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小武》:賈樟柯電影鏡頭裡的“底色”與“自我表達”

中國第五代導演中有兩座高峰,一座是拍出了《活著》的張藝謀,另外一座是拍出了《霸王別姬》的陳凱歌。

但是這二位,真正讓後世,甚至讓整個電影圈牢記的,還是他們倆在1984年合拍的這部電影《黃土地》,後來有人說現代中國電影的輝煌是由這部電影開始,這話我不好評說,但是至少在某種意義上,這部電影徹底改變了一個1970年出生電影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讓他第一次明白了真正的電影是什麼!

這個人就是出生在山西汾陽小縣城的賈樟柯導演,他也是後來從張藝謀手裡接過大棒,長年累月霸佔歐洲三大電影節大舞臺的中國電影人。

而最能反映“賈科長”電影鏡頭裡的“底色”與“自我表達”的可能終究逃脫不了對他人生之中第一部電影《小武》的剖析。

評《小武》:賈樟柯電影鏡頭裡的“底色”與“自我表達”

(一)篤信電影能夠改變世界的人

在拍電影《小武》之前,賈樟柯看了無數電影,但是每每看完電影以後,他都會大失所望。他之所以失望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在電影裡看不到當前中國人的真實影像,看不到當下中國人的真實生活。

讓他最惶恐的一件事情就是他擔心許多年以後,當後人想從電影,想從鏡頭裡發掘一些當下人的真實狀態時,卻什麼也發現不了。

所以在拍攝電影《小武》之前,他就在內心裡發了一個誓,要拍最當下的生活,要拍最真實的現在,不是為了取悅誰,單純只是為了讓那些真實的人,有一口喘息的機會。

評《小武》:賈樟柯電影鏡頭裡的“底色”與“自我表達”

所以這些年,我們看到賈樟柯的電影,幾乎都有這樣一個特點,那就是:

沒有任何明星,題材都是小人物,鏡頭底下,都是那些大導演,大製作不願意觸碰的現實。

而這部《小武》更奇特,全片都是非職業演員,甚至可以說就是賈樟柯拿著一部攝像機,在自己生活了十幾年的小縣城汾陽,親自拍下的一部時代變化裡的真實映像。

在賈科長的鏡頭裡,我們能看到隨處可見的拆遷,能看到大時代背景裡的焦躁,而聚焦在小武這個人物身上的性格更明顯。

有不安,有繃著,有緊張。

評《小武》:賈樟柯電影鏡頭裡的“底色”與“自我表達”

小武這個人物身上的性格,恰好就反映了那個時代變遷裡的社會心理,恰好就反應了那個時代陣痛裡大多數人的狀態。

在那個時代,投機取巧的人洗手上了案,比如小勇就是;在那個時代,心中有點義氣,做人還有點善良的人,成為了社會的“毒瘤”,比如小武就是這樣。

受張藝謀和陳凱歌影響的賈科長篤信電影藝術能夠改變真實的世界,他這麼做了,也這樣一直堅持著!

評《小武》:賈樟柯電影鏡頭裡的“底色”與“自我表達”

(二)賈樟柯電影鏡頭裡的“底色”與“自我表達”

在拍完電影《江湖兒女》後,賈樟柯受到了各方面的批評,甚至有知名媒體人,直言不諱道:“看完這部電影很難受!”

而賈樟柯的回答是:“作為導演,要忠於自己的觀察更要忠於自己的表達,不能將自己的電影藝術,納入到預想設定好的情感與設計框架之中”。

這麼些年以來,賈樟柯確實一直在堅持這樣的理念,比如從第一部電影《小武》中透露出來的“義”,就是他這些年電影裡一直保有的一個底色。

評《小武》:賈樟柯電影鏡頭裡的“底色”與“自我表達”

電影中最有意思的二個細節就是:

第一個細節是,洗白的企業家小勇,急於與小武撇清關係,甚至對他躲之不及,但是小武卻一直心心念念著當年在一起時候的友誼,在得知小勇要結婚以後,他馬上就去換了六兩現金,說是要給他作為厚禮。


第二個細節是,派出所警察每天都在郵筒裡收到小武投遞的身份證,原因不過就是小武知道身份證不好辦,拿了錢就算了。

賈樟柯鏡頭裡的人物,都是類似小武這樣的邊緣人物,但是不管是小武,還是斌哥(《江湖兒女》主角)他們身上永遠帶著一種常人無法理解的義,而這就是賈樟柯這些年以來電影藝術的追求與執念。

