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享古人的生活:“一炷烟中得意,九衢尘里偷闲”

朝罢谁携两袖烟? 琴边衾里两无 缘。晓筹不用鸡人报,午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 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这是《红楼梦》二十二回中薛宝钗所作的谜语,迷底在当时毫无难度。这个物件虽然今日难觅,当时却是常见,它就是:"更香"——也就是原来俗语"一炷香的功夫"中的烧着的一炷香,是古代计时的工具之一。

今天的计时工具已经没有了"更香"的位置,但烧香并没有完全离开人们的视野。旅游时佛庙道观中烟雾缭绕,古装剧中香炉中升腾的烟雾更是必不可少。

坐享古人的生活:“一炷烟中得意,九衢尘里偷闲”

用香历史悠久

几年前曾经风靡的《甄嬛传》中,出现了"欢宜香"、"鹅梨帐中香"、"蜜合香"等等,或者是陷害他人的工具、或者是洞悉阴谋的线索。随着众多古装剧将焚香纳入剧情,这一古代习俗也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野。

焚香起源于祭祀,先民们用燃香蒿、燔木生烟的方式来祭告天地。 春秋时熏烧 、佩戴 、熏浴,各类香草以多种方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汉代的博山炉中开始燃烧由丝绸之路运来的香料,沉木香、 鸡舌香、青木香不远万里而来。

唐代时,上层社会及官场用香已经制度化,宫廷礼仪、百官朝会,节日庆典都要焚香。沈括《梦溪笔

谈》中记载:"礼部贡院试进士日,设香案于阶前,主司与举人对拜,此唐故事也。所坐设位供张甚盛,有司具茶汤饮浆。"可见科举的考场也要焚香的。

宋朝,香文化走进了千家万户。士大夫不仅将用香看作文人雅事,还用其来颐养性情、正心养神。文人间围炉品香、享受香气芬芳之外,心意互动,性情和心灵也为之净化。

坐享古人的生活:“一炷烟中得意,九衢尘里偷闲”

宋朝品香深入百姓生活

香既走进了市井生活,故事也就应运而生。

一、

"韩寿偷香"讲的是一段爱情故事。西晋权臣贾充的幕僚韩寿是青年才俊,与贾充的爱女贾午产生了爱情。一天,贾午偷出一丸家中珍藏的御赐西域奇香,送给韩寿。这种香的气味独特,一旦染身,多日不散。韩寿身上的奇香暴露了他们的爱情,也成就了这段姻缘。

二、

翰林学士梅询每天上班之前都要焚两炉香,将官袍覆盖在香炉上,穿上后还要把衣袖扎紧,拢住香气。到了衙门,再将袖口打开,满室皆香。梅询自己调制的熏香风格多样,宋真宗和宋仁宗两朝皇帝都非常喜欢,有时还会特意招梅询入宫,就是为了闻梅询配置的熏香。

三、

芬芳的香气怎能少得了诗词唱和呢!苏轼《和黄鲁直烧香》,黄鲁直既黄庭坚

四句烧香偈子,随香遍满东南。不是闻思所及,且令鼻观先参。

万卷明窗小字,眼花只有斓斑。一炷烟消火冷,半生身老心闲。

以香说人,以香说心,黄庭坚收到苏轼的诗作应是会心一笑。他和诗回复《子瞻继和复答二首》

置酒未容虚左,论诗时要指南。迎笑天香满袖,喜公新赴朝参。

迎燕温风旖旎,润花小雨斑斑。一炷烟中得意,九衢尘里偷闲。

我熏香不只是参禅,也是欢迎你回朝。黄庭坚也有斗诗的黠趣,诗人间的友谊在唱和间增强。无论是写诗填词,还是抚琴唱和,抑或是宴客会友、独坐幽居的时候,都少不了焚香的陪伴。

坐享古人的生活:“一炷烟中得意,九衢尘里偷闲”

复活的古代文化

品香作为历史文化在许多人的心底复活,一炷飘渺的清香造就一个独特的氛围,让思想自由地遨游,使心性得到陶冶。

国家宝藏衍生的品牌"你好历史"中的小罐香(灵草香),为初涉此道的朋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尝试契机,品牌为原料及成品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灵草香内含的香品原材为采自云南的灵香草,灵香草为报春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干后有浓郁香气,是名贵的芳香植物。灵草香是独家配方,含四种香草及澳洲檀香木粉,味道清香、浓郁,闻之令人神清气爽。

品香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地缓解压力和改善人们的心理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