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愛情》大結局是什麼?怎麼評價這部電視劇?

極品娛樂



《父母愛情》這部劇,雖然名字和風格看起來很像父母那個年代看的劇,但還是成功喚起了本大齡青年的少女心。

男主江德福(一聽就有年代感的名字)的開篇背景就已經是參加過抗美援朝的團級幹部了,邂逅了那時候的大美女梅婷飾演的女主—安傑(一聽就很有文化的名字)。

放張圖感受一下那時候的顏值。


明眸皓齒,難怪男主對她一見鍾情。

此時的安傑身處是出身不好的資本家家庭,小洋樓傭人應有盡有。

在接觸過程中,安傑得知江德福結過婚怒氣沖天,兩人不歡而散。

轉折來了,因為有事求於部隊的人,江德福幫助了他們。

於是兩人順理成章的在一起了(此時我已經嗅到了總裁愛上我的瑪麗蘇氣味)。

劇中簡直為江德福刻畫了一個完美的形象:

一開場就是參加過戰爭的英雄; 為了能和心愛的人結婚放棄仕途甚至是政治生命也毫無怨言; 對待妻子十年如一日的專情寵愛; 在孩子們面前又是一個嚴父的形象; 為親戚朋友所做也有情有義。

這還不止,江德福並不是一個單一、刻板的寵妻總裁。

與有些小刁蠻小任性的老婆相處,他時不時的運用些小騙術來對應; 農村出身在去西餐廳時不卑不亢; 在大是大非上很有原則,兒子與烈士的兒子打架,二話不說打了孩子一頓。

安傑呢,外表嬌豔如花,帶有一些資本家出身的任性和傲嬌,卻也十分會撒嬌懂得體貼人。 可以說是那個年代男人們的最愛了。


安傑看著江德福的目光,從屏幕外都可以感受到甜甜的愛情。

在生活風氣保守的那個年代,安傑高興時總喜歡在大街上親他一口,惹得江一陣臉紅,看了讓人直想笑。

對城市農村的人的刻畫也恰到好處,驚喜的發現,在《演員的誕生》中被大眾所熟知的劉天池老師在劇中演了一位來自農村的軍官家屬。

在農村特有的那種親切勁,被表現的淋漓盡致。


劇裡男女主一直生活的比較好,沒有經歷過什麼苦難。

給觀眾呈現的,是在那個年代少有的平靜和輕鬆,日常的生活,卻不顯得乏味。

每家好幾個孩子,雙胞胎龍鳳胎讓人看得眼花繚亂,還看到了關曉彤本色出演的北京話略重的小丫頭。

看著這些孩子從小到大的成長曆程,好像也找回了童年的感覺。

編劇還埋下了多處伏筆和有意思的巧合:

龍鳳胎的亞菲和隔壁的王海洋從小就打打鬧鬧,開玩笑的要娶她。過了十多年,物是人非卻一拍即合走到了一起;

王政委(王海洋的爹)阻撓老丁和漁霸的女兒結婚,卻在老婆死後不到一年就娶了這個老姑娘;

亞菲的相親對象和妹妹亞寧走到了一起。

日子看似平淡,每集基本都有狗糧可吃。

第三集,江德福:“嘿,真是怪了,以前我最討厭別人說討厭了,沒想到這話從你嘴裡說出來,就不討厭了,而且聽起來好像,特別好聽。”

“如果江團長真的為了你解甲歸田,脫了軍裝回老家當農民了,你能回老家過吃糠咽菜的苦日子嗎?” 安傑哭著點頭:“我能。”

在門外聽著的江德福長舒一口氣,我也跟著他笑了出來。

第二十一集,兩人在海邊散步。 德福:“哎呀,真想拉你的手啊” 安傑:“想拉你就拉唄” 德福:“說實話,我還真沒這個膽,安傑,你一點都不老” 安傑:“謝謝你的誇獎,我不顯老那也是你的功勞” 德福:“那怎麼是我的功勞了?” 安傑:“你明知故問啊,是你讓我精神愉悅,衣食無憂得到過著幸福的生活,行了吧,你對我這麼好,我不幸福也對不起你啊。”

