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了自然王臺為什麼要關蜂王?

藕斷絲連3401388


自然界的任何生物都需要更新換代、繁衍生息,才能在複雜的環境中競爭生存,蜂群起自然王臺正是蜜蜂更新換代的開始和具體的表現形式。那麼,起了自然王臺為什麼要關蜂王呢?

不關蜂王,任其發展,蜂群會如何發展呢?

一、分蜂王臺,老蜂王分蜂而去

蜂群發展到較大的群勢,蜂王分泌的信息素不能統領全群,不服管教的工蜂就會築造王臺,來實現蜂群的更新換代和繁衍目的。這種以分蜂為目的的王臺稱為分蜂王臺。

王臺卵期3天、幼蟲期5天,8天封蓋,在分蜂王臺封蓋前方,老蜂王會帶領半數左右的子民分蜂而去,重新開疆闢土、另築新巢,把老巢留給即將繼任的新處女王。

新處女王羽化出臺,待體力充沛後,遍巡蜂巢、咬毀尚未出房的王臺並與老蜂王決鬥,來確立自己的統治地位。分蜂王臺數量少則3-5個、多則十來個不等。護臺工蜂較多的強群,不讓新處女王咬毀王臺,迫於無奈,新處女王會帶領半數左右的工蜂另建新巢。任其發展,一直會分到蜜蜂滿意為止。

二、交替王臺,並不分蜂而出現母女同巢

當蜂王老弱或殘疾,產卵少、蜂王信息素少,就會遭到工蜂的嫌棄,工蜂築造王臺脅迫蜂王產卵後,蜂群並不出現分蜂,待新王交尾產卵,兩王共處一群。遭嫌棄的老王,生活一段時間後會自然消失,也許是被工蜂驅趕出巢或殺死,也可能是壽終正寢了。

三、分蜂王臺和交替王臺如何區分?

1.交替王臺一般出現在較弱的蜂群,2-3脾的蜂群出現概率大。蜂王的壽命可以活3-5年,大部分養蜂人都採取一年一換王,強群出現交替王臺可能性比較低。

2交替王臺數量較少,一般就1-2個,體型粗壯、端莊。大多數養蜂人認為,交替王臺是質量最好的王臺,優於其它任何王臺。不過,交替王臺是可遇不可求的。

3.氣候適宜、蜜源豐富的季節,蜂群容易產生分蜂熱。分蜂王臺大都出現在分蜂季節,而交替王臺,一般出現在非分蜂季節。

關蜂王后,蜂群又是如何發展呢?

一、關蜂王后提走老王

老蜂王被提走後,新處女王出臺前沒有蜂王,蜂群自然就不會分蜂了。待新處女王出臺後,如果沒有其它王臺,確保了統治地位的新王,就會安心交尾、產卵,維持蜂群健康發展。如果還保留了王臺,新處女王不待交尾就會分蜂。

因此,提走老王后不希望分蜂的話,就只能留一個王臺,搗毀多於的王臺。如果想人工分蜂,先提走老王,待王臺封蓋5-6天進行人工分蜂。王臺封蓋期為8天,過早人工分蜂,嬌嫩的王臺容易碰撞造成死臺或殘疾。

二、老王囚禁在蜂群

老王囚禁在蜂群,新處女王出臺後,容易造成蜂群信息紊亂,不利於處女王交尾成功,甚至造成處女王直接分蜂。

總結:起了自然王臺不關蜂王,任由蜂群發展,會出現自然分蜂;關蜂王后老王仍然留在蜂群,依然會出現自然分蜂。因此,為了安全起見,必須關王並提走,還要搗毀多餘的王臺。當然,也可以利用自然王臺進行人工分蜂。


蜂語語


起了王臺為什麼要關掉蜂王這個秘密,必須要從蜂群中的生物學說起,才能夠把這個問題完全探討清楚。

在我們養蜂界,特別是初部養蜂的朋友,和不是養蜂的朋友往往把一群蜂中的蜂王說得神呼其威,好像蜂王就是這群蜂的一家之主,不管有成千上萬的蜜蜂都得聽她的調動指輝,這就給初養蜂的朋友開始一種錯誤的觀念,結果在養蜂的道路上成了一生中的錯誤認識,給自己的養蜂一生中造成了不可迷補的損失。其實一群蜂中大蜂和蜂王它們之間的關係是相互制約的,相互配合的,相互利用的,同樣起著重要作用。

