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難忘的電視採訪

隨著武夷巖茶名顯,武夷茶人也得以風光。茶界很多人接受過媒體採訪,我也是其中之一。至於被訪了多少次,我已記不清楚了。但中央電視臺拍攝大紅袍那次最為難忘。因為這次是採納本人建議較多、陪同他們的時間最長的一次,所以印象特深。

大概是2003年的初夏,中央電視臺《走遍中國》來拍攝武夷巖茶大紅袍,名曰“武夷茶韻”。我應武夷山風景名勝區的邀請,介紹背景資料並陪同去實地選景。在當時,這麼高檔次的媒體來武夷山做專題片還是極少的。

武夷山市委很重視,專門召開了有關部門會議。武夷山風景名勝區又抽出專人和專車。景區辦公室的王玲做後勤工作,說白了就是負責用車、進景點和吃住等。王玲是位責任心很強的女青年,每天準時隨車來接送我們。攝製組編導劉玲,是位京城女子,秀氣端莊,說話輕聲細語。攝影師費小平,高個矯健,幹練精神。他們對我的介紹,聽得很認真,時而索問,語氣平和。

我對他們說,武夷大紅袍是巖茶中的極品,被世人譽為“茶王”。大紅袍歷史悠久,品質優異,文化豐厚,故事很多,具有神秘色彩。所以,盛名遠播,慕名者不絕,這是由於大紅袍尊貴身份所致。大紅袍真實的一面,是其生長環境得天獨厚,製作工藝獨到,因而韻味特別,為世人讚譽。

我帶他們觀看武夷仙境:秀拔的峰巖,深割的溝壑,逶迤的溪流,淙淙的泉水,繚繞的雲霧,挺拔的竹木,翠綠的植被,鬆軟的爛石,盆景式的茶園等。先後還帶領他們遊覽水抱山環的九曲溪,飛流直下的水簾洞,峰巖對峙的慧苑坑、牛欄坑、大坑口,石壁夾立的流香澗、悟源澗。這就是茶界先輩林馥泉先生筆下的“三坑”,以及不知什麼人總結出的“兩澗”。其實武夷山產茶佳地何止“三坑”“兩澗”,還有“窠”“洞”等等,這些地方地勢相對較低,日照短,溼氣大,土壤佳,因而古人種茶首選這些地方。聰明的編導、攝影師一看一聽,就明白“一方佳境出好茶”的道理。美景滋潤他們的好心情,幾乎是天天滿載而歸。編導劉玲十分喜歡這種清新溼潤的空氣,常摸著手臉感嘆說,多麼好的地方呀!

筆者還在九龍窠實地受訪,講解大紅袍生長的周邊環境。

“天產”也要“天工”制,大紅袍更是如此。所以,第二個重要內容是大紅袍採摘製作。但是遺憾的是大紅袍採摘製作期已過了,製作情景是不能編造的,怎麼辦?編導在犯難。剛好此前我曾訪問過天心永樂禪寺的老和尚蓮枝師傅,他是武夷山僧人中唯一採摘過大紅袍的健在和尚。我建議請他做個講述,編導表示同意。在古色古香的古剎中,我們找到蓮枝師傅。當編導說明來意時,老師傅欣然應諾。想不到這位深居簡出的出家人,面對鏡頭一點不膽怯,慢條斯理,有條不紊地講述當年隨方丈去採摘大紅袍的肅穆莊重的情景。編導、攝影師非常滿意。因而缺少了的採摘製作鏡頭有了個彌補。

至於大紅袍品質超群的表現,我建議請巖茶“泰斗”姚月明出鏡。他的解說具有權威性,效果更好。

片中還拍攝了時在崖下看護大紅袍兼賣茶的黃雲飛夫婦。他們講述管理和看護大紅袍中的經歷和趣聞。

後來,在大紅袍茶樹下方還拍攝祭茶的場景,那是請武夷山市藝術團現場表演的。

大紅袍的品鑑藝術是很高雅的。筆者在1990 年首屆武夷巖茶節前受命編撰的《武夷茶藝》已成市藝術團的保留節目。那是藝術化了的品飲大紅袍節目,已到國內外多地演出,它平添了大紅袍的文化內涵。經筆者建議,也編入一些片段,平添了亮麗鏡頭。

品鑑大紅袍是要功夫的,故名為功夫茶,這是品飲藝術。本人在片中做了示範和解說。

為了更加完美拍到雲霧、水氣、飛泉、綠樹,攝製組於次年仲春又千里迢迢再至武夷山,可謂用心良苦。時還有春天寒意,所以片中,本人所穿加有外套。

2004年6月14日,中央臺播出這個片子。主持人洪濤,嘉賓是著名作家蘇叔陽。洪濤點題探問,蘇作家侃侃而論。情景交融,效果真好。這是有深度介紹大紅袍的第一片,武夷山市上下非常關注。

不久,劉玲給我寄來一片DVD,我約友人看了幾次,便珍藏於書櫥。前些日子,偶在中央電視臺《中華醫藥》欄目中見到洪濤,13年前參與拍片的那些舊事又閃現於腦際。不知編導劉玲現在何方?甚念之。如今大紅袍更“紅”了,您知道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