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茶客常說“普洱茶是喝茶人的終結,是茶人的最後一站”為什麼呢?

手工普洱自做自售


茶無上品,適口為珍。喝茶不追風,符合自己口味最佳。個人20多年茶齡,鐵觀音只喝傳統正味的,那種酸味的一點不喜歡。熟普也只喝大葉高山老樹,產地倒不苛求,芽茶一點都不喜歡。福鼎白茶喜歡老白茶里加少許新牡丹一起煮。作為福建人,一點不喜歡巖茶和紅茶。

喝茶是自己的事,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現在是天冷煮煮熟普,天氣乾燥煮煮老白茶,夏天基本是青普或白牡丹。辦公室以鐵觀音為主。


閱摞汙題塽瞞湉


原來是一個不愛喝茶的人,但有一段時間朋友說熟普早上喝能刮油,因為確實肚子太大了,所以那段時間開始接觸到普洱茶,喝了一段時間的空腹熟普以後覺得還不錯,效果挺好,胃也挺舒服,慢慢喜歡上了喝茶。但過了一段時間周圍的朋友慢慢改喝生普了,我也就跟著喝上了生普。生普的香氣和口感確實比熟普來的更加精彩,這時候就迷戀上了生普,而且也開始自己存茶了。一天不喝就感覺少了點什麼。普洱生茶對胃不好的人還是蠻刺激的,特別是年份比較輕的,不能多喝,一定要飯後,最好喝年份老一點的。最近這兩年也接觸到福鼎白茶,老婆非常喜歡白牡丹,所以經常晚上下班回來泡上一壺白茶兩人聊天喝茶。在單位我就拿巖茶肉桂招待客戶,因為肉桂的香氣大部分人還是很喜歡的。綠茶,黑茶也接觸過,但不是很喜歡。其實某一個人迷戀一種茶是很正常的,但也可以多接觸一下別的茶,都經常輪換著喝,我覺得這樣更加精彩。


你想要的我做不到


終結我理解的含意是專業會喝茶的人,把不會喝的PK下去。因為我對茶葉就是小白,不會品茶,品不出茶的精華。我外地朋友經常會帶茶葉來,西湖龍井,正山小種,金俊眉,小青柑什麼的,喝著還可以,小青柑也屬於普洱吧。我兄弟從雲南大理給我捎來的普洱茶,我真喝不習慣,像個窩頭一樣大,挺硬,還弄不開,口感也不習慣。讓我送人了。這說明只有老茶客才會煮普洱茶,才能喝出裡面的精華,文化。把我們這些小白都給終結掉了。不知這樣理解對不對。





山東龐哥



墨啜同學


如果要稱“老茶客”,我認為我是一個典型的“老茶客”!從小到大都喝茶的“老茶客”!

做為南方人,在水質不太好的時代,每家每戶都會用壺燒開水,壺裡放入茶葉泡茶喝。只是茶葉是當地農村的細茶,有些放了香草香,有些烤了松木香,有些煙燻楓毛球果香……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美!

至於提問者提出的“普洱茶是喝茶人的終結,是茶人的最後一站”,我認為這是明顯地帶人入“圈套”,讓好普洱茶的人沉底不起,沉迷不已,也讓不愛普洱茶的人趨之若鶩,幻想不斷。

實際上,就喝茶的我而言,如果以2000年前後作比較,以2010年至今作對比,就會有不同的認同。

1995年2000年以前,對龍井茶,碧螺春,岳陽毛尖,君山銀針等毛尖類茶非常喜歡,經常與人分享,經常換著泡茶喝。

2000年至2005年之間,大紅袍,鐵觀音,人參烏龍茶,臺灣烏龍茶等半發酵茶比較喜歡喝,還有很多人特別追求人參烏龍茶。但是我只喜歡鐵觀音茶葉。

2006年至今,由於物質豐富多彩,吃香的喝辣的,吃飽喝足的人多了,肚子肥胖了,加之臺灣人在大肆宣傳炒作普洱茶,泡普洱茶的人越來越多,消費量也越來越大,一時間,普洱茶概念深入人心,追求普洱茶的人也越來越多……當時還有很多人自稱高端消費者,不是普洱茶不待見,還美其名曰“茶至普洱止!”與題主的話有些相似。

但是,至今我不覺得普洱茶有何不可或缺,喝過一段時間的普洱茶後,我還是認為鐵觀音茶葉的香濃,清爽,最合我的口味,以至於現在我的慣用茶就是“鐵觀音”,天天必喝不可少。

“千茶千樣,百茶百性。”,“各茶有各味,各茶適各性,各茶入各眼”。我認為,真正的“老茶人”一定是一一不單純的附和別人的宣傳,不簡單的認可別人的追求,不懷疑自己口感……的人。

只要記住一一茶無上品,適口為珍!您就是一個“老茶人”!