蜂群中起王臺實際並不是蜂王完全起的作用下才起王臺的,完全是有工蜂和蜂王之間,相互起的作用下才起天台的。因為一群蜂中,蜂王只是起著產卵作用和提供給工蜂蜂王吻質的作用,工作通過從接觸蜂王得到蜂王吻質後,才能控制一個群體,蜂王吻質的分泌多少又取決於工蜂提供給蜂王多少飼料蜂王漿決定的,所以說它們之間是相互制約著的因素。

當一群蜂發展強壯以後,有於裡面多出了過盛的哺育幼蜂,在蜂群內沒有事情幹,就會使蜂群內的巢溫升高,這時候蜂群內因就完全起了變化,工蜂就減少對蜂王蜂王漿飼料的飼餵,使蜂王卵巢微縮,產卵率一直下降,使分蜂熱急劇上升,蜂王吻質大量減少,這時正個蜂群就起了完全變化,就是分蜂熱的出現,就開始起王臺,也叫分蜂條件已經完全成熟,就會造成分蜂。

這時的分蜂熱最關鍵的問題,就是蜂王有隨時進行分蜂的可能,所以養蜂人為了避免蜂群分蜂就把蜂關起來,讓她失去分蜂飛逃的機會。這是為啥要關蜂王的原因。

但是這裡面需要進一步說清楚的一點就是,關起來的蜂王,最好不要放在蜂群內,最好放到沒有起王臺的蜂群內,或者掛在蜂箱外面有工蜂接觸到的地方,這樣才能夠起到工蜂無奈的情況下,完全控制分蜂熱的情緒,如果是流蜜期可還可以提高產量。如果關掉的老蜂王還放在原群,在新蜂王沒有出臺前,對解除分蜂熱是不利的,有時會出現工蜂照樣分蜂,不過只是蜂王飛不出去,這對蜂群是不利的。




純正農家蜂蜜


起了自然王臺,為什麼要關蜂王?這是為了防止蜂王帶蜂飛逃,讓新蜂王能順利成功。具體原因我就說一說吧。


蜂群為什麼要起自然王臺?

蜂群裡本來有老蜂王,為什麼還會出現自然王臺?一個蜂群裡只能有一個蜂王,如果多了蜂王,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蜂群的蜂王並不是終身制的,只有蜂王年輕強盛,有能力控制住工蜂,產子量足夠工蜂撫育,能保證蜂群正常發展,工蜂才會對老蜂王服從。如果蜂王老劣難以控制工蜂,產子量不夠工蜂撫育,就會造出自然王臺替代老蜂王。工蜂造出自然王臺基,強迫老蜂王在裡面產卵,然後就精心撫育照顧自然王臺,培育出新的蜂王。

出行自然王臺就表示工蜂對蜂王不滿意了,要替換了。養蜂人必須要定期換蜂王,不能把蜂王用的老死。蜂群裡只有年輕優秀的蜂王才能讓蜂群發展好,老劣無能蜂王是不能用的。

為什麼起了自然王臺就要過囚禁蜂王?

自然王臺的出現就表示有新蜂王要誕生了,可一個蜂群只能有一個蜂王。王臺快要成熟,新蜂王就要出生,工蜂就會對老蜂王進行處理。如果老蜂王還可以用,工蜂就脅迫老蜂王帶領部分工蜂飛走,另覓合適的蜂巢,建立新的蜂群,原蜂巢就會留給新蜂王。

所以養蜂人必須要在王臺成熟前把老蜂王囚禁起來,否則老蜂王就可能帶領工蜂飛逃。發生分蜂逃收回來比較麻煩,如果沒有及時發現損失就大了。為了避免麻煩和損失,就必須要及時囚禁蜂王。

想要自然王順利成功,還要把老蜂王拿走

想要自然王順利成功,把老蜂王關起來還不可以。蜂王是利用身上釋放的信息素控制蜂群的,關起來的老蜂王也會用信息素控制工蜂的。這樣工蜂就會在新老蜂王的信息素控制下,會無所適從。新蜂王就不敢隨便出巢交尾,否則被老蜂王控制的工蜂就會打死新蜂王,這樣新蜂王就難以成功。