德福:“來,挽上,手挽上” 安傑傲嬌, 德福:“算我求你行嗎” 安傑:“這還差不多” 德福:“這樣真好啊” 安傑:“怎麼好啊” 德福:“在海邊優哉遊哉的散著步,旁邊還有老婆死乞白賴的拽著” 安傑使勁把手抽回去, 德福笑:“我死乞白賴的,我,是我”

一部簡直是理想生活的電視劇,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擁有。


每日娛樂我知道


在《父母愛情》的大結局中,兒女們都在為江德福八十歲的大壽做準備,作為妻子的安傑在給江德福織毛衣時突然暈倒昏迷不醒,江德福寸步不離守在安傑的病床前,直到安傑醒來。這一幕感人肺腑,令觀眾淚如雨下。隨後女兒為江德福準備了特別的生日禮物,安傑聽著軍號聲回想了和江德福的點點滴滴,幸福的笑了。。。

《父母愛情》是由新麗傳媒和山東影視傳媒集團聯合出品的年代溫情劇,由實力派演員郭濤、梅婷、劉琳、劉奕君、劉敏濤等傾情出演,詮釋了一段波折歲月下的淳樸愛情。

劇情在普通人平凡的生活中展開,舒緩而不做作,在柴米油鹽間呈現人生百態,戲劇衝突不強烈、不狗血、不虐心。經由實力派演員的細膩演繹,人物有著極強的代入感,劇情也極其耐看。每句臺詞看似隨意,其實都是精雕細琢,這才是真正的生活劇。

這部劇我已經看了不下五遍了,但個人覺得前半部分才是整部劇的精髓,三十六集以後的那些劇情,已經不是父母的愛情,而是子女的愛情了,有些偏離了主題。

但總的來說,《父母愛情》是一部值得人反覆觀看的良心好劇。


我是劇小匠


個人感覺很多女人都想活成安傑吧。在那個年代,一個出身不是很好的女子被丈夫寵成了公主,任誰都十分羨慕。家裡丈夫寵著自己,還有自己的小姑子,一心護著和幫襯自己,感覺她的一生都沒怎麼受氣。和她的姐姐安欣的生活相比,她不知要幸運多少。經歷生活的風霜之後,安欣說話也不似從前,開始變成自己討厭的人,但安傑始終如一,因為她有底氣,江德福就是她的底氣。


每一個女人都想活成《父母愛情》裡的安傑!最近宅在家,閒來無事,重溫了電視劇《父母愛情》。每每看一次這部劇,都能嚼出甜味。女主安傑是“資本家的大小姐”,在那個特殊年代,因為身份原因,他們備受歧視。這時,江德福出現了。江德福—江團長是從貧苦農家走出來的抗戰英雄,他沒文化,總是被安傑嘲笑是大老粗。一個能歌會舞,喜歡喝咖啡的姑娘和一個吃飯吧唧嘴的文盲,怎麼看都不登對。生活方式天差萬別的兩個人愣是過了一輩子,甜蜜了一輩子。他們也有爭吵,更多的是甜蜜。劇裡安傑的姐夫歐陽評價安傑脾氣不好,都是江德福慣出來的。確實,安傑雖然出身不好,但從未受過委屈,江德福一生都將她保護的很好,更是把安傑寵成了公主。她愛作,她愛鬧,那是因為有一個時時刻刻都“慣著”她的人,這才是最好的愛情吧。安姐的大哥大嫂,姐姐姐夫因為成分問題吃了很多苦,安傑則跟隨江德福去了海島。雖然海島不如城市生活熱鬧,不過在那裡,安傑過得平安順遂,被保護的很好。江德福在外面是威武的江司令,回到家就是一心討老婆歡心的丈夫…看一次電視劇便更加羨慕江德福和安傑的愛情。

