是明顯受到了廢醫存藥影響的路數,不確定的部分不講,但這樣講就把《傷寒》講成了散本。這是我刪《傷寒》路數。

胡希恕明顯受到日本經方派的影響,但沒有拘泥於其刻板。胡老講《傷寒》一定會講各個病之間的聯繫、發展、合病、共病,這樣講下來,《傷寒》就是一個體系,知道病的起承轉合,你就可以預先用藥,在它前進的某個點上用藥等它就是了,所以,胡老用藥多用原方,因為沒有必要加減,雖然現在這個病不是完全對症,但向前走一點就是這個樣子了。所以,胡老的《傷寒》最好學,因為有體系,容易理解和記憶,不發揮,自己解釋自己,不故意用《內經》去強行解釋《傷寒》。這是《傷寒》自注的路子。後有南京中醫藥大學的黃煌走這個路數,但過於拘泥於自注,又陷入了技窮的地步。

總之,三派沒有對錯,不管如何,都是在註解《傷寒》,你覺得哪個合你得口味,就學習哪個就好。當然,他們之間可以互相參考。



公子太一


如果你是中醫師,還問這樣的問題。那我只能很遺憾的告訴你:你中醫還未入門。因為:

一、中醫雖看似草根醫學!但學精太難了!我在臨床西醫畢業的基礎上,自學、臨證中醫20年,雖也對某些病有研究,但總覺剛入門。

二、無論是劉老、還是胡老,他們都是現代《傷寒論》研習的巔峰,但也是各有優缺點的,沒對錯之分(我們只取精華加其以應用)。

三、中醫與西醫不同,個人覺得中醫主要是以自我為中心的醫學,古代大家無不在繼承的基礎上,提出自己思想、見解,創建自己的理論體系,並實踐之……

四、中醫與西醫不同,中醫是以實踐為中心的醫學,沒有實踐,便沒話語權。

五、由於歷史侷限,中醫是存在較大理論缺陷的醫學,發展、完善理論是當務之急。

六、中醫必須現代化,否則將消亡。重點是藥物及配伍研究……

(歡迎討論及疑難病諮詢)





用戶12345670wys888


國家已經取消中醫基礎理論教材中的五行和傷寒理論了。劉渡舟也好,郝萬山也好,他們都不知道這個結果了,如果讓他們有來世,他們大概都不會做這種竹籃打水一場空的研究。

但兩千年造成的理論黑洞吞噬了千千萬萬中醫人,至今餘毒肆虐,令人吃驚。

比如,傷寒理論必須要有四個要點:1.外感。2.六經病。3.六經辨證,即由病辨症。4.六經傳病,即日傳一經。也就是《內經·熱論》“傷寒一日,巨陽受之一,二日陽明受之二,三日步陽受之三,四日太陰受之四,五日少陰受之五,六日厥陰受之六。”

傷寒論是兩千年前古人臆想出來的所謂六經病。

真的有人能看懂傷寒論嗎?還是象《皇帝的新衣》中的裁縫,在炫耀那根本不存在的皇帝的新衣是如何如何漂亮?

事實上,傳統中醫誰看不懂傷寒論,更不知怎麼用傷寒理論診病治病。但都要面子,於是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傷寒專家”。

比如,有普通中醫問傷寒論專家:太陽病的“太陽”指的是什麼呀?傷寒論專家一下子就懵了,是呀,太陽是什麼呀?說是足太陽膀胱經吧,經絡在解剖學上看不到,怎麼生病呀?

再問一個吧:傷寒是外感病,大多是呼吸道開始得病的,是不是從嗓子到氣管到支氣管到肺,是太陽病呀?不好,又懵了,這更不能說是太陽了。

換一個角度問:傷寒理論先說“太陽病”,再說有哪些症狀,這是不是由病辨證呀?符合中醫的由症辨病嗎?是不是和中醫的辨證完全反了呀?不好了,這個問題顛覆了中醫的基本認識了。

再問:傷寒論的日傳一經是真的嗎?今天太陽病,明天是陽明病,後天是少陽病,對嗎?如果一個人今天感冒發燒,明天不發燒了,變成哮喘了,那麼,哮喘就是陽明病,對嗎?

唉,還是回答不了。

總之,傷寒論的概念搞不懂,六經辨證和中醫辨證是反的,病的過程更是不符合常規。

所以,傷寒理論只能嘴上說說,無法運用。講傷寒論的專家讓他講課,萬語千言,但只要一問,就目瞪口呆了。

就像莊子到朋友家,朋友吩咐僕人宰鵝,僕人問:宰哪一隻?主人說:宰不會叫的?

