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文通史
李建成提前策劃過好幾次行動想殺掉李世民,只不過都沒有成功而已。
一、武德七年(624)楊文幹事件
武德七年(624)李淵到仁智宮避暑,李世民和李元吉隨行,李建成留守長安。這時候,李建成就準備起兵,只不過起兵的目的不是造李淵的反,而是殺掉李世民。
李建成密令李元吉就近找機會殺掉李世民本人:
建成使元吉就圖世民,曰:"安危之計,決在今歲!"(《資治通鑑》)
同時,李建成在長安起兵,除殺秦王府在長安的骨幹成員。為了配合長安的行動,李建成派出郎將爾朱煥、校尉橋公山給慶州都督楊文幹送去一批鎧甲,讓楊文幹在慶州配合行動。
但是,李建成做事不密,用人不當,爾朱煥、橋公山因為害怕,把這一情況直接上報給了李淵,導致事情敗露。原本李淵已經準備要廢掉李建成了,但是,由於李元吉和封德彝的求情,更重要的是,如果廢掉李建成,就只能讓李世民當太子,李世民本來就已經權傾朝野了,如果再當上太子,這裡面也就沒有李淵什麼事兒了。所以,李淵最終採取和稀泥的辦法,以兄弟不睦的罪名,流放了東宮和秦府的一些官員,結束了此事。
二、毒酒事件
此事的具體時間史書沒有明確記載,但是,推測可能發生在武德八年(625)十一月,李世民出任中書令,李元吉出任侍中之後。當時李淵恰好不在長安,李建成請李世民夜飲,結果李世民心中暴痛吐血,幸虧當時與李世民關係密切的淮安王李神通當時也在場,扶著李世民趕緊跑了,才救了李世民一命。
李世民即位之後,赦免了原東宮和齊府的很多人,但是,他卻處罰了東宮的典膳監任璨,充分說明毒酒事件確有其事,而且對李世民影響很大。
三、昆明池兵變計劃
武德九年(626)五月太白經天后,李建成利用李淵對李世民的態度發生變化的機會,策劃了昆明池計劃,準備利用李元吉出征的時候,在昆明池餞行時,派人刺殺李世民。結果,還是出現了老問題,做事不密,這一計劃被東宮官員率更丞王晊密報李世民。李世民獲悉後,緊急準備反擊,這才發動了玄武門之變。
因此,李建成一直想殺掉李世民,但是水平有限,做事不密,一直沒有成功,最後被李世民反殺了。
以上是我的一點簡單分析,歡迎大家討論。
如對唐朝歷史感興趣,請關注我,繼續深入討論。
詳侃歷史
在唐太宗坐上皇位之前,可是發生了大家都知道的親兄弟相互殘殺的事件。可是作為唐高宗已經早早就確定繼承人的李建成怎麼沒有提前對李世民有舉動呢。其實我們細細想來,覺得有以下幾點吧:
一、那個時候他都確定為繼承人了,並且自己的父親年紀大了,他覺得只要自己在朝裡穩穩當當的,不出大的差錯,到時候父親一死,那自己就很自然而然的成為了皇帝了,那個時候自己是萬人之上的時候,在對自己的弟弟清除削弱也不遲啊。
二、在那個時候都講究禮仁,反對暴力統治,並且我們熟識的孔子文化也極力倡導統治者要有慈悲心腸,不能動不動就要動粗,這不是百姓心目中善君了,而是暴君了。所以自己在這個大的文化環境和社會倡導的風尚下,自己只有默默的收斂起那種兄弟相互殘殺的念頭。如果真的將這些念頭進行實踐的話,把自己的太有勢力的世民弟弟給殺死,那麼他會被歷史永遠的記上了,且自己的美好名聲給抹黑了。在以後的管理大臣,治理政務的時候,會加大難度的進行。
三、如果自己用暴力對自己的弟弟施加迫害,出現家族不和,百姓非常不願意看到這樣的局面。畢竟這和歷來嚮往心善的文化不同。會給自己以後的登上正統造成百姓不歸向的後果。另外重要的一關也未必能過得去,那就是自己的父親還沒有去世,他是不會容忍自己對他的兒子進行這樣不善的。所以,如果出現上述局面,他的父親第一個會表示對他失望,甚至會把的繼承人的資格取消,重新在立別人。這對於自己都是非常大的損失。所以他不敢輕易的對弟弟狠下毒刀。一些大臣也是竭力的建議他對秦王採取措施,要不然以後會很難制服他。
