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穿破了衣服也不換,朱元璋直誇是清官,劉伯溫卻說“此人留不得!”為什麼?

秉燭讀春秋


不得不說,起源於北宋,發揚於南宋的“程朱理學”對後世的影響是極其之大的。“存天理,滅人慾”的中心思想就是要求人們以“仁”為做事的根本,抑制自己的慾望,無限遵從於統治者,把“忠君”思想又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元朝以馬上得天下,以一族之力征服了中原,為了加強對中原漢人的統治,在朝堂之上,蒙古人刻意迴避種族的問題,而是把漢人的“理學”作為治理國家的官方學說,不但俘獲了一大批文人士子之心,更讓不少人認為元朝就是正統,忠於蒙古人就是忠於國家。

之所以提到元朝的官學政策,我們將更能瞭解朱元璋為何將一名“勤儉樸素”的清官殺掉了。

這名官員名叫張昶,在電視劇《朱元璋》中的原型為呂昶,他的一部分事蹟在電視劇中能體現出來,但電視劇又進行了藝術加工,與真實的歷史又稍微有些出入。




被迫歸吳

當朱元璋在江南轟轟烈烈的開展革命事業的時候,元朝卻被各地的起義軍鬧得焦頭爛額。1363年,在消滅了最大的敵人陳友諒之後,朱元璋才在百官的再三勸進下,於1364年在應天府稱吳王,沿用小明王的龍鳳年號。

真正實現了起義之初朱升為他量身定做的“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要知道,距離朱元璋起義已經過去了11年之久,其他的軍閥早已按捺不住,陳友諒稱了漢王,張士誠稱了大周皇帝。

張昶就是在此時被元廷派到了應天,代表元廷對朱元璋進行“招安”。朱元璋向來愛惜人才,尤其是飽讀詩書的儒者,不但能為自己出謀劃策,更重要的是能給自己這個“大老粗”裝裝門面。


張昶作為元朝的戶部尚書,自然有種天然的優越感,在他看來,朱元璋不過就是流寇,而元朝才是天下的共主,任何起義都有違聖人的“忠君”之道,都不能算作正義的一方。

朱元璋看出了張昶的心思,但實在愛惜張昶的才華,於是對他進行了“冷處理”,既不接見他,也不驅逐他,每日好吃好喝的伺候著,張昶本來帶著一大堆遊說的話語,但無奈一拳打在棉花上,有力使不上勁。

過了幾個月,朱元璋派李善長、劉伯溫等人輪番對張昶進行勸導,盼他能夠留下來為吳王所用,將來“驅逐韃虜,恢復漢人天下”,自然是首功一件。

張昶一看,近不能遊說朱元璋,遠不能回到大都,於是便答應了,留在了朱元璋身邊,朱元璋大喜過望,當即封張昶為參知政事,就這樣,張昶被迫留在了應天府。


處境尷尬

雖然歸順了朱元璋,但張昶打內心裡還是心繫元朝,每日勤儉節約,就是衣服破了個大洞也不捨得換,補上一塊補丁,照穿不誤。

朱元璋善於觀察臣下的言行,看到從元朝那裡撿到的一塊寶,不但才華橫溢,而且還能在自己創業階段不慕榮華,厲行節儉,朱元璋非常高興,也常常對人誇起張昶。

張昶投降朱元璋後,一反常態,拼命上書為朱元璋歌功頌德,並且鼓勵朱元璋要及時行樂,作為吳王,不能太委屈自己,這開始讓朱元璋有了一點懷疑,畢竟元朝還沒有滅亡,自己也不過是偏安東南,哪裡容得了自己喘息?



1367年,朱元璋徹底消滅了東南的張士誠和方國珍殘部,江南盡在掌握之中,於是開國建號也被擺上了議事日程。為了創建一個空前強大的帝國,一部完善的法律是必不可少的。

於是,張昶被朱元璋安排,召集官員修訂《大明律法》,而在律法的拿捏程度上,張昶與所有人的意見都無法達成一致。他主張,亂世必用重典,以此才能震懾人心,讓百姓不敢造反。