一一喜茗堂龍新久

2020年3月13日

生活中有茶,茶中有健康!


喜茗堂


普洱茶近幾年受到了很多資深茶友的追逐,是人們逐漸發現和了解了普洱茶的真正的品飲價值!

普洱茶好比酒類中的白酒,同款白酒新出廠的與存放一定年份的,口感會有非常大的差異!後者不僅好喝,而且還有一定的收藏價值。普洱茶也是一樣,很多知名山寨的新茶不僅好喝(香高、氣足、回甘、生津)還非常適合存放,到了一定年限茶就會發生奇特的變化,香氣下沉、茶氣十足、回甘持久、生津強烈!當你喝到這種普洱茶的時候,就會產生強烈的依賴性!

有的茶友感覺普洱茶沒有宣傳的那麼好喝,認為價格也是靠炒作的!其實不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是少數黑心商家以次充好:臺地茶冒充古樹茶(古樹茶也不一定都好喝。五元一瓶的白酒存10年也不會比茅臺好),做舊的茶冒充老茶,把質次熟普的倉味說成普洱的香味等等,確實誤導了很多人,影響了對普洱茶的正確認識。

其實喝茶很簡單:一是自己想喝。他人說好喝不一定適合自己, 無論什麼茶都要有茶香,最好還要有甜!二是要感覺身體舒服。喝茶最終的目的是健康養生!三是要交學費。對喜歡的茶要分類少量購買,要貨比三家,在沒有掌握茶的特性時,以增值為目的的存茶要尤其慎重!


天賜悅Tcy


為什麼普洱茶是茶人的最後一站?不僅想起一句話“酒喝醬香,普洱貴生”!30歲以前也喝茶,什麼綠茶紅茶鐵觀音飄雪。逮著啥喝啥。以後隨著年齡增長和生活環境改善,不喝鐵觀音及花茶,喝綠茶,紅茶。然後普洱一飛沖天,貴的離譜。也開始喝了。從熟茶開始。覺得油膩膩的。但是喝後暢快淋漓,也解決了便秘的問題。接著就喝生茶,那股淡淡的甘甜,回味無窮。每天喝茶成了全家人的生活方式。而且由普通生茶到野生紫芽。越來越講究茶品。現在家裡的收茶除了一些黑茶,巖茶外清一色普洱茶。就這樣不斷買不斷喝。現在喝的基本是儲存5年以上的老茶了。每天坐在茶室喝一壺普洱茶,讀書寫字。靜觀花開花謝,雲起霧來,深深體會中國文化的深厚: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然也。




深的海68












山裡的茶農


終結喝茶人的,我認為是潮州鳳凰茶!

鳳凰茶,沖泡清香持久,滋味濃醇鮮爽,潤喉回甘,具獨特的山韻。

鳳凰單叢茶形美、色翠、香郁、味甘,濃香無比,回味無窮!

目前高級些的鳳凰茶,斤一萬塊左右,而且供不應求!





好再來音樂vv海鮮速遞


普洱茶是喝茶人的終結,是茶人的最後一站,這句話不夠嚴謹。

不嚴謹之處在於,喝茶的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江南的人就喝慣了龍井、碧螺春之類的綠茶,很多人一輩子走到哪裡都好這一口綠茶。普洱茶,他們反而覺得不夠細膩。

然而,這句話讓很多茶人認同。

則在於,普洱茶有生茶、熟茶之分,喜歡香氣豐富,口感強烈可以選擇生茶;喜歡湯感順滑,可以選擇熟茶。

普洱茶也有新茶、老茶之分,喜歡茶清香、新鮮,有新茶可選;喜歡茶的變化,感受不同時間的轉化,有老茶可選。

因此,如提問所說,雖不夠嚴謹,但也是對普洱茶的一種認可,口感豐富,也可以感受時間轉化的味道,選擇自己喜好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