其中有一個片段,是安傑看到自己的好朋友挑大糞,心裡備受震撼,也更加知道要是沒有江德福這個男人一直保護自己,她的生活還不知道如何。安傑的好朋友之前是地主家的女兒,出身不好,即使長得很漂亮,也很有文化,但一直沒有嫁出去。不僅如此,她變成勞動大眾以後,還要挑大糞,此時的安傑,坐在轎車裡,丈夫僅僅摟著她,她是無比的幸運和幸福。


噶麼


《父母愛情》是一部非常的棒的電視劇,目前豆瓣評分也達到了9.4分,可是說是電視劇豆瓣評分最高的了,這部父母輩的愛情故事引起了很多觀眾的共鳴,雖然播出很多年了,但是現在依然在重播,《父母愛情》可以說是正午陽光旗下豆瓣評分最高的電視劇。

《父母愛情》的大結局幸福美滿

江德福和安傑兩人在一起生活了一輩子,一個是大老粗,一個是資本家的才女,兩人的結合在那個年代註定是被人詬病的,但是江德福不顧一切的娶了安傑,還生了5個孩子,生活過的很美滿,雖然兩人之間的學問不同,但是江德福對安傑真的特別的好,劇中兩人的生活也磕磕碰碰,但是兩人所過的生活是讓人羨慕的,誰都想要一個江德福這樣的老公。

大結局中,安傑為了給江德福準備壽禮,熬夜織毛衣,引發了蛛網膜下腔出血,昏迷了好久,安傑昏迷期間。江德福的所作所為讓人感動,為了讓自己的老伴醒過來能看到他,一步也沒有離開醫院,還跟孩子們說你媽要是離開了我該怎麼辦,還做了很多安傑以前喜歡乾的事情,這個畫面讓人感動,兩人的愛情故事真的可以稱為“天崩地裂了”。在女兒和江德福不斷用語言刺激,最終安傑醒了過來,江德福特別的激動,還摔了一跤,他所做的種種都是因為愛情的力量,愛情不止體現在年輕人身上,老年人身上也有,安傑江德福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最終安傑出院回家,女兒亞菲送上了給父親的生日禮物,是軍號聲,聽著軍號的聲音,江德福和安傑也慢慢回想起了自己一生,可以說是幸福圓滿的結束了這部偉大的《父母愛情》。

如何評價《父母愛情》

我覺得《父母愛情》給我帶來了很大的震撼,作為95後的我們一直都以為愛情只有在年輕人的身上才能很好的體現出來,但是看了《父母愛情》後,我對愛情這個詞有了很大的改觀,我認為愛情是不區分年齡的,往往老年人的愛情故事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他們是我們的榜樣。


郭濤和梅婷兩位演技派也將劇中的兩位認為演繹的淋漓盡致,可以說《父母愛情》是我近年來看過的最棒的家庭情感劇了,這部劇的豆瓣評分9.4分,應該是無法被超越的。


以上內容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大家一起交流。


大奇說電影


答:該劇榮獲“國際傳播📣獎🏆”

1、此劇讓我們全家流連忘返……

2、該劇榮獲“國際傳播獎”,目前有六十八個國家晝夜不停重播。

3、大結局以軍號響起為主旋律🎶……





綏格格


首先,能夠在首播登上央視1黃金檔就說明這是一部好的電視劇;而從開播以來一直到今天總是在各個衛視重播就更說明這是一部優秀的成功的電視劇。


《父母愛情》這部電視劇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我個人覺得不外乎這幾點:劇本+演員+導演+劇組所有的工作人員=《父母愛情》

每一環節缺一不可。

劇中的語言接地氣,生活化,生活氣息十分濃郁。其次,劇中的每一個人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也正因此才更貼近生活。還有就是演員生動形象的表演,刻畫出了劇中一個又一個經典的人物形象。劇中的每一個人物我都喜歡,但我最喜歡的是德華,沒有為什麼。雖然他們不是十全十美,每一個人身上有閃光的一點也有缺點槽點,可這就是現實生活中的我們啊!