但大部分人則主張應當效法劉邦入關中,約法三章,廢黜一系列嚴苛峻法,讓百姓休養生息,畢竟元朝仍盤踞在北方,此時,收穫民心才是重中之重。

兩派的意見報到了朱元璋處,朱元璋開始慢慢思索起了張昶,畢竟,對百姓採用如此嚴苛的法律是朱元璋打內心裡並不認同的。不過,這也基本屬於治國理念的不同,並不存在對與錯之分,但朱元璋開始對他產生了些許不滿。


思舊被殺

真正讓朱元璋動了殺心的還是張昶那懷舊的心理,他曾經問過劉伯溫關於張昶的品質,並且說張昶在生活上樸實無華,應該算是一個賢臣,但劉伯溫沉默不語。

後來在朱元璋的再三追問之下,劉伯溫才說出了這樣一番話:陛下,您不覺得張昶的破舊衣服難道不是思舊嗎,他還在懷念那個對他有知遇之恩的元朝。並且他勸您及時行樂,和當年的趙高有什麼區別?而且,他對於嚴酷法律的熱衷豈不是讓您失去民心,失去與元朝一較高下的機會嗎?

朱元璋一聽,不覺後背發涼。而且當時的情況是,元順帝並不知道張昶已經歸順了朱元璋,還以為他在應天“殉國”了,還在大都給他舉辦了盛大的追悼會,並且贈與了他諡號。

這條消息後來被元朝平章政事帶到了應天,張昶特別感動,想到滯留在大都的父母妻兒,不覺悲從中來,於是大筆一揮,寫下了八個大字:

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這幅字後來被楊憲看到,他把這件事報告給了朱元璋,朱元璋這才聯想到之前的事情,大發雷霆,有一種被人耍了的感覺,心想:難道就你是關雲長,而我是漢賊嗎?新朝新氣象,豈能留你在這繼續蠱惑人心?



於是下令逮捕張昶,於大明建國前的1367年將張昶誅殺,以儆效尤。

張昶這個人極其複雜,他深受程朱理學的理念影響,雖然歸順了朱元璋,但對於曾經忠於的元順帝一直抱有深深的內疚,他的許多主張也很離譜,說不上是發自本意,還是故意給朱元璋出餿主意。但朱元璋從內心裡已經判斷了張昶就是故意讓自己敗給元朝,好成全他的忠君美名,於是再多的話也是於事無補。張昶腳踏兩隻船,實在不是一種成熟的表現。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亮仔學史


同樣一個人,朱元璋看他是清官,劉伯溫看他是禍根,最後朱元璋果斷地殺掉了他,這個人是誰呢?


他便是張昶!

張昶是元朝末期的戶部尚書,在元朝混得風生水起,小日子過得很滋潤。可是因為一系列的原因被朱元璋收編,然後在明初成為了大明的戶部侍郎。之所以太祖能夠欣賞他,這是因為此人確實是有兩把刷子,不僅把明朝的戶部治理的是穩穩當當,而且還為人謙和,做事嚴謹。


有一次太祖在朝中的時候,突然看到了他破舊的衣服,隨即就對這個人大加的讚賞,並直誇此人身為戶部的一把手,居然還如此的節儉,簡直就是國家之幸,在誇獎結束後,太祖還非常客氣的對他大加賞賜。

一般說來,自己的大臣穿著舊衣服生活節儉,作為皇帝應該是比較高興的。


只不過題目中所說的這個人也就是張昶,事實上是有很大問題的,因為劉伯溫識破了他的居心,然後在朱元璋心裡給他埋下種子!所以最終勸朱元璋殺了他。


那麼劉伯溫為什麼說:“此人留不得”?


但是張昶這個人雖然在替朱元璋工作,但是他卻是效忠元朝的。關鍵是這人也從來不諱言自己是元朝的忠臣,趁著職務之便,和元朝書信往來,老想著回北方。


其實這或許也不能怪張昶,畢竟人家家在北方(宛平),在元朝的官職也不低,原本老婆孩子熱炕頭,出一次差,被你老朱給扣了,純屬意外。


但是這邊廂,朱元璋剃頭挑子一頭熱,一心想收服張昶,想讓張昶從內心裡願意給自己幹活。所以也經常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筵,經常賜金銀綢緞給張昶。這讓朱元璋的好兄弟們看得眼紅不已。


但是這位張昶生在福中不知福,整天穿著一身舊衣服。這個橋段大家應該非常熟悉,


但是朱元璋卻認為,“人才難得啊。”你看到底是元大都來得,不但有學問,而且為官清廉,這是個好官。如果官官如此,我老朱豈不是有福了?這邊廂,差點要號召百官向張昶學習了。