評《小武》:賈樟柯電影鏡頭裡的“底色”與“自我表達”

除開“義”這個電影底色,賈樟柯電影中的另一個追求,就是對小人物真實生活記錄,從電影《小武》中,其實我們就可以看出,賈樟柯並不僅僅將筆墨集中在小武這一個人物身上,還有許多其他同一空間的人。

比如歌舞廳的胡梅梅,在她給自己的母親打電話時,就能看出她的性格特點:

她對自己母親謊稱在北京,還遇到了一個導演,甚至還能勸自己的弟弟不要打架了。

評《小武》:賈樟柯電影鏡頭裡的“底色”與“自我表達”

雖然身處底層,雖然深陷絕望,但是她身上還有善良,還有溫柔的一面,而當她遇見闊綽的小武,遇見依靠之時,她也能迅速抓住這根救命稻草,可是慢慢的她也明白了小武並不值得依靠,並不值得託付終身的時候。

現實的胡梅梅也選擇了不告而別,跟著山西老闆消失的無影無蹤。

很多人在評論賈樟柯的電影時,都喜歡批評他只顧自我的表達,不顧及觀眾的觀感,這才是導致他的電影票房非常之低的原因,但是如果我們能夠真正讀懂賈樟柯電影鏡頭下的“底色”和“自我表達”,也許就能真正明白他的電影高度了。

評《小武》:賈樟柯電影鏡頭裡的“底色”與“自我表達”

(三)電影大結局與隱喻

在國外獲獎無數的賈樟柯,在國內卻並不受大眾所喜歡,而他的噩運大概是從開拍《小武》開始就已經註定了。

當賈樟柯憑藉電影《小武》在第4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沃爾福岡·施多德獎”等8個獎項時,國內的一紙禁拍令,卻瞬間將這個剛剛從電影學院畢業的年輕導演給判了無期徒刑。

評《小武》:賈樟柯電影鏡頭裡的“底色”與“自我表達”

而賈科長被禁拍的原因,無非基於這一點:

他鏡頭底下的世界,真實的讓人心疼,以至於讓國人認為他就是在通過揭中國人的傷疤,來討好外國人。

可是賈樟柯所堅持的不就是真實的映像紀錄,真實的時代變遷史?

《小武》裡各色人物的群像,《小武》裡時代交錯的光影交互。

評《小武》:賈樟柯電影鏡頭裡的“底色”與“自我表達”

特別是當觀眾跟隨焦躁不安的“小武”,四處晃盪,卻被一味向前的眾人,如同“垃圾”一樣隨意丟棄的時候,我們大多數人似乎也能從焦躁的“小武”身上,看到我們自己的影子。

是被時代拋棄的那一批人,是心懷善意的那一批人,是蜷縮在社會大浪潮裡最最孤獨的那一個人。

賈樟柯撕開了那一層焦躁的偽裝,發現了一顆孤獨的心,可是當那層真實的孤獨感,被放在電影屏幕,被放在大眾視野裡時,所有人都是緊張的,也是惶恐的。

友誼沒了,愛情走了,親情也隨著一枚戒指而破裂。

所以當孤獨的小武,又重操舊業,又重新向生活發出挑戰的時候,也註定了他最後的結局,就是被放置在大街之上,就是帶著鐐銬跳舞,就是審視著眾生的孤獨。

評《小武》:賈樟柯電影鏡頭裡的“底色”與“自我表達”

而電影《小武》的最後一個鏡頭,也是賈樟柯刻意為之的一個細節,讓眾人圍觀小武,也是讓小武漠視眾人,當然也可以說是年輕的導演賈樟柯對大眾,對規則發起的一個挑戰。

時至今日,賈樟柯已經成為了第六代導演中最耀眼的那一顆星,但是比起身上的標籤而言,賈樟柯依然願意稱自己是一個“底層藝術家”,他依然只願意把視野放在那一片熱土,依然只願意把焦點放在那些“邊緣人物”之上。

這種執念,我想都是從這部《小武》開始的吧,畢竟從他拍的第一部電影起,這個從汾陽走出的小個人導演,就一直相信電影就應該是最純粹的生活記錄,無關其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