莊子很好奇,為什麼宰不會叫的?主人說:會叫的能看家護院,不會叫的沒用。

大家都明白了吧,傷寒論就是那隻不會叫的無用的鵝。


以中醫之祖的名分


我認為郝萬山老師講的最正宗。

方劑註解,閆雲科的不錯。

王付老師的思路也值得肯定。

傷寒論的方劑,表面看上去普通。但是它是一個最佳的比例組合。

日本科學家對白虎加人參湯做過藥理試驗:改變任何一味藥的比例,都不如原方效果好。

所以說傷寒方,是一個完美的比例組合。

很值得研究。


塵世中一個普通人


傷寒論,歷代著書幾百家,以傷寒來蘇集,傷寒貫珠集最佳,其餘的盡扯淡,劉渡舟,胡希恕,也一樣扯淡。有比著古方得病的嗎?活人用死方,就是死人給活人治病,不是扯淡嗎?

傷寒論的作者張仲景是中醫祖師爺,但是,後世醫家也有所發展。他只不過早期而矣,讓後人有經驗可循,不是千真萬確的真理。

比如:治療痢疾,後世的方子遠超張仲景,

本人治療闌尾炎是青出藍而勝於藍,師仲景,而超仲景。

今人泥古人不知變法,是愚昧。


京城名醫張一帖


劉渡舟是“臟腑經絡派”代表,以《內經》釋傷寒,佔據傷寒大家的主流思想,一般醫家容易接受;而胡希恕是“謹守病機派”代表,其“六經、八綱、方證”辨證體系療效卓著,結合日本漢方醫學,打破了以《內經》釋傷寒的傳統思想,一般醫家對此理解不太容易,兩人治病都是高手,無論怎樣去發揮,療效顯著才是我們追求的根本所在,本人非常佩服二人的醫學水平,在臨床時多效仿兩位前輩,療效自然不凡,個人體會,供愛好中醫參考,不喜勿噴,振興中醫,造福子孫,人人有責。


杏林苑4


感覺倪海廈講解也是另一派。稍微高明點。原因有,一,本身隨名師學藝,集醫卜命相山與一身,對醫理更是透徹。二,實踐行醫豐富,難得可貴的是對西醫瞭解甚多,取捨比較更透徹。三,自己發願無常傳授天紀,地紀,人紀,弘揚傳統國學。


仁者二人


記得以前看漫畫,問了同學一句,那個是壞的?同學答曰:為什麼一定要分好壞?

對啊,傷寒論的分派為什麼要分對錯?有絕對的錯?有絕對的對?《傷寒論》以來,百家爭鳴!經典的有傷寒十人經典。每個人對同一條條文都可能有不同的理解,你說那個對那個錯?只不過很多的時候都是角度不同!

看過《醫宗金鑑》裡面的《訂正傷寒論分冊》的人應該都知道,裡面的很多觀點都和前人不一樣,那就是錯了嗎?吳謙也是大醫啊!

傷寒分派,變成什麼八綱辨證,什麼這個那個的,那請問有沒有偏離仲景的核心?萬變不離其宗大家都知道吧?看到不同就認為不同,那隻能說明你連入門還不夠!其實多看看,你真的可以發現,不管是這個派那個派,核心還是一樣的!忠於仲景而不泥於仲景才是《仲景全書》的核心吧?

一開始還沒上路就開始批判對錯有啥意思?想知道有什麼不同,或者是一定要分出對錯,那就把書買起,看起視頻教程,一步步來找不同!遊戲也有的玩,一起來找茬。你能找到不同而又能證明你的論點,相信不久的將來,你也是傷寒大家!我期待那一天!

共勉!



我叫豬七戒


我更贊同劉渡舟對傷寒論的理解與應用。胡希恕和馮世綸對傷寒論的應用有點劍走偏鋒了,有點費理存藥的意味,只重視方證,有是證用是方,對於沒有證的呢?無從治療。我看過不少他們的治療案例,可以說效果並不盡人意,來來回回就是那幾個方子。我也親自帶三叉神經痛病人去找馮世綸教授看過病,效果也不好。當然,這一流派的優點就在於入門容易,從證入手就能用方,簡單的病案可以立竿見影,但深入學習中醫理論你會發現這一流派的缺點是致命的。他們這一流派只承認經方,否定了中醫的發展,對後世的方子和理論發展視而不見,完全割裂了傷寒論與內經的關係,這不是中醫人的正確觀點。我也希望中醫初學者少走彎路,從理法方藥入手,從四大經典入手,這樣才能登堂入室,不致動手便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