此刻劉伯溫卻說話了,“此人留不得。他這是在給元朝守節呢。”


但是很快一件事情的發生了:


《大明律》編纂與適用在法律方面使用輕典,還是使用重典上,張昶和其他人發生了衝突。

張昶主張用重典,所謂亂世當用重點典;

但是劉基等人認為此刻要發展,就要繼續籠絡別人,就要輕刑法。

其實在這個問題上,立場不同而已,本質上沒有對錯之分。但是張昶的悲劇也就開始了。

“勸上重刑法,破兼併之家,多陳厲民之術,欲 上失人心,陰為元計。”

有了劉基等這樣的話之後,朱元璋會更信誰的?當然是劉基的,因為在朱元璋的心理,有一個揮之不去的陰影,那便是“趙高”。他認為張昶這是在學趙高。


當時張昶臥病在床,楊憲前往探視,突然得到一份張昶私通元朝的信,立刻上報給朱元璋。朱元璋得知後非常生氣,命令大都督府審問張昶,張昶再信的背後寫了八個大字。

“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元至正27年6月,朱元璋認為張昶“是無法被再教育”的對象,於是下令誅殺張昶。


“伴君如伴虎”,尤其伴朱元璋的“君”,就更加了。


當劉伯溫讓朱元璋對張昶埋下懷疑種子時,他便已經在心裡有了某種認定。在這種認定下,不管他做什麼,就都可以被作為那種認定的論據。


總結:元朝歸降朱元璋的大臣張昶,本是一位連衣服都捨不得換、經常穿破衣的清官,可因為朱元璋的“懷疑種子”,他這個優點竟也成了他被誅殺的理由之一。


路之意


大臣穿破了衣服也不換,朱元璋直誇是清官,劉伯溫卻說“此人留不得!”這個人就是明初的參知政事張昶。

張昶是元朝舊臣。在“歸順”朱元璋之前,他還是元朝的戶部尚書。

朱元璋得勢後,元廷知道難以剿滅,便想出了安撫招降之策。於是,戶部尚書張昶攜郎中馬合謀、奏事張璉等三人帶著朝廷的旨意,經由方國珍處,來到應天,準備好好給朱元璋做做思想工作。張昶知識淵博,談吐不凡,令朱元璋印象深刻。史書記載,張昶“智識明敏,熟於前代典故”。幾次接觸下來,朱元璋越發覺得他是個難得的人才。於是,朱元璋便暗中留下了張昶,其他人一概殺掉。

當時已是1362年之後,朱元璋已經攻佔應天,被百官推舉為吳王,正準備對陳友諒和張士誠用兵。對於陳、張二人,朱元璋很有信心,所以在征戰之餘,朱元璋將心思用在了謀劃治國上。國家統一在即,除了重用將才之外,朱元璋還尤為注重招攬治國安邦之才。

張昶就是朱元璋眼中難得的治國人才。在朱元璋身邊,張昶被任為參知政事,主要在國家制度、法律建設中出謀劃策。明朝初期,朱元璋大力編纂《大明律》,推行重典治國,和張昶的推動也有一定的關係。

有才便也罷了,張昶似乎還是一個難得的清官。他常常穿著破衣服,以節儉示人,給人的印象很好。然而,這些都是表象。洞察秋毫的劉伯溫還是發現了諸多異樣:

  • 一是張昶在朱元璋耳邊一再鼓吹嚴苛刑罰,重典治國,尤其是對百姓要下狠手。要知道當時是在明初,天下初定,恢復生產,收攏人心已是當務之急。

  • 二是張昶對朱元璋大肆歌功頌德,還屢次勸諫,說天下即將統一,你應該坐鎮應天,剩下的仗交給將領們去打就可以了。這話似乎有道理,但當時北元尚在,其心可見一斑。

  • 三是張昶身在明朝,但看起來很不快樂,其內心一定藏著不可告人的心事。史料記載,張昶“以元之舊臣,心常怏怏”,正是說明了這一點。

以上這些還不是有效證據。後來,張昶因為“八個字”直接導致了自己的覆滅。當時,張昶臥病在床,楊憲前去探視,發現了與元朝來往的書稿,其中一張字條上寫著“身在江南,心思塞北。”這下堅定了朱元璋處死張昶的決心。公元1367年,朱元璋將張昶誅殺。