這部劇不單單隻表現了愛情,還有親情,鄰里情,戰友情等等,也展現了每一個人物在幾十年間的心理變化。十分細膩。

好的導演也十分重要。我很佩服孔笙導演,他能夠很細膩的拍出這樣的年代家庭劇,因為這部劇年代跨越太大,其中有些並不好拍,拍輕了無法更好地還原那個年代,拍重了過不了審,這也是我最佩服導演的一點,他把那個年代拍得不輕不重,點到為止。


鄧先森Vlog


《父母愛情》在豆瓣上得分9.4,7萬人參與打分,其中3星以下得票率不足1%。更直接的含義:在“愛情電視劇”這一領域,《父母愛情》是毫無爭議的王者之劇。

所有人都愛這部電視劇,就如同所有女人都“愛”江德福一樣。 整部電視烘托的焦點是“江德福與安傑”,但除這一對以外,整部電視劇有很多其他的婚姻種類,甚至這些沒有大說特說的,才是這個世界裡婚姻模式的主旋律。


江德福與安傑,功利型開場,完美型結尾

安傑常有,而江德福不多見,是這段婚姻的主要特徵。通俗點說,有顏值、有才華的千金小姐易得,但肯上進、會疼人的大丈夫少有。 江德福出生在1920年前後,與安傑相遇時,他的年齡約在35歲,身份則是團級幹部。

論及這份背景和資歷,江德福可以說是年少有為,前途似錦,但唯一的“缺憾”則是文化水準欠佳,當然這是時代的後遺症,與江德福並無多大關聯。 而安傑則是資本家的千金小姐,從安傑露面的穿者打扮、出行方式以及歸家以後的大別墅。足以看到安傑父母一輩的榮光,非同小可。



但時代更換,歲月交替下,安傑從千金小姐淪為了被人批判的過街老鼠,江德福則一躍成長為了新中國的年輕海軍幹部。 而正是這種身份和等級的轉換,才讓江德福和安傑有了談戀愛的可能性。


江德福對安傑的痴迷,是始於顏值,所以安傑的容顏美麗是這段感情開始的關鍵。換言之:如果安傑的長相差了那麼一點,這段感情也不會有開始的可能性。 同樣安傑對江德福的動心,是始於身份,如果江德福不是正團,不是年輕的海軍軍官,便也不會有後面的故事。 所以“江安”二人的愛情故事,並沒有過往我們見過的愛情故事中慣有的浪漫開場,甚至它很俗,很“勢利”。 但就是這樣一個頗具“功利性質”的愛情,卻依舊打動了所有人,更被大教授王海洋稱為:最讓人羨慕的愛情典範。


偉哥剪好劇


我認為這部電視劇贏在了細節上,全劇劇情前後搭配非常到位,劇情沒有漏點,所有演員素裝出鏡,完全符合現實生活的點點滴滴!不老套不作作!這是我看過百遍後的觀點


Anzhen


看《父母愛情》,就像聽一位講故事高手,在慢條斯理地給我們講好聽的故事。

在《父母愛情》裡,有我們父母的身影,舉手投足,舉止行為,生活經歷等,都能感受到當年的他們。

在《父母愛情》裡,有感人至深的故事情節,也有輕巧輕鬆的喜劇元素。有大人們深沉的情感,也有孩子們輕佻的淘氣。

看《父母愛情》之前,還看過了《情滿四合院》,據說兩個劇都是當時上榜劇。《情滿四合院》裡有兩處看得我很不舒服,一是秦淮茹婆婆給老伴設靈堂以及百般刁難她。二是秦淮茹的大兒子恩將仇報壞了8年他們的好事兒。