為了保證新蜂王順利交尾,一定要把老蜂王拿走,而且要把蜂群裡的其他自然王臺清理乾淨,讓蜂群只有最好的一個王臺,成為唯一的蜂王才會成功,多留的蜂王和王臺會干涉新蜂王成功。

蜂王是不可能出現自然交替的

有些人以為自然王臺出現了就是交替王,就等著新蜂王自然成功,這樣的幾率是很少的。只要老蜂王還沒有足夠了老劣,就有可能發生逃蜂,老蜂王留在蜂箱裡就會影響新蜂王成功。

如果真的出現自然交替,除非那個蜂王用的完全不能用,工蜂直接殺死老蜂王,讓新蜂王成功。可是我們無法判斷這個老蜂王會不會被工蜂殺死,而且養蜂人也不能把老蜂王用到完全不能用,這樣會嚴重影響蜂群的發展。

所以蜂群出現的自然王臺,我們必須要正確處理,不能等待所謂的交替王成功。養蜂人必須要及時換蜂王,利用好自然王臺。自然王臺出現以後,必須要把老蜂王囚禁起來拿走,讓好王臺成為風群裡唯一的蜂王,新蜂王才能成功。


追花精靈


對於起了自然王臺就一定要關王的說法,這是在蜜蜂養殖上很多朋友慣用的手法,目的是避免蜂群發生分蜂,表面上看起來這做法是可行的,但是如果我們知道了蜜蜂發生自然分蜂的原理,實際上這樣的操作並不可行,想要知道為什麼不能這樣操作,我們首先要知道下面幾個問題:

1.蜂群發生自然分蜂的原理

2.囚王后蜂群中的變化

3.正確的處理方法

蜂群發生自然分蜂的原理

如果說蜂群中起了自然王臺,那麼這個蜂群就已經產生了分蜂熱。當蜂群中出現自然王臺以後,在自然王臺成熟後,新王還沒有出房以前,蜂群中的工蜂會逼迫老王分蜂,出現我們常見的蜜蜂自然分蜂現象,而自然分蜂產生原因主要有三個,一個是蜂群中儲蜜過多、二是蜂群群勢過大、三是蜂群中有大量的哺育蜂閒置。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這三個問題是如何引發分蜂熱的。

①蜂群中儲蜜過多:蜜蜂的主要工作除了繁殖之外,多數時間是為了儲備蜂蜜過冬或者越夏,在蜂群中蜂蜜過多的情況下,必然導致很多蜜蜂無事可做,而大量的蜂蜜在蜂群中,導致蜂群中的空間減小,蜂巢內溫度升高,導致蜂群產生分蜂情緒。

②蜂群群勢過大:對於一個蜂群來說,蜂群維持正常秩序的原因是受到蜂群中蜂王物質的影響,但是一隻蜂王的蜂王物質對蜂群的影響是有限的,當這個蜂群群勢過大,蜂王物質對蜂群中的一些工蜂就失去作用,在不受到蜂王物質影響的情況下,這些工蜂就會建造自然王臺,為分蜂做準備。

③蜂群中閒置工蜂較多:如果是一個強群,已經出現了分蜂熱,說明這個蜂群中的蜜蜂數量較多,大大超過了蜂群中對工蜂的需求,而蜂群中蜂蜜充足的情況下,實際上蜂群中的主要任務是培育幼蟲,但是蜂群中的蜂王產卵是有限的,而哺育蜂由於太多,很多哺育蜂就沒有幼蟲可以哺育,導致這些工蜂開始建造王臺,出現分蜂熱現象。

囚王后蜂群中的變化

通過上面對蜜蜂發生分蜂熱的介紹我們可以發現,當我們把蜂王囚禁的情況下,實際上唯一的作用就是避免了分蜂,但是對分蜂熱根本沒有抑制作用,我們可以從上面分蜂熱產生的三個條件來看,在我們把蜂王囚禁以後蜂群內的變化是怎樣的。

①蜂群中的儲蜜情況:我們說當蜂群產生分蜂熱的時候,蜂群中的蜜蜂採集和哺育都會下降,但是並不會停止,而且蜂王在王臺中產卵以前會有一個產卵高峰期。那麼對於儲蜜量來說,雖然說增加程度沒有正常的蜂群那麼多,但是還是增加的,相當於增強了蜜蜂的分蜂情緒。