三國時期,關羽“心在曹營心在漢”。這次張昶“身在江南,心思塞北。”兩人命不盡相同。時代在變,張昶結局雖然悲慘,但也是他咎由自取。


史趣


朱元璋稱帝之後,他手下的一個臣子一直工作兢兢業業,並且長期穿著破舊的衣服。朱元璋還直誇這個人是個大清官,但是劉伯溫聽說了之後就說要趕快殺掉他,因為他居心叵測,完全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這個大臣名叫張昶,本來是元朝的戶部尚書,是元順帝派來作為使臣招降朱元璋的。只不過朱元璋和張昶進行交談之後,發現張昶這個人非常的有才能,所以將他強行的留下來給自己當官。張昶在朱元璋的陣營留了下來之後,也是非常兢兢業業的工作,看起來似乎是非常感謝朱元璋的知遇之恩。



朱元璋的政權建立之後,必須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才能夠治理好自己的天下。只不過朱元璋的眾多手下大部分都出自於底層,對法律這種比較專業的東西瞭解的實在不多,所以劉伯溫向朱元璋推薦了由張昶來制定新政權的法律。朱元璋也覺得這個建議非常的合理,因為所以是元朝的大官,對這方面的知識全面瞭解的非常的深,所以就任命張昶負責這項制定法律的重任。



張昶也確實制定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來,讓朱元璋也感到比較欣慰。只不過這套法律在實行的時候,讓朱元璋感到有點不對勁。因為從朱元璋的角度來看,這套法律有點過於嚴厲了,並且收的稅收比元朝收的還要多。本來朱元璋出自底層,對貪官汙吏橫徵暴斂的官員是非常的痛恨。但是由於張昶一直穿著破舊的衣服,表現出一副大清官的樣子出來,所以朱元璋也沒怎麼去懷疑他。



後來有一次朱元璋就和劉伯溫說起這件事,劉伯溫立刻勸朱元璋趕快殺掉張昶,因為經過劉伯溫的密切關注和監視,發現張昶這個人實在是有點問題。因為他一直懷念著元順帝,一直想回到元順帝那邊去。並且從他家裡搜出了一些相關的信件,其中身在江南心思塞北的言論。而且他制定法律的動機根本就不好,制定出嚴酷的法律來,就是為了讓朱元璋的政權不穩,從而使元朝能夠得以復辟。當別人提出異議的時候,他還振振有詞的說是亂世就應當採用重典。



朱元璋聽到這些之後,自然感覺相當的憤怒,最後就殺掉了張昶,因為在他的陣營裡可容不得這樣心懷叵測的人存在。


天龍論史


大臣衣服舊了不換,破了打個補丁繼續穿,皇帝賞下來的金銀綢緞也是能不要就不要,推不了就堆在家裡也不用。這是什麼人?這是典型的清官呀,是清如鏡,明如水的好官。

這件事發生在貪腐成風的明洪武年間,簡直就是不可思議。但是這件事還真的就發生了,這個大臣名叫張昶,是原來元朝的戶部尚書,有一次奉旨到南方見朱元璋,因為足智果敢,謀略出眾,被朱元璋留在了南京,還給了個參知政事的官,讓他幫著參謀國事。

按說張昶人又有才,又特別清廉,他應該是朱元璋最需要的人才,也是朱元璋最喜歡的人才。但是張昶卻在最後被朱元璋給殺掉了,殺張昶的建議是誠意伯劉伯溫提出來的,而劉伯溫要求朱元璋殺張昶的原因居然是因為他那一身破了都不肯換掉的舊衣服。為何?

