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價迅速下跌,背後是什麼因素導致?與新型冠狀病毒有關係嗎?

導讀:不管是肉雞、肉雜雞、地方土雞以及蛋雞都有不同程度的價格下跌,養殖戶們叫苦不迭,損失慘重,養殖失敗的養殖戶真的是傾家蕩產,甚至有自尋短見的“可憐人”。 其實造成這種價格下跌的原因有很多,並且在去年就已經開始了大幅度下跌,下面就從盲目跟風養殖、新型冠狀病毒影響、禽流感疫情流行這三個方面詳細闡述雞價迅速下跌的原因。

雞價迅速下跌,背後是什麼因素導致?與新型冠狀病毒有關係嗎?

養殖新手第一次養殖817肉雞,飼養密度過大

第一、無視市場行情規律,盲目跟風養殖。

去年盲目跟風的養殖戶不在少數,在開封龍頭雞場做技術的時候,一個村就新建了20多個雞棚,每個雞棚的存欄量基本上不低於15000只817肉雜雞,可想而知當地的養殖規模以及存欄量有多少了。

那麼,為什麼在短時間內會有那麼多新建雞棚呢?主要還是受到去年非洲豬瘟的影響,導致肉豬的存欄量急劇下降,豬肉價格飆升,甚至有地方漲到了25-30元/斤,甚至更高,這樣高昂的價格使很多的消費者無法接受,也就自然而然地選擇其他肉製品,比如雞鴨魚肉等,從而拉高了雞肉價格,使得養殖肉雞的養殖戶都大撈了一筆,就負責的養殖小區裡面就有養殖戶賣到了7.6元/斤的價格,妥妥地掙了近20萬。這樣的高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人們新建棚舍,大量的新手養殖戶加入養雞行業中來。而無視市場行情規律,盲目跟風的背後則是肉雞市場供大於求,雞價從高不可攀的7.6元/斤,一直跌落到2.2元/斤(去年年底放假時的價格),並且冬季疾病繁雜,比如支氣管堵塞、氣囊炎、新城疫、溫和型流感肆虐,養殖戶們為了少賠一些錢,儘快出欄,這也促進了價格迅速下滑。

雞價迅速下跌,背後是什麼因素導致?與新型冠狀病毒有關係嗎?

養殖新手搭建網床養殖817肉雞

第二、新型冠狀病毒肆虐,硬核封村封路。

去年雞價開始下滑的時候,還沒有發現有人因貪吃蝙蝠而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但是等到臘月二十六日已有數百人被感染。隨之而來的是啟動一級應急響應,最突出的就是硬核的封村封路,簡單粗暴,大有寧可錯殺一千,也不願放過一個的氣勢。這種做法出發點和優點都是好的,但是弊端也是不可忽視,且不說突發情況(救護車、消防車)的應急通道,就拿養殖行業來說,飼料因無法送達養殖場而三餐並一餐進行飼餵、孵化出來的雞苗因無法運輸送貨只能挖坑填埋、需要出欄的雞低價銷售也沒有人收購。

一時間養殖行業亂了,不單單是為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更是因為無知,想要通過硬核封村封路等一刀切的手段做到一勞永逸是不大可能的,所以在切斷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時,既要正確解讀國家相關防疫政策,又要保障農副產品“綠色通道”的暢通無阻,才不至於孵化場和養殖場損失慘重,也能更好地為疫情重災區提供充足的後備支援。

雞價迅速下跌,背後是什麼因素導致?與新型冠狀病毒有關係嗎?

未能爭取解讀國家相關政策,導致硬性封村封路

第三、高致病禽流感流行,雞價雪上加霜。

在養殖戶們受到肉雞市場供大於求以及新型冠狀病毒的雙重影響下已經不堪重負了,可屋漏偏逢連夜雨,四川、湖南等地又發現H5N1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著實又給養殖戶們一個沉重的打擊,針對發生疫情的養殖場則需要根據相關防疫政策以及防疫技術要求全部撲殺並進行無害化處理,給養殖戶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

雞價迅速下跌,背後是什麼因素導致?與新型冠狀病毒有關係嗎?

禽流感、新城疫混合感染後造成集群大批死亡

在發現禽流感後,無知的鍵盤俠們談禽流感色變,甚至喊出了禁止活禽交易的口號。雖然禽流感會出現傳染人以及感染的情況,但是隻要做好相應的防疫措施是可以減少甚至避免的。作為畜牧獸醫從業多年,每年都會發現禽流感的蹤影,不過高致病性禽流感較少,而溫和型禽流感的發病率則成上升趨勢。雖然小概率發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對於整體的養殖規模影響不是很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消費者的心理,認為這種禽流感會傳染人,從而影響整體的消費水平,使肉雞產能過程,最後導致價格降低。其實這都是不必要的擔心,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和防疫政策,一旦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典型新城疫等烈性病毒性疾病時則需要上報有關部門,封鎖疫區、捕殺並作無害化處理,禁止病禽流入市場進行交易,最終保證消費者的生命安全。

雞價迅速下跌,背後是什麼因素導致?與新型冠狀病毒有關係嗎?

新城疫、流感、支氣管堵塞混合感染造成大批量死亡

總結:雖然肉雞市場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行情持續低迷,但這種不利的局面最終都會過去。目前的行情都基本觸底了,未來的反彈還會遠嗎?其實換個思路來思考問題,雞價的迅速下跌也會把一些中小散戶清理出去,未來將會被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生產所取代,從而使整個肉雞市場欣欣向榮、繁榮昌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