而《父母愛情》的編劇導演就非常聰明,好的電視劇是取悅於人的,不是給人添堵的,他就沒有讓人添堵的劇情。還有目前火得不得了的《都很好》,那個鬧死人的二貨老爸,挺大的眼袋,挺大的眼珠子,扯個烏鴉嗓子,處處給人添堵。這樣的劇就是給我二百吊我也不看,血壓高受不了。

總之,《父母愛情》劇情、演員都很棒。目前為止,只要老伴看,我就跟著看,哪個臺都播,都看亂套了。到目前為止,還沒看到結局。不過,真好看。





0大木瓜0


一部分是因為對於生活細節的刻畫細膩,同時在故事情節上將人生中每個人都需要面臨的生活階段都呈現出來。另一部分是因為演員的水平,不得不說,這些演員,尤其是江團長的扮演者郭濤,安傑的扮演者梅婷,將人物塑造的很鮮明,另外,江德華的這一角色的塑造也非常成功,一個農村心直口快大字不識任勞任怨的農村女人所經歷的一生的坎坷也都呈現地非常好。不足之處是,劇情有些頭重腳輕,尤其是孩子長大後的劇情跳躍性太強,不免有些虎頭蛇尾之感,且部分劇情太為離譜,例如小女兒嫁給了姐姐的相親對象,歐陽安然嫁給了江德福的侄子等等,太過離譜,算是給本劇拉了後腿。

下面介紹對於劇情的感受。首先,江團長的塑造很成功,很欣賞這樣的男子。江德福是來自農村的大老粗,因為當兵而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作為山東人,典型地具備了山東漢子的大男子主義、顧家、愛面子、有點擔當、大氣的性格特徵。早年因為哥哥與自己的媳婦亂倫為了面子人忍氣吞聲,承受著來自安傑巨大的壓力認了不是自己的兒子;工作上踏實努力,但性情中人,為了心愛的女人可以脫下軍裝也可以不顧自己的前途;生活上,寬容大度,能夠忍受安傑的挑剔;家庭上,顧家,對媳婦的家人的好無話可說,早已經在心裡做好打算。應該算是一個完美的男人形象,或許,每個女孩心中都想要一個江團長。

其次,這部劇娓娓道來地呈現了人的一生以及不同時期面臨的問題。人生,20歲時,結婚論嫁,30歲時,照顧家庭和孩子,40歲時,考慮孩子的前途,50歲時,為孩子的婚姻選擇把關,60歲時,照顧第三代人,70歲時,與老伴相依為命,80歲時,頤養天年。人生匆匆幾十載,無一例外地都面臨這樣的輪迴,一代又一代。

再次,關於夫妻的相處。兩個來自不同家庭背景環境的人,生活在一起,自然要多出更多的波折和矛盾,小到生活習慣,例如吃飯咂嘴,每日清潔,大到價值觀念,送小女兒讀大學。如果沒有兩人相互間的包容,或許生活早都淹沒在各種瑣事之中。另外,從安傑與江德華的相處我們也可以看到,兩個再水火不相容的人在一起,隨著年齡的增長,最後還是相處地很好,在外人面前,終究是最親的一家人。即便價值觀不同,也可以相處下來,當然,包容最重要。

最後,本劇的收尾很好,以江德福的80歲生日大壽為主題,不同的孩子送來了不同的禮物。而這些禮物正是足夠用一生去回憶,父親的檔案、海軍軍裝、島上的號角....所有的回憶都因此而生。

這部劇也許想說的就是,人的一生,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物質條件如何變好,家庭的愛和溫暖是永遠無法取代的。就像最後的那一幕,當安傑躺在病床上昏迷的時候,旁邊一直有一個80對的老頭子不顧任何勸阻地守在病床前,靜靜地守望者,這就是對愛最好的詮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