朱元璋看到的只是表面現象,而劉伯溫卻看穿了張昶的內心世界,那就是張昶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故土,他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呀!劉伯溫是什麼人?民間都已經把他神化了,說他“神機妙算,前知八百年,後知五百載”,大明江山能夠建立起來,劉伯溫有一大半的功勞。

他發現張昶不僅是破衣服不肯換,有些做法也是極不正常。例如,當時元朝勢力還在,大都還沒有攻破,張昶卻寫了很多文章,都是給朱元璋歌功的。並且還上表勸朱元璋,說天下幾乎已經差不多定了,剩下的一些小地方,交給大將們去打就行了,皇上您可以安心享受後宮幸福生活了。

朱元璋不是那種安樂享受的帝王,但是他也沒有往太多的地方想,劉伯溫知道後,馬上意識到張昶居心不良。

緊接著張昶又勸朱元璋,亂世要用重典,對普通百姓要狠一點,當時國家殘破不堪,百姓急待休養生息,重典之下,豈不是要激起民變麼?朱元璋沒有聽。

但是他對這個張昶已經有所不滿,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讓張昶徹底丟了性命。

那是在天下基本平定之後,朱元璋想把張昶放回去,既不能大用,留著也就沒有意思了,只要他沒有二心,放回去也就算了。但北邊,詢問自己的家人在何處。身著破衣,欲效法當年蘇武在北海牧羊,以表決心。可偏偏書信最後落在了朱元璋的手裡,再加上劉伯溫的一番話,讓朱元璋最後定了殺張昶的決心。

對於朱元璋來說,最不能容忍的就是有二心的人呆在身邊,公元1367年6月,張昶還是穿著那身從元朝帶來的的破衣服,被殺了頭。劉伯溫倒是看穿了張昶,最後要了張昶的命。可是他自己卻沒有沒有看透朱元璋的心思。1375年5月,劉伯溫被胡惟庸毒殺,但這是否是朱元璋的授意呢?已成千古難解之謎。


參考資料:《明史·張昶傳》《明太祖實錄》


小小嬴政


此人名叫張昶,曾在元朝官至吏部尚書,後奉旨出使江南,朱元璋惜才愛才,強行留用,累授參政知事,當時國家建置制度皆出其手,可見其確有治國經營之道。

他每逢上朝之際,從來不穿官賜華服,總是用一套破舊衣裳示人。朱元璋以為其清廉,曾讚譽有加,唯有劉伯溫一眼識破,認定其"身穿舊衣,必是心念舊朝,志不在我,未可大用"。

劉伯溫是何許人也,他敢如此評價一個人,就絕對不是空穴來風。

證據之一:張昶雖為大明所用,卻自認為自己失節於元朝,是以私下裡經常對自已親近的人說:"我如果回到大都,必定還會大富大貴"。

證據之二:張昶曾經在暗中支使別人上書,不僅為朱元璋歌功頌德,還力勸他要及時行樂。朱元璋看到奏摺之後,對身為太史令的劉伯溫道:"這是要朕當秦二世呀!"劉伯溫深知這上書之人的為人,道:"皇上英明,不過這上書之人愚鈍,背後必定有人主使"。朱元璋知他所指,只是愛惜張昶是個人才,也就沒有追究下去。只是把上書之人斥罵了一頓,此事遂不了了之。

而證據之三:張昶因"智識明敏,熟於前代典故",被朱元璋委於重任,負責草創大明國家制度。於是他多用重典厲民之術,意欲讓大明失去民心,以利元朝復興。

朱元璋出身貧賤,瞭解百姓疾苦,是以對張昶的建言多不採納,致使張昶陰謀落空。

即便如此,朱元璋還是對張昶表現出了難得的耐心和寬容。真正讓他痛下殺手的,還是因為張昶在書板背面寫下的八個字。

有一次張昶病重,臥床在家,和他一向交好的大臣楊憲前去探視,無意間發現了一封張昶寫給元朝的書信。朱元璋便派人責問,張昶當即翻過書板,在上面寫下"身在江南,心在塞北"八個大字,以示決裂之心,託人帶給朱元璋。

朱元璋一見之下,便知兩人君臣緣份己盡,唯有成全。他一生殺人無數,也不在乎多一個張昶,殺便殺了,至多嘆息一聲,從此相忘於江湖。


煮茶道史


您好,作為一名歷史領域的原創作者,我也想在這裡跟您分享下我的看法。

題主所說的人是:張昶(chǎng),他是因為“身在曹營心在漢”,一直想著光復元朝,被明太祖下令處死。

1.張昶

張昶,卒於1367年,宛平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北),元末明初的政治家,擔任過元朝的戶部尚書,明朝的參知政事。