②蜂群群勢過大:上面說了,蜂王在王臺中產卵以前會大量產卵,那麼在蜂王產卵減少的這段時間,實際上蜂群中還有大量的幼蟲和正在出房的幼蜂,對於蜂群的群勢來說,群勢實在壯大的。在這個時候我們把蜂王囚禁,實際上蜂王在蜂群中的活動範圍減小,邊上的閒置蜂更不受蜂王物質的影響,分蜂熱更加強烈。

③閒置蜂情況:對於產生分蜂熱的蜂群來說,蜂群中有大量的蜜蜂閒置是一個問題,我們把蜂王囚禁以後,蜂群中該出房的蜜蜂還是照樣出房,而囚禁蜂王以後蜂群中的幼蟲減少,相當於成年蜂增多,也是增強了分蜂熱的。

正確的處理方法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我們囚王實際上對分蜂熱的解除並沒有作用,反而會增強分蜂熱。所以剩餘的就只有兩個問題,我們是想要解除分蜂熱還是想要分蜂,那麼針對這兩個問題,我們就有兩個目的,一是蜂群達到了分蜂要求,二是蜂群沒有達到分蜂要求。

①蜂群達到了分蜂要求:這種說法是正常的產生了分蜂熱,蜂群群勢已經過大,沒有必要再解除分蜂熱,那麼處理方法就比較簡單了,一般老王飛走的時間在新王出房前兩三天,我們可以在王臺封蓋以後選擇兩個日齡不同的王臺留下,其他的滅掉,然後人工的把老王分走,剩餘的兩個王臺,如果第一個成功出房,會毀掉剩餘的一個,如果第一個失敗,第二個補上,不會有風險。我們說避免蜂王決鬥,指的是蜂群中有兩隻新王同時出房,只要不要選擇兩個一樣大的王臺,這個問題可以輕鬆避免,而且蜂群中工蜂通常會護臺,不容易出現決鬥。

②蜂群達不到分蜂要求:如果是蜜蜂的習性決定的,比如中蜂分蜂性強,群勢很小就分蜂了,那麼我們就注意觀察蜂王情況,如果蜂王還優質,留下蜂王,滅掉王臺,取蜜、增加巢脾、擴大蜂巢空間,解除分蜂熱即可。

總結:關於蜂群中起了自然王臺就要關老王這種操作,對於很多新手來說看起來是可以用的,但是實際上並不好,從規模化養殖的角度來說,其實使用自然王臺也是不現實的,少I量的蜂群還可以,大量的蜂群還是採用人工育王才好管理。


蜂部落


感謝提問:蜜蜂起了自然王臺,為什麼要關蜂王?

養蜂人之所以會在蜜蜂起自然王臺後,選擇關蜂王,主要原因有兩種。

第一種:避免蜂群產生分蜂,因為蜜蜂起自然王臺,是分蜂的預兆,老蜂王會在王臺逐漸成熟的途中,帶領一部分蜜蜂離開蜂巢,到新的環境去安營紮寨,從而使蜂群變弱,所以養蜂人發現蜜蜂起自然王臺,就會把蜂王關起來,待新蜂王出房交尾成功後,在根據新蜂王的優質程度來決定是否替換老蜂王。


第二種:預防萬一,一隻蜂王,從蜜蜂起自然王臺起,需要經歷很多步的成長,才能成為一隻合格的蜂王,面臨的風險也不小,通常在有蜂王的情況下,蜜蜂起臺,說明蜂群並不弱,所以在卵羽化為蟲,在成長為蛹的過程中,受到的威脅小很多,出房後的處女王,才是真正受到考驗最大的,需要婚飛交尾成功後,才會出現產卵,婚飛交尾對外界氣溫有一定的要求,需要氣溫在25攝氏度左右,而且婚飛的途中還面臨天敵的危害,所以養蜂人會先把老蜂王關起來,而不是直接處理掉,是預防處女王出現意外,也能保證蜂群不失王。


蜜蜂起自然王臺,還有另外一種原因,養蜂人也會選擇關王

蜜蜂起自然王臺,會做幾個到十幾個不等,新蜂王出房的時間也不同,在王臺成熟後,一到兩天將要出房的,也會被養蜂人提前關起來,避免蜜蜂在新蜂王出房後,把其他尚未出房的王臺損毀,所以提前把即將出房的王臺分別關起來,等蜂王都出房了,再根據蜂王的質量作篩選。