四、在李淵統治的後期,其實他也有這個想法和念頭,不過這一切只因為他太輕敵了。那個時候,他向父親建議讓他的四弟元吉帶領隊伍打擊外面的那些反叛的、騷擾的勢力。並暗地裡在世民經過的行軍途中設計陷阱,目的是準備取他的性命。可是他自己的府裡出現了奸細。那個奸細早早的就被他的弟弟拉過去了,他還在埋在鼓裡呢,所以一等他設計好這些措施之後,秦王這邊就帶領父王過來驗證了。所以這個事件給他造成了很被動的局面。以後更是小心了,一點都不再有任何動靜。
綜合以上四點就可以得出結論,整體來說,不管是智商還是謀略,李世民都在李建成之上,還有李世民在用人方面也是很有一手,綜上所說,李建成敗給李世民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
風塵素人
根據歷史記載,李建成至少有兩次想要除掉李世民,只不過都是李元吉慫恿,並且都沒有成功。
一、毒酒事件
李建成在李元吉的慫恿下,先派刺客去殺李世民,結果刺客沒能潛入李世民身邊,於是作罷。
可是李元吉並不死心,並且魏徵也勸誡李建成如果想成大業,必須除掉李世民,要不然後患無窮。
作為大哥大的李建成,其實還是有些為難,但是為了江山社稷和權利著想,他只能聽信魏徵建議。
於是,李建成開始擺起鴻門宴,並且主動邀請李世民過來喝酒。李世民雖然心裡覺得有詐,但還是欣然前往。
到鴻門宴上,三兄弟一邊欣賞舞蹈一邊吃肉喝酒,並且大表兄弟真心。可是酒裡已經被李建成下毒,李世民喝完回到家裡毒性發作,吐血數升。
也許李建成酒裡下的毒不多,又或者李世民身體太好,毒藥並沒有致命,最後在醫治之下,李世民逐漸好轉。
也就是經過這件事,兩個人關係逐漸白熱化,變成冤家。而李淵得知李世民喝酒中毒,居然說是李世民不適合喝酒,叫李建成以後不要約李世民喝酒,僅此而已。
二、昆明池兵變事件
公元626年,在經過毒酒事件並沒有毒死李世民之後,魏徵繼續建議李建成殺死李世民,李元吉更是全力支持。
突厥侵犯大唐,李建成想奪走李世民兵權,就建議李淵讓李世民休息,李元吉作為主帥帶兵迎戰突厥。
好在李世民在東宮收買的底線很快將消息透露給李世民,李世民終於明白此次李建成的目的。
在這種生死存亡之際,不是你死 就是我活,李世民當然也要採取行動,於是就找房玄齡等人商量大計。
經過一夥人共同商量研究,制定出周密的計劃,從而發動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先下手為強,殺死李建成、李元吉,並且逼宮李淵退位,李世民成功上位成為唐太宗。
結語
不是李建成不想除掉李世民,只是李世民命不該絕,而且聰明果斷,才一舉成功拿下李建成,從而改寫歷史!
嗔痴歷史觀
因為你開了上帝視角,知道玄武門之變及以後的歷史,而處於他的位子,如果殺了李世民,不過是為李元吉做菜罷了。
因為後來的歷史是按照李世民的立場來寫的,所以他的記載裡李元吉就是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但實際上呢,李元吉從來都是跟李世民並駕齊驅的,兩人勢力一樣,相互制約。
最開始李淵造反,他的三個兒子都是元帥,後來建立唐朝了,李世民為中書令,李元吉就是侍中,兩人平級,都是宰相,後來李世民是司徒,李元吉就是司空,又是平級,
戊辰,世子建成為左元帥,秦國公世民為右元帥,徇地東都。.....齊國公元吉為太原道行軍元帥。
癸卯,秦王世民為中書令,齊王元吉為侍中。
十月己丑,秦王世民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齊王元吉為司空。
如果按照正常的走向,李淵去世,李建成就可以接班了,他沒必要冒風險殺李世民,要知道,政治鬥爭不是殺了政治對手就行的,殺了後能解決後面問題自然行,如果解決不了呢?