2.張昶與朱元璋

元末,天下大亂,義旗紛舉。元帝苦於無法平反,遂委派使節,前往各地招撫已成氣候的起義軍,當時元朝政府派張昶、張璉、馬合謀三人來到朱元璋控制的江南地區:吳國,進行招撫。朱元璋派下屬,將三人扒光、遊街後將三人帶到面前,三人何曾受過此等奇恥大辱,張璉、馬合謀一見到朱元璋就破口大罵,口不擇言,老朱也不是善茬,將二人拉出去就砍了頭。這期間唯張昶一言不發,令朱元璋印象深刻。

此前朱元璋就聽聞過張昶的賢名,軟硬兼施將其留了下來,任命中書省都事一職,並且安排劉伯溫、宋濂與其好好共事,意思就是別把張昶當外人,好好帶帶他,儘快融入這個大家庭。

3.張昶之死

張昶被迫留下後,果不負其名:

昶有才辯,智識明敏

遇到問題:

張昶有幹才,智識明敏,熟諳前朝典故,凡國家建置制度,多出其手,裁決如流,事無停滯

在明朝的建設初期的國家制度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且吏治清明,生活簡樸到穿破舊衣物,賞賜擺在家裡也不用,非常得老朱賞識。而且與同僚親密,十分友善,然而這些都只是他表面的表演,張昶認為自己飽讀詩書,忠君思想異常的牢固,不是真心情願的為草莽出身的朱元璋(放牛娃出身,甚至要過飯)效命。

張昶,外示誠款,內懷計謀

利用老朱對他的信任,屢屢上書說:哎呀,老朱咱們國家都建立起來了,是時候開始享福了,弄些美人,多享美食。還建議老朱:

破兼併之家,行厲民之術

翻譯成大白話就是: 這群刁民不聽話就用刑罰,狠狠得制裁。而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

勸上重刑法,破兼併之家,多陳厲民之術,欲上失人心,陰為元計

做了如此的努力就是為了讓老朱失去民心,顛覆大明朝,然而碰到的卻是深知民間疾苦的老朱,正摩拳擦掌勵精圖治的老朱,當然是無功而返了,並且對張昶嚴加斥責。張昶不知悔改,變本加厲,將元朝的戰俘偷偷放走並且:

給以腳力,送至境上,任其還鄉

還帶信尋找在北方失去聯繫的妻兒。就算到了這種地步,老朱還是不願殺了張昶。

王始惜其才,猶欲活之

後來張昶病於臥榻,“好友”楊憲去探望,從張昶家帶出了他的手書。

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後楊憲將此手書交給了朱元璋,老朱當場發怒:我如此惜才,始終換不得效忠,只會搞破壞,不可赦,遂殺之。

這就是張昶之死。

我是貓主子說歷史,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可以點擊關注與我交流互動,感謝你的閱讀。


貓主子說歷史


在胡軍主演的電視劇《朱元璋》裡面,有一個叫做呂昶的老頭,相信看過這部劇的人應該還有些印象。

在劇中,他因掌握楊憲的罪證,反遭楊憲陷害,結果快70歲的他,被髮配到邊關玉鋒臺,還在途中險些被楊憲同黨所殺,幸好劉伯溫和朱元璋聰明,料到楊憲的詭計,於是救回呂昶。 後來呂昶還強烈反對朱元璋廢除丞相制。

在正史中,呂昶這個人雖然並不存在,但他的諸多事蹟卻是真實的,他的歷史原型叫做張昶,也就是這個題目中的主人公。

張昶原本是元朝的戶部尚書,朱元璋當時還只是吳王,有一次張昶奉元廷之命,南下到應天府招降朱元璋。 這個時候的朱元璋,正處於事業的起步階段,所以非常愛慕和珍惜人才,只要有本事的人,他恨不能都挖到自己的身邊留用。

當張昶來到應天府後,朱元璋通過和他交談,發現張昶是個非常有本事的人,不僅對天下兵馬錢糧瞭如指掌,還熟悉各種律法制度。

於是,朱元璋就直接將張昶扣留在身邊,並且對他是百般拉攏,後來朱元璋在南京開國立號建立明朝時,還授予他參知政事的官職,讓他參與明初各種律法制度的設計,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大明律》。



但是,張昶內心裡還是不願意臣服朱元璋,雖然他也是勤勤懇懇的為朱元璋工作,但他的心卻依然還是效忠元朝,甚至他曾多次公開說自己是元朝的忠臣,並且他還趁著職務之便,多次元朝書信往來,想著有朝一日回北方。