總結:養蜂人為什麼會在蜜蜂起自然王臺後關蜂王,也是避免蜜蜂因為蜂王還在的緣故,對王臺的撫育會分心,在分泌王漿飼餵的過程中不能全心全意,會影響卵蟲的發育成長,對蜂王質量也有較大影響,合理關蜂王,對育王篩選,以及蜂群未來發展,都是比較有利的。


山娃養蜂


什麼事都不做,那就會散的。工蜂們會慢慢死掉. 如果是[蜂箱]裡面沒有蜂王了 還是有救的.工蜂會把 工蜂房改造成王臺來育王.新王一出 一交尾就成功了. 養蜂知識:如果一群蜂失了王,或者用好王換掉劣質王,在介紹新王給該群時,往往會圍王,甚至咬死這個新王。給某一群蜂時,是先將要介紹的蜂王在水中浸一下,或者用噴霧器噴溼,然後放入蜂群。蜂王因全身有水,不是停住不動,就是行動緩慢。這時就有許多工蜂過來,給蜂王舔幹水。蜂王溼後,本身氣味也會暫時消失,工蜂不會把引進的蜂王當作外來者加以排斥。我還注意到,蜜蜂個體都有對同類“憐憫”的天性。當有一隻或多隻蜜蜂溼了之後,便會有許多蜜蜂給溼蜜蜂舔水;待水乾之後,外來蜂,或蜂王已與該蜂群的氣味相同了。此法介紹蜂王,不論是新王還是老王,都獲得成功。這裡所用的蜂王和蜂群,都是意蜂或其雜交品種,沒有使用東北黑蜂進行試驗,據說東北黑蜂拒王厲害。順便說一下,如果提一脾蜂補另一群,或者是兩群合併,根據上述介紹新王的道理,只需將補入的蜂脾上的蜜蜂全部噴溼即可合併,如果雙方都噴溼,就更安全了。 希望幫到你~


達人小莊


一、交替王臺

交替王臺是因為這個蜂群中的蜂王太老,產卵量很低,蜂的群勢也不大,中蜂一般也就2一3脾的蜂量,工蜂們感到它們的主子時日不多,就抓緊時間在巢脾的下部建造1一2個王臺,逼迫蜂王在王臺中產卵,卵期是3天,幼蟲期5天,這5天工蜂會向王臺中的幼蟲吐蜂王漿,飼餵幼蟲直到封蓋,封蓋後第8天處女王出房。那為什麼要把老蜂王關起來呢?(1)擔心新蜂王出臺前老蜂王帶一部份蜜蜂分蜂出走。(2)把老蜂王當備胎,假如處女王交尾失敗了,還有老蜂王的存在,如果處女王交尾失敗了,沒有蜂王信息素了,時間稍長一點,工蜂就會產卵,一旦工蜂產卵了,後果就非常嚴重,處理起來就很棘手。把老蜂王關起來留在巢內也有一定風險,那就是處女王出房後和工蜂們都感知到有兩個蜂王的存在,有可能不出巢交尾,而是直接帶一部份蜜蜂就分蜂出走了,這種情況會有發生,因為一山不容二虎嘛。


二、分蜂王臺

分蜂季節的中蜂群,蜂量達到6脾時,工蜂會在巢脾的下邊建造5一7只不等的王臺,這時候如果我們把蜂王囚禁起來放在本群中,我認為是一種錯誤的做法,直接把老蜂王帶一半蜜蜂分出去另安新家就行了。如果拿不準新王什麼時候出臺,擔心分早了,我們只要觀察一下王臺的下部變黃變薄了,這時候就可以進行人工分蜂了。


太極峽蜂情


自然王臺對蜂群內蜂王的影響

蜂群由於種種原因,導致蜂群內出現自然王臺,蜂群最終多會出現自然分蜂的情況,所以,養蜂人為了避免蜂群出現自然分蜂的情況,可以將蜂群內老蜂王囚起來,等到新蜂王即將羽化出房,再將蜂群內的老蜂王寄養到強群,給蜂群完成更換新蜂王的工作,同時,又能夠避免蜂群出現自然分蜂現象。

