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老了,我該怎麼不被社會嫌棄

總有人不斷老去。

有的人在老去的途中,有的人已經成為無可爭議的老年人。

當我老了,我該怎麼不被社會嫌棄

油畫《父親》

老年人的尷尬地位。

我們所處的文明社會對老年人帶有偏見。老人們本應該是生活智慧的集大成者,但是在當下,卻很容易被貼上“腐朽”、“愚昧”、“落後”、“頑固”等標籤。

出於年齡和資歷的原因,老年人在某些場合下會得到尊重和敬仰,然而在其他多數時候都是被高高掛起擺在那兒供著,老人們能夠主動參與的地方並不多。他們被默認排除在社會參與之外。

甚至在許多人眼裡,老年人就該多去參加一些專門為老年人舉辦的活動,比如“老年人象棋大賽”、“老年人乒乓球大賽”、“老年人健康大講堂”之類的。

有項調查顯示,八成的老年人最討厭這種帶有

“老年”字樣的活動,聽到這樣的活動名稱反而不想去了。

當我老了,我該怎麼不被社會嫌棄

一群退休的老年人在下棋

老年人想要什麼。

老年人的社會參與需要遠比其他年齡階段的人要高得多。

少年懵懂無憂無慮,青年暢遊在知識的海洋即將擁抱無限可能的未來,中年是社會的中流砥柱忙於職場忙於家庭。

而老年人由於身體狀態、行為能力等因素,在六十來歲遠離了社會主流的舞臺。

當我老了,我該怎麼不被社會嫌棄

新媒體並不拒絕老年人

抖音、頭條等新媒體讓老年人迴歸社會,再次年輕。

新媒體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這個傳統的歷史遺留問題被解決的可能性。

雖說這些平臺上面主要還是以年輕人為主,但是我們也看到了,平臺上不乏一些有趣的老人分享他們的知識、經驗和人生智慧。

我在抖音上關注了一位書法很棒的老人家,他大概一週左右會更新一下視頻,經常能看到他在評論中與網友們交流互動。

頭條上也關注了一個退休的歷史學教授,這位老爺子對歷史很有研究,經常會有一些獨特的觀點分享出來和網友們交流。

我能感受得到,他們在與網友交流的時候,整個人都年輕了許多。

新媒體的出現,讓老人們有機會再次迴歸社會,迴歸年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