當然,這也不能怪張昶,因為他的父母妻兒都在北方(宛平),元朝對他又非常好,而他又是被朱元璋強行扣留。更重要的是,當時朱元璋才僅佔據江南之地,元朝還並沒有呈現出要滅亡的跡象,張昶自然找不出要效忠朱元璋的理由。

但問題是,朱元璋卻還是一門心思想收服張昶,想讓張昶從內心裡心甘情願給自己幹活。所以他對張昶那真是好得不能再好,總而言之,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筵,各種金銀綢緞賞賜不斷,一度讓朱元璋的好兄弟們看得眼紅不已。

然而,這位張昶卻是絲毫不為所動,仍然每天穿著他原來的破舊衣服。對於這個情節大家應該很熟悉,因為在《三國演義》裡,關羽在歸降曹操後,也是這樣對待曹操給他的各種賞賜。不過,當時朱元璋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以為張昶是因為為官清廉才如此。

於是,朱元璋就連誇張昶真是難得的清官,甚至打算號召百官向張昶學習。這時,劉伯溫就告訴朱元璋:“此人留不得,他這是在給元朝守節呢!”但朱元璋卻不願意相信,畢竟他對張昶這麼好,即便再冷的心也該捂熱了吧!



但是,很快一件事情的發生,徹底改變了朱元璋的想法。當時,元朝大將王保保將中原的紅巾起義軍盡數剿滅,張昶便偷偷和他的親信說:“吾若得歸元,仍不失富貴也。”同時,他還暗中使人上書朱元璋,為朱元璋歌功頌德,又勸朱元璋應及時享樂。

當朱元璋看到這些張昶勸他及時享樂的奏摺時,心中真的是被傷到了。因為,朱元璋是將張昶當成是國士對待,但張昶卻把朱元璋當成是秦二世來糊弄,所以喪心之下的朱元璋就對劉伯溫感嘆:“張昶的行為,簡直就是趙高做派!”

這個時候劉伯溫又建議朱元璋殺掉張昶,但朱元璋還是於心不忍,所以還是沒有追究張昶的責任。但是,接下來又發生了一件事,終於讓朱元璋動了殺心。

當時,張昶在編纂《大明律》時,對於是用輕典,還是用重典,和其他人發生了衝突。張昶主張用重典,所謂亂世當用重點典;但是劉基等人認為此刻要發展,就要繼續籠絡別人,就要輕刑法。

從我們旁人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似乎只是立場不同,本質上沒有對錯之分。但其實呢,張昶那絕對是別有用心。



因為,當時朱元璋正處於事業的發展期,正需要用各種手段來籠絡各方勢力,如果這個時候就用重典,那元朝的舊官僚勢力,還有陳友諒和張士誠的殘餘勢力,還敢投靠朱元璋嗎?

甚至而言,就是朱元璋麾下的那些驕兵悍將,他們的積極性也會被嚴重挫傷。因為,所謂重典,一般針對的都是那些有權有錢有勢的人,只有他們才敢沒事挑戰法律,廣大普通老百姓又哪裡敢犯法呢?

而那些有權有錢有勢的人,要麼就是朱元璋手下的那些驕兵悍將,要麼就是元朝的舊官僚勢力,要麼就是各大地主豪紳。現在,朱元璋還沒有統一天下,就想著對他們用重典,這不是典型的自廢武功嗎?要知道,這些人中,絕大部分人支持朱元璋,絕不是真的要救黎民百姓於水生火熱之中,而是為了自己的功名和富貴。

所以,現在天下都還未定,朱元璋就敢流露出卸磨殺驢的意圖,那這些人肯定不會再支持朱元璋,甚至還成為朱元璋的敵人,這樣一來,朱元璋的事業恐怕會立馬土崩瓦解。張昶作為一個被朱元璋和元朝廷都欣賞的人,他不可能看不出這其中的道理。

所以,當劉伯溫告訴朱元璋這個事情後,朱元璋對張昶是真的徹底失望。因為,張昶這是在拿朱元璋對他的信任來給朱元璋下套。換句話說,朱元璋把張昶當成是個人物,而張昶卻把朱元璋當成是二傻子玩弄。但此時,朱元璋仍然不打算殺掉張昶,而是想把他放回北方去。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楊憲突然得到一份張昶私通元朝的信,於是他立刻上報給朱元璋。朱元璋看完這封信後非常生氣,立馬命大都督府審問張昶,張昶則在信的背後寫了八個大字:“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自此,朱元璋終於死心,他對著張昶嘆道:“彼決意叛矣,是不可赦。”於是在元至正二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367年六月,朱元璋下令將參知政事張昶誅殺。


我是趙帥鍋


明朝建國初期,出現了很多驕兵悍將,仗著赫赫戰功便驕奢淫逸起來。相比之下,這位大臣連衣服破了都不換,實在是官場上的清流。可如此清官,劉伯溫為何說:“此人留不得!”