李建成殺了李世民,是不是要把李淵也解決了,或者讓他提前退休?如果不讓李淵退休,他肯定是要為李世民償命的,最起碼位子不保,因為李淵還敢讓他做太子嗎?
這時候李元吉馬上可以舉起正義的大旗,推翻李建成,李建成拿什麼阻止?
當初劉宋文帝劉義隆被太子劉劭殺了,劉劭提前接班,結果呢?他的弟弟劉駿起兵靖難,把他給殺了,
繼續李建成的立場,他沒必要去冒險,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如果冒險殺了李世民,結果也是陪葬罷了。
當初石虎用石韜制衡太子石宣,最後太子石宣感到威脅,殺了石韜,於是石虎就把太子全家殺光了。
而李世民不一樣,如果不造反,他最後能安穩著陸的可能性很小,李建成上位了,也會除掉他的,他造反也是別無選擇。
南朝居士
李建成之所以不提前除掉李世民,一是:因為李建成太心軟,顧及兄弟之情。二是:根本沒料到李世民會如此無情,為了皇位能直接設陷阱誅殺自己全家。
俗話說長兄如父,根據歷史記載,李建成最受父親李淵的寵愛,並且承擔起了照顧弟弟們的責任,基本算是全家的主心骨。比如說當初太原起兵,突厥給兵給糧,大家都勸李淵早點起兵,但是李淵偏不,他一定要在河東的李建成趕到太原後,詢問了他的意見才最終決定起兵。可見李建成在李家中的地位。
但偏偏李建成又不是飛揚跋扈類型的,其領軍的時候不僅體恤士兵,更是與士兵同吃同住,這就導致了他絕大多數弟弟,甚至
包括李世民都極其愛戴這個哥哥,例如李元吉就對其死心塌地,李建成也從不會懷疑自己的親弟弟會為了利益殺自己。然而矛盾就在利益分配後產生了,唐朝建立,李建成成為東宮太子,總理國政,李世民手握軍權,帶兵統一中國。在這過程中,李世民的親信比如長孫無忌等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勸李世民爭奪皇位,而手握軍權的李世民自然也有了資本,於是開始廣收人才。
到了這個時候,李建成已經料到這個弟弟不安分了,李元吉實際上在李建成和李淵面前提及過李世民的野心,並建議直接除掉李世民。不過還是被李建成拒絕了,李建成決定使用削兵權的方式讓李世民知難而退,可惜這一削,最終引發了“玄武門之變”。事情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了,李世民有備無患,李建成,李元吉被殺,他們自己十個兒子全部被處死,甚至連老婆也被李世民給搶走,李唐自此成為了李世民的江山。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兄弟不狠,背後插刀。
三觀粉碎機
怎麼說呢,當時情況比較複雜,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清。首先說說起因,就是那個最沒有存在感的開國皇帝李淵說起,自古以來皇帝和太子的關係非常微妙,哦,不對是相互抗爭,很多時候宮廷政變就說明一切,李淵從造反開始,李建成就是主力,打到一般的時候,李淵玩起了政治手段,暗中扶持李世民,接著是明著扶持,天策府的強大是李淵默許了,形成了於太子黨對立的局面(面和心不合),讓李建成回家呆在。那樣與武將方面就得不到支持。
另外就是人品了,誰狠起心誰先發動政變,李世民快人一步,搏一搏單車變摩托,他成功了。
當然其他還有很多因素,我隔壁的都說得差不多了,就不重複了。
天人嘯劍
按照目前我們能看到的史書的記載,李建成早已開始排擠秦王李世民,並且有兩次對他下毒手,至於這些記載可不可信就憑諸君定奪了。
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之間的矛盾起源於李淵曾經許諾將來立李世民為太子(上謂世民曰:“若事成,則天下皆汝所致,當以汝為太子。”),因為晉陽起兵之事是李世民的主意,並且在反隋戰爭中立下了重要的功勞,但是當唐朝真的建立之後,李世民卻拒絕了皇太子之位(上將立之,世民固辭而止)。但是太子李建成心裡卻有個疙瘩,始終覺得李世民是自己的巨大威脅,必須將他除掉。