養蜂將蜂王囚起來,需要注意的2個地方,囚王的時機和囚王的方法

老蜂王放入囚王籠內,養蜂人可以將老蜂王寄養到它群,或者將囚王籠懸掛在蜂巢脾中間位置,放置囚王籠的位置需要注意,養蜂人可以根據蜂群群勢,蜂箱內的溫度,再將囚王籠放置在新蜂較多的蜂巢脾位置,有利於囚王籠內蜂王得到工蜂的餵養,同時,蜂王在適宜的溫度條件。


蜂友會


一個蜂群凡是無人為的在中間加隔板,蜜蜂自己建造的王臺就叫自然臺,自然王臺又分交替王臺和分蜂王臺。

一、交替王臺

交替王臺是因為這個蜂群中的蜂王太老,產卵量很低,蜂的群勢也不大,中蜂一般也就2一3脾的蜂量,工蜂們感到它們的主子時日不多,就抓緊時間在巢脾的下部建造1一2個王臺,逼迫蜂王在王臺中產卵,卵期是3天,幼蟲期5天,這5天工蜂會向王臺中的幼蟲吐蜂王漿,飼餵幼蟲直到封蓋,封蓋後第8天處女王出房。那為什麼要把老蜂王關起來呢?(1)擔心新蜂王出臺前老蜂王帶一部份蜜蜂分蜂出走。(2)把老蜂王當備胎,假如處女王交尾失敗了,還有老蜂王的存在,如果處女王交尾失敗了,沒有蜂王信息素了,時間稍長一點,工蜂就會產卵,一旦工蜂產卵了,後果就非常嚴重,處理起來就很棘手。把老蜂王關起來留在巢內也有一定風險,那就是處女王出房後和工蜂們都感知到有兩個蜂王的存在,有可能不出巢交尾,而是直接帶一部份蜜蜂就分蜂出走了,這種情況會有發生,因為一山不容二虎嘛。

二、分蜂王臺

分蜂季節的中蜂群,蜂量達到6脾時,工蜂會在巢脾的下邊建造5一7只不等的王臺,這時候如果我們把蜂王囚禁起來放在本群中,我認為是一種錯誤的做法,直接把老蜂王帶一半蜜蜂分出去另安新家就行了。如果拿不準新王什麼時候出臺,擔心分早了,我們只要觀察一下王臺的下部變黃變薄了,這時候就可以進行人工分蜂了。


韋老道


關王是蜜蜂養殖中,比較常見的一種解決養蜂問題的方式。比如:西蜂越冬,就需要關王,來達到減產蜂卵,減少消耗的目的。蜂群更換蜂王,也需要先將老蜂王關起來,再來介入王臺。在治療蜜蜂蜂病,有的時候也需要將蜂王關起來,才能更好的發揮療效。有的蜂友說,起了自然王臺為什麼也需要關蜂王,其實主要有兩點。

1、不關蜂王,怕咬臺

蜂群起王臺,並不是蜂王的意願,是工蜂主導的一場變革。起自然分蜂王臺還好,蜂王還有一批擁護者,起自然交替王臺就不一樣了,蜂王不僅沒有擁護者,還會受到工蜂的排擠。所以蜂王是不甘願的,是被破的,就連產卵進王臺,都是被逼的。既然蜂王是被逼的,為什麼不破壞王臺呢?其實蜂王一直都在找機會,只是工蜂一直保護著王臺,不讓蜂王接近王臺,所以蜂王沒辦法下手。不過一旦出現蜂群波動,就會給蜂王有機可乘,蜂王會發動一場咬臺變革,會有一些工蜂聽從蜂王的指揮,破壞王臺。

2、不關蜂王,怕分蜂

蜂群起王臺後,蜜蜂的情緒開始容易波動,特別是已經出現分蜂熱的蜂群,隨時都準備分蜂。在王臺發育的這段時間裡,工蜂開始減少餵養蜂王,使蜂王營養不足,無法繼續進行大量產卵,最後縮腹停止產卵。當王臺封蓋以後,蜂群隨時都有可能進行分蜂,而蜂群要分蜂成功,必須要有蜂王才行,所以起王臺後關王,是怕蜂群提前分蜂,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蜂友們這下明白了吧!蜂群起自然王臺,養蜂人將蜂王關起來,第一是怕蜂群出現波動,王臺被咬掉。第二是怕蜂群分蜂熱太強,提前出現分蜂,造成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