難道是劉伯溫跟他有私人恩怨,才挾私報復嗎?



當然不是。這個清官叫張昶,跟劉伯溫沒有半點仇怨。那麼劉伯溫到底是為什麼才說出這種話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給大家講一段三國演義中的故事。故事講完之後,各位也就能猜出背後的原因了。

曹操在小沛大敗劉備後,關羽被困在土山。先有張遼做說客,後又許三事,聲明降漢不降曹,曹丞相才終於將美髯公暫時收於賬下。

曹操對關羽有多喜愛不用多說,三國演義中描述是:“小宴三日,大宴五日;又送美女十人,使侍關公。”

這天,曹操發現關羽的綠錦戰袍有些舊了,便找人替他量身,選用上好的面料重新給他作了一領。關羽受領之後,穿在了裡面,舊袍仍然罩在外面。曹操笑關羽節儉,關羽解釋道:

某非儉也。舊袍乃劉皇叔所賜,某穿之如見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賜而忘兄長之舊賜,故穿於上。



故事說到這裡就結束了。關羽不何不換舊袍,是思念故主劉備之故。這也是張昶不肯換衣服的原因,只是張昶思念的不是劉備而已。那他思念的是誰呢?

張昶原來是元朝的戶部尚書,後來以元使身份去江南會見朱元璋,被他強留在身邊聽用。可是他的家人俱在北方,他的仕途也是自元朝而起,濃烈的思鄉情感一直在他心中壓制著。正如關雲長一般:身在曹營心在漢。



關羽不脫舊袍是為了兄長劉備,張昶不換破衣則是為了故土元廷,說到底他是在為消亡的元廷守節。劉伯溫是何等樣人,怎會看不出這背後的深意。

果然張昶臥病時,楊憲在他家裡發現了一封書稿,背面寫著八個明志之字: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正如劉伯溫所料,張昶的心從來不在朱明。



念舊重情本是一種高尚的品質,更是一種難得可貴的氣節。可惜朱元璋不是曹操,他絕容不下對自己有二心的人。張昶終是難逃一死。

談古今,說歷史,我是Ad哥哥,期待你的關注。


Ad哥哥


以下是我的分析:

第一點:要深究他為什麼破衣服?

因為他心思故國,寧可穿著以前的破衣服,來表明自己心懷故國,卻不直言道明。而最懂文人心思的劉伯溫看穿了這一點,才會說此人留不得。

第二點:穿破衣是不是在怨恨什麼?

張昶曾經做過元朝的戶部尚書,在朱元璋這裡,官位還下降了一級,現在只是戶部侍郎,以前在元朝的時候,他的地位是很尊崇的,而今還要事事請教上級戶部尚書,生活和待遇大不如前,不過是因為出公差的時候被朱元璋給扣住了,所以不得己才做的明朝的官員。所以他有所怨恨,覺得待遇大不如前。

第三點:穿破衣在諷刺什麼?

為什麼張昶以前在元朝的時候不穿破衣,到了如今的大明才穿破衣呢?也有一層諷刺大明一窮二白的意思在裡面。天天穿著破衣,誰又敢說自己的國家國泰民安生活富足呢?何況他還是戶部管錢財的二把手。

第四點:這樣會教壞很多官員裝虛假樣子。

穿著破衣,還能表明自己是一個清官,那無形中就讓無數的朝廷官員成了貪官。如果大家都做表面功夫,大家都穿破衣,是不是就表示都是清官了呢?所以這種風氣不能助長。朝廷有官服,一年的薪金也夠買好多衣服,不至於穿著破衣如此作派。這樣子會教壞很多官員弄虛作假。

綜上所述,此人不忠不義虛假偽善,最後更是發現了他表明心跡的詩句,那就不得不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