李建成第一次對李世民下手是在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他在某天晚上請李世民喝酒,卻在酒中下毒。李世民吐血數升,幸而逃過一死(建成夜召世民,飲酒而鴆之,世民暴心痛,吐血數升)。為此,李淵還專門教訓了李建成,說李世民本來就不能喝酒,從此之後,不准你再晚上約他了。
李世民第二次下手還是在這一年,突厥犯邊之時李建成推薦李元吉率兵出擊,但是李世民的眼線卻報告說李建成是想利用這個機會奪取李世民的兵權,並且他已經和李元吉商量好了,即將準備在昆明池伏擊李世民(今汝得秦王驍將精兵,擁數萬之眾,吾與秦王餞汝於昆明池,使壯士拉殺之於幕下,奏雲暴卒)。所以,李世民才決定出其不意,先下手為強。
國史通論
不是不想殺,而是不能殺、不敢殺。
一、李世民戰功太大,能殺他的只有唐高祖李淵一人。
李世民先後平定了西北薛舉、河北劉武周、河北竇建德、河南王世充,平定了中國北方大部。因為他功勞實在太大,唐高祖甚至自創一個“天策上將”的官職授予李世民。他的官銜如下:天策上將、秦王、尚書令、中書令、太尉、司徒、陝東道行臺尚書令、雍州牧、益州行臺尚書令、梁州總管。全國文臣武將幾乎都歸他管。
二、李世民支持者眾多,李建成投鼠忌器不敢動手。
唐初文臣武將盡出李世民麾下。名將如:李靖、李世勣、秦瓊、尉遲敬德、程知節、屈突通、長孫順德等;文臣有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李唐宗室江夏王李道宗、淮安王李神通等也是李世民的支持者。這些人或者手握重兵,或者在朝輔政,勢力極大。
三、其實李建成有兩次殺弟之舉,不過都失敗了。
626年六月,李建成請李世民喝酒,在酒裡下毒藥,結果沒能毒死李世民,只讓他吐血數升。
第二次就是玄武門之變。當時突厥來犯,唐高祖李淵派李元吉帥軍征討,李建成和李元吉準備趁李世民來為李元吉踐行之際,伏兵殺死李世民。沒成想李世民先下手為強,把他倆幹掉了。
張睢陽齒
個人覺得李建成沒有提前幹掉李世民的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最大的原因還是因為李建成的性格寬厚仁慈、優柔寡斷,下不了決心要除掉李世民。這一點從原東宮官員魏徵後來所述可以得知;其次,李世民在唐初統一全國的過程中立下卓著功勳,並在此間培植強大了自己的黨羽和力量。李建成一時找不到合適的理由和機會對李世民下手;其三,當玄武門之變前夕,李建成在李元吉的鼓動下下定決心要解決李世民的時候,李世民的暗探已經打入東宮的各個角落裡,這樣導致李建成的計劃被李世民掌握。李世民在此時果斷謀劃,絕地反擊,提前出手,讓建成永遠失去了機會。所以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確實沒錯。個人分析,僅供參考。謝謝!
史話常侃
輕鬆一點,歷史小吃。大家好,我是小吃。
明明知道李世民是自己繼位的攔路虎,為什麼李建成就是不提前除掉李世民呢?
首先,性格問題,據史書記載,李建成性情寬簡仁厚。可就是這種寬大,仁義得性格,讓他始終是不忍心對自己的兄弟下狠手。
再說,由於他是皇儲,所以他並沒有親自率兵東征西討,也沒有參加統一全國的各次戰役,所以他在軍方的群眾基礎並不深,不是李世民的對手。
而且由於他一直在大後方做一些實際工作,相對於從小在前線的李世民,缺少太多的軍事知識和政治鬥爭經驗,不瞭解政治的殘酷,心軟不決斷。
這些都為他的失敗埋下了伏筆。
以上為個人愚見